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登州軍事學院,步軍科目04班。

這是一個學期長達半年的軍校培訓班,不管是接受教育的科目,還是授課的深度、廣度,都超過為期三月的速成班。正因此,在鬆江軍的軍隊中向來流傳著一條傳言,能加入速成班意味著被上麵看好。可若是能得到半年班的機會,那才會真正被當做重點來培養。

從登州軍事學院成立以來,半年班也開了有幾期了。能從裏麵走出來的,返回部隊後最起碼也提升了一級。若是機會合適、表現優異,甚至不乏有連升兩級的存在,可以說是一步登天也不過分。

除此外,由於登州軍事學院的校長是陳武兼任,軍校中的學生自然又多了一層光環。雖說那位現在還隻是一位王爺,但很多學員私下已經說過,少則五年、多則十年,搞不好就能更進一步、成為至尊了。自己也能順理成章,掛上一個天子門生的稱號。

這份殊榮,可不是誰都能弄到的!

所有能接受軍校培訓的,都很珍惜這個機會,也以這個身份為榮。

黨良就是04班的一名學員,原本是一名輕步兵的大隊長。先是在第二次天南大戰中立下了軍工,之後表現也很不錯,才有了這個機會。進入軍校以來,黨良一直非常努力,表現也深得教官的認可。很多人都相信,等這個月月底當期培訓結束、調回軍隊後,他可以立即得到提拔,成為一名聯隊長!

甚至,再兼一個副旅團長都不是不可能。

麵對周圍同校學員的恭維和結交,黨良雖然內心也隱隱帶著得意,但並沒有因此就真的驕傲或者看不起人。畢竟,能進入登州軍校半年班的,就沒一個本事差的。隨便哪個,都立下過可圈可點的軍功。正因為有這份清醒的認知,他才能始終保持一致。

哪怕現在距離畢業僅僅不足半月,黨良仍舊表現的刻苦辛勤。第一個起床、吃飯,第一個抵達了簡樸但卻幹淨的教室。

然而,今天他卻罕見的不是最早來的。在黨良進入教室前,裏麵已經聚集了四五人,神色激動的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燕雲和中州的南路大軍,已經在太平郡邊境交手了。”

“那邊一打,中路也就快了。我估計,泰王殿下和戰備署很快就會正式公布擴軍的命令了。光靠現在的部隊,數量還是稍微有點不足。”

“的確啊!呂宋那邊算一線,南峰要塞還得防著阿曼人。光這就兩線作戰了,若是再除卻中路的三萬多士兵,泰王殿下手裏確實沒多少兵力了,畢竟鬆江三郡還得留一些預備兵力呢。”

“擴軍好啊,對咱們來說是個機會。就是不知道,這次泰王殿下打算擴多少?”

“我覺得不會比上次少!呂宋那邊一船船運來的黃金,你們都聽說過了吧?有錢有糧,還怕養不起軍隊?”

“擴軍是肯定的,如果你們有仔細看最新一期的《鬆江官報》軍政板塊,就能從裏麵發現不少苗頭和線索:泰王殿下很早就已經下了命令,讓戰備署做擴軍的前期準備了。說不定,這一次就能擴五萬大軍!咱們這一期的,出去後怎麽也都能提一級。”

一談到自己的前程,這些鬆江軍中前途光明的軍官們眼睛就亮了起來。如果不是趕上即將爆發的帝國內戰,他們哪怕進過軍校培訓,也未必能立即得到機會。可一旦擴軍,大量的軍官缺口,會讓他們每個人都多了幾分一步登天的機會。

誰不想出去後獨當一麵,立下足夠戰功封妻萌子?

