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旱情

和豐二年七月底江陵城迎來了一年之中最熱的時候,皇宮內的冰塊每隔一個時辰都要更換一次,同時還有宮女在一旁為董高逸扇涼,為的就是保證他不被熱氣給侵蝕。

作為護衛梁奕雖然沒有扇子為其扇涼,但是冰塊帶來的涼意還是有感覺的,一些大臣家中同樣有冰塊降溫,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隻有忍耐著。

八月初氣溫越發的炎熱,然而到這個時候南齊大部分地區自從入夏以來沒有下過一場雨,逐漸很多地方便開始出現幹旱,各地送來的奏折幾乎都是匯報此事的。

早朝上劉長生一臉憂愁的站出來說道:“皇上,臣是有要奏。”

“何事。”

“啟稟皇上,近日來各地大旱越來越嚴重,特別是大梁府和蘇鬆府兩地情況尤為嚴重,大梁府今年以來少有降雨,莊稼顆粒無收,蘇鬆府已經連續四月沒有下雨,同樣出現顆粒無收和減產的情況。”

董高逸緊皺眉頭,此事他是知道的,先前便有地方官員送來折子奏明,那會兒情況還沒有到這樣嚴重的地步。

聞言他說道:“戶部著手從江陵的糧倉和各地有餘糧的糧倉中迅速調集糧食,另外從國庫撥付三百萬兩銀子給各官府用於賑災不得耽誤。”

“是,微臣領命。”

各地官府上報的幹旱卻有一事,不過還未到最艱難的日子,前兩日的餘糧各地都還有不少,至於為何沒有用於賑災隻有官府的大人們才知道究竟怎麽一回事。

朝廷撥付賑災的銀子還沒有到各地官府,便已經有人開始盯上了,甚至有的官員根據撥付的數量做好了分配。

十日之內銀子大部分已經送到各地的官府,同時征集的糧食也都如數送到,然而結局卻是旱情依舊在持續,百姓們依舊餓著肚子。

大梁和蘇鬆兩府不斷有災民跑到官府門口請求糧食,得到的答複基本上是拒絕,鬧事的頭頭還被以擾亂治安的罪名抓緊了大牢,隨後隻要有聚眾鬧事都會抓進去一兩人,有兩三個地方被抓後照樣如此,抓的人自然越來越多。

大梁府欽州合石縣,不僅是經濟情況差,還是這次旱災最嚴重的地方之一,全縣十五萬人口,因為饑餓沒有食物,餓死的百姓多達一萬餘人,是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不僅是百姓沒有糧食,就連官府的官差們很多都快要揭不開鍋,已經激起了民憤,很容易就出現暴動的事情。

知縣徐聞皆此時在衙門裏麵急的轉來轉去,欽州衙門說撥付的糧食以及銀兩到現在都還沒有送來,距離收到消息已經過去足足一月之久,去州城衙門問了說是因為府裏麵還沒有送來,讓他回來等著,又是半月過去依舊沒有消息。

正當他急的焦頭爛額時,官差跑進來說道:“大人,糧食送到了,此時正在運到衙門裏來。”

聞言知縣激動的說道:“好,終於是等到糧食了,速速前去迎接不得有誤。”

“是。”

徐聞皆站在衙門目睹著運糧的隊伍進來,笑著迎上前道:“諸位遠道而來幸苦了。”

領頭的遙遙頭:“不幸苦。”說著從懷中拿出小本子說道:“這是糧食和銀兩的數目,還請大人過目和清點一下。”

有了糧食可以立馬緩解目前的情況,有了銀子可以立刻去糧食充足的地方購買,總比沒有任何辦法好。

接過賬簿翻了翻,徐聞皆緊皺眉頭,根據上麵的記錄糧食的數量僅夠三萬人的數量,銀子也隻夠五千人而已,意味著合石縣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百姓依舊麵臨著無糧的情況,問題依舊嚴峻。

“大人,為何上麵所說糧食和銀子的數量都這麽少。”

“這個我也不清楚,是奉知州大人的命令將糧食和銀兩帶過來,至於其他的均不知情。”領頭的搖了搖頭,他也是奉命行事,沒有能力幹涉糧食的數量。

聽到這個回答是意料之中的,帶著疑惑讓人將糧食袋劃開一刻口子,隨後上去接著裏麵流出來的大米,看著手中的大米緊皺的眉頭更明顯。

不滿道:“糧食數量少先不說,為何糧食是這幅摸樣,明明是朝廷直接撥付的。”

領頭的歎氣一聲:“徐大人你就別抱怨了,因為合石縣受災比較嚴重,所以分配的糧食還要多一些,據我所知與之相鄰的長亮縣,整整二十萬人口最後隻是分得了一千兩銀子,糧食的數量僅有兩萬人的,其他幾個縣因為比較富裕還好,大人還是先把糧食分給百姓們再說吧。”

