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難處

朱辰剛離開另外四人跟著趕到了,見他們也是急匆匆前來估摸著真的有大事發生,剛才朱辰慌張可以理解,六位尚書片刻內到了五人,不是大事怎麽會如此興師動眾,不過在他眼裏陛下的休息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叫三人一並去等著。

見他執意如此四人沒有繼續爭論,在聽到朱辰也去休息了時,詢問了他去休息的地方趕緊趕了過去,他們主要的目的就是打聽清楚到底出了何事。

四人離開後高鴻有些猶豫是否應該叫醒陛下,一般來說官員覲見他是可以先詢問來意,不過朱辰沒有主動告訴他,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件事情自己沒有資格先得知。

小心翼翼推門進去後看見董高逸正在熟睡,一番思考過後還是關上房門退了出去,隨後在外麵等著,當然他還記得朱辰臨走前交代的。

來到休息的地方朱辰這才逐漸的平複心情,隨後另外四人也一同趕到。

寧耿剛進去看著他開口說道:“老朱,何事讓你如此著急,招呼都不打一聲就跑進宮來。”

劉長生跟在後麵附和一聲:“是啊,讓我們四個摸不著頭腦,快說說究竟是何事,聽你兵部的官員說你很是興奮,莫非是收到了好消息?”

剛坐下的朱辰見他們四人進來詢問,笑道:“這不消息太重要來不及通知你們,若是陛下知道了此事肯定會一掃近日陰霾,我等的日子同樣會變得好過起來,還是先坐下來說。”

四人帶著疑惑依次落座後他才從懷中將加急的信件拿出來,交給身旁的寧耿道:“你們四人先看著一份東西,便知道老夫我為何如此興奮和著急,可以說是不得已的。”

不知情的四人輪流看過信件後臉上同樣洋溢著久違的笑容,這些日子和西涼的交戰中節節敗退,將士們的傷亡十分慘重,派去的將領沒有一個傳回來好消息,反而不起眼的林州傳來好消息。

朱辰見他們看完笑道:“如何?這一封捷報是不是來的正是時候。”

“沒錯,據說陛下兩日前為了和西涼交戰的事情在宮內大發雷霆,緊急派去救火的田哲上將軍並未力挽狂瀾還是丟失了一座城池,要知道去年交戰到現在,我國已經丟失了三座城池,損失將士人數接近十萬餘人,卻絲毫沒有好轉,這個消息定會讓陛下高興的。”陳於附和道。

朱辰繼續說:“去年快要入冬時,元於上將軍便傳回來一次好消息,前些日子東漢敵軍再次來襲,元於請求調遣天羽軍前去相助,當時皇上就十分擔心,沒想到居然打敗了盧不敘率領的軍隊,並且還得到了四個條件,可謂是最好的消息。”

劉長生點頭道:“陛下的確有好幾日沒有好好的休息,等陛下醒來就立刻將消息送去。”

“這是自然。”

六部雖然在同一個區域辦公,實際上因為事務的繁忙很少有聚集在一起的時間,今日有這樣的機會相互之間談論起來。

這不朱辰率先開口道:“寧耿,去年那案子現在處理的如何。”

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也還不錯,麵對詢問並未生氣。

“朱大人明知故問,最近一段時間誰還敢惹怒皇上,這個案子便是一直拖著的,想找個好時機向皇上求情,想當初水寧知府給我的幫助不小,若是落井下石豈不是讓別人看了笑話,再說他願意受罰並且交出所有貪汙的銀兩,本來一直沒有機會,如果這次能夠讓龍顏大悅或許可以試上一試。”

他們兩人的關係朝廷內外眾所周知,所以當著另外三人麵說也無妨,而且這件事情拖到現在的目的都清楚,既然皇上都沒有開口要求立刻處理,說明還是有轉機的。

寧耿繼續說道:“除了這件事其他的也不小,半月前皇上要求巡查各地大小官員,很明顯就是要抓幾個典型樹立威風,這樣抓的官員肯定不會太小,如果太大涉及到的人又多,總之這差事不好做。”

“那你現在查處幾人了。”

“別說了,到現在就抓了一個知州,還是當時戶部的蘇侍郎去辦事查處的,不是這樣現在的局麵就是一個人都沒有,此事劉大人是知道的,在查處不久後吏部便重新派人前去上任。”

一旁的劉長生點頭道:“卻是有此事,蘇侍郎當時去涇陽府的景州辦事,遇到了難以解決的事情隨後報官,據說景州知州和這人有不同尋常的關係,因為這樣他遭到了蠻橫無理的對待,當時亮出身份後就通知了涇陽府的監察史前去處理,結果查實此人有瀆職和貪汙的行為。”

劉長生停頓片刻歎氣一聲道:“這事被皇上知道後,特地命我戶部協助刑部和吏部繼續查處這樣的官員,吏部魏大人十日前不久為了此事特地去了涇陽府,現在都還沒有回來,倒是弄得我騎虎難下。”

禮部是這段時間最清閑的部門,沒有祭祀,迎賓和科考可以說無事一身輕。

陳於笑道:“自從貪墨的現象變得嚴重後陛下對這方麵格外重視,你們三部正好管這事,所以跑不掉的,不像我禮部,上下都有下麵的人整理,我隻需要上報皇上便是。”

魏丙鬆同樣歎氣道:“知道你最清閑,近日戰事比較多,前線都在催促工部盡快趕製送去,可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哪裏有這麽快,據說有些將領因為這個還在皇上麵前參我一本,實在是頭疼。”

朱辰接過話道:“誰說不是呢,我兵部麵臨同樣的選擇,不斷要求調遣增援,可是各方都有戰事不可能就聚集到一個戰場上去,因為分配不均勻,老夫也多次遭到這事,讓其先從各州各縣調遣守城將士,沒有一個願意的,最後還是怪給兵部。”

幾人在小房間裏麵各自發著牢騷,他們隻覺得今年是諸事不順,而作為各部尚書還需要上報皇上,如此一來自然是挨罵最多的。

雖然朝廷還有其他的大臣,但他們六部作為最主要的,挨罵無疑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