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建設精神家園

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既需要用科學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用理論支撐自己的理想信念,又需要在實踐中體現自己的理想信念,強化自己的理想信念。對此,需要強調兩個方麵:一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一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前一句講的是“人管自己”,後一句講的是“製度管人”。堅定理論信念,這兩方麵缺一不可。

什麽是“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就是我能做的但是我不做。我手中有權,但我不謀私利;我手中有錢,但我不奢侈揮霍;我知道“潛規則”,但我不隨波逐流;我看到“陰暗麵”,但我不自暴自棄。這就叫作“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為什麽能為而不為?因為我不屑於這樣做,我恥於這樣做,這就是理想信念在實踐中的體現。為什麽能在實踐中堅守理想信念?這就是形成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什麽是“非不為也,是不能也”?就是你想做但是你不敢做,你做不成,這就叫“製度管人”。人是需要約束的,權利尤其是必須約束的,沒有約束的權利就是腐敗。這就必須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製、不能腐的防範機製、不易腐的保障機製。我們現在經常說不超過“道德底線”,不超過“法律底線”,但是,要不超過“底線”,就不僅要有“底線意識”,而且要有“崇高意識”。中國有句古話,叫作“取法乎上,僅得其中”。沒有理想信念,“取法乎下”,就會“等而下之”,就會超過“底線”。怎麽才能不超過“底線”?這不僅需要“製度管人”,而且要引導人們“取法乎上”,必須以理想信念構建我們的精神家園。

建國以來,無論是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還是60年代和70年代,毛澤東一再強調“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這個“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鄧小平總是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建設這隻手要硬,首先就是“硬”在理想信念。我們現在講“中國夢”,就是要有這樣的信念,隻有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中國夢”的最深刻的內涵是我們的國家要成為什麽樣的國家,我們的民族要成為什麽樣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民族要在整個人類文明中樹立什麽樣的形象。因此,我們必須要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這就需要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看家本領”來支撐我們的理想信念,並以堅定的理想信念為靈魂來培育我們的精神家園。

大家都知道,2012年和2013年,各有一個流行的話題:“你幸福嗎?”這是2012年流行的話題。“你的夢想是什麽?”這是2013年流行的話題。這兩個話題都很親切:誰沒有生活的夢想?誰不夢想生活得幸福?這兩個話題又很難回答:怎樣生活才是幸福?如何才能“夢想成真”?這兩個話題還不能分開:夢想就是渴望幸福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就是成真的夢想。“夢想”和“幸福”,就是生活的理想和理想的生活。構建以理想為靈魂的精神家園,才會有“夢想成真”的幸福生活。

首先我們來說“幸福”。什麽是幸福?有人說,幸福就是我吃得飽,穿得暖,住得好,要什麽有什麽;還有的人說,幸福就是平平淡淡、從從容容、快快樂樂,所以在上世紀80年代,還流傳著一句話,叫作“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幸福就是高高興興每一天;還有的人說,幸福就是和大家都相處得很愉快,痛苦的時候有人來分擔,快樂的時候有人來分享。可能大家會對幸福作出這樣的一些回答。我說什麽是幸福呢?幸福是對人的生活狀態的肯定性的總體評價。如果按照這個說法,幸福就同人的生活聯係在一起。如果具體地分析幸福的話,我們要從人自身出發。人是一種生理的、心理的、倫理的存在。大家想一下,如果你對人的存在作一個高度的概括的話,我想逃不出這三個方麵:生理的,心理的和倫理的存在。

從這樣的一種角度來看,什麽是幸福呢?幸福就是對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倫理需要的滿足。所以一般而言,幸福應當是比較富裕的物質生活對人的生理需要的滿足,比較充實的精神生活對人的心理需要的滿足,比較和諧的社會生活對人的倫理需要的滿足。隻有有了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倫理生活這三個方麵的滿足,我們才會有一種真實的幸福感。我覺得有些人可能是把幸福說得過於抽象了,過於神秘了,他把幸福歸結為一個字,“感”。幸福是一種“感”,但是這種“感”是具體的,是我們的生理的、心理的、倫理的需要的滿足。而且這種滿足不是相互割裂的,不是獲得某個單一方麵的滿足。所以我想,如果說叫作“幸福感”的話,它應當是一種安心、順心、放心的感覺,而不是一種擔心、操心、煩心的感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自己常用這樣一個概括,原來我們是“穿布衣,吃粗糧,住平房,騎自行車”,對吧?可是我們現在呢?“穿時尚,吃細糧,住樓房,開私家車”了。這不是我們生活的一種翻天複地的變化麽?但是,幸福並不隻是富裕的物質生活對生理需要的滿足,還必須有充實的精神生活對心理需要的滿足,和諧的社會生活對倫理需要的滿足,一個人隻有感受到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倫理需要的滿足,才能有真實的而不是虛幻的、穩定的而不是短暫的幸福感。這種幸福感,體現在人們對生活的“放心”和“順心”,而不是對生活的“擔心”和“煩心”。

