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鼓聲,廝殺聲,炮聲,弓弩聲連綿不絕,城樓裏,馬強開始梳理火藥的曆史。

多虧了各種火藥炸藥的發現或者發明都涉及一些重要曆史事件或者科學家大拿,這讓馬強梳理起來容易了許多。

從火藥或者叫炸藥的發展史來看,黑色火藥占據了人類火器史的巨大部分時間,從13世紀的宋朝開始出現突火槍,到15世紀的明代神機營,再到17世紀的紅衣大炮,再到19世紀的拿破侖,用的都是黑色火藥武器。

黑色火藥最大的優點就是製造簡單,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天然的,但最大的缺點也就是爆速太低,因此無論是宋代還是明代或者是清代乃至拿破侖,用的大炮大都是實心彈,到拿破侖時代雖然已經來說普及爆破彈,但因為一枚4.3公斤的球形炮彈中隻有九百克的黑火藥作為炸藥,威力因此很弱,隻能製造不超過二十塊的碎片,有的甚至隻有五塊,也就比後來八路軍用的一炸兩瓣的手榴彈好一些。

而黑色火藥之後出現的,就是1771年由英國合成的苦味酸了,也就是俗稱的猛炸藥,但他之所以沒有在拿破侖時代使用,那是因為在最開始,這東西是當做染料使用的,等人們發現他能當炸藥並且用於軍事時,已經到了1885年,值得一提的是,甲午戰爭中,日本雖然沒有得到英國的苦味酸,但卻自己研發出來了該種火藥,並且取名為下瀨火藥,並且在甲午戰爭中試驗使用。

再往後走,就是1779年英國發明的雷汞了,但這東西安全性極差,因此被當做起爆藥。

接著,就是1838年出現的硝化棉,這是德國發明的,並且在1860年進行軍事化,間接導致了德意誌的統一和德國在普法戰爭中的勝利,同時硝化棉經過法國科學家維埃利的改進成為了無煙火藥,然後該種火藥用於到了馬克沁發明的重機槍身上,成功帶走了無數法國人的生命。

至於硝化甘油,則要在更晚的1862年由諾貝爾徹底征服使得其勉強可以用於工業。

而TNT,則是在一年後的1863年的德國科學家發明,由於這種炸藥極為穩定,別說搖晃擠壓了,就是用子彈打都不一定能爆炸,因此很快軍事化並且取代了苦味酸成為了新的炸藥之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放異彩。

達納炸藥則有諾貝爾在1866年發明,其實馬強現在在礦場上使用的就是這種炸藥,這種炸藥說白了,就是把硝化甘油加上惰性粉末矽土讓其更加安全,但就和馬強不允許這種炸藥軍事化的原因一樣,由於長期積壓、受潮都會讓硝化甘油滲出導致爆炸,因此軍界一點都不喜歡這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讓自己上天的玩意。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炸藥之王就是黑索金了,但其實這東西是1899年德國化學家為醫學研發的,但最終卻因為威力巨大,成為了炸藥,這東西的威力是TNT的1.58倍,爆速達8650米/秒。

看著自己憑借依稀的記憶梳理出來的數據,馬強再看著寫在最前麵的黑火藥那可憐的500米/秒。

嘖嘖嘖,十九世紀這一百年,人類為了自相殘殺,還真拚啊……

按照曆史經驗,黑火藥之後就應該是硝化棉,再然後是苦味酸的時代,最後則是TNT的年代,至於黑索金,這東西普及要到二戰後了,即使到後世也隻有幾個大國有工業生產能力。

要麽把硝化棉搞出來?

硝化棉,說起來真的很簡單,顧名思義,就是把精製棉浸入濃硝酸濃硫酸混合液中就可以了,而且也不需要真的要棉花,隻要植物纖維就可以了。

等硝化完成,就可以用水稀釋上麵的殘酸,並且擠壓水分晾幹,這就是硝化棉了。

這樣原理簡單的小實驗,馬強在初中的時候就自己動手做過,畢竟這試驗要的東西又少,需要時間又短,十五分鍾足夠了。

硝化棉的燃速很快,高達6300米/秒,甚至你拿一小坨放在手裏燒著玩都不會受傷,當然,好孩子還是別做這樣的危險試驗。

不過也因為燃速太快了,如果製成炮彈,那麽在發射出炮筒之前就會爆炸,非常不安全,因此還需要用醇—醚混合溶劑處理並碾壓成型後才能真正的做武器。

植物纖維,雖然現在還沒有棉花,但也有蘆花這樣的替代品,另外現在的造紙廠稍微改造一些生產線也可以利用竹子來製作出來植物纖維,反正都是一回事。

問題還是在濃硝酸和濃硫酸上。

三酸兩堿,國之重器啊!

其實不僅僅是硝化棉,就是馬強中期目標中的黑索金,其實也是利用濃硝酸和六亞甲基四胺反應生成的。

不過六亞甲基四胺這東西的工業生產,馬強自己也不知道,希望手機裏能翻到吧。

總而言之,化工業發展才是軍事發展的前提,因此一個國家擁有大化工,就擁有了成為大炸逼的潛質,同時,化工產業也是農業的保證,所以說,無論是不餓肚子還是有衣服穿又或者是有安全保證,化工都是不可缺少的。

馬強還記得,有一個曆史悠久的國家,在時代的潮流下得以民族獨立,卻因為國際勢力的防備一直在化工產業上進步緩慢,甚至因為缺少肥料而畝產低下,但即使如此,也依舊不顧無數百姓餓著肚出口糧食換取外匯,還因為民族矛盾拒絕北方強國的便宜肥料,最後反而讓國際肥料大幅漲價,逼得不得不打腫臉回頭求北方鄰國賣肥料給他。

嗯,阿三真慘。

化工產業的發展,在這個時代,任重而道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