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烽火再起

龐嶽的氣定神閑讓田世尊在欽佩之餘又有著一絲擔憂,心說這位總兵大人還是年輕,不知朝堂鬥爭的險惡。但身為幕僚,田世尊也隻能提提建議,在具體的決策上卻不好越俎庖。

不過,情況似乎也並不像田世尊所想的那樣嚴重。三天後,隆武帝發出的嘉獎詔書和犒賞銀兩終於還是送到了贛州。在詔書中,隆武帝盛讚了龐嶽以及贛州鎮全體將士守衛吉安、擊退清軍的忠勇之舉,並按照龐嶽之前報上去的名單對相關的將領進行了封賞。如龐嶽加授護軍勳階、奉國將軍,世襲錦衣衛指揮僉事,張雲禮授上輕車都尉、昭勇將軍、世襲錦衣衛千戶,石有亮、盧啟武、崔守成、施琅四人也都被授予上騎都尉、明威將軍、世襲百戶。

隻是這犒賞銀兩卻與殲敵五千餘的戰果有點不大相稱,隻有一萬兩。對此,贛州鎮除龐嶽之外的一眾將領們多少都有點失望,糧餉隻發了三個月也就罷了,可一顆清軍腦袋居然還值不了二兩銀子,這實在是讓他們想不通。

對此,龐嶽卻早已心知肚明,知道這恐怕並不是隆武帝的本意,一個力圖恢複江山的君主是不會在賞銀和糧餉上吝嗇的。但龐嶽也知道,目前朝廷的財政來源並沒有真正掌握在隆武帝手裏。因此,唯一的解釋便是某些把持著隆武朝經濟命脈的人在從中作梗,想在暗中敲一悶棍。這些人究竟是誰,多了幾百年預知的龐嶽即便不用去打探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麵對著這些小動作,龐嶽暫時並不想去計較,眼下清軍很快又要大舉南下,抓緊發展實力、做好迎戰準備才是第一位的。再者,隻有自身強大了,才能最終讓這些暗地裏的小手段失效,正如後世的那句名言“在強大的實力麵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浮雲”。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過,形勢也在急劇地變化著。五月初,率軍抵達南京的建奴貝勒、征南大將軍博洛已經調齊糧草、做好了戰前的準備。一時間,周邊地區清軍雲集,既有自北京南下的八旗兵,也有奉命集結至此的新附綠營,總計有五六萬之眾。江浙一帶又是戰雲密布,大戰一觸即發。

未幾,清軍的攻勢正式發動,鋒芒直指浙東的魯監國政權。

五月十五日,博洛率軍經蘇州進抵杭州。五月二十五日,清軍又兵分兩路,一路從杭州六和塔、富陽、嚴州一線涉水過江,另一路為水師,由鱉子門沿海而進。兩路軍隊於二十九日東西會合,全線出擊。

麵對清軍的淩厲攻勢,魯王手下大將、鎮東侯方國安組織的錢塘江防線隻堅持了半天便土崩瓦解,各路明軍損兵折將、狼狽逃竄。當晚,魯王朱以海在張名振等人的護衛下連夜逃出紹興,經台州逃亡海上。次日清晨,渡過錢塘江的清軍在博洛的指揮下繼續進攻,魯監國軍隊兵敗如山倒。六月十一日,清軍占領紹興,魯王宮眷、世子皆被俘,方國安率軍降清,先後跟隨降清的還有新建伯王業泰、“內閣大學士”方逢年、謝三賓、宋之普、吏部尚書周祚、兵部尚書邵輔忠以及弘光朝兵部侍郎阮大铖、太仆寺卿薑一洪等。

與隆武帝較了大半年勁的魯監國政權在清軍的首輪攻勢中被碾得支離破碎。清軍所到之處,生靈塗炭,無數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擊破魯監國政權之後,博洛繼續揮軍南下,進攻福建,隆武朝廷也是岌岌可危。

對隆武朝廷,博洛采取了軍事行動和政治招降並存的策略,在揮軍南下的同時派出大量細作攜帶密信誘降隆武廷文臣武將。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在此國難當頭之際,隆武朝中許多人的態度開始曖昧起來,與清軍信使暗通曲款。

六月二十三日,延平府行宮

隆武帝正麵色鐵青地在禦書房裏來回走著,一眾閣臣皆低頭不語。

“誰能告訴朕,湖廣的迎駕兵馬為何到現在還未進入江西?!為何要如此拖延?!”狂躁地踱了幾圈之後,隆武帝大聲吼道。

一向溫和的隆武帝當然不會無端動怒。不久前有消息傳回,何騰蛟派來迎駕的兩路兵馬居然到現在還在湖廣境內,連江西的地界都沒有踏入。如果這是在太平市節倒也罷了,可眼下博洛率領的清軍正氣勢洶洶向福建推進,形勢可謂瞬息萬變、險象叢生。在如此凶險的一種情況下,迎駕兵馬居然還是如此拖延,這就讓隆武帝無法保持克製了。

“陛下息怒!”黃道周出言勸道,“福建與湖廣山水相隔,其間路途遙遠,迎駕兵馬一時未能及時趕到也屬情有可原。”

“路途遙遠?”隆武帝冷哼了一聲,“早在兩個月之前,朕就遣路太平與楊守明前往長沙傳旨,讓何騰蛟盡快發兵迎駕。難道兩個月的時間還不夠嗎?!”

黃道周一時也無言以對,沉默了片刻之後方緩緩答道:“何總督對朝廷一向忠心耿耿,不會置陛下安危於不顧,迎駕兵馬遲遲不至,恐怕是因為其他原因耽擱了。陛下可再發一道諭旨,讓迎駕兵馬加速前行即可。”

“元輔大人所言極是!”傅冠、黃鳴俊等人附和道。

聽到這話,朱大典卻是暗自歎氣,路振飛、蘇觀生也是眉頭微鎖。他們早已從迎駕兵馬的“神速”中猜到了何騰蛟的用意,隻是礙於情麵不便說透。

“陛下!”朱大典想了想,向隆武帝說道,“清虜隨時可能兵至福建,眼下之局勢可謂險象環生!因此,老臣竊以為,陛下並非一定要等待湖廣迎駕兵馬的到來,由其他兵馬護送前往湖廣也未嚐不可!”

聽朱大典如此一說,隆武帝也覺得在理,從贛南、粵北調部分兵馬護駕可能比坐等湖廣迎駕軍還要穩妥些。不過就在他考慮的時候,大學士黃鳴俊卻發出了不同聲音。

“朱大人,”黃鳴俊說道,“陛下既已讓何總督發兵迎駕,若僅因迎駕大軍稍延誤時日便另尋兵馬護駕,豈不是表明陛下對臣子的不信任,讓臣子寒心?”

“黃大人!”朱大典的聲音提高了幾分,“需知眼下清虜已大舉南下,當務之急便是讓聖駕安全前往湖廣!其餘之事難道比聖駕安危還要重要?”

“朱大人此言差矣,”黃鳴俊也反駁道,“聖駕安危固然重於泰山,可聖人有雲……”

“好了好了,”隆武帝皺著眉頭打斷了黃鳴俊的話,“兩位愛卿休要爭吵,朕自有決斷!”

(ps:字數少了點,晚上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