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完刺史,接下來就是郡守。

馬強繼續道“郡守乃一郡之長,品德才能皆不可缺,經過這些日子的考核,我決定由朱皓繼任豫章郡守,並表張紘為吳郡郡守,表虞翻為丹陽郡守,表顧雍為會稽郡守,表吳景為九江郡守,表諸葛瑾為廬江郡守,表孫權為琉球郡守。”

眾人聽著這七人的正式任命,心中也是各有想法。

朱皓和孫權不用說,馬強早就放出過風,無人感覺意外。

吳景是投降馬強的揚州武將之首,又是孫氏外戚,馬強既要給予安撫又不願意給予兵權,如今被任命為已經在法度上剝奪兵權的郡守之位,想想倒也合理。

顧雍作為揚州士族代表,發動了吳縣之變,得個郡守也正常,而被任命到會稽,想來是大將軍一直說的要對會稽南部進行進一步開發的原因。

大將軍是要顧雍為首的揚州士族把力量放在開荒上啊。

至於張紘,則是和張昭一樣是大將軍的製衡之術,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讓眾人感到無法理解的是虞翻和諸葛瑾這二人的任命。

虞翻在揚州隻是一個謀士,地位並不算高,沒想到卻被大將軍看重,一躍成為了郡守。

至於諸葛瑾,在之前都是充當周瑜的副手,連個縣令都沒當過,憑什麽當郡守?

當然是憑他有個好弟弟了!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馬強現在已經開始為未來考慮和布局了。

在馬強的幾個弟子中,盧毓、溫恢的父輩如今都是朝廷大員,司馬懿、陸遜、龐統的背後分別是河內司馬氏、吳郡陸氏、荊州龐氏,底蘊都很厚實。

唯獨諸葛亮,父輩已經全部過世,唯一的兄長就是諸葛瑾了。

馬強自然要重點對諸葛瑾進行培養,更何況這位諸葛亮的兄長的才能也的確是不錯的。

揚州地域廣大,自然也不能沒有駐軍。

其實不僅僅是揚州,還有荊州的駐軍馬強也要進行考慮。

這一個月下來,之前被俘的呂蒙、徐盛等人也陸續歸降,畢竟孫氏都降了,他們也沒寧死不降的理由了。

說起孫氏眾將,馬強最眼饞的當然是周瑜了,可惜周瑜一顆心全掛在好兄弟孫策身上,已經明確要跟著孫策去西州了。

孫氏宗族將領以及程普、黃蓋等人都是要跟著孫權一起去琉球的,也無需考慮。

再往下就是朱治、呂範、宋謙、呂蒙、徐盛、董襲等人了。

呂蒙雖然成長性最高,但資質太淺,朱治、呂範、宋謙和董襲反而是長期率領一軍的揚州大將。

徐盛的情況則比較特殊,他在九江郡時地位還不高,後被周瑜看重火線提拔為一軍之將。

經過和賈詡等人的商議,馬強決定拜文聘為第二十九軍軍長,其麾下軍士主要由荊州降軍組成,拜朱治為第三十軍軍長,拜呂範為第三十一軍軍長,二人麾下軍士主要由揚州降軍組成,同時因為中原的戰爭壓力大減,馬強對部分軍團的防區進行調整如下:

張郃第四軍團,下轄張郃第九軍,顏良第十三軍,文醜第五騎兵師,負責豫州、徐州南部防務。

張遼第六軍團,下轄張遼第七騎兵師、關羽第二十四軍、張飛第二十五軍,負責兗州、徐州北部防務。

趙雲第九軍團,下轄趙雲第二騎兵師,樂進第二十一軍,韓浩第二十二軍負責荊北、揚州防務。

另由文聘第二十九軍、呂範第三十一軍入駐揚州,朱治第三十軍入駐荊州,皆暫歸趙雲調遣。

畢竟趙雲還有個使命是要對荊南進攻。

馬強又調熟悉荊南的桓階給趙雲為參謀,輔佐其攻取荊南。

如果再算上蔡瑁手裏的水軍,趙雲可以調動的兵馬已經超過了八萬。

黃祖要是知道這個消息,一定會高興的吃不下飯。

安排好這一切,馬強這才下令三日後出發,準備逆流而上,前往荊州。

之所以不直接走徐州去青州而是要走一趟荊州,那是因為益州劉璋已經派來了信使,一邊祝賀大漢的輔政大將軍成功恢複了大漢朝廷對荊揚的統治,一邊是希望馬強允諾劉璋可以永鎮益州。

這馬強當然是不會答應的,便讓張繡將劉璋的使者攔在江陵,如果冷處理了這麽久,也是時候去見見了。

……

“爹爹~兄長~我們這是要去哪裏呀~”

一個小女童奶聲奶氣的問著正在收拾行李的孫策,又看向孫堅。

“尚香,我們要去河北,你不是一直想看看報紙上寫的河北麽,這一次你可以看個夠了!”

孫堅寵溺的看著自己的小女兒。

這是他最小的孩子,如今不過六七歲,還是什麽都不懂的年紀。

雖說曆史上孫堅最出名的孩子隻有孫策、孫權以及孫尚香,但其實孫堅是五子三女,其中大女兒和二女兒都已嫁人,唯獨孫尚香這個小女兒還在身邊,因此也最受寵愛。

“河北好玩嗎?”

“當然好玩,一定好玩!”

“那我們還能回來嗎?”

孫尚香雖然還什麽都不懂,但從家人們最近的談話中已經得知了一些事情。

孫堅摸了摸孫尚香的頭發,沒有說話。

孫策要去西州,孫權要帶著宗族將領以及程普等老人準備搭乘海船去琉球,而他孫堅則要帶著孫翊、孫匡、孫朗以及孫尚香到廣宗定居。

雖然是在廣宗為人質,但對於戰敗的諸侯,這已經是極好的結果了。

孫策也將陪同孫堅一起北上,等到廣宗安置好孫堅等人後他才會和周瑜以及親兵前往西州。

所有人都在做最後的準備,馬強也是如此。

“子布,現在中原、河北的田地已經開發的差不多了,揚州的潛力卻很大,我對揚州開發可是抱有厚望的。”

臨走前,馬強拉著張昭等人不厭其煩的說著揚州開發的事情。

“總而言之,你們要錢我給錢,要政策我給政策,要物資我給物資。

我隻對你們要一樣東西。

那就是新開墾出來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