黨良也不例外,被這些來自軍隊各部的年輕軍官們吸引了,興致勃勃的加入了談話中。一轉眼間,半個時辰就過去了。眼瞅著全班學員都已經到齊,應該來給他們培訓的教官卻遲遲未至。趕在這個敏感的時候,所有學員都嗅到了幾分異常。

更有一些消息靈通的學員,將自己最新聽到的東西拿了出來,跟大家一起討論。

最終得出的結論,讓很多人都興奮不已。

事實沒有讓這些年輕有為的學員們失望,甚至比他們想象的來得更快。差不多又一刻鍾後,從南峰要塞那邊借調來的教官本著臉走了進來。環視了一圈安靜下來的教室,並沒有向往常一樣開始訓練科目,說出了那個讓他們期待的命令。

“泰王殿下有令。”

唰的一下,全體學員站了起來,屏息等待著泰王的最新諭令。

教官很滿意他們整齊一致的表現,點點頭繼續道:“鬆江軍於三日後正式擴軍,組建新的師團。所有登州軍事學院的半年班學員,將會立即進行結業評測,隨後提前畢業入伍。下麵進行畢業測評的說明和安排……”

他的話還沒說完,學員們就已經群情激奮起來。若不是嚴格的軍紀約束了他們,恐怕當即就有人要放聲歡呼了。饒是如此,當教官宣讀完畢,朝他們露出一個略微和藹些的笑容後,這些得到了許可的學員們便再也按耐不住了。

不僅僅是04班的學員,差不多同時,整個登州軍校的學員都忍不住歡呼了出來。

封建時代的軍官,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戰爭!

………

大陸曆677年6月,在派遣三萬餘名軍隊出關西進,參與帝國的中路內戰五天後,四郡總督、泰王陳武,下達了全麵擴軍的命令。

這一次擴軍的規模,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這之前,鬆江的圈子中就流傳了這樣那樣的猜測,但普遍認為鬆江軍這次擴招也就兩到三個師團,至多跟上次平齊。但當規模下來後,就連不少提前聽到風聲的中高層軍官都嚇了一條。

整整六大師團、八萬一千人!

在這之前,鬆江軍的主戰部隊編製,隻有鬆江軍團的六大師團,外加天南軍團的三大師團。但這一次,陳武大手一揮,直接劃給了鬆江軍團四個師團的編製,讓鬆江軍一躍成了十大師團、總計超過十三萬人的部隊。

天南軍團也多了兩個師團的編製,擴充到了五大師團。

這次擴充一旦完成,哪怕不算三郡地方的警備師團,鬆江軍僅僅是主戰部隊數量就接近了二十萬人。若是再加上各地的警備部隊和水師,總數量輕而易舉的超過了二十五萬。

這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

要知道鬆江雖然號稱三郡,但寧海實際上隻有半郡的地盤。以這樣的地盤支撐二十多萬部隊,不說窮兵黷武吧,也絕對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了。畢竟,鬆江軍的士兵待遇向來不錯,比中州的帝**還要略微高一線。沒有出色的財政,很難支撐得起。

但是,陳武穿越者身份的最大價值之一,就體現在這裏。

在他的指導下,鬆江三郡雖然經曆了本沒出現的戰爭,但經濟隻會比曆史上更加發達。而對旭川鐵礦的掠奪,還有對北呂宋的動兵,都讓鬆江得到了五倍甚至十倍的回報。源源不斷的外來財富湧入,讓陳武有足夠的底氣一次拿出如此多部隊。

何況,這次征兵後他還有北方的東海郡可以拿!

三郡或許不足以支撐眼下規模的部隊,但徹底整合了北呂宋和東海郡呢?

清楚這點的,當然不隻是陳武。他麾下的最核心一批文武官員,都清楚鬆江軍的真正戰爭潛力,所以並沒對這個大手筆的擴軍計劃有異議。隨著戰備署的全麵動員、《鬆江官報》下發增刊的大肆報道,各地的征兵點之前迅速多了一大批青年。

出於熱血也好、想要建功立業也好、亦或者單純衝著高額的餉銀和待遇,僅僅是頭三天時間,鬆江三郡各地報名的人數就已經超過了三萬。

雖說想要全部統計出來,至少需要兩周的時間,但窺一斑而知全豹。僅僅是登州周圍幾個縣城的情報,大致就能推斷出三郡的總樣。

得益於鬆江軍把持的輿論導向和宣傳,還有實打實的高餉銀,再加上鬆江軍成立的連戰連勝,征兵的過程十分順利。在發放了安家費後,大批新兵被臨時變成百人隊,旋即被戰備署安置到了登州外的大軍營,在這裏接受整編和新兵訓練。

同一時間,從各部隊抽調的軍官、以及登州軍校出來的優異學員,被迅速安插到了各部新兵中,成為了讓這些農民脫變成真正士兵的關鍵。

僅僅是十天時間,鬆江軍第七師團就初步搭起了一個架子。

真正熟悉軍伍的人,會對這個速度和效率感到震驚。托這個驚人速度的福,提前畢業的黨良被直接調任到了第七師團,並非是他想象的聯隊長兼副旅團長,而是直接成為了第三旅團的旅團長!