徐聞皆點點頭:“情況緊急就不留大人了。”

“這是自然,我還要回去複命,不留著多打擾。”說罷離開了縣衙。

徐聞皆不是傻子,知道其中必有問題所在,然而現在不是追究是思考的時候,命令官差們開始分糧食。

之後合石縣的情況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但都知道這是短時間內的,時間一長弊端依舊存在,最主要的是已經沒有後續糧食的恭迎。

衙門裏縣丞坐在椅子上苦著臉:“徐大人,下麵人傳來消息,糧食分的已經差不多了,那些沒有分到糧食的百姓又聚在一起鬧事,說是不給糧食就要拆了這衙門。”

“你又不是不知道現在的情況,衙門裏哪裏還有銀子和糧食分給這些百姓,甚至之前湊集的銀子都花費一幹二淨,這樣下去連衙門都維持不住,還是應該想想辦法才是。”

縣丞想了想,猶豫會兒後說道:“卑職有一言不知是否當講。”

徐聞皆點頭道:“說。”

“一個多月前聽說朝廷這次為了賑災,皇上下令撥付了共計三百萬兩銀子以及糧食,我朝共計二十二州和一百六十八縣,哪怕都遇到了旱災,能夠分配到的銀子至少也在一萬兩左右,如今看半不說,隔壁縣甚至隻有一千兩銀子,所以卑職想能不能上奏請求多給一些糧食或者是銀子。”

“本官何常不知,可是銀子和糧食都是戶部撥給府衙的,哪怕詢問知州大人估計得不到準確的消息,以我等身份要見知府大人都是問題,更別說上奏給朝廷。”

“大人,以我等上奏朝廷肯定不行,但如果與其他縣令一同上奏,想必是能夠起到作用的,當初陛下不也說過,哪怕是九品的芝麻小官,隻要有問題或者是足夠的證據都可以上報,為何不試一試。”

聞言徐聞皆覺得他說得似乎有些道理,點頭道:“好,本官這就去長梁找方永譚方大人。”

要知道聯名上奏會有一種逼迫的感覺在裏麵,不到萬不得已,地方官員不會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聯名上奏,但徐聞皆無可奈何,一個人的力量太小,兩個人會遭到閑言碎語,不過為了百姓這點苦還是值得的。

當日徐聞皆快馬加鞭趕往長梁縣,兩縣緊靠在一起,第二次申時便是趕到了長梁衙門。

“大人,合石的徐大人在外麵等著,說是有急事要見您。”

“哦?快讓他進來。”

兩縣因為僅靠的原因,兩個知縣的關係還是不錯的,之所以長梁縣更倒黴是因為之前與西涼朝的戰場有一處就在長梁縣內,大戰過後留下的後患很多,加上幹旱方永譚早就愁的不行。

坐下後他才說道:“徐兄今日這麽有空來我這裏,莫非是糧食有了消息?”

徐聞皆搖頭道:“非也,此事我也還在發愁之中,不過今日冒昧打擾的確是為糧食一事而來。”

“哦?既然是為糧食而來,卻又為此事發愁,那究竟是何事。”

“方兄我們兩人之間就不要裝糊塗,難道你沒有發現這次賑災有不妥之處嗎?前些日子聽聞你隻分到了一千兩銀子,這點銀子有何用,根本買不到太多糧食,就算有也是杯水車薪,我不相信朝廷賑災就是這樣的做法,而且大米還有不少黴的。”

方永譚聞言歎氣一聲:“徐兄所說我早有這般想法,但這隻是懷疑,沒有實際性的證據根本沒有辦法,銀子是戶部撥出來的,有可能在源頭就出現問題,畢竟皇上不會隨時過問,然後是直接給了各地府衙,要說大梁府內有人貪墨可我等身份根本拿不到證據,當然還有可能是州衙有問題,可現實是沒有證據。”

“不,方兄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們隻是小小的縣令沒權管也管不著,當務之急還是想辦法從朝廷要些糧食,所以我想的是請求朝廷直接將糧食和銀兩撥到縣衙內,就算少一些無妨。”

隨後徐聞皆將自己的想法詳細說了一遍,後者沒有回答,內心是在琢磨此事的可行性。

“可我等直接上報朝廷是不是有些不妥,如果知府大人知道肯定會有麻煩,到時候你我二人可是難以脫身的。”

“方兄,別忘了當初為官時所說,此事是為幾十萬百姓著想,並不是你我二人之事,隻要能夠讓百姓度過難關又何妨。”

見他堅定的語氣,方永譚被感染到了,握緊拳頭道:“好,就按照徐兄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