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可真辛苦啊!”

被康熙淩晨三四點就起床嚇到的蕙寧感慨萬千。

“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吃的比豬少,幹的比牛多。”

事實上,康熙挺有皇帝的自覺,在和蕙寧卿卿我我一段時間之後,他其餘的時間不是在批奏折,就是在宣見大臣商量事宜,忙忙碌碌個不停。

而康熙專注事業,蕙寧就有了空餘的時間,閑極無聊的她不禁琢磨起了一件事。

同為董鄂氏的她的頭上還頂著孝獻皇後這個大雷。

根據蕙寧對孝獻皇後的了解,這位親戚妥妥一倒黴蛋,本來她好好的當著福晉,身後有董鄂氏撐腰,丈夫又對她體貼,可以說生活平靜幸福,誰知道在入宮服侍孝莊皇後時到了血黴被順治瞧上了。

這裏說一下,清朝是奴隸製,皇家是最大的奴隸主,作為奴才的滿蒙漢八旗的夫人定期要去皇宮服侍太後、皇後及其妃嬪,以此彰顯皇帝對滿蒙漢八旗的掌控。

所以說孝獻皇後就是因為依循慣例去服侍孝莊皇後,而順治起了心思,一番強取豪奪搶來了孝獻皇後。

可是誰家正妻不當跑去做小妾,既不是活不下去了,又不是貪圖富貴,何況董鄂氏是滿族大姓,孝獻皇後阿瑪又是內大臣,稱得上是位高權重,除非是腦袋進水了才將自己女兒往火坑裏推。

當時順治的後宮是蒙古女子的天下,蒙古後妃居高位,可以說誰家閨女進後宮都會被蒙古後妃壓製的死死的,既如此沒有利益,但凡是有點點愛女之心的大臣自是對順治的後宮避之不及,唯恐折了個女兒進去卻沒討到任何好處,反而惹了孝莊皇後的厭惡。

但是作為皇帝的順治強要,連他的生母孝莊皇後都阻止不了,家族同樣借不了力,作為一位弱女子的孝獻皇後又什麽辦法呢?

於是順治十三年,孝獻皇後入宮,初封賢妃,僅僅一個月,順治又晉升她為皇貴妃。

可惜晉升速度再快,孝獻皇後名義上還是妾,嗯,合法小三。

解釋一下,第一任博爾濟吉特皇後被廢和孝獻皇後沒有關係,沒有關係,當時孝獻皇後還沒有入宮,純粹是順治討厭第一任皇後,再明確一點就是,出於政治原因,他就是不願意蒙古人當皇後。

而當上皇貴妃的孝獻皇後智商在線,為了不連累她的阿瑪和弟弟,以及親族,她努力和眾人處好關係,隻要可以緩和關係,她什麽都可以做,可謂是求生欲旺盛。

對待順治,她兢兢業業,不愧對於順治給予她的賢字封號,當順治批閱奏折的時候,她總是提醒順治仔細斟酌,不能疏忽。

同時她親自安排飲食,對順治斟酒倒茶,噓寒問暖,有時候順治批奏折到三更半夜,孝獻皇後依然要陪在他的身側,為他展卷研墨,侍奉湯茶。

......

總之,順治的任何事情都要孝獻皇後參與,孝獻皇後如同母親一樣嗬護著脾氣暴躁的順治小寶寶,給予他心靈上的安慰。

強調一下,照顧小寶寶是一件非常消耗精力的一件事。

有著照顧弟弟經驗的蕙寧強烈讚同。

對待順治的後宮,孝獻皇後同樣嗬護備至。

首先是順治他媽--孝莊皇後,順治十四年冬天,也就是在孝獻皇後生下皇四子和碩榮親王不久,人還在坐月子呢,孝莊皇後身體不適,孝獻皇後趕忙去服侍她,日日夜夜,廢寢忘食,祈求安康,不敢有絲毫懈怠。

好不容易孝莊病好了,孝獻皇後半條命也沒了,但是她能表現出來嗎?不能,隻能拖著疲憊的笑容向孝莊皇後祝賀身體康健。然而孝莊皇後絲毫不領情,依舊對孝獻皇後視若無睹。

就在孝獻皇後努力討好孝莊皇後的時候,任性妄為的順治不愧是孝莊皇後的好大兒子,轉眼就要以皇後不孝的名義廢後,企圖將心愛的孝獻皇後捧上後位。

收到消息的孝莊皇後怒氣值暴漲,對孝獻皇後更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就差沒這個人了。

無緣無故背了好大一口黑鍋的孝獻皇後得知消息的時候一口氣沒喘上來,差點栽倒在地,心裏苦笑,但是她不敢耽擱,拖著疲憊的身體連同現任皇後一起去請求順治不要廢後。

在孝獻皇後好說歹說,又跪又哭的請求下,順治勉強答應了她的請求,不再提廢後的事情。

廢後事宜總算告一段落,孝獻皇後提著的那顆心可算是放回了胸膛,可以好好養病了。

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悶聲不響的,皇四子和碩榮親王忽然沒了。

躺在**身體稍稍好轉的孝獻皇後沒了指望,再次躺了回去,目測是好不起來了。

再說對待皇後以及其他後妃,但凡是有人生病,孝獻皇後就會幾天幾夜不合眼,衣不解帶的照顧她們,簡單形容一下就是把她們當做自己的母親一樣不假人手的照顧,最後搞得宮女們無所事事,空閑極了。

