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仁成聽了,覺得這也不是什麽難事,便點頭道:“這有何難?正好再過幾個月便是我姨夫的五十壽辰,便托送賀禮的人帶去便是了。”

“那就多謝了!”劉成趕忙喊來於何,將自己要詢問的問題一一記錄下來,待到記錄完畢,洋洋灑灑竟然有六七張紙,兩百多個問題,劉成待到墨幹了遞給於何,鄭重其事的說:“勞煩馬兄了!”

馬仁成離開之後,於何上前問道:“大人有意東南乎?”

“嗬嗬!”劉成微微一笑:“老子區區一個都司屁大個官,受命於人,還說什麽東南西北。”

“話不能這麽說,韓信、本朝太祖都曾乞食於人,他們那時候還不如大人您呢?”說到這裏,於何看了看四下無人,低聲道:“我家教主有信過來讓老朽告訴大人,有了羊毛的事情,他這次去定然能得到巴圖爾汗的信任,若是您需要,便是上千蒙古鐵騎也能買來。”

“上千騎兵也能買來?”劉成瞪大了眼睛:“這也能行?”

“有什麽不行的?唐高祖李淵起兵之時不也用財帛買來了突厥騎兵相助嗎?本朝也有朵顏三衛,那巴圖爾大汗東征西討,攻破的部落數也數不清,老弱婦孺可以充作奴隸,俘獲的將士我們便可買了去,他得了錢財,大人您多些效死之徒以供驅策,豈不是兩全其美?“

“那這些俘虜也能信得過?”

“有啥信不過,本來他打了敗仗做了俘虜要給人擠奶牧羊挨鞭子,卻來了中原花花世界,高興還來不及呢!反正都是賣命打仗,給大汗們賣命是賣,莫非給大人賣命不是賣了?再說他們離了大人連路都不認識,隻要大人待他們好些,這些韃子最是忠心不過。”

“可這麽搞大明兵部那邊也過得去?“

“大人你將其收為義子,改個漢名就好了,邊軍裏的韃子又不少。脫脫不花不就是嗎?無非是一個花錢買來的,一個是自己跑過來的,又有什麽區別?就是大人現在官職小了點,身邊最多也就十幾個。若是當到遊擊、副將,身邊就算有三五百個韃子義子,也沒人敢說閑話。“

聽於何說到這裏,劉成也有幾分意動,雖說火器的出現讓騎兵在戰場上的重要性有說下降。但在明末騎兵還是戰場上極為重要的一個兵種——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兵種的話,畢竟騎兵的高機動性是步兵和炮兵無法替代的。若是能像於何說的能夠用錢解決這個問題,那就太好了。

“於先生,你回信給我義兄,說此事不宜過急,先將羊毛的事情辦成了再說!”

“在下明白了!”於何一副心領神會的模樣,便告辭出去了。此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劉成點亮油燈走到地圖旁,開始細心的觀看起遼東那一部分起來,在他的腦海中上麵的一條條細線、三角形變成了一條條河流、山脈、平原與城市。打著不同旗號的軍隊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廝殺,隨著後金軍隊的不斷勝利,越來越多的土地落入了他們的手中,而大明在關外的控製區域不斷變小,最後隻剩下狹窄的遼西走廊。

“時間,時間是一切的關鍵!”劉成自言自語道。和每一個知曉明清之際曆史的穿越者一樣,劉成心目中真正的敵人並非流賊、也不是還貌似最為強大的大明朝廷,而是現在還局促在關外一隅的後金政權,原因很簡單——在真實的曆史上後金是這場爭奪戰最後的、也是唯一的勝利者。但劉成現在最擔心的不是自己此時力量的薄弱,而是時間的緊迫。在戰爭中最為重要的是時間。因為軍隊被消滅了還可以重新組建、要塞被奪取了可以重新奪回、金錢花費了可以重新積累,唯有時間一旦流逝就再也無法挽回。

