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理論自信

理論的自覺,是要建立理論的自信,用理論支撐我們的理想、信念。我把我們的理論自信概括為四句話: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對於馬克思主義理論宗旨的信仰;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對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信服;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對於馬克思主義偉大實踐的信心;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對於馬克思主義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的信念。理論自信絕不是一個抽象的口號和一句空洞的套話,它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我從“信仰”、“信服”、“信心”和“信念”四個方麵和大家談理論的自信。

第一句話,信仰。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宗旨的信仰。什麽是信仰?信仰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和精神狀態,是人們關於最高價值的信念,是人們作出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的最根本的依據、標準和尺度。毛澤東有一句名言,“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那麽究竟什麽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裏邊有這樣一句話,“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而社會主義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運動。”馬克思在論述人的曆史形態時,深刻地揭示了人從“人對人的依附性”的存在到“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存在、再到以“每個人的自由發展為條件的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麵的發展”,因而把自己的理論定位為關於“人類解放”的理論。所以非常明確,馬克思主義就是關於人類解放的學說,就是為人們謀幸福的理論。我們大家學習毛主席著作,我把毛主席著作做一個最簡潔的概括,可以概括為兩句話:一是實事求是,一是為人民服務。鄧小平在整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他一直強調要把什麽作為我們整個實踐活動的根本的判斷標準呢?他說,這就是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讚成不讚成,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答應不答應。“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講的都是馬克思主義的為人民謀幸福的根本宗旨,強調的都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宗旨的一條紅線。所以我們的理論自信首先是源於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宗旨的信仰。我們現在正在進行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它體現的最根本的就是這樣一條,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宗旨,就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

第二句話,信服。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信服。馬克思有一句名言:“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我們的理論自信是源於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信服,就是我們打心眼裏信服它。沒有這樣一種“信服”,就沒有真實的理論自信。什麽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的道理呢?恩格斯在馬克思的墓前講話中說,馬克思的一生有兩個偉大的發現:一是發現了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二是發現了資本主義的運動規律。人的理想信念的根基,是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隻有奠基於曆史發展規律的理想信念,才是值得人們追求、得到人們信服的理想和信念。人是一種曆史的存在。恩格斯曾經說過,他和馬克思所創建的這個理論,是“關於現實的人及其曆史發展的科學”。所以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提供的這種理論,首先是我們能夠掌握人類曆史發展的規律,才能夠幫助我們確立一種正確的曆史觀,以及建立在一種正確的曆史觀的基礎上的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從根本上說是掌握人類曆史發展的規律。什麽是曆史發展的規律?馬克思說人是曆史的經常的前提,也是曆史的經常的結果,人隻有作為曆史的經常的結果才能夠成為曆史的經常的前提。那麽馬克思這段話說明什麽呢?人們自己創造了自己的曆史,但是人們自己的這種創造活動的過程就構成了曆史自身發展的規律。

今天,在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當中,在我們麵對全球化、現代化的生活境遇當中,非常重要的是能夠深化對於資本主義運動規律的理解,特別是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解。現代化的曆史進程全麵改變了人與世界的關係,其中主要包括三個方麵問題:從人與自然的關係說,現代化所構成的最為嚴峻和最為緊迫的問題是可持續發展問題;從人與社會的關係說,現代化所構成的最為嚴峻和最為緊迫的問題是由資本的邏輯所構成的人對物的依賴關係的異化問題;從人與自我的關係說,現代化所構成的最為嚴峻和最為緊迫的問題是虛無主義的文化危機問題。對於這三個方麵問題馬克思都作出了深刻的闡釋。在論述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時,馬克思提出,這種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麽,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麽勞動資料生產。勞動資料不僅是人類勞動力發展的測量器,而且是勞動借以進行的社會關係的指示器”。正是以勞動工具為核心的勞動資料的曆史性變革為測量器和指

