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渭水東流

大戰之後出現流民,是很常見的事情。

然而流民的開端卻並非始於昭國。

早在昭軍還未入魏之前,為了完成堅壁清野,以迫使昭軍選擇與魏軍決戰,公子無忌就下令遷大部分民眾往安邑而來。

隨著安邑之戰的迅速結束,實際上遭遇損害的民眾以及受到破壞的城池村鎮並不多,完全可以回到原住地,不必再在安邑滯留。

然而人心思安,聽慣了昭軍的殘暴不仁,如今好容易有個能夠庇護自己的“賢公子”在,無論是原本的安邑人還是被半強迫半自願遷來安邑的魏人,都不願意在事態完全明朗之前回到沒有城牆與扶蘇保護的原住地。

這也是扶蘇的賢名所帶來的副作用吧。

人同此心,滯留安邑的人越多,就越有更多人想要入城,甚至隻能呆在城牆外也能讓他們滿足。

這些人都是慕扶蘇之名而來,無論是扶蘇還是底下的官吏,沒人願意進行驅趕的,否則扶蘇的賢名立刻就會被染上汙點。

此前的一係列安民舉措也會被視為沽名釣譽之舉而遭到抵製,目前大好的局麵就會一朝盡喪。

但是完全不管也不行。

人無恒產則無恒心。

隨著流民日益增多,沒有土地和住所的他們雖然有扶蘇開辦的難民營可以暫時遮風擋雨,但隨著難民而來的治安問題,還是讓安邑令十分頭疼。

更讓扶蘇頭大的,當是目前還未顯露,但是根據經驗一般都會相伴難民而生的恐怖死神——瘟疫。

惡劣髒亂的生存環境、難以果腹的食物、不幹淨的飲水、密集的人群,無不是滋生疫病的溫床。

使流民回家安居的首要一點,就是重建信心。

魏人對早已喪失了對政府的信心,西魏政權被擊垮,公子無忌逃趙,新來的大昭政權又是侵略者,民眾的信心目前隻在扶蘇身上。

有賴於在民間與軍中不遺餘力的宣傳,扶蘇的形象在魏人心中已經如同救世主一般。

而他與公子無忌的翁婿關係,也成為了魏人心中一個頗重的砝碼。

在得知這一點後,扶蘇決定暫時離開安邑,以視察為名,將自己的庇護範圍擴張到整個西魏。

另外他還有一個重要的幫手日前已經坐船趕來。

這個幫手,想必大多數人都可以猜得到——魏無月。

身為魏人最後希望——公子無忌的嫡女,魏無月在魏人心中的分量,不但不會比公子扶蘇稍差,甚至可能對底層民眾而言,猶有過之。

在接到扶蘇的來信後,魏無月也欣然同意,能夠幫助扶蘇哥哥,還能出去遊玩,對無月來說,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

此刻,無月就站在甲板上,趴在欄杆上興奮地指著遠處的岸邊大喊:“靈兒姐姐快看呀!有牛”

趙靈兒看到魏無月興奮得雙腳離地,趕忙揪住她的衣領將其拽了回來,“你可小心著些!”

魏無月開心得兩頰通紅,根本沒聽進去趙靈兒的囑咐,注意力又被隨著大船一起遊動的魚兒吸引走了,“哇~~~”

大船行駛平穩,船速並不快,內河行船也不會遇到風高浪急,很多遊魚會跟隨著大船遊動,也算是一景。

眼瞧著魏無月這沒見過世麵的樣兒,趙靈兒扶額無奈,隻能緊緊拎著魏無月,在對方過於靠外的時候隨手拽回。

趙靈兒原本是不想走這一趟的。扶蘇信中又沒提讓她跟著,自己何必上趕著,又沒有多少思念。

隻是耐不住魏無月再三懇請,趙靈兒也擔心這個沒怎麽有外出經驗的姑娘出什麽岔子,這才勉強答應,跟著照看。

兩人此次是跟著運糧船走的。

運糧的船隊本就防衛森嚴,再加上長公子府為了保證兩位主母的安全,又加派了不少侍衛,安全自然無虞。

隻是運糧有期,不能隨時停靠賞景,隻一路順流而下,到底無趣了些。

幸虧魏無月難得出門,看什麽都是新奇有趣,倒是不必擔心她感覺無聊。

看著這個傻姑娘,趙靈兒卻有些羨慕。

隻因扶蘇承諾了不會傷她父親性命,她就完全放了心,對於此次大戰竟真的絲毫沒有放在心上了。

可即便扶蘇真的不會主動對公子無忌不利,然而經曆過戰爭的趙靈兒深知,戰場之上瞬息萬變,倘若真的到了生死關頭,扶蘇真的能收得住手嗎?

就算是扶蘇可以,他身邊的其他人呢?王翦呢?出兵在外實質性握有生殺大權的上將軍若要對公子無忌動手,扶蘇攔得住嗎?

或者說,願意去攔嗎?

又將半個身子探出船身的魏無月拉回來,趙靈兒苦笑不已。這孩子,不但是對扶蘇,原來對自己也是如此信任嗎?

趙靈兒自忖這種毫無理由的信任,自己是做不到的。

此次大戰,趙國的出兵,趙靈兒身在長公子府,刻意打聽之下自然能夠得知。

不用他人點醒,趙靈兒如何不知昭國在平叛故韓之後的下一個目標十之八九就是自己的母國。

到那時,自己又該如何處身呢?

可母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讓人倍感溫馨的母國了。

父王慘死,謠傳是母親的手筆,但趙靈兒如何都不會信的。

母妃那樣溫柔的人,怎麽可能下此毒手呢?更何況弟弟還未出世,如今毒害父王,有何……利益?

那麽,是大兄嗎?

趙靈兒緊咬嘴唇,不敢再往下細想。

一瞬間陌生起來的家國,令趙靈兒手足無措。

身為王女,王室的血腥傾軋對她來說並非完全陌生。

然而真的落到了自己頭上,趙靈兒卻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樣淡定。

她無法做到華陽夫人那樣如魚得水,甚至也做不到魏無月這樣的泰然處之。逆天改命她做不到,聽天由命她也同樣做不到。

趙靈兒凝望著奔流向東的渭水,不知思緒又飄到了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