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 想挑撥的扶蘇

跟上了扶蘇的步伐,張蒼忍住了繼續將話題引到鄭袖身上的打算。

雖然公子或許不會在意這等小事,受過數次深刻教訓的張蒼也難得地決心閉上了嘴巴。

偶爾調笑一下還可以,再多口舌,不用公子如何,兩位公子夫人日後也不會讓自己好過。

張蒼伸手低頭,躲過了路邊的樹枝,他一米九幾的身高,在這個時代真就如同巨人一般,一米八幾的扶蘇都要矮他半頭,“蒼是想問公子,對於列國分楚一事,可有定見?”

對於和談主要目標,小朝會上其實已經商討得很細,甚至具體的條款都已經列出了個大概。

不過張蒼一方麵沒有參與小朝會的資格,因此需要從扶蘇這裏得個準信,一方麵也是因為雖然主要目標已經定下,但實際上很多條款的商定其實還需要扶蘇自己敲定。

畢竟按照此時的通訊手段,要想時刻與鹹陽保持聯係,是根本做不到的,因而作為代王出使的使者,扶蘇手中其實握有非常巨大的權力。

如果不考慮後果,扶蘇完全可以把天下格局攪得天翻地覆。

總算張蒼還有點眼力勁,沒有再多糾纏,扶蘇稍感滿意,“齊國出力最大,又離我國最遠,自然是要占去大頭的。”

齊國出動的兵力、耗費的糧草輜重、打下的國土麵積,都是列國中除了昭國以外毫無疑問的第一。

留城之戰,包括扶蘇在內的各國都要承齊王的情,再加上洪澤湖水戰的大勝,齊國占去大頭是理所應當的。

這同時也很符合昭國遠交近攻的大戰略。

蟬鳴聲沸沸揚揚地從一旁的樹上突然響起,幾乎遮擋住了張蒼稱是的聲音,“這是自然的,不過趙、魏之間該如何安排,以及是否要分潤一部分給周、衛兩個小國,公子又是如何想的?”

張蒼沒有糾結在齊國身上,而是將視線投向了兩個最容易引起爭端的事項。

趙魏兩國都想要通過楚國的土地來“回血”,可是蛋糕就那麽大,又被昭、齊兩國占去了大部分,剩下的那點,更是令人眼紅了。

鑽過一個拱頂,扶蘇兩人走出了使團休憩的院落,眼前出現了一座涼亭。

兩人走進涼亭坐下後,扶蘇眯眼享受著微風輕拂片刻,才重新睜開雙眼,“趙魏之間牽扯糾紛太多,還是讓他們先自行商討。至於周、衛,此次也有出力,當然是要分潤利益的。”

給周、衛等小國分潤一點利益,目的是將他們綁在自己的戰車上。

不要看著兩國國土麵積雖小,但在關鍵時刻,他們卻能幫助大昭起到極為重要的牽製作用,或者幹脆作為大昭在國外的糧倉。

張蒼張嘴欲言,扶蘇伸手擋住,“你是想說任由趙魏自行商討,對我國掌控局勢不利?”

得到肯定的答複後,扶蘇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解釋道:“並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而是先讓他們之間.asxs.爭執,再在他們互相妥協之前插手,把水徹底攪渾。”

“公子是想挑撥兩國的關係?”

不愧是張蒼,立刻就猜中了扶蘇的目的。

“不錯,若無意外,來年當會趙國用兵,若能成功挑撥兩國關係,自然大有好處。”

趙魏相依唇齒,當年白起在上黨三年不得出,與魏國在背後的全力牽扯是分不開的。

而在其後的伐趙之戰中,若無魏無忌的竊符救趙,恐怕此時的趙國都城都已經被攻破了。

然而張蒼卻對扶蘇的意圖有些不同想法,“趙魏兩王,以及國中重臣都非蠢才,即便兩國之間有再度齷齪,真到了存亡關頭,到底還是會聯合一體的。”

這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扶蘇當然不會考慮不到這麽淺顯的問題。

“那若是利益足夠巨大,同時分割得不夠幹淨呢?”

扶蘇話裏有話,讓張蒼有些好奇,“可否請公子明示?”

“彭城交給趙國,如何?”

張蒼先是眉頭微皺,搞不懂扶蘇此舉何意。

彭城是楚國北疆重鎮,又是最大的糧倉所在,本身具有著經濟與地理兩方麵的巨大利益,自然是個香餑餑。

然而彭城與趙國之間隔著大片的魏土,對於趙國而言是屬於一片飛地。

原本妥善的方式應該是將其交給魏國的同時,從魏國北境分割出一部分城池土地來交換給趙國。

而扶蘇此時提出要將其直接交給趙國管轄,與一般情況不符的同時,其中也包藏了不小的禍心。

然而沒有用多久,畢竟對天下格局了熟於胸,張蒼到底還是反應了過來。

“公子果然計謀高遠,扶蘇佩服。”

扶蘇笑著擺擺手,沒有將功勞全部攬給自己,“此計非是我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司馬德佩所獻。”

司馬德佩便是司馬珩,也就是老國尉司馬錯嫡子,司馬靳的父親。

正是那日甘茂向扶蘇所舉薦的人。

原本在一向支持扶蘇的老國尉過世之後,司馬珩還打著等等看的心思,而如今事態進展太快,扶蘇距離得封太子之位都已近在咫尺,司馬珩便斷了觀望的想法。

若還要等到扶蘇成為太子之後再正式投靠,怎麽看都多少有些晚了。

而且因為當時拒絕了扶蘇隱約的拉攏,即便兩家關係緊密,司馬珩仍沒有直接拜訪,而是走了甘茂的門路。

當然,在鹹陽有著正式職司的司馬珩此次,並未跟隨扶蘇一同赴楚,隻是在臨別之前為扶蘇獻上了一策以做敲門磚,並且順便證明自己的價值。

司馬珩的正式投靠,是讓扶蘇很高興的。

但卻不是因為司馬珩本身的能力。

身為中大夫的司馬珩本身,自然有著不俗的能力,這從他獻出的第一策就能看看得出來。

但更為扶蘇所看重的,自然還是其人所能代表的,老國尉的門生故吏們的能量。

司馬國尉亡故不久,這些還未隨著時間逐漸冷淡下去的關係,以及其中所蘊含的驚人能量,才是司馬珩投靠所真正代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