幸福感是對生活的“放心”,而不是對生活的“擔心”。物質生活的改善,生理需要的滿足,使中國人有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但是,我們現在總是“擔心”吃了“地溝油”,穿了“致癌服”,住了“倒塌樓”,開了“缺陷車”,總是“擔心”被人“宰”了、被人“騙”了,被人“拐”了,被人“忽悠”了。“擔心”像“霧霾”一樣籠罩人的心靈。改變這種生活狀況,“放心”地吃,“放心”地穿,“放心”地住,“放心”地行,“放心”地與“陌生人說話”,放心地“按規矩辦事”,對他人、對社會、對“公權力”有充分的信任感,一句話,“放心”地生活,才有真實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生活中的“順心”,而不是生活中的“煩心”。“順心”的基礎是社會生活的“和諧”,“煩心”的根源則在於社會公正的缺失。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報告,中國社會的總體信任度已跌破60分底線,在進入“陌生人”社會的當代中國,超過七成人不敢相信“陌生人”。社會普遍存在城鄉歧視、貧富歧視、身份歧視、行業歧視,執法不公、執法不嚴、隨意侵害公民權利的現象日益蔓延,“恥言理想、蔑視道德、拒斥崇高、不要規則、怎麽都行”成為一種社會思潮,不滿、失落、無奈和沮喪的心態互相傳染,造成了集體性的“煩

心”。改變這種“煩心”的社會生態,才有“順心”、“舒心”的幸福感。

對於每個人來說,“豐裕”的物質生活、“充實”的精神生活、“和諧”的社會生活,既是不可或缺的,又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豐裕”的物質生活,終生為溫飽而“操心”;沒有“充實”的精神生活,整天為瑣事而“煩心”;沒有“和諧”的社會生活,時時為人際關係而“鬧心”;這怎麽會是“幸福的生活”?人又怎麽會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隻有“操心”變為“放心”,“煩心”變為“順心”,“鬧心”變為“安心”,這才是“幸福的生活”,人才會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放心”、“順心”、“安心”的幸福,急需兩個方麵的建設:一是製度建設,一是文化建設。在製度建設上凸顯社會的公正、公平和正義,切實地解決收入分配嚴重不公平、貧富差距過分懸殊,切實地解決行政權力對公民權利、公眾權益的侵害,才能為“順心”的幸福生活奠定現實基礎。在文化建設上凸顯人的精神家園建設,增強人們的自信心和自尊感,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訴求,合法地維護自己的權益,和諧地處理人際關係,才能為“順心”的幸福生活創造現實條件。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不僅要切實地驅散自然的“霧霾”,而且要著力地驅散籠罩在社會和心靈的“霧霾”,人們才能“放心”、“順心”、“安心”地生活。

我們再說“夢想”。夢想並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虛幻的。夢想是曆史性的,是分層次的,是有具體內涵的,是有現實基礎的。

夢想是曆史性的。封建社會,帝王的夢想是把自家的統治傳之萬代,讀書人的夢想是“朝為讀書郞,暮登天子堂”,“學而優則仕”,“造反”的農民的夢想是“均貧富”,“帝王將相寧有種乎”。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的夢想是取更多的利潤,工人的夢想是掙脫資本的剝削和壓迫。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人民的夢想是推翻“三座大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的夢想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這就是夢想的曆史性。

夢想是分層次的。每個人的夢想是分層次的,個體、群體、國家的夢想也是分層次的。西方學者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為生存需要、安全需要、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我國哲學家馮友蘭把人生分為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對不同層次的需要的追求,對不同層次的境界的追求,構成了不同層次的夢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夢想,是把我國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

夢想是有具體內涵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它表達的是中國要成為什麽樣的國家、走什麽樣的道路,中華民族要成為什麽樣的民族、要樹立什麽樣的民族形象,中國人民要追求什麽樣的生活、要為人類文明作出什麽樣的貢獻。因此,“中國夢”既要內聚人心,明確我們國家、民族、人民的奮鬥目標和發展方向,又要外展形象,展現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文明形象。