更有趣的是,順治十二年十一月,也就是孝獻皇後尚未入宮的時候,新後博爾濟吉特身患天花,順治和孝莊皇後均去了南苑避痘,委托孝獻皇後留在宮中為皇後侍疾,當時的孝獻皇後可沒有得過天花哦。

呸,狗皇帝,狗孝莊。

哦,對了,孝獻皇後同時還要每天處理宮務,要是哪個宮女犯了錯,還要向順治求一番情。

這上有一堆老下有暴躁小,中間夾雜著一堆瑣碎的宮務,唯一的兒子又死了,陸陸續續病了倆三年,喝了一碗又一碗苦藥汁總不見好的孝獻皇後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結束了她短暫的一生。

雖然順治給她掙了個皇後的名份,但是孝莊皇後實在是個小心眼的人,她連自己姐姐海蘭珠都不願意供奉,更別提孝獻皇後了,最後孝獻皇後成為最後一個獨立諡號的皇後。

不附帝諡,在視死如視生的古代是一種極大的侮辱,董鄂氏背地裏到是挺不滿的,但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董鄂氏比不了孝莊有權勢,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但是縱觀孝獻皇後的一生,她實質上就是活活累死的。

一想到這裏,蕙寧忍不住顫抖了一下,她做皇後之後不會有人要求她學習孝獻皇後吧?

沒辦法,孝獻皇後做的實在是太好了,太完美無缺了,委實是一個皇後模板,但是這活簡直不是人幹的。

然而同為董鄂氏,不會有人將她和孝獻皇後相提並論吧?

不行不行,絕對要堵上這個漏洞。

想到今後老媽子一樣的皇後生活,蕙寧頓時把頭搖得像撥浪鼓。

她是來享福的,不是來受罪的。

打定主意的蕙寧等康熙一下朝就粘了上去。

對於蕙寧的熱情似火,康熙萬分享受。

“玄燁,”蕙寧小小聲,“我和你商量一件事。”

覺得很有趣的康熙同樣小小聲:“怎麽了,是覺得無聊了嗎?”

繼續小小聲的蕙寧:“不是不是,就是,就是我姓董鄂你知道吧?”

康熙小小聲:“知道啊,你阿瑪董鄂.七十天天在我麵前晃悠,我怎麽會不清楚。”

“我是正紅旗的。”蕙寧突然想起來她還在下五旗,而清朝的曆代皇後都是上三旗。

“你不提,我一時都忘了,”麵對蕙寧的提醒,康熙一拍腦袋,“來,你喜歡正黃旗還是鑲黃旗?”

“正白旗吧。”正好可以提到孝獻皇後,蕙寧心想。

“正白旗?”正要提筆寫字的康熙聞言猛地頓住,“怎麽提到正白旗?正黃旗和鑲黃旗不好嗎?”

“同為上三旗,正黃旗和鑲黃旗都出了皇後,對於正白旗,玄燁你可不能厚此彼薄。”打著政治原因,蕙寧相信康熙會同意的。

提到正白旗和皇後,康熙當即想到了孝獻皇後,順著思考下去,他立刻明白了蕙寧的潛在要求,不就是同為董鄂氏想要為孝獻皇後求情嘛。

雖然孝莊皇後生前討厭孝獻皇後,甚至下了一連串對孝獻皇後不好的命令,但是現在是康熙當朝,孝莊皇後也已經死了,而死人是管不到活人的,被愛情糊了一臉的康熙立馬無視掉孝莊皇後,果斷同意了。

不就是一點點小小的要求嘛,何況他可是有正當政治理由的,再說底下的皇阿瑪可得感謝我,康熙內心自我說服。

“還有貞妃。”想起另一個倒黴族姐的蕙寧再次小聲提醒道,怎麽說她也是為了董鄂家犧牲的。

萬事開頭難,既然已經答應追封孝獻皇後,也不差貞妃一個,康熙自是滿口答應。

有了康熙的承若,蕙寧內心鬆了口氣,不僅僅是為了孝獻皇後,也是為了她自己。

萬一後麵不是她的親生兒子登上皇位,或者說她根本沒有親生兒子,反而是別的皇子登基,她可不想落得孝獻皇後一個下場--不附帝諡,無享祭,更有甚者如同多爾袞的額娘一樣被勒死。

對於自己的脾氣有點AB數的蕙寧特心虛的認為可能性還是有的,所以她要找條後路,不能白死,別人有的她也要有。

想到這裏,蕙寧忍不住在心裏吐槽,某某傳中大臣商量去母留子簡直太可笑了,你把新帝的老媽殺了,美名其曰主少國疑,害怕太後幹政,怕是腦袋裏麵都是水,活得不耐煩了,或是和家族有仇,才下死手坑,就不怕皇帝記著殺母之仇,把他家一鍋端了?

何況唯二可以做皇帝的都在某某名下,無論怎麽想,提這個意見的大臣結局想來都不怎麽妙啊。

這裏需要搞清楚一件事,遠的來說漢武帝為了兒子劉弗陵殺鉤弋夫人,漢武帝是自己起了心思,近的皇太極殺多爾袞的額娘,那是因為她和她的三個兒子加起來勢力過大,阻礙皇太極坐穩皇位,才被殺死。

都是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

最後蕙寧總結了一下,最重要的還是皇帝的心思,把握住了皇帝,至少成功了一半。

作者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