明末的曆史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假如李自成攻破北京後,多爾袞出兵的時間晚上一個月,哪怕隻是十五天。那麽李自成就有充裕的時間打垮並收編吳三桂在山海關的數萬關寧軍,甚至李自成完全可能不戰而迫使吳三桂投降,因為假如滿清大軍無法及時趕到,在北京已下、眾軍皆降的情況下吳三桂是沒有辦法讓麾下的將士打一仗必敗的戰鬥的。如果這樣,那當多爾袞帶著大軍抵達山海關城下時,麵對的就是由總數過十萬的大順軍防守的堅城。其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曆史是沒有如果的,滿清軍隊在尚未得知北京為大順軍攻陷的前提下就南下,並在得知北京失陷後改變行軍路線,在翁後遇到了吳三桂的求援使者,多爾袞巧妙的利用大順軍隊的壓力迫使吳三桂向其投降,又利用吳三桂軍隊消耗了大順軍的力量,並在一片石給予其致命的一擊。劉成很清楚多爾袞能做到這一切並非是運氣,這個大賭博的最後勝利者最大的優勢並非他的軍事力量多麽強大,不管八旗兵多麽強悍,相對於征服像中國這麽龐大的帝國還是遠遠不夠的。廣袤的土地、複雜的地形、變化多端的氣候、海量的人口,任何一個因素都足以毀滅最精銳的軍隊。冷靜的觀察,認真的分析、堅韌的等待、節省自己有限的資源,並在正確的時候敢於孤注一擲,這才是滿清統治者最後能夠入主中原的最重要原因。

現在距離那決定命運的時刻還有十三年,不,應該是十二年了,在這十二年時間裏自己是否能夠積累到足夠上牌桌的實力,阻止這一切的生呢?如果是在穿越之前,劉成對於這個問題簡直不屑於做出回答——給一個回到明末的穿越者十二年的時間,他應該考慮的是如何圍攻君士坦丁堡、巴格達、德裏、莫斯科、巴黎、羅馬等世界名城。可此時劉成卻不敢給出肯定的答案了,他甚至連自己是否能活到十二年後都不敢肯定,又怎麽能確定自己能在十二年後阻止後金的入關呢?在十七世紀三十年代的大明可沒有抗生素,鼠疫、肺結核、血吸蟲等現代社會幾乎絕跡的傳染病在這個年代可還隨處可見,即使不考慮長矛和鉛彈的威脅,各種稀奇古怪的疾病都足以將一個健康的人過早的送進墳墓。劉成必須想出一種辦法——即使自己意外死去,依舊能夠阻止這一切的生。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阻止西北大規模民變的爆,沒有內患滿清也許能夠打贏一兩次戰役,但不可能入主中原。但劉成清楚自己做不到——沒有人能阻止大明的縉紳們將災荒視為兼並小民土地的大好機會而不是毀滅帝國的根源——其實縉紳們的判斷在過去兩百多年裏都是對的:如果大明能夠將民變鎮壓下去,他們將是災荒最大的受益者。隻有在死亡的威脅下農民才會將賴以為生的土地出售給縉紳們,而像劉成擁有如此機敏的手腕迫使鄜州縉紳拿出錢糧養活遷徙而來的丁壯的人在當時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其次就是提前摧毀關外的後金政權,但這並非易事,崇禎四年年底的後金政權已經渡過了他最艱難的草創階段。在東麵與西麵皇太極通過靈活的政治手腕已經基本解除了蒙古與朝鮮的威脅,遼南的東江鎮在毛文龍被殺後已經被趕到海上諸島,無力威脅後金腹地。這樣一來後金隻需要專注於一隅,劉成並沒有信心戰勝這樣一個敵人,因為在明與後金的戰爭中最大的麻煩並非來自於敵人。而是來自於大明糟糕的後勤與複雜的軍政指揮體係,像劉成這樣一個武人,隻要觸動這一體係就會被視為圖謀不軌的逆賊,更不要說在這個過程中死亡的陰影會一直籠罩著他。

那麽問題又回到了原點,劉成的思路是既然無力阻止大明的內亂,那麽就為後金也找一個足夠強大的敵人就行了。大明並非女真人唯一的敵人,在與明軍交戰的同時,皇太極還在與蒙古的林丹汗進行戰爭,這位成吉思汗和達延汗的嫡係子孫,蒙古帝國的最後一位統治者是後金控製漠南蒙古的最大敵人。假如在草原上崛起一個強大的勢力,將漠南蒙古從皇太極的麾下拉回去,那無疑是對大明非常有利的。

