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回都城的捷報

半個時辰後董高逸才醒來,他躺著捏了捏眼睛很不舒服,這段時間以來他自己有所感覺休息的很不好,可是他作為一國之君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起身後輕聲道:“高鴻。”

外麵的人聽到後趕緊推門而入回道:“老奴在。”

“朕休息的時候沒有大臣前來吧。”這句話這段時間成為他隨時掛在嘴邊的,就擔心有事情不能及時匯報給他,雖然說會辱罵臣子,畢竟有些事情還是隻有他可以處理的。

“回陛下,不久前朱辰,魏丙鬆,陳於,劉長生,寧耿五位大人都曾來過,說是有要緊事匯報,此刻還在候著。”

“哦?”聽到五人同時來找他董高逸覺得有些意外,這些日子他的脾氣很差,大臣們沒事都不願意前來,今日五人一同前來估計事情不小。

詢問道:“可有說是何事情?”

“沒有告訴老奴,想必是極其重大的事情,不知陛下是否召見。”

“見,肯定要見,去告訴他們在書房等著,朕隨後就到。”

“老奴明白。”

隨後高鴻來到幾人休息的地方開口道:“幾位大人,皇上讓你們先去書房候著。”

五人異口同聲道:“多謝高總管。”

到了書房沒等多久,董高逸便邁著大步走了進去,五人趕緊跪地大聲道:“參見皇上,吾皇萬歲。”

董高逸走到上麵後大手一揮:“五位愛卿起來說話。”

“謝陛下。”

隨後他繼續道:“五位愛卿今日一同前來所謂何事,若是兵敗,求援,有官員貪汙或者是其他的小事就不必匯報。”

五人相視一眼後朱辰上前一步道:“啟稟皇上,臣不久前收到元於將領加急信件,還請皇上過目。”說著拿出來就要上交。

董高逸擺手道:“不必呈遞,念。”

“是。”

朱辰打開後念起來:“其一,順成七年三月七日,上將軍元於率領林州守將一萬五千餘人,與東漢左將軍盧不敘及麾下五萬將士交戰於蕭關縣,然不敵,折將五千餘人後敵退。三月十日五萬天羽軍將士抵達,次日與敵再一戰,此戰大捷,我軍將士共計殲敵三萬一千餘人,俘虜六千餘人,迫使敵軍撤退,而我南齊僅僅折損將士一萬餘人。”

“其二,我軍將領用計誘敵深入,隨後將其圍困,與敵軍將領盧不敘約定一東漢割讓永江,遊安,墨林,石門,白果五縣土地,二東漢賠償銀兩五十五萬,三東漢敵軍一年內不得與我作戰,四敵軍留有正四品將領十人,將士三千作為人質,此事限定一月內還請皇上盡早定奪。”

“其三,戰後,敵軍將領盧不敘已率軍撤離我國,此戰戰果累累,前所未有,暫作修整後末將已連夜趕赴都城複命,陛下龍體安康,勿念,順成七年三月十二日。”

聽完後董高逸相當的激動。

連呼道:“快遞上來,真要親自看看。”

朱辰遞上去,他親自看過後的確是元於傳來的捷報,這真的是今年以來聽到最好的一次消息。

“不愧是元於,竟然將敵軍將領盧不敘引誘至城內圍困,要知道這盧不敘在東漢朝可是赫赫有名的,據說此人十分謹慎沒想到還中了計,最終殲敵三萬餘人,想必對東漢朝的士氣會是極大的打擊。”

朱辰在下麵笑著附和道:“陛下,這一戰還得到了東漢朝五座城池以及五十五萬兩銀子的賠償,可謂是最大的好消息。”

如果是在以前有這樣的消息定奪就是震驚,因為這樣的捷報時常會隻是比較出眾而已,但是在接連收到不好的消息後,這樣的消息自然可以是鼓舞人心的。

其實最讓董高逸興奮的是竟然打敗了盧不敘率領的精銳隊伍,這是盧不敘崛起以來南齊朝第一次做到,之前南齊,西涼,北魏的將領不知道有多少人敗在他手中,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董高逸隨後詢問道:“元於可有說何事達到都城。”

朱辰搖頭道:“回陛下,想必在大獲全勝後元於將軍就送來了捷報,估計再有不到十日即可達到都城。”

“好,朱辰,隻要元於將軍回來立刻讓他來宮中一趟,朕要親自嘉獎他。”

“臣領旨。”

他隨後繼續道:“陛下,信件之中所說的四個條件應該如何解決。”

董高逸聞言又看了看裏麵具體的四個條件,思考片刻後才說道:“既然元於如此上報必定是與敵軍將領經過協商,就按照上麵所說的四個條件答應便是,不必節外生枝。”

“臣明白。”

如果是在以前肯定要討價還價,不過這一次有了打敗盧不敘這個消息,董高逸認為沒有必要和東漢繼續拉扯,現在南齊朝急需這樣的捷報來鼓舞士氣,同時要讓南齊百姓知道將士們並不弱。

董高逸還準備等元於回來後大肆慶祝這一戰的勝利,這樣一來可以提高其他前線戰場將士的士氣,爭取有更多的捷報傳回來。

而且答應這四個條件以後會極大減輕南齊現在的負擔,與東漢的戰場不僅僅是在林州,在另外兩個地方也時常有摩擦發生,如此一來東漢不得再出兵,可以更好的與西涼作戰。

再有西涼敵軍聽到此消息,或許還會主動退兵,就算不會董高逸亦可將元於派去做主將,給敵軍帶來無形的壓力。

董高逸開口道:“朱辰,你稍後將此捷報敲鑼打鼓的傳遍都城以及周邊的地方,我南齊朝正需要這樣的一場捷報,同時還將此捷報傳給各地前線的將領和將士。”

朱辰聞言,恭敬的說道:“陛下請放心,回去之後臣立刻命人將此消息傳遍都城。”

他在收到捷報之後想都沒想就進了宮,一時間忘了先把消息傳出去,不過一想到自己已經讓兵部的官員都回去了,不由得看了看另外四人。

四人在收到這個眼神後都若有所思,在來之前都知道兵部的人已經回去了,同樣明白這是求助的眼神,不過宣傳這樣的好消息不會有人拒絕,回以放心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