示器,我們通常把人類文明形態區別分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後工業文明。文明形態的轉換,必然構成人的存在方式的變革,工業文明以來的全球化過程,某種意義上是全球市場化的過程,並構成了全球化的市場經濟中的人的存在方式。這種存在方式,正如馬克思所說,是一種“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由於人的獨立性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其結果是造成了當代人類的二大生存困境:一是以技術革命為基礎的對自然的攫取所造成的全球問題,二是由對物的依賴性所帶來的人的物化問題。世界性的現代化過程,在體製的意義上全球市場化的過程,而在文化的意義上,則是空前的價值觀激烈震蕩的過程。在當代社會思潮中,兩極對立模式的消解,英雄主義時代的隱退,高層精英文化的失落,理性主義權威的弱化,構成了人類精神家園的困惑。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不僅需要技術創新和製度創新,而且需要理論創新,從而實現人類文明形態的變革,推進社會的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通過學習這些原理,結合我們的工作實際、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去學習,一定會增強我們對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信服,打心眼兒裏信服馬克思主義,從而自覺地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學習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第三句話,信心。我們的理論自信是源於我們對馬克思主義偉大實踐的信心,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的信心。馬克思說:“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取決於這種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生命力,就在於它滿足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回顧改革開放35年所走過的曆程,我們會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樹立起更加堅定的信心,會對源於這個偉大實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樹立起更加堅定的信心。改革開放35年來,我們圍繞“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問題,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和分配製度,到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成功地在新的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現代化,是100多年來“振興中華”的實質性的基本訴求,是在我們所創建的現實條件的基礎上不斷發展的。馬克思說,“任務本身,隻有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產生”。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振聾發聵地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回顧35年來的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我們發現,從“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又快又好”,到“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又好又快”,再到“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五位一體”的戰略思想,這種根本理念的深化發展是奠基於改革開放以來的“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生成過程中”的“物質條件”的基礎之上的。改革開放的35年來,我國經濟以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率三倍多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5000美元,我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這為我國實現現代化和解決現代化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正在從事的偉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它的複雜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必然有成功的一麵,也有問題的一麵,有令人振奮的一麵,也有令人憂慮的一麵,因而,應有清醒的認識,全麵的分析和準確的判斷,不能因為成績偉大而忽視問題,也不能因為問題凸顯而否定成績,更不能不分本質與現象、全局與局部、主流與支流。從本質上、全局上、主流上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我們就會堅定我們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不斷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第四句話,信念。我們的理論自信是對於馬克思主義轉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的信念。大家關注人的精神家園,共同思考理想信念問題,這表達了大家要思考人生,要思考社會,要思考曆史,因而要學習理論的要求。馬克思主義從根本上說,就是賦予人的生活以理想和信念,對於我們的生活給予一種理論的支撐。我們現在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中的重要問題是要發揮社會的價值導向作用,引導人們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個導向的基礎在於,人的價值期待、價值取向和價值認同,是同社會的價值理想、價值規範和價值導向密不可分的。每個人的價值觀,都具有社會形式和社會內容。特別是在“信息時代”、“網絡時代”,人們對現實的認知和評價,更是與社會性的導向密切相關的。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表現在社會的價值體係中,就構成社會的價值理想、價值導向和價值規範與個人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和價值認同之間的矛盾。這是任何一個社會的價值體係中都存在著的相互矛盾的兩個基本方麵。社會的價值導向與

個人的價值取向之間的矛盾,在其最本質的意義上,就是“我們到底要什麽”與“我到底要什麽”的矛盾。所謂的“價值導向”,就是以社會的名義所提出的價值要求,又以社會的名義引導每個個體認同這種價值要求。

