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再看看吧

在家門口佇立良久之後,扶蘇最後還是沒有選擇進門,而是轉頭去了隔壁。

他不想將自己身上的負麵情緒帶回家,而且此時他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智者的開導。

幸運的是,自家的隔壁就住著一位當今天下或許是最具有智慧的老者,倒省了他四處求賢的奔波。

隔壁家比長公子府小不了多少的門庭前已不複當日車水馬龍的盛景,除了仍有不死心的小貓兩三隻還在苦苦等候,寬闊的大街上已經恢複了平靜。

多日以來,鹹陽人也都明白了荀子並非是誠心拜訪就能打動的,於是在再三碰壁之後,聰明人們也就果斷放棄了每日裏早早排起長隊的誠意作派。

荀子門前的守衛都是扶蘇安排下來的,自然都認得此時徑直走來的是長公子,並未敢有阻礙,反而為其主動打開了門,任由稍顯失魂落魄的扶蘇踉蹌著跨過了門檻。

到了荀子的屋前,高進等人不用吩咐就守在了門口,隻等公子入內就在屋外關上了門。

屋內的陳設與荀子在稷下學宮時那棟草屋並無多少區別,隻是書架多了些,也更大了些,於是得以擺放其上的書籍也多了些,但更多的書卻都未能上架。

桌案上、地上,甚至塌上,四處都擺放著攤開一半的竹簡,角落裏更是層疊著堆了小山似的。

原本放置著時令花朵的花瓶此時竟也被厚重的書簡擋住了大半瓶口,可憐花枝隻能哀怨地將身子扭到一邊,盡力從瓶中探出了一朵隻剩了幾片花瓣的花朵。

沒有高進的目力,扶蘇用了很長時間,才在書籍的海洋中找到了正撐著小舟,隨波蕩漾的荀子。

在這一片書海之中,一處不起眼的角落中擺放著一張同樣滿是書卷的幾案,而荀子正伏在案上寫著什麽。

見到未經通報就進來的徒孫,荀子的視線隻在他的臉上停留了一瞬間就又重新低下了頭去,似乎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荀師沒有出言搭理自己,這卻並未讓原本打算來尋求答案的扶蘇失望。

相反,他在這一片靜謐之中找到了一些寧靜。或許,隻有在周圍的人和事都被隔絕在外後,人們才有機會和動力審視自己的內心。

而他想要探尋的答案,就隱藏在自己的內心。

扶蘇沒有繼續上前,而是原地坐下,將手邊一卷翻開的竹簡隨意拿到了眼前。

書的內容不重要,扶蘇隻是通過閱讀,將心神沉浸到自己的思緒中去。

竹簡從扶蘇的手中逐漸滑落,在砸到地上時發出了一聲輕微的響動,荀子這才被響聲驚動,看到有人進來了。

端詳良久之後,荀子並未出聲打擾已經無意間入定的徒孫,而是端起酒爵小啜了一口,便又攤開另一卷竹簡繼續寫了下去。

扶蘇正在審視自己的內心。

扶蘇知道,自己其實一直以來都不是一個豁達的人,他總是很善於給自己背負起責任。

前世裏,父母家庭的責任已經讓他難堪重負,到了這一世,家國重任更讓看似遊刃有餘的扶蘇時常為之長夜難寐。

老國尉司馬錯的死當然不是扶蘇的責任,但從他的死亡當中,扶蘇得到的除了悲痛,更多的卻是困惑。

他的困惑當然並非是“人從哪裏來,會到哪裏去”這樣的哲學終極問題,而是死亡這件事帶來的意義是什麽?

對此生無論是功績還是人品都無可置喙的司馬錯而言,死亡或許意味著一種解脫,將他從那副已經無力容納他靈魂的軀體中解脫。

那對扶蘇而言呢?

他當然也是會死的,而且麵臨死亡的威脅,對他而言幾乎已經算得上是家常便飯了。

不久之前,楚辭的那一劍就讓他再一次真切感受到了死亡。

即便扶蘇能夠一次次撩撥死神的裙底卻一直幸運下去,但終有一日,疾病和衰老也會將他從這個世界上帶走。

可以想見的是,在扶蘇能夠看得到的未來中,他必然是會死在這個世界,而非隻在記憶片段中才有存在痕跡的“那個”世界。

那麽對這個世界的扶蘇而言,死亡代表著何等的意義呢?

這個事實上總會偶爾敲動他心扉的問題,如今借由司馬錯當麵的死亡,終於徹底闖入了他的心靈。

時間隨著扶蘇的沉思緩慢卻堅定地流淌而過,在油脂燈燃燒的氣味蔓延到扶蘇鼻尖之時,驀然從入定中醒過來的他,這才驚訝地發現自己已經在荀子的房間中坐到了黃昏時分。

而與自己來時一樣,荀子仍在低頭寫書,除了掛在窗外西垂的斜陽,屋中似乎再沒有任何變化,然而看在扶蘇眼中,一切似乎都已經發生了變化。

揉搓著因久坐不動而血流不暢的腿腳,扶蘇從地上爬了起來,對著荀師躬身而拜,等了片刻見荀師果然沒有動靜,這才釋懷地一笑,輕輕從屋中退了出來。

屋外,高進等人自然還在等著,看到公子從屋內出來,高進驚喜地發覺往日那般光輝似乎又回到了公子體內。

雖然不知道在這段時光中公子從荀子那裏獲得了什麽樣的開解,但看起來效果十分不錯,荀子果然不愧大師之名,的確比自己這樣的糙漢能安慰人。

直到扶蘇回到了自家府邸,從頭至尾都未出過一眼的荀子這才放下筆墨,盯著扶蘇方才所坐的地方,若有所思。

良久,荀子霜白的長眉先是一緊,然後又緩緩舒開。

懂得入定自省的君王?

韓非,你教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徒弟。

雖然目前一切都還在迷霧中,看不出這點變數究竟對天命有何等影響。

但,無論是這人,還是此人所做的事,都的確挺有意思的。

至少要比鄒衍所斷,張良奉為圭臬的天數有趣多了。

原本已經決定寫完的篇幅此時看來卻稍顯不夠了。

荀子揉了揉手腕,將剛剛發下的筆管又重新撚起,決定為本已結束的篇章再續上一段。

至於是狗尾續貂,還是別開機樞。

再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