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重大突破

隆武元年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秋節,華夏民族的傳統節日。

雖然這一天龐嶽沒有給官兵們放假,但他還是下令各營縮短了訓練時間,並特意讓夥夫們做好了月餅送到了校場上。上午的休息時間裏,官兵們盤腿而坐,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談天說地,好不愜意。

龐嶽也在和幾位直屬部下談論著訓練中出現的問題以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在這種事情上,龐嶽充分發揮了集思廣益、博取眾長的精神,讓部下們暢所欲言。因為他知道,個人的智慧畢竟有限,更何況,他從本質上來說還是一個現代人,雖說多了幾百年的見識,但在練兵一事還是稍顯外行。

正當眾人討論得激烈的時候,衛遠走了過來對這龐嶽耳語了幾句。待衛遠說完,龐嶽驀地站了起來,語氣中盡是激動:“此事當真?”

衛遠也是一臉興奮:“卑職怎敢欺騙大人?黃大人他們就在那邊等著。”

“哈哈哈哈……”龐嶽大笑過後,對著幾位部下說道:“諸位,看來今日真是個好日子啊,一日之內咱們贛州鎮便接連發生了兩大喜事!走,我們一起過去看看!”

張雲禮等人雖然還蒙在鼓裏,但見龐嶽滿臉的喜色,便知道肯定發生了重大喜訊,於是也都站來緊隨其後朝著校場門口走去。

走到校場大門口附近的休息區,龐嶽看見黃文遠、康定恩以及被派過去管理鐵廠的泰山營營副龍文周都已經等候在那裏了,一行人也都是麵帶微笑。

“參見大人!”黃文遠、康定恩還有龍文周一同行禮道。

龐嶽笑著擺擺手:“免禮,免禮!黃大人,有什麽喜事,你再跟大家說說。”

黃文遠笑道:“是,大人。今日,軍器局已經製作出了第一批鳥銃,共一百支,鐵廠也煉出了第一批熟鐵,共一千斤。”

聽完這話,張雲禮、石有亮等人也是一陣激動,贛州鎮終於能自己煉鐵自己製造武器了!雖然首批數量不多,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重大突破。

“老康,鳥銃帶來了嗎?拿來給我看看!”龐嶽已是十分期待。

“帶來了,大人。”康定恩笑著點了一下頭,轉身打開了地上的一個新鮮木箱,拿出一支鳥銃雙手遞給了龐嶽。

龐嶽接過之後拿在手裏仔細地打量著,這鳥銃長約一米三四,六七斤重的樣子,槍管烏黑厚實、透著金屬的光澤,顯然是用精鐵打造,銃上有著準星和照門,後端還有著斜向下的木托,從這支銃上已經可以依稀看到近代步槍的影子。

握著鳥銃,感受著銃身上傳來的冰冷,龐嶽心中激動萬分:以前在黃得功麾下時,自己手下的官兵們一直在用冷兵器,如今終於也可以裝備上火器了!有了火器,贛州鎮的官兵在日後麵對建奴和建奴時,就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就能更大程度地發揮出戰鬥力,就能將建奴的騎射優勢降到最低!雖然目前的這種鳥銃並不是很完美,但龐嶽堅信,自己在前世所學的知識也不是白給的,隻要慢慢改進,一定能克服掉原來的種種缺陷。

“走,我們去那邊試試這鳥銃!”龐嶽拿起鳥銃興致勃勃地朝校場的一側走了過去。

來到校場邊上的一座土山之下,龐嶽讓幾個士卒在背靠山壁的地方豎起了一塊木板,然後又問了一下康定恩關於發射的方法。

“老康,你先把火藥裝上。”龐嶽將鳥銃遞給了康定恩,他知道,裝火藥可是個細活,用量多少非常有講究,這個他暫時還做不來。

康定恩接過鳥銃,從隨身攜帶的火藥罐裏取出了火藥,估算了一下用量之後,從銃口倒入,用通條捅實,再用捅條將一枚鉛彈送入。之後,康定恩又打開銃後的火門,倒了一些火藥進去,並取出火繩安入龍頭。

做好了這些,康定恩對龐嶽說道:“大人,火藥已經裝好,點燃火繩再扣動扳機便能發射了。不過,還是讓我來吧。這鳥銃是我打造的,理應由我來試射才是。”

衛遠也走過來說道:“大人,我來吧,您是一鎮之首,安全不容有失啊!”

