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以上的八大部門外,總督府會議還表決通過了不少分支機構的劃分。

比如,掛靠在軍部下的軍情處;目前還隻存在了一個構想的鬆江—天南聯合銀行;以及陳武準備用來取代登州商會聯盟的東南商業聯合會。

甘興的軍情處就不用說了,隨著這次全軍全係統的整編和改革,也會迎來一次大範圍的擴充。至於鬆江—天南聯合銀行,是陳武預想中將來的中央銀行,掌握鑄幣權。東南商業聯合會的設立目的更是昭然若揭,把兩郡地方上的商業勢力統合起來,納入官方管理,而不是讓他們自行組成類似登州商會聯盟這樣極具威脅的組織。

當然,名義上陳武不會這麽說,而是打著政府統一協調、指導,同時給各方商會和商人們一個官方的接觸、交流平台。而事實上,這個尚未設立的、具有官方背景的商業聯合會,也的確兼具了促進兩郡商業發展的目的。

它將跟內政署的一些政策聯動,代替政府行使部分類似宏觀市場調控的功能。

就目前而言,很多參與總督府會議的文武官員們,都還沒有完全領會陳武這般設計的用意。他們的視線,更多的放在傳統的內政、財政等部門機構上。如果陳武已經決定任命人選,那也就罷了。若是還在考慮,或者打算征詢眾人意見,那參與會議的部分原登州官員們,就少不得要爭一爭了。

在兩天會議的最後,幾個主要部門的人事任命也逐漸出爐。

行政署的署長,目前還沒有太好的人選,暫且空缺。事實上,關於一些重要的人事任命,現階段陳武是準備親力為之的。畢竟,他知道很多現在默默無聞、不久後就會聲名鵲起的傑出人才,這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優勢。

副手位置的話,陳武任命了一名原登州的官員王昌協助自己。在穿越前,很多玩家對他風評不錯,據說是為人剛正不阿,識人的眼光也不錯,倒是很適合行政方麵的管理。

內政署的署長,最終不出意外落到了袁興韋的頭上。

對這個職位,袁興韋多少有一點心理準備,但真正被任命後,還是忍不住大為激動。先前擔任錢伯明幕僚的時候,袁興韋雖然也能插手一郡的事務,但畢竟隻是一個幕僚,有建議權,沒有實施能力。現在,他得到了一個可以親自管理兩郡內政的機會。

雖說這個權力被限製了,不如帝國的內政大臣那麽大,但對一年多以前還是天牢中階下囚的他來說,已經不可能奢望更多了。

回想起自己當初果斷抓住機會,裏應外合投靠陳武的決定,袁興韋就不由得暗暗得意,搖起了折扇。

內政署的副署長,則由原鬆江郡的內政署署長季英瑞擔任。

平心而論,原本在這個職位上,季英瑞做的還算不錯。除了偶爾有海寇侵襲外,鬆江整體而言還是帝國東南的一片樂土。正是因為這點,盡管季英瑞是前總督尉遲昌的心腹,但在對方表達了投靠的意味後,陳武還是決定用人不疑。

從另一角度講,給予季英瑞這樣一個重要的位置,也能安撫鬆江本地投降官員們的心。

對於季英瑞來說,從原本的署長變成副長,看上去地位似乎低了,頭上多了一個上司。但事實上,袁興韋這個署長總管鬆江和天南兩郡的內政。具體到鬆江本地,季英瑞仍舊有著極大的權利。若是將來太平軍有機會繼續擴張,那他的地位隻會更重要,等於是明降暗升!

何況,身為一個降臣,季英瑞能撈到這個位置已經很滿意了。

他本來想的是,陳武在拿下登州後不久就會直接把自己換下來,另行任命心腹擔任呢。

至於財政署的人事,合適的官員同樣沒有。

原本的鬆江財政署長丁****雖然有些才能,但為人貪財,陳武實在不敢任用這樣的官員。隻能先暫且空缺,並任命石賢謙擔任副手。

在這之前,石賢謙就一直有協助袁興韋管理太平軍的財務,因此對這個工作並不陌生。

戰備署的署長,則是給了馬偉澤。

這個人早在太平軍的沂城時就跟隨陳武了,分管的也正是輜重營和匠造局。雖然一直沒有什麽起眼的表現,但勤勤懇懇,沒功勞也有苦勞。考慮到一直以來,太平軍的後勤沒出現什麽大問題,這個位置給他算是合情合理的酬功。

然而,初步任命完了這些主要的機構後,剩餘的幾個部門,比如文教署、新聞發行署和工部,陳武就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了。

