薑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陶喜田這一招有些陰險,但為了不讓自己的老臉掉在地上,也隻能這麽做。張銘輝雖長得一表人才,可一肚子花花腸子,老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張銘輝真是應了這句老話。

張慶得知兒子整日混跡於煙花柳地,心裏異常憤怒,派人把張銘輝鎖在了屋子裏。

陶喜田不慌不忙找到那個風塵女子,一手把她摟在懷裏,說:“杏兒,你把張府家的少爺,伺候的如何?”

杏兒一臉緋紅,說:“那是非常好,不過,這幾天也沒來找我。”

陶喜田大笑道:“這我知道,他被張慶給鎖在屋子裏了,現在時機成熟了,你可以去要賬了。”

杏兒推開陶喜田,穿上衣服說:“那我現在就去,這活我在行。”

陶喜田一手又把杏兒拉到懷裏,眯縫著眼說:“咱倆的事先得辦了。”說完,把杏兒推到在**。

劉金明搭著兒子劉子良的馬車到了玉春坊,這是玉春坊建成以來,他第一次來到繡坊。

翠媽在廚房裏做著菜,沈雪馨趕緊跑出來迎接劉金明。

劉金明站在玉春坊的門前,盯著“玉春坊”三個字,自言自語道:“這沒想到,這麽大的繡坊是我家的?”

沈雪馨見到劉金明,一邊跑一邊喊:“劉叔、劉叔……”

劉金明趕緊迎上去說:“別跑了,千萬別摔著。”

沈雪馨趕緊拉著劉金明往裏麵走,突然停住腳步,對劉子良說:“哥,你卸完貨,趕緊過來。”

劉金明對劉子良說:“別忘了把我的魚帶給你娘。”

沈雪馨帶著劉金明在繡坊裏轉了轉,說:“劉叔,早讓你來,你也不來。”

劉金明笑著說:“我來這裏又做不了什麽事,還不如去打漁。”

沈雪馨把劉金明帶到廚房,翠媽正在燒著火,見到劉金明,站起身來,說:“去屋裏坐著吧,這裏煙嗆!”

劉金明打趣道:“我本來就是粗人,還能受不了這點煙熏。我可沒那麽嬌貴!”

翠媽說:“誰嬌貴啊,馨兒見你咳嗽,給你買的梨膏糖,放在屋子裏了。”

梨膏糖是蘇州的小吃,雖是蘇州小吃,但是外來移民的貢獻。梨膏糖並非蘇州特產,而發明於縣城,這種小吃傳說既好吃又能治療咳嗽哮喘,因此在江南蔚然成風,於是一些人的生意門道來了。

當時蘇州城裏的小河上,經常會停泊著一隻小船。船上人白天就在岸邊熬製梨膏糖。到了傍晚,他們便去事先選好的場地去賣糖。在走向玄妙觀的時候,大聲敲鑼呐喊,以吸引市民注意。

到了預定場地,就支起橫幅,上麵寫著主人藝名。一般都姓“筱”,“笑”的意思。名字不是“筱嘻嘻”就是“筱哈哈”。然後支起木箱,搭起台子,豎起馬燈,再將自己化妝成現在北方相聲“雙簧”裏的那副媒婆不像媒婆,小醜不像小醜的滑稽模樣。

劉金明打趣道:“還是馨兒疼我。”

翠媽一咧嘴道:“剛才我把子良拿進來的魚給燉上了。”

沈雪馨說:“別家的孩子饞魚,我可不饞。”

翠媽笑著說:“你們爺倆啊,真是難伺候,有能耐掙了錢,去鬆鶴樓吃一頓。”

沈雪馨鼓了鼓勇氣說:“劉叔,等我掙了錢,帶你去鬆鶴樓吃一頓。”

廚房裏笑聲一片。

蘇州的鬆鶴樓,遠近聞名。究竟於何時開業,現在以沒有資料確認。可以肯定的是,在清朝乾隆初年,這家店已經在市民中頗有影響。當時的鬆鶴樓不是飯店菜館,而僅僅是一家經營蘇式湯麵的麵館。蘇州人喜歡食用蘇式湯麵,而鬆鶴樓能夠矯矯不群,一飛衝天,必定有其獨得之秘。

作為蘇州最年長的一個麵館,就其麵條的品質而言,遠不及後起之秀觀振興和朱鴻興。當時甚至有本幫美食家這麽諷刺,說到鬆鶴樓吃麵呢,其實不要買麵,光買個澆頭就行,拿著到其他麵店去吃。這恰好說明,鬆鶴樓的麵澆小菜,做得實在是好。

鬆鶴樓的店麵是租的兩家,房東一個姓談,一個姓楊。後者在隔壁開了家醬園店“楊同泰”,也兼賣酒醋。很多市民傍晚下班以後,就到這家醬園來買一壺酒,小酌一番,以解除一天的疲勞。一般酒家是不提供下酒菜的,最多是生山芋、馬蘭頭。有些客人更節約,一個銅元買二十顆五香豆,可以喝一斤黃酒。但有些客人要講究一點,所以酒家櫃台上也會陳列一點白切肉、豆腐幹之類的熟菜。“楊同泰”隔壁的麵館正好有更美味的小菜,不妨買過來佐酒。

就這樣,十九世紀的最後十年,正好是蘇州的生絲業和絲織業開始蕭條的時候,百業不振,鬆鶴樓卻一枝獨秀,生意日漸興隆。1902年“轉型升級”成功,改稱“菜麵館”。

但真正使得鬆鶴樓麵館具有全市名聲的,並非這些價廉物美的下酒菜,而是其招牌中的招牌——鹵鴨麵。

蘇州人吃東西,是最講究時令的。就麵館澆頭而言,冬天用青魚,春天用草魚,春夏之交用鱔魚。到了夏天,所有水產都告竭的時候,鹵鴨麵上市了。待到初秋,就用新上市的草雞,稱為“壯雞”。也就是說,整個夏季,農曆五六七月,正好是鹵鴨的當令時節。正好,蘇州的一項全體性民俗響應了鹵鴨的上市,使得鬆鶴樓作為一家麵館,有了長盛不衰的根基。

劉子良跑到廚房問:“這不是做菜了嗎?怎麽還要去鬆鶴樓?”

眾人大笑道:“你想得美,還去鬆鶴樓,喝西北風吧!”

翠媽吩咐兒子:“把魚端上去!”

劉子良接過盤子,端到桌子上。

翠媽接著說:“馨兒,你去派個人,問問陳姑娘過來吃飯嗎?”

沈雪馨笑意正濃,說:“我馬上去!”

翠媽見兩個孩子離開後,對劉金明說:“馨兒和我說,讓你也來繡坊,幫忙看看倉庫,咱們一家幹起來。”

劉金明說:“這事我早就說過,我還是去打漁吧。這樣在飯桌上,我和馨兒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