“是啊,大人……”石有亮、盧啟武等人也紛紛過來勸道。

“你們一邊去,沒那麽嚴重!”龐嶽嗬斥了一句,又朝康定恩問道:“老康,難道你對你自己打造的鳥銃也不放心?”

“當然不是。”康定恩不假思索道。

“這不就行了,既然你打造的鳥銃沒問題,那又有什麽好怕的?給我吧!”龐嶽伸出了手。

見龐嶽態度堅決,康定恩隻好將鳥銃遞了過去。

拿過鳥銃之後,龐嶽退到離木板八十步左右的地方,點燃火繩,舉起鳥銃,閉上左眼,利用準星和照門瞄準了前方的木板。

見龐嶽居然“不要命地”把臉部貼近了鳥銃,在一旁圍觀的人都大吃了一驚,連最大膽的石有亮也不由得目瞪口呆。也難怪他們如此大驚小怪,明末的鳥銃一向以炸膛著稱,以往士卒們由於擔心自身的安全,點燃火繩之後往往連瞄都不瞄便直接擊發,甚至把頭扭到一邊根本不去看目標。

龐嶽也知道這個利害關係,所以他才決定親自試射,用實際行動打消士卒們的顧忌。不然,即便康定恩他們把鳥銃做得再精良,士卒們不敢使用的話就還是發揮不了作用。

正當圍觀者們在為龐嶽的性命或者麵容所擔心的的時候,龐嶽很快便扣動了扳機。

“砰!”震耳的響聲過後,銃口冒出了一股白煙。

眾人抬眼望去,隻見八十步外豎著的那塊木板被打得四分五裂。圍觀的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

“哈哈哈,大人真是好準頭啊!”石有亮率先喊了起來。

“大人這一手真乃百步穿楊啊!”

“就算飛將軍李廣,當年也不過如此吧!”

……

大家七嘴八舌地稱讚個不停,不一會兒,正在校場上休息的官兵們也知道了,跟著一起盡情歡呼,平地而起的陣陣海嘯般的聲浪將附近林中的鳥兒驚得紛紛騰空而起。

龐嶽卻不去管這些,走到康定恩麵前說道:“老康,你們打造出了如此精良的鳥銃,為咱們贛州鎮立了一大功啊!我會按照獎勵條例給你們應有的獎賞!以後,你們隻管去繼續打造。你們打造出來的鳥銃,我放心!”

聽到龐嶽的話,康定恩頓時老淚縱橫,他身後的兩個工匠更是激動地連話都說不出來。剛才,龐嶽親自試射鳥銃便已經給了他們足夠的震撼,後麵的那句“我放心”更是帶給了他們深深的感動。

下午,為了慶祝這兩大喜訊,龐嶽特地給士兵們放了半天假,並與張雲禮以及各營營官一同前往軍器局視察。

麵對贛州鎮高層的集體到訪,軍器局正使馮易和副使嚴明自然不敢有絲毫怠慢,放下手頭的事情便來到門口迎接。

到了軍器局,龐嶽一行在門口與馮、嚴二人客套了幾句之後便開始前往內部察看。走進軍器局大門,看到那一排排正在忙碌中的作坊和遠處空地上矗立著的高爐,初次前來的張雲禮等人都感到有些新奇。不過,當他們進入作坊看見刀、盾、長槍等兵器不斷在工匠們手上成型的時候,那表情就不能用新奇來描述了。連一向以沉穩著稱的崔守成都笑得合不攏嘴,石有亮等人更是摸著那一件件尚帶著餘熱的兵器舍不得撒手,作為武將,他們都知道擁有獨立生產兵器的能力意味著什麽。

龐嶽來到一間火器作坊,隻見的康定恩正監督著一眾工匠在焊接銃管。在前世,龐嶽多少也接觸過一點資料,知道這銃管的製作極為複雜:先要用圓柱體的鋼芯做冷骨,然後再用錘把熾熱的熟鐵敲在鋼芯外卷成一根鐵管,並在包鐵的過程中不停的抽出鋼芯用水冷卻,防止鋼芯和熟鐵焊在一起。做好了這一節節鐵管之後,還要把它們焊接在一起,才能得到一支完整的銃管。其中最關鍵的便是焊接這一步,如果焊接不嚴很容易引起鳥銃炸膛,所以絲毫馬虎不得。也正因為如此,康定恩才始終放心不下這個環節,每一批銃管焊接的時候,他幾乎都要親自把關。