太平軍接管登州後,肯願意留下任命的官員畢竟隻有一部分。再加上陳武要剔除一部分不合格的,真正能堪一用的連三分之一都不到。過去的一兩月時間,登州和鬆江這邊的官府隻能勉強維持正常運作,實際上空缺了大量的位置。太平軍中,能堪大用的人才更少,穿越前有名有姓的更是統統都被推上高位了。

這種人才的緊缺,導致了現在陳武遍數了整個總督府,也找不到能用的人。

文教署這個還好些,雖說陳武要推行的文化普及跟帝國的傳統詩書文章不同,但畢竟還有共通性,可以先找幾個有名望的本地文化大家兼任。但工部、新聞發行署就不同了,都是乾元帝國現在朝政沒有的機構!

發展科技、發行報紙,短短八個字,說起來輕鬆,但就算在人才濟濟的中州,都沒幾個真正門清的,更不用說鬆江。

無奈的陳武,隻能暫且先擱置了這兩個部門的構建,隻是名義上保留了機構。

不過,就算還有種種空缺和不足,陳武的這次會議和改革的成果也足以讓手下的文武官員們震撼了。短短兩天時間,就拿出了一個係統的軍改方案和行政機構改革,甚至連人員任命都大致敲定。

這種效率,簡直超乎想象。

事實上,很多參與討論或者等待結果公布的登州官員,都已經做好了會議持續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的準備。

這種前所未有的高效,以及沒有任何遲疑,從高層開始一級級往下落實的舉動,讓整個登州乃至整個鬆江,都感覺到了新任總督的魄力和決心,以及跟先前帝國官員的不同。

偌大的登州,因此陷入了忙碌和熱鬧中。

城內外的幾處軍營,即日便開始了大規模的人員調動、整編。原有的太平軍軍袍、軍旗,以及種種不合規製的湊數武器,紙甲,全部被淘汰。把鬆江郡所有庫存、天南戰爭中的繳獲全部用光後,鬆江軍第一師團的13000人,全員完成了換裝。

至少從表麵上看,這支軍隊跟帝國的任何其他軍隊都沒有區別了。

隨著主力師團的整編完成,戰備署的人開始在鬆江各級官府的配合下再度征兵。準備為籌建的鬆江第二師團、人數尚未滿編的登州警備師團訓練新兵。鬆江軍第一師團直屬的千人聯隊,在剛整編完成不久就得到了任務,率先開進了天南郡,幫助陳武掌控了天隴城。

隨後,他們一邊維持本地秩序,一邊開始在天南郡招兵。

這批天南郡的新兵,經過戰備署的訓練後將會用來籌建天隴警備師團。最終,這個警備師團的力量將會取代天南郡現有的各級城防營,進而打破原有的利益集團。

與此同時,行政機構的改革也全麵開啟。

原本分散的各級機構,被統一搬遷到了總督府所在的東臨街。舊有的官府機構,也陸續掛上了全新的門牌。官員的清退、原職務的交接、各種表冊文件的轉移、新製度的擬定等等,都需要消耗難以想象的精力和時間。

正因此,陳武的這次行政改革沒有盲目的貪快求全、一蹴而就,而是選擇了由點及麵、由北向南的漸進推行。

作為鬆江的郡城,登州是最先開始轉變的試點。等郡一級的機構初步完成改革、開始運作後,再推廣到魚陽、封城、池上、烏山的府城,繼而落實到各縣。等太平軍控製最徹底的鬆江完成改革,那時候軍改也已經全部落實。陳武會在合適的時候派鬆江第一師團入駐天南,穩住局勢,再對天南進行改革。

等天南的行政改革基本完成時,天隴警備師團多半也已經基本成型,正好完成對城防營的取代。

整個過程中,行政改革和軍改相輔相成,時間節點也配合的剛好。

這種對整個局勢的拿捏和火候的把握,不是那種沉浮官場多年的大臣,很難能做到如此清晰條理。當關於太平軍整編的情報傳回中州時,別說普通的文臣了,就連內政大臣陳三生看了都忍不住驚歎,自言難以想象。

他們當然不知道,當年玩家們主導的超級公會競爭起來,謀略對抗可比NPC們更加精彩和激烈。有整個現實世界的幾千年曆史當參考,又有著可以複活無限重來的依仗,沒有什麽是玩家們不敢用的。陳武本身就是超級公會的高級玩家,十多年耳濡目染,讓他哪怕隻是套用一些即有的方案並稍加修改,就足以應對鬆江的現狀!

乾元開國以來穩定了三百多年的鬆江,自此走進了另外一個波瀾壯闊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