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旁嗣

這下可把沈道長嚇壞了,聽了兄弟倆的遭遇後,沈道長眉頭緊皺,一來是為丁家感到惋惜,二來是吃驚常家營的鬼事。

丁瑞宗是個聰明孩子,一看沈道長的表情有變化,立即一把鼻涕一把淚地磕起了響頭,這沈道長此時也動了惻隱之心,雖說沒答應丁瑞宗收徒的事,但想到此時正缺一個砍柴的雜役,便把丁瑞宗帶回了武當山,但此時丁瑞宗並不算正式的道門子弟,而僅僅是觀裏一名柴米雜役。

丁瑞宗走後沒兩年,茶樓便關張了。呂掌櫃的看這丁瑞歧每天起早貪黑的是個能吃苦的人,心眼兒也不壞,便提醒他年輕人應該誌在四方,指點他去漢口謀生,臨走前還給了兩吊錢當路費。千恩萬謝之後,丁瑞歧便去了漢口,在一家鞋店當了學徒,鞋店老板姓吳,有個獨生女兒,長得還算不錯,但卻因翳子(白內障)而遲遲嫁不出去,見這丁瑞歧人高馬大,心眼也不壞,便想把女兒許配給他。

丁瑞歧自從娘死後,就沒過過一天能吃飽的日子,本身就自卑得很,這等好事哪能錯過,很痛快的就答應了吳老板的要求,在吳家當了倒插門的女婿。把吳氏娶過來以後,問題又來了,無論這丁瑞歧怎麽努力,這吳氏就是不懷孕,這可把丁瑞歧急壞了,弟弟去當了道士,恐怕是不會有後了,而自己如果再不生出個孩子,這老丁家不就絕根了麽?

日複一日,比丁瑞歧更著急的是吳掌櫃,因為在舊社會,女子無後便是犯了“七出”之條,丈夫是有理由隨時休妻的,這吳氏天生白內障,本就犯著“七出”中“有惡疾”的忌諱,現在再加上“無後”一條,就算鬧到衙門,丁瑞歧也占理啊。為此,這吳掌櫃對丁瑞歧可是百般照顧,言聽計從,來買鞋的人,大都以為吳掌櫃是夥計,進門直接喊丁瑞歧掌櫃的。

丁瑞宗上了武當山之後,剛開始隻是幹些上山砍柴、淘米洗菜之類的雜活,但其生性聰明,天天偷看法事偷學武術,有一天偷學武術之時,竟被左丘揚真人撞了個正著,本來在觀中偷學武術是道門大忌,本當逐出山門,但這左真人問過丁瑞宗上山的來龍去脈後,非但沒有逐其下山,反而令帶他上山的大弟子沈方卓收其為徒,這時的丁瑞宗才算是正式入道。光緒十八年,左丘揚真人羽化,沈方卓真人繼掌教位,丁瑞宗便成了掌門大弟子,就從那時起,丁瑞宗取自號雲淩子,並開始以此號下山給老百姓治病驅邪。

“啊!可算對上號了!”石三長歎一口氣,“左丘揚真人可算是一代宗師了,難怪這雲淩子的修為連家師都敬讓三分,原來如此!那他又為何會成為漢奸呢?”

“三爺,雲淩子並不是漢奸!”孫亭微微一笑,“世人對他存在很多誤解,其實這雲淩子忍辱負重,隻為殺敵報國而已,最後卻背上了漢奸名號,實在是道門一大悲哀!”

“哦?願聽高見!”石三對這孫亭拉家常式的敘述仿佛很感興趣。

光緒二十年夏天,雲淩子感覺自己火候已到,便準備去收拾常家營那個煉屍窯。此時的常家營,已經是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地方了,甚至傳說十裏外都能聽見鬼哭,衙門也曾經派人去查過,但去了的沒一個能回來的,日久天長,連衙門都不敢再問了。

當時沈真人十分不放心雲淩子隻身一人前往常家營,執意要派幾個弟子隨其一起去,甚至想親自陪徒弟去會會這個煉屍窯,但卻被雲淩子一口回絕,在憑著當年的殘存記憶製定了一套詳細的方案之後,雲淩子隻身去了常家營。

來到常家營以後,雲淩子著實經過了一番死裏逃生的折騰,不過最後還是把那個煉屍窯給破掉了。當雲淩子帶著煉屍窯的一塊碎片回到複真觀的時候,沈真人真是又驚又喜,沒想到自己這個大徒弟,當年那個茶樓跑堂的小夥子,竟然一個人破掉了連自己甚至師傅左丘揚真人都沒有十成把握破掉的煉屍窯。而雲淩子本人也因此事而名聲大噪,十裏八鄉的老百姓提到雲淩子這三個字都會豎起大拇指,甚至就連龍虎山、茅山的當家的,都因此事而專程到武當山拜會過。

“有那麽誇張?”石三此時對這個煉屍窯又刮目相看了。

“茅山的當家的也去了?當時應該是,應該是馬彥征真人吧?”