“老康,忙著呢?”龐嶽笑著走了過去。

“哦,大人來了!”康定恩連忙行禮,其他的工匠也紛紛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你們繼續,”龐嶽朝眾位工匠招呼過後,又朝康定恩說道:“我想問一下,如果原料充足的話,你們一個月最多能做出多少支鳥銃?”

康定恩想了一下,答道:“回答人的話,加上大人從營中調撥過來的人手,現在軍器局裏共有火器工匠一百二十餘人,若全力打造鳥銃,一個月能打造出四百支左右。”

雖說四百支對於贛州鎮數千士卒來說有點微不足道,但考慮到鳥銃製作工藝的複雜,龐嶽對這個數字還是比較滿意的,再者,他也不並準備讓手下士卒全部裝備上鳥銃。

“好,那你們就全力打造吧,原料的事不用你們擔心。”龐嶽點點頭說道,“另外,每一支鳥銃上都要打上工匠的編號,以便日後獎懲有據。所有工匠,除了享受原有的工錢和夥食以外,每打造出一支合格鳥銃,會另外得到五錢銀子的獎勵。”

聽到這話,在場的工匠眼中都難掩激動之色。

“不過,”龐嶽又補充道,“若是誰打造的鳥銃炸了膛,必遭重罰!”

“大人放心,有我在,絕對出不了差錯。”康定恩一臉正色地保證道。

接著,龐嶽又想起了一件事,趕緊說道:“老康,士卒們剛學會發射鳥銃的時候,所用的火藥量是否不好把握?”

康定恩點點頭:“大人所言極是。這也是鳥銃手難以訓練的原因之一。”

“那何不采用定裝的方法?將一次發射所需的適量火藥和鉛彈裝入一個紙筒內,每份都等量,如此一來,士卒們可以直接裝填火藥而不用費心思去估算用量了,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龐嶽提出了生產定裝火藥的想法。

康定恩畢竟是行家,略加思索之後便連聲叫好:“大人的方法甚妙!回頭我便讓火藥作坊按此法製作。”

“那老康你就多操操心,讓工匠們在製作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過秤,保證每一根定裝火藥都適量!”

“是,大人!”

出了火器作坊,龐嶽又向軍器局正使馮易詢問了一些情況,並將接下來幾個月裏的生產任務交代給他。為了節省原料,龐嶽已經下令停止打造所有華而不實的兵器,冷兵器以長槍、刀盾為、弓箭為輔,火器則隻打造鳥銃一種。至於鎧甲,由於考慮到鐵甲實在太費鐵料,而目前鐵廠的生產規模有限,龐嶽便交代馮易,先暫停鐵甲的打造,專心製作棉甲。

龐嶽的交代,馮易自然得遵從,一來是因為龐嶽的身份擺在那兒,二來他也確實打心眼裏感激龐嶽,要不是龐嶽下令重開軍器局並提高了所有人員的待遇,他恐怕到現在還在為生計發愁。

之後,龐嶽又像上次在鐵廠那樣,召集所有工匠,親口向他們宣布了自己製定的一係列獎懲條列,並當場給表現突出的工匠發放了獎勵。其中,大部分火器工匠都拿到了五錢銀子的額外獎勵,雖然不多也讓足以讓其他人羨慕不已。在這種活生生的物質刺激下,匠戶們原本缺乏生氣的眼中也逐漸地閃現出了希望的光彩。

雖然多付出了一些銀子,但龐嶽覺得這是完全值得的。這個時代的匠戶思想單純,要求也不高,以前之所以消極怠工完全是因為殘酷的現實把他們推向了絕望的邊緣。要打開這些匠戶的心結,最有效的辦法便是給他們一個盼頭,讓他們明白,幹好幹壞有什麽不同,幹好了又會得到些什麽。長此以往,這些幾乎都有著一技之長的工匠們才能發揮出他們應有的作用。

(ps:本書已經上分推,收藏、推薦來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