合適的時機、優秀的表現、大量的軍官缺口,再加上幾位教官一致給予的優秀評價,讓黨良完成了這個在帝**中幾乎不可能出現的飛躍。

收到了任命消息,不要說他的好友了,就連黨良自己都在狂喜之餘,感覺到有些不可思議。甚至擔心自己一覺醒來,就會發現這隻是不切實際的一場夢。但隨著頭兩天的忐忑過後,這份狂喜和隱隱的不安,就被責任感替代。當然,一並到來的還有深深的頭疼和麻煩。

雖說新兵們是由戰備署統一訓練的,但這次征兵時間緊、任務重,完成後會有可能會立即派上戰場,沒有多少讓新兵和軍官磨合的時間。所以,這次各級任命的軍官也參與到了部分新兵訓練中。對於一名訓練有數的精銳軍官來說,再沒有什麽比教導一群什麽都不懂的農民更加頭疼的事了。

僅僅是讓他們站好隊列、分清左右,就讓不少人愁白了幾根頭發!

緊隨著鬆江軍第七師團之後,第八、第九師團也陸續搭起了架子。有旭川藩源源不斷的鐵礦石支持,鬆江軍的武備不在是問題。哪怕是新組建的幾個師團,也陸續得到了一批鐵質武器——或許直接參加大戰還差了些,但用來訓練卻足夠了。

從這些方方麵麵的細節上,也能看出鬆江軍實力的不斷強化。

………

作為乾元帝國眼下最受關注的三大勢力之一,除了正在調兵遣將交戰的兩位皇帝外,剩下的就是鬆江軍了。不管是燕雲的乾明德、中州的乾明昊、南麵的阿曼人,亦或者北麵緊鄰的東海郡官員和士紳,都緊緊盯著鬆江的舉動。

對於一口氣進行的大規模擴軍,自然不會沒有發現。

對此,兩位皇帝都在驚訝之餘深深產生了警惕和忌憚。唯一不同的是,乾明昊的忌憚更深一些,畢竟眼下鬆江軍名義上是跟乾明德並肩作戰。

兩戰不勝的阿曼人,對陳武自然也格外忌憚。吃過大虧後,他們雖然不敢立即北上發動第三次天南大戰,但卻知道這是一個機會,很有些蠢蠢欲動,想要趁鬆江軍精力被牽扯搞出一些事情。

至於東海郡的官員,尤其是東海總督宗翰臨,就更加驚慌和不安了。

阿曼人雖然心憂於鬆江軍的突然崛起,但一時半會還感覺不到太直接的威脅。可對宗翰臨來說,鬆江軍的擴軍卻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信號。隻怕新師團初步成型的那一刻……不,或許等不到那個時候,鬆江軍就會大舉北上,對他的東海郡動手了。

輾轉反側了半個月後,宗翰臨終於在他的總督府內召開了一場秘密會議。

一大批東海郡的實權人物參與了這場會議,畢竟不久前的那張聖旨,影響的絕不僅僅是宗翰臨這一位總督。這其中,有東海郡的幾位高層文官,有豐泉府、登萊府的城主,有東海郡的護軍將軍岑武坤。甚至,就連平日裏不怎麽參與這個圈子的東海水師提督,都派了一位叫鄧文山的副將前來。

每個人的神色都很嚴肅。

鬆江軍這幾年的崛起速度,大家都見到了。若是讓他們插手東海郡,天知道會不會另行任命一批官員,將他們取而代之——雖說不可能全部拿下,但有誰能保證被那位泰王搬掉的人不是自己呢?

本書來自//.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