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越往裏走,洞穴越顯高大,最後,來到一處四周怪石林立、水滴有聲的寬闊石廳。石廳一側的高處,鑿壁偷光般射進幾道光亮。道長站住腳,說:“這個洞穴,自天虛道觀設立後,就成為觀內道人靜心養性悟道的地方,帶你們兄弟來此,是希望能與我一同體會道家‘精神專一,有無相生,動合無形,贍足萬物’的精妙。所謂人得虛無,超然物外,不為物所累,成事弗居,未得弗惜,則心靈清明。故能禦萬物,逍遙天下。”

道長仰首閉目默禱片刻後,引領二郎等八兄弟,按照南、北、東、西、東南、西北、東北、西南等八個方位,一一麵壁站好,讓一郎居中麵北而立。自己則縱身一躍,上到廳內正北的一個高台,麵南盤腿而坐。“一郎爾等兄弟,請空心靜氣聽好。自然者道之真也,無為者道之極也,虛無者德之尊也,淡泊者德之宮也,寂嘿者德之淵也,清靜者神之鄰也,精誠者神之門也,中和者事之原也。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能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能淡泊者,故誌可得而共;能寂嘿者,故聲可得而藏;能清靜者,故神可得而光;能精誠者,故誌可得而從;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同。是故,凡人為道,當以自然而成其名。”

“夫人為道,道身五藏者,皆思氣之盛壯微妙,從虛無來,故實者不如虛也,有者不如無也,疾者不如遲也。夫善者,動合天心,靜得地意,言無不通,默無不利。吉祥所合,萬福所往,流而不竭

,用而不絕,萬王不變,異俗不易,天地所與,神明所益。故上以順天,下以順人,為治元始,事之恒常。成理萬物,覆載群生,天下懷慕,繼之無窮……”

在道長滔滔不絕、複讀三遍的講道聲中,九兄弟第一遍凝神靜聽,一念不生悉得道訣;第二遍心領神會,了了分明悟得真諦;第三遍,則跟隨道長進入了“前念已滅,後念未起,天人合一,物我皆無”的空靈境界。

直到傍晚,一行人沿來時路下山回到道觀。道長把饑腸轆轆的九兄弟帶到觀內的一座小亭前,在小亭外圍成一圈又開始打坐。直到一彎新月緩緩攀上夜空正中,道長起身走進小亭,彎腰從亭內的井中打上一桶水,舀起一瓢遞給一郎,笑道:“今晚,你們就用井水充饑,不多不少,每人一瓢,務必喝盡。”

說完,解下腰間一個巴掌大小的玄色葫蘆,從中倒出十八粒蠶豆般大小、青黑色的丹丸。從最小的九郞開始,每人發兩粒,就著一瓢水服下。喝完也就片刻時間,兄弟九人一個接一個,肚子裏好似吞進了幾隻大青蛙一般“咕嚕嚕、咕嚕嚕”地響個不停,並且,立時都感到內急。排隊輪流到觀內的茅廁方便了三次,才算消停。一個個腹中明明已經空空無物,卻沒有半點饑餓感,隻是感到異常困乏,回房後都倒頭便睡。

第二天一早,五更剛過,道長到房內把仍在睡夢中的九兄弟喚醒,讓一郎把八個弟弟領到井亭周圍,按四方四隅八個垂脊方位盤腿坐下。又讓一郎去觀內夥房取來九隻瓷

碗,在每個弟弟的麵前放一隻。道長在前,提著一個青色的葫蘆,每次倒出三粒黃豆般大小、深綠色的丹丸放在碗中。一郎在後,拎著夜裏子時道長打上來的一桶井水,給每隻碗加滿水。隨後,道長拿起剩餘的那隻瓷碗,同樣放入三粒丹丸加滿井水,用一枚圓形陰沉木太極八卦神符蓋住,遞給一郎,讓他雙手端住一起進入井亭。

道長手執拂塵,腳踏八卦,口中念念有詞,帶著一郎開始繞井而行。二人先是緩緩而行,繼而如醉如癡,越走越快。井內漸漸傳出水車車水般的“嘩嘩”聲,一波接一波,很快就變成了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劇烈抖動的井口,在二人身旁升起幾近齊腰高,大有掙脫地麵衝出井亭之勢。突然,一團白光從井中噴出,在亭內劃出一道耀眼的弧線後,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飛步而來的一郎端的碗中。白光在太極八卦神符上滴溜溜轉了三圈,“嗖”的一下猛然彈起,落到九郞麵前的碗裏。刹那間,那隻碗就像被閃電擊中一樣,“噗”的一聲垂直騰起三丈多高,通體帶著白光,“嗡嗡”有聲地飛速旋轉,像是一隻懸在空中的陀螺。緊接著,一道又一道白光從井中噴出,相繼經過一郎的碗裏,又彈落在其他何氏兄弟的碗中,並且連同碗都一起飛到空中。第九道白光從井中噴出,落到一郎碗中的太極符上,轉了三圈之後,分離成兩顆葡萄般大小的圓球。一顆水晶般清澈,空靈若無物,一顆羊脂般白膩,相融若日月,分別停在神符陰陽魚的眼睛上,水銀瀉地般鑽進圓符,不再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