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爭位

所謂的“優勢”自然是指在競爭攝政之位方麵。

李清漱了漱口,輕笑道:“這第二點,就是根基。公子根基不在楚,而在昭。因此就算一朝大權在握,無論出於法理還是能力,都無力割地自居。而熊啟不同,根基在楚的公子啟是完全可能在國中支持下擺脫昭國控製的。”

李清看得很準。

“曆史”上,熊啟的確獲得了楚國勢力的支持,得以背叛始皇的。

而那甚至是在他還未回到楚國的情況下。

“如此看來,王上還是會更願意指派我,而非熊啟了。”扶蘇皺眉問道。

“卻也未必。因為還有第三點。”

“嗯?”

“不知公子是否知道,如今鹹陽城中,街頭巷尾最受人關注的議論是什麽?”

“留城之戰?”

以弱勝強的戰役即便是在戰國時代,可也不是每天都能見到的,更何況此戰出自“全民偶像”扶蘇手筆,自然更值得關注。

“公子猜得很近了,留城之戰的確多被人提及,但卻隻能排在第二位。而這第一位嘛,”李清賣了個關子,“同樣與公子有關。”

這下,時常與國中信件往來的扶蘇終於清楚李清所說的是什麽了,“立太子?”

李清點頭回答:“不錯。”

扶蘇皺眉想了想,覺得這並不能算是對自己有利,“如此一來,王上不是更會想要將我暫時驅離中樞嗎?令我為大楚攝政,不但可以順勢避免立儲,還可以堵住悠悠眾口,多方便?”

李清的表情稍顯不解,“王上為何要避免立儲?”

扶蘇竟一時不知道怎麽回答。

這不是廢話嘛?

始皇連王後都不立,又怎麽會立個太子出來?

但看李清,甚至樗裏偲等人的表情都不似作偽,扶蘇這才察覺出自己的思考或許又陷入太過“經驗主義”的陷阱了。

“你的意思是……王上的確有立我為……太子的意思?”遲疑著,扶蘇以難以置信的口吻猶豫著問出了口。

可憐的公子,莫不是被王上壓迫得太狠了?

也是,有哪一國會遲遲不立儲君以正國本呢?

想到這裏,李清看向扶蘇的眼神中多了一分同情,“王上定然有了此意,否則不會在信中問公子的意思。”

原來如此。

其實仔細想想,立太子這事兒,本來就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遲遲不立太子,始皇帝受到的來自各方的壓力也並不小。

之所以不立扶蘇,想來更重要的原因,是始皇並不放心將大昭交到一個推崇儒家而不通法家的黃口孺子手中。

而大昭雖然不同於周王室的嫡長子繼承製,一向習慣於立賢不立長,但扶蘇的弟弟們不夠出色,沒有被當成繼承人培養的他們,同樣沒能獲得始皇的心意。

這才有了太子之位空懸許久的情狀。

如此看來,並非是始皇不想立太子,而是無人可立。

畢竟立太子之後再想廢除,可比從頭就不立簡單一些。

而不立王後的原因,想必也是因為一旦立後,那麽拒絕立王後嫡子為太子,始皇帝受到的壓力將更為巨大。

說起來,始皇終於想要立儲也並非是一點先兆都沒有。

早在一年多之前,若非扶蘇與兩位兄弟長跪章台,欲要以太子之位換取老師韓非一命,扶蘇此時或許已經成為太子了。

韓師的性命沒有救下,扶蘇的太子之位同樣也被他跪沒了。

在外人看來自然屬於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可笑舉動。

但其實在那時,扶蘇並不是十分想做這個太子的。

因為怕被猜疑,而導致自己無法放心發展自己的勢力,更不能將手伸向軍中。

然而如今,李清一提始皇確有立太子的意思,扶蘇的心思便不同了。

首先,“太子黨”中人雖然少有位高權重的,但此時已經形成了氣候,接下來隻要扶蘇不做出太過出格的事情導致他們受到打壓,他們日後的仕途隻會青雲直上。

第二點,在伐魏與留城之戰後,扶蘇在軍中的威望已經接近了危險的地步,即便始皇暫時不會猜疑,扶蘇也不準備繼續染指兵權了。

伐楚之戰後,統一徹底隻剩下了時間問題,此時隱居幕後推動變法進程,對扶蘇而言才是接下來更重要的事情。

而推動變法,扶蘇需要一個更為合理合法的大義名分。

雖然國中人人都將扶蘇視為大昭必然而然的儲君,但一日始皇沒有點這個頭,扶蘇便永遠與其他公子拉不開事實上的差距。

公子的地位雖然同樣很高,但要以此來推動變法,仍是顯得力不從心。

而一旦成為太子,就將截然不同了。

太子,可是有開府之權的。

時過境遷,如今若能坐上太子之位,好處大大的有。

但這一切,都還隻是虛言與猜測,目前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避免被始皇選擇為大楚攝政的人選。

“如此說來,一旦爭得太子之位,我就能避免赴楚攝政了?”

“不必爭,爭不得。”這一次,卻是李清與樗裏偲異口同聲。

兩人對視一眼,李清低頭喝水,由樗裏偲先為扶蘇講解,“不必爭,因為無論從國中局勢,還是公子如今的聲望,都是太子的不二人選。即便公子赴楚任攝政,數年之後,這個太子之位仍然會是公子的。”

“爭不得,是因為王上不會允許公子公然覬覦王上的無上權威。”李清補充了下半句話,“到時候公子等來的不會是太子之位,而是……”

不必說完,扶蘇等就明白了李清的意思。

理解歸理解,可這樣一說,扶蘇就又有點懵了。

“既然爭不得,那該如何利用王上想要立太子的意圖,來避免赴楚呢?”

“公子不爭,可有人必會爭的。”

“胡亥?”扶蘇皺眉道,說起爭位,他第一個想到的名字就是這個,不過話一出口,他就明白了李清真正意有所指的人,“熊啟。”

要爭位的人當然是胡亥,但在他身後的,仍會是趙高和熊啟。

而好巧不巧的是,大楚攝政的位置,正好也是扶蘇與熊啟二人。

因此這一局,看似是爭奪大楚攝政之權,實則是爭奪大昭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