“這個我就不知道了,因為雲淩子留下的書上並未記載。”孫亭道。

“他也有書?”石三睜大了眼睛。

“就是這個。”孫亭從書堆裏翻出一本不起眼的冊子遞給石三,“這本《雲淩曉誌》就是雲淩子所著。與丁一的《曉辰遺誌》一樣,這本書在記錄雲淩子畢生所學的同時,也有其身世的敘事性記載,包括破那個煉屍窯的方法,上麵都有,但我看不懂。如果三爺你對這東西感興趣,我可以把它送給你。”

“哦?”石三迫不及待的接過這本《雲淩曉誌》,一頁一頁的開翻,在石三看來,這本書與《茅山筆錄》有很大的不同,《茅山筆錄》大多內容屬於理論敘述,而這本《雲淩曉誌》則直接以實際操作描述為主,且五教八派逮哪寫哪,風水治病驅鬼鎮邪應有盡有,雖說敘述簡單,但實用價值卻要比《茅山筆錄》高出不少。

“如果三爺想看這本書,咱們可以暫時聊到這,明天繼續?”孫亭發現石三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這本《雲淩曉誌》吸引了。

“不不,孫先生,我很喜歡你的故事,我想知道雲淩子最後怎麽樣了。”聽孫亭這麽一說,石三也感覺有些失禮,急忙合上書,對著孫亭尷尬一笑。

這之後,雲淩子常年雲遊,和哥哥丁瑞岐的聯係逐漸減少,到了民國的時候,由於戰亂,兩人的聯係曾一度中斷,丁瑞岐一直沒有孩子,但並沒有過休妻之想,一來吳掌櫃對自己確實不錯,二來這吳氏確實也夠賢惠,雖說自己看不見東西,但其知道自己的男人愛吃花生,便每天給丁瑞岐剝花生吃,這讓丁瑞岐很是感動。光緒二十年的時候,吳掌櫃患病而終,臨死的時候,隻有一句遺言,就是希望丁瑞岐不要休妻,雖說當時氣氛很悲哀,但丁瑞岐還是差點被氣樂了,這麽多年相濡以沫,怎麽這老丈杆子總以為自己時刻惦記休妻啊。

光陰似箭,時間很快就到了民國。從前,丁瑞岐也找人算過命,但算出來的結論是有一旁嗣送終,雖然不明白這“旁嗣”是什麽意思,但“有嗣”這個熱火罐可足足讓丁瑞岐抱了幾十年,後來隨著自己年近古稀,這生孩子的夢想也就破滅了,年輕時都沒戲,這把年紀還生個屁啊,但就在其心灰意冷的時候,怪事出來了。

這天晚上,吳氏忽然鬧著要吃西瓜,這吳氏一輩子也沒鬧過要吃啥東西,怎麽這會兒想起吃西瓜來了呢?在丁瑞岐印象裏,城北好像有個瓜果攤上賣西瓜,但每次都不多,就那麽幾個,要買還得趕早去,所以第二天早晨天還沒亮,丁瑞岐便穿好衣服去給老婆子買西瓜。

在距離瓜果攤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丁瑞岐忽然聽到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循聲而去,原來是一個男嬰被人扔在了街邊,偶爾也有幾個行人駐足看一眼,但誰也沒撿,當時那個年景兵荒馬亂的,自己家孩子都養不活,誰有閑心撿孩子呢?

想孩子想瘋了的丁瑞岐跟這幫人可是有著本質的區別,抱起孩子後,丁瑞岐發現孩子懷裏插著一封書信,打開一看上麵隻有一句話:望善人大發慈悲收養之,大恩大德來世必報。字寫得歪歪扭扭的,好像是女子的筆體。

“哎,人有兩種死法,要麽撐死要麽餓死。”丁瑞岐仰天長歎,自己想要孩子都想瘋了,沒想到還有扔孩子的,什麽世道呀,看這封信上寫的什麽來世必報,看來這孩子他媽可能已經不在了,也不錯,雖說生不了,但撿一個也湊合養了。

興高采烈的抱著孩子,年近古稀的丁瑞岐西瓜也不買了,跟小夥子一樣一路小跑回了家,一輩子沒孩子,吳氏自己也很鬱悶,看見丁瑞岐忽然抱了個孩子回來,西瓜的事也忘了,趕緊打發夥計劉三出去請奶媽,然後把這孩子抱在懷裏好一通親。

從此以後,老丁家算是有了後嗣了,丁瑞岐這才明白,算卦先生所謂的旁嗣,可能就是指這個。

因為當年孩子書信裏並沒寫明孩子的生辰八字,所以丁瑞岐就把撿孩子的那天當成了孩子的生日,並給這孩子起了個名字叫丁建邦,意思是希望這孩子能建國興邦,報效國家。

撿了孩子雖然高興,但還有一件事讓丁瑞岐覺得特別的奇怪,就是自己從孩子撿回來後,便總有一個四十來歲的女人來店裏買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