在社會的價值導向與個人的價值取向的矛盾關係中,社會的價值導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麵,它從總體上規範個人的價值取向。從社會現象上看,每個個人的價值目標及其價值取向總是千差萬別的,千變萬化的,似乎每個人的價值取向隻是取決於個人的利益、欲望、興趣、情緒甚至是嗜好等純粹與個人相關的因素。因此,人們往往把個人價值取向的基本特性視為主觀性、任意性和隨機性。所謂主觀性,就是認為個人的價值取向取決於個人的主觀意願,個人願意選擇哪種價值目標,就選擇哪種價值目標。所謂任意性,就是認為個人的價值取向可以隨意改變,今天選擇這個價值目標,明天就可以選擇那個價值目標。所謂隨機性,就是認為個人的價值取向的選擇與改變,完全可以脫離社會的各種條件的製約,隻是個人的隨機的選擇與變更。透過每個個人的千差萬別、千變萬化的價值選擇,我們就會發現:個人的價值目標總是“取決”於社會的某種價值理想;個人的價值取向總是“取向”社會的某種價值導向;個人的價值認同總是“認同”社會的價值規範;個人的價值選擇總是“依據”某種社會的價值標準。這表明,在社會的價值體係中,個人的價值目標、價值取向、價值認同和價值選擇,總是具有社會性內涵。個人價值取向的社會內涵,主要表現在個人的價值取向中的社會內容、社會性質和社會形式這樣三個方麵:從個人的價值取向的內容上看,總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正義、政治製度、法律規範、道德倫理、人生意義等問題,而決不是沒有社會內容的所謂純粹的個人問題;從個人的價值取向的性質上看,總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整體利益與局部利益、長遠利益與暫時利益等問題,而決不是與社會無關的所謂純粹的個人問題;從個人價值取向的形式上看,總是要表現為作為社會意識形式的宗教、藝術、倫理、科學和哲學,而決不是與社會意識形式無關的所謂純粹的個人表現。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人的存在方式及其自我意識正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發生深刻的變化,不可避免地形成相互衝突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思潮,從而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個人價值取向。然而,透過這些五花八門的個人價值取向,我們卻可以發現蘊含在這些價值取向中的社會性內涵。正是由於個人的價值取向具有不可逃避的社會性內涵,因此,社會的價值導向才能夠對個人的價值取向具有“導向”的作用。社會生活表明,個人的價值取向的總體趨向,總是取決於社會的基本的價值導向;而個人的價值取向的困惑,則總是根源於社會的價值坐標的震蕩;因此,解決個人價值取向問題,最根本的是解決社會的價值導向問題。通俗地說,要解決“我到底要什麽”的問題,關鍵要解決“我們到底要什麽”的問題。如果“我們到底要什麽”撲朔迷離,“我到底要什麽”必然模糊不清。“我們到底要什麽?”這是當代中國麵對的根本性問題。毛澤東在《矛盾論》裏講,看問題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麵和次要方麵。在個人的價值期待與社會的價值理想、個人的價值認同與社會的價值規範、個人的價值取向與社會的價值導向的矛盾中,社會的價值理想、價值規範和價值導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麵,它規範和製約整個社會的價值觀的基本性質。這是把馬克思主義轉化為人民自覺追求的深層根據。

作一個簡單的概括,我們的理論自信表現在四個方麵: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宗旨的信仰;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信服;對馬克思主義偉大實踐的信心;對它轉化為人民自覺追求的信念。然而,直麵現實,我們卻會看到許多奇怪的現象:一些黨員幹部“不信馬列信鬼神”,甚至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嘲諷的對象。由此我想到,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支撐我們的理想信念,我們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就必須作到三點:一是理直氣壯,二是有理有據,三是言行一致。首先是理直氣壯,而不是遮遮掩掩。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謀幸福的理論,是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為什麽要遮遮掩掩?為什麽不能理直氣壯?其次是有理有據,而不是含糊其詞。還是馬克思的那句話:“理論隻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隻要徹底,就能說服人。”以理服人,就要真講道理;真講道理,就要真把道理搞明白。“有理”才能“講理”,“講理”才能“服人”。要理直氣壯,要以理服人,最重要的是言行一致,而不是表裏不一。如果一個人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會上講為人民謀利益,會下幹的是撈取私利,人們怎麽會相信你講的道理?理直氣壯,有理有據,根子在言行一致。真正做到言行一致,首先需要端正我們的思想路線,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