劉成選擇的對象就是那位巴圖爾大汗,他希望通過徐鶴城與其建立的貿易關係影響其戰略方向,相比起大明,在蒙古人的政治架構裏商人的地位要高得多,而且他還可以通過與這位大汗的貿易獲取戰馬、羊毛、士兵、硫磺乃至其他必要的戰略資源。當然劉成現在能做的還很少,但隨著他在明軍中官位的升遷和所掌握軍隊的增多,劉成能夠從這條貿易 路線中獲得各種利益會不斷增加,最要緊的是在這條關係裏。他隻需要出錢而無需流一滴血,無需冒任何風險。

“大人,大人!“

一個聲音將劉成從遐想中拉回了現實,他稍微定了一下神。沉聲道:“有什麽事?“

“固原有人到了,說要馬上見大人!“

“固原?”劉成一愣,心中暗想莫不是楊鶴那邊又有什麽變故,他稍微整理了下衣衫,道:“請他進來吧!”

“是,大人!”

片刻之後。一個四十多歲的粗壯漢子走了進來,離劉成還有二十多步開外便粗聲大氣的喊道:“劉大人,劉大人,快拿酒來,要好酒!”

劉成定睛一看,卻是一個楊鶴身邊的軍官,名叫袁晗,原先劉成每次見他都有幾分好處,時日久了兩人就熟了起來,也時常將楊鶴身邊的消息透露幾分給劉成。此人最是好酒,為了這口腹之欲也沒少吃軍棍皮鞭的苦頭,但還是屢教不改。

“我說是何人,原來是袁大人!”劉成趕忙從桌旁拿出中午與馬仁成喝剩的半罐酒來:“這是中午喝剩的,你若是不嫌,便稍待片刻,我讓人取杯盞來。”

“有酒喝就好,有要什麽杯盞!”袁晗一把從劉成手中搶過陶罐,揭開蓋子,先喝了一大口,陶醉的吐了一大口氣:“好酒,隻是這酒味道有些不同,讓我猜猜是什麽酒。”

“也好!”劉成叫來手下取了些幹肉、蠶豆放在桌上作下酒菜,他知道這袁晗若是不喝夠了酒是不會談正事的,也不催促,笑吟吟的坐下作陪。

“棗子釀,不對,味道沒那麽厚;杏花燒,也不對,少了那股子香氣;山西汾酒,不對,沒那烈:……”就這樣袁晗喝一口說一句一口氣說了六七種山西陝西的名酒,又都被自己否定了,到了最後他隻得問道:“劉都司,你這酒是哪裏的名釀,我怎麽品不出來?”

“好像是蘭陵酒,用山西的大曲調了,放置個半年再拿出來。”劉成按照午飯時馬仁成所說的複述了一遍。

“為何不早說!”袁晗猛拍了一下大腿,倒把劉成嚇了一跳,戰戰兢兢的問道:“怎麽了?這酒不好?“

“當然是好酒,可你也不早說,不然我怎麽會像方才那邊牛飲,現在酒都快喝完了,要想細品也沒了!“說到這裏,袁晗將酒罐在耳邊輕輕的搖了搖,才將已經空了的酒罐放在桌子上,一副如喪考妣的模樣。

“原來是這麽回事!“劉成笑了起來:“這是本縣的馬老爺送給我的,你若是喜歡,明日我讓人到他家再討些來與你喝個痛快可好?”

“此話當真!”袁晗聞言大喜,他的雙手摩擦了兩下歎道:“還是劉都司你有本事,在哪兒都能打出一片天地來,連縉紳都要送酒來討好你,比起你來俺們留在固原就差遠了。”

“袁大人你說笑了,能留在製軍大人身邊,這才是別人求也求不來的福氣呀,俗話說菩薩身旁好燒香,能有啥好事,製軍大人還會忘了您,我們這些在外邊辦差事的,還要請袁大人在製軍麵前多多美言幾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