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懦弱的弘光雖受製於不得公開之事,但內心卻仍想保住祖宗基業,哪怕半壁江山。

因此真是希望四王能夠精忠為國,統兵北上與那順賊決戰,哪怕不能光複中原,收複燕京,也能為他爭取保住半壁的機會。

因為,劃江而治,稱侄甚至稱子,弘光內心都是願意的。

隻四鎮兵馬不動一個,請餉卻是不甘落後,實叫弘光無可奈何。

史可法奏疏中密奏探得順賊偽朝大肆起用降官降臣,更有若幹籍貫南方人士為順賊啟用,顯是意圖南下,故大明如今隻能先發製人,先行收複中原穩定人心,不然順軍一旦南下,恐無法收拾。

史可法將北伐收複中原的希望放在了“忠心可嘉”的忠王阿濟格身上,稱滿蒙大兵俱是忠心,內中不少將士家眷或被順賊屠戮,或被順賊奴役,“上下憤慨”,當能起哀兵之效。

尤為重要的是,陸賊重演當年李自成舊事,於京中公開處決代善、濟爾哈朗等降順的原滿洲親王,拷刑虐殺滿洲宗室將士數千人,此舉讓忠王部下的滿蒙將士徹底看清順賊嘴臉,“不虞通敵投敵”。

所以,隻要朝廷能夠調派足額錢糧,忠王部必定揮師北上,與順賊決戰中原。

除為忠王請餉請糧外,史可法又懇請皇帝發詔求賢,讓北方心念大明的官紳南下,不使為虎作倀。同時仿效順賊重用北方籍貫官員,使北人湧躍為大明效力,以起瓦解滲透順賊目的。

湖廣總督何騰蛟也向朝廷建議,認為江北、山東、河南等人心尚可收拾。故朝廷可傳檄這些地區的義民,委其官職,授其權力,當能起攪敵之效。又說朝廷要起用河北、山東、河南在籍各官及科甲貢監,但懷忠報國,便當破格用之。

為了證明自己所奏不虛,忠王阿濟格部的確堪用,史可法於三月初七指揮阿濟格部將、獲封定義侯的譚泰督兵攻入河南新野,其後傳檄河南各路,號召忠義。

明軍實際是兵分兩路,一路由新野向南陽方向,一路由新野向商南方向。

當麵順軍不敵,再次放棄已是空城的南陽,明軍遂收複南陽。不過另一路由章京愛鬆古指揮的明軍卻在浙川遭到順軍忠貞營的堅決抵抗,雙方交戰一個下午,愛鬆古部下牛錄額真塔吉克臨陣叛變,導致愛鬆古部滿蒙軍五千餘側翼失去掩護,大潰而逃。

順軍忠貞營尾隨愛鬆古敗兵複攻新野,史可法聞順軍至毫無畏懼,上陣激勵滿蒙將士奮力死守,更是與其義子史德威言若其戰死於新野,則屍骸不必運回家鄉,就地掩埋。

“閣部與我等同在,我等焉不敢用命!”

新野城中數千滿蒙士卒深為史可法忠義感動,人人披甲死戰,無一人言退言降。

忠貞營因為缺乏火器及攻城器械,遲遲拿不下新野,又探阿濟格率明軍主力趕至,不得不放棄攻打新野撤退。

此戰,順軍忠貞營陣亡三千餘,明軍滿蒙兵傷亡近四千,但明軍相繼收複南陽、新野、唐縣等七座城池。

戰後,史可法向南都報捷,弘光帝聞新南大捷,喜不自泣,仿崇禎朝盧象升例,任命史可法為總督河南、陝西、山東、南直、湖廣五省軍務經略總理,加封太子太保。又任命忠王阿濟格推薦的宋獻策為河南巡撫,譚泰為河南總兵。

由史可法一手主導的新南之役大是激勵弘光朝人心,主伐派占據上風。

三月底,弘光帝命原任薊遼總督、後任山東總督的王永吉同陳洪範等料理伐北事宜,又任王溁為登萊東江等處巡撫。

這兩項任命表明弘光帝積極北伐的態度,除此以外,又依史可法奏言起用大量北方籍貫官員,並命這些人持詔書官印北上聯絡。

隻是,包括督撫在內臨時派封的上百名官員,除了一個翰林院官楊士聰外,餘者無一人動身。

原因無它,手中無兵耳!

那翰林院官楊士聰帶了家仆數人渡江,本應經淮西之地潛入山東,不想其途經天長時卻突然改道跑到了順軍控製下的高郵城,揚言反正。

原來這楊士聰雖早年做過崇禎太子的老師,但在李自成攻入北京後卻悄悄降了大順,被任為兵部侍郎。楊原是想替大順效命,不想李自成看不起他們這幫沒氣節的降官,仍對楊士聰追贓兩萬兩。楊無奈隻得付清兩萬兩換了個安然無事。

但此事也讓楊士聰對李自成感到失望,便悄悄溜出北京逃到南都。到了南都後楊士聰自是不敢對人說自己降順之事,儼然一幅忠臣模樣,結果啟用為翰林院編修。

可眼見弘光朝濫封王爵,江南又糜爛,朝堂黨爭不斷,根本沒有中興氣象。北方的陸順先是消滅滿虜,後是平定西張,對前朝降官的態度與李自成截然不同,楊士聰便又生了降順之心,苦於一直沒有機會隻能隱忍。

結果便是弘光朝唯一敢於北上的官員就這麽搖身一變成了大順的新臣。

消息傳到南京城,當真是朝堂上下一片寂靜。

戶部也沒有如弘光所願為忠王部籌集餉銀百萬,搜刮庫藏也不過湊了七萬餘兩。

弘光無奈,隻得向收複蘇州的康王孫武進下詔,希望能夠將繳獲所得解一半遞京。

康王孫武進果是當朝良將,自寶華山大捷後便連奏凱歌,於丹陽迫降賊寇千餘,又於太湖重創湖匪,緊急著又百裏行軍出現在江陰。為不使江陰百姓生靈塗炭,孫武進派人勸降奴軍首領、原江陰典吏閻應元。

閻應元審時度勢,率領所部奴軍歸降孫武進。成功收複江陰後,孫武進檄令鎮江總兵張天祿領軍西進同他合取蘇州。

大軍未到蘇州,蘇州巡撫祁彪佳就派人來請康王入城。就這麽孫武進不費一兵一卒就光複蘇州城,且收降納編奴軍兩三萬餘人。

蘇州的光複意味著此次江南大奴變進入尾聲,隨著顧三麻子、管效忠、郎廷佐等奴軍首領的相繼歸降,明軍再一次控製江南局勢。

然而朝堂上下為之慶賀,弘光卻是有苦難言,但事實已是如此,那孫武進尾大不掉,自家身邊也盡是孫的人,饒是弘光想設下鴻門宴也無人敢當項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