夢想是有現實基礎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最為根本的現實基礎,就是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道路自信、製度自信和理論自信。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實現中國夢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建設人民的精神家園,既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內容,又是把13億人的智慧和力量匯集起來實現中國夢的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

“放心”、“順心”、“安心”的“幸福感”,總是同“心”分不開的;“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也是同“心”分不開的。中國人說的“心”,指的就是人的“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活動的“家園”,也就是人的“精神家園”。建設人的“精神家園”,不隻是“充實”人的精神生活,而且會促進和改善人的“豐裕”的物質生活,協調和完善人的“和諧”的社會生活。人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和社會生活,人的生活的理想和理想的生活,都離不開人的“精神家園”。

人對生活的期待、向往和憧憬,既源於生活的現實,又源於人對生活的理解。生活的現實與對生活的理解,構成了每個人的生活的理想。在特定的生活境遇中,人們總會產生某些共同的願望和理想。在饑寒交迫的生活境遇中,人們總是期待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的溫飽生活;在人際關係緊張的生活境遇中,人們總是向往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寬容的和諧生活;在崎嶇坎坷的生活境遇中,人們總是渴望平平淡淡、安安靜靜、從從容容的純淨生活;而在閑適安逸的生活中,人們則會憧憬波瀾起伏、雄渾壯闊的生活。

如何麵對現實,如何看待現實,如何對待現實,卻是因人而異的。有人直麵現實,勇往直前;有人逃避現實,自暴自棄;有人理性地思考現實,對現實作出較為全麵和深刻的理解;有人感性地看待現實,對現實作出以偏概全或囿於己見的理解。在當代社會生活中,人生價值選擇的困惑,源於當代社會的價值坐標的震蕩,源於“我們到底要什麽”的曆史與現實的多元衝撞,源於“我們到底要什麽”的價值理想、價值規範和價值導向與“我到底要什麽”的價值期待、價值認同和價值取向的矛盾。麵對選擇的困惑,最為重要的是學習。

在學習中構建精神家園,最為重要的是形成以理想、信念為靈魂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使我們非常自然地想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想到這部小說中的保爾•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每個人隻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愧疚。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已把自己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解放而奮鬥。”

在默頌這句名言的時候,我們的頭腦中也會浮現出這部小說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令人終生難忘的形象:烏黑的頭發,瘦削的麵龐,寬寬的額頭,高高的顴骨,深陷的眼眶,特別是那雙雖然已經失明但卻似乎仍在逼視著我們的大大的眼睛……。那瘦削的麵龐和高高的顴骨,使我們想到作者曆經磨難卻從不向苦難低頭的一生;那寬寬的額頭和深陷的眼眶,使我們想到作者對人生的苦苦求索和無怨無悔的追求;那雙雖已失明但卻逼視著我們的大大的眼睛,使我們感受到心靈的震顫並激發我們對人生價值的求索……。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

是光輝而短暫的一生。他飽嚐了貧窮的艱辛,他經曆了戰爭的考驗,他承受了感情的折磨,他遭受了病魔的摧殘。他在人生最寶貴的年華雙目失明,全身癱瘓。他在舉槍準備結束自己生命的時候,卻為自己的怯懦而感到深深的愧疚。於是,他扔掉了準備結束生命的手槍,拿起了讚美生命和求索人生的筆。不向苦難屈服,不向病魔屈服,不向死神屈服,這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顯示人的鋼鐵一般的意誌的人生;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愧疚,這就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格言,賦予每個人的生命以意義的人生格言。

毫無疑問,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飽受苦難的蹂躪,不是為了經受疾病的折磨,不是為了迎接死神的降臨。然而,在每個人的一生中,有誰能躲避種種苦難的考驗、種種病魔的纏繞和最終的死亡的歸宿呢?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會特別強烈地感受到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力量,會特別強烈地意識到生命的寶貴和人生的尊嚴。人生是人的生命顯示自己的尊嚴、力量和價值的過程。虛度年華和碌碌無為是人的生命的枯萎與否定。人們所需要的,不是回首往事時的“悔恨”和“愧疚”,而是生命過程中的奮鬥與光彩。生活可以不是“英雄主義的時代”,但人生不可以失落“英雄主義的精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對於每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是顯示人生真諦的座右銘。

英雄主義精神,首先是一種人的尊嚴。把自己當作人,而不是“千萬別把我當人”。有了人的尊嚴,才能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蕩蕩。在遭受冷遇的時候,敢於對自己說:“天生我才必有用”;麵對可畏的人言,敢於對自己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在條件艱苦的時候,敢於對自己說:“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受到委屈的時候,敢於對自己說:“莫道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在坎坷的人生之旅中,敢於對自己說:“莫怕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而在病魔纏身,死神逼近的時候,敢於對自己說:“隻因平生無愧事,方敢死後對青天”。這是人的傲骨,這是人的尊嚴。“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什麽不能使之移、不能使之淫、不能使之屈?就是人的尊嚴!

英雄主義精神,又是一種使命意識。人是真正的類的存在,使命意識則是真正的類的意識。人的性、情、品、格,是在個人與人類的關係中顯現出來的。世紀之交,在西方民眾評選的千年思想家中,馬克思名列榜首。馬克思的崇高形象,是由於他“目標始終如一”地“為全人類而工作”塑造起來的。我們並不否認,在“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的日常生活中,“生活是根據下一步必須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來考慮的,而不是根據人們會被要求為之獻身的終極價值來考慮的”(賓克萊:《理想的衝突》,第19頁);然而,似乎誰也無法否認,“一種終極價值是那種最終目標或目的,所有較小的目標都是為達到它而采取的手段——它也是對一切較小目標進行衡量的標準”。(同上,第37頁)在平凡的生活中融注和洋溢著英雄主義的使命意識,生活才有亮麗的光彩,而不是平平淡淡得隻剩下單一的灰色。

英雄主義精神,是主體自我意識的靈魂。它支撐人的自立和自主,它維護人的自愛和自尊,它激勵人的自律和自省,它把主體挺立起來。失去英雄主義精神,而高談主體自我意識,就隻能是任意妄為的意識,嘩眾取寵的意識,投機鑽營的意識。主體的自我意識,是發揮潛能的意識,實現價值的意識,全麵發展的意識。它需要英雄主義精神的支撐、維護和激勵。有一部書的名字叫作《活出意義來》。作者提出,人在任何處境中,都應該也能夠“活出意義”。他還具體地指出“活出意義”的三種不同的途徑:第一種途徑是創造和工作,這是功績和成就之路;第二種途徑是通過體認工作、文化、愛情等等的價值來發現生命的意義;第三種途徑是在苦難之中,借助於受苦受難來獲得生命的意義。“人們在絕境中不能選擇生死,但可以選擇麵對它的態度,這正是大寫的人的力量,超越外在命運的力量”。

生命屬於個人隻有一次。“熱愛生命”,這是一切人生座右銘的基調和底色。然而,人所熱愛的生命,人所珍視的生命,並不僅僅是指人的自然生命,而是指水乳交融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構成的人的完整的生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這似乎是把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會生命區分開來,為人的三重生命列出了價值的等級表。然而,這首詩的震撼心靈的魅力,卻恰恰在於它揭示了人的生命的真諦:對人來說,生命,不隻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的自然生命,而且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不具有的精神的生命、社會的生命。如果失去了精神的和社會的生命,自然的生命就失去了人的生命的意義。正因如此,人的三重生命具有了價值的不同等級,為了捍衛精神的和社會的生命可以舍棄自然的生命。

英雄主義精神並不是“光榮的夢想”。它是人之為人的尊嚴,它是人之為類的使命,它是在“滾滾紅塵”中挺立人的主體意識的支柱,它是在“物欲橫流”中反媚俗的安身立命之本,它是人“活出意義”的無怨無悔的追求,它是人所向往的幸福的真諦。以英雄主義精神構建人的精神家園,才有幸福生活,才會“夢想成真”。

人的精神家園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實和升華的。學習是精神家園的源泉。學習必須要有興趣,沒有興趣就學不下去,學不踏實。古人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樂在其中,才能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學一陣”變為“學一生”,使學習成為自己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使學習成為自己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學習必須善於思考,沒有思考就學不深入,淺嚐輒止,古人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束書不讀,當然就談不上學習;讀書而不思考,就不會得道於心。勤於思考,才能讀出人家的好處,看出人家的問題,悟出自家的道理,使學習的過程變為構成自己的精神生活的過程,使學習的成果變為自己的充實的精神家園。

學習必須嚴以律己,沒有對自己的約束就學不持久,就會玩物喪誌。古人說,讀書人要“忙別人之所閑,閑別人之所忙”。學習首先是要有真誠的態度,要有抑製不住的渴望。魯迅說,時間就象海綿裏的水,擠,總是有的。別人“玩”的時間你用於“學”,就會不斷地充實自己的精神家園。

學習必須學以致用,沒有應用就隻是紙上談兵,就會空談誤國。古人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篤行不隻是學習的成果轉化為行動的指南,而且是在踐履中真正地構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