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一章 爾等責無旁貸

沙多餘猶豫了一下,並沒有立即答應嶽來讓手下韃子兵放下武器。

嶽來沒有讓他多想,又是示意那個手下士兵繼續。

那士兵二話不說,又是一把抓起沙多餘的左手,對著他的左手便是猛然的剌了下去,利刃穿臂而過,血濺四起。

“啊”的一聲慘叫,沙多餘又是痛徹心扉,那鑽心的疼痛就好似鐵鉤尖刺一般,一陣又一陣刺激著他的全身,讓他痛苦難耐。

見他這樣,嶽來不屑的笑了笑,然後又是說道:“怎麽樣?還要不要來?我可告訴你,我嶽來是錦衣衛出身,隻要在我麵前,那就沒有不開口不照辦的人!”

這時候的沙多餘哪裏還敢多說一句話廢話,更不敢有一絲猶豫,慌忙是對那些手下韃子兵說道:“快放下兵器,快放下兵器,聽見沒有?快放下兵器!”

事實又一次證明,韃子也是人,在威脅麵前,在生死麵前,他們也不是那樣的悍不畏死,相反,他們也許表現得比有些人更加的無恥。

就比如說現在的沙多餘,麵對著個人的生死安危,他便毫無顧慮的將他身上的責任拋得一幹二淨,哪裏還管得著手下人的死活,哪裏還管的著清廷的利益得失。

那手下的一百韃子兵見沙多餘發了命令,又見後麵有五百多人將他們團團包圍,利刃相對,不由得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之間,他們也不知道該不該照沙多餘的命令辦。

嶽來見此,隻是微微握緊手中的利刃,輕輕用力的抵住沙多餘的咽喉,不用說話,嶽來也相信沙多餘可以明白自己的意思。

沙多餘見嶽來這個舉動,嚇得頓時有些魂飛魄散,這時候的他再也不想經曆刀子割肉,鮮血一股一股流出來,離死亡越來越近的感覺。

雖然沙多餘也是久經戰陣的老兵,可謂是屍山血海爬出來的人,但是這樣的人也並不意味著不怕死。

在死亡麵前,沒有無比堅定的信仰和意念,任何一個人都是有脆弱的時候,那時候他比一個女人還脆弱,比一個小孩還脆弱,比一個老人還脆弱,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沙多餘。

“還不快放下兵器,難道你們要違抗我的軍令嗎?你們不怕我八旗軍法嗎?”

麵對著沙多餘的威脅,那一百多韃子兵人人也是慌了手腳,有想放下兵器的,也有不想放下的,有想立即動手的,也有想立即逃跑的,什麽想法的人都有。

“咣當”的一聲,還是有人帶頭將手裏的兵器扔在了地上。

有人帶頭,自然也會有人跟從,慢慢的,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越來越多的韃子兵便是紛紛將手裏的兵器扔在了地上,

隨著他們人數的增加,開始那些想反抗的,想逃跑的,這時候也不敢有什麽別的想法了,都是紛紛將手裏的兵器也扔了。

有那幾個不甘心扔掉兵器的,還妄圖轉身反抗逃脫,卻是被身後淩然待命的士兵一一擊殺,所用時間不過幾個眨眼而已,動作之快,令人咂舌。

他們一死,更是沒有人敢反抗,都是乖乖將手裏的兵器扔了。

一眾韃子兵將手裏兵器扔了,他們身後的五百士兵二話不說,便是上前將他們五花大綁,一一製服。

事情到了這裏,可謂是大局已定。

這時候,那鄉紳何寶生便是走了出來,滿臉不屑的看了一眼沙多餘,嘴裏說道:“我還以為韃子個個是銅打鐵鑄,三頭六臂,原來不過如此。”

一邊同樣被劉鳳成製服的張浩年,這時候見何寶生這樣說,再又聯想到是何寶生帶頭極力建議他進行祈福求雨,這時候他才是明白自己上了何寶生的當。

氣急之下,張浩年便是指的何寶生罵道:“何寶生,本官這樣信任你,你竟然出賣本官,出賣我大清,你是何居心?”

“哈哈哈,,,”

何寶生聽到張浩年這話,不由得是哈哈大笑起來,笑過後,何寶生不屑的對張浩年說道:

“張浩年,你一口一個我大清,我大清,你在大清裏麵算個屁啊,你別忘了,你也是漢人,你曾經也是我大明的進士!

如今你卑躬屈膝,一心一意要做那韃子的走狗,你不害臊,我還為你害臊呢!”

說完,何寶生一撩下擺,便是鄭重對著土地廟裏麵的土地神像跪拜,說道:“何寶生恭迎定王殿下,請定王殿下現身。”

何寶生這話一出,張浩年,沙多餘,及一眾鄉紳個個皆是一陣驚愕,滿臉的不可置信。

定王殿下?怎麽好好的冒出個定王殿下來,他是誰?

在大家驚奇的目光中,隻見那土地公神像後麵慢慢的便是站起一個人來,此人不是李起又是誰!

李起站起身來後,目光炯炯的看著何寶生,沙多餘,張浩年,及一眾鄉紳。

“沙多餘,我們又見麵了,沒想到吧,我們會在這樣的場合下再次相見!”

李起漫步走下神台,而後自有劉桃樹,魏千章,魏萬章幾人護衛左右。

沙多餘見到李起,眼睛一下便是瞪得溜圓,“李起,你這個反賊,沒想到你真的逃出來了!”

沙多餘是真的吃驚,他沒有想到傳言竟然是真的,這個李起竟然在八旗重兵重重看守之下,真的逃脫了,若不是親眼所見,沙多餘真的是無法相信竟然會有人可以做到這一點。

李起聽了沙多餘這話,不由得是冷笑幾聲,道:“反賊?你們這些韃子殺進我漢家之地,在我們的地盤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現在竟然還汙蔑我們是反賊,真是可笑至極!”

說完,李起便也再懶得理會沙多餘,而後對一眾鄉紳說道:“本王乃是先帝三皇子定王朱慈炯,今日在武清舉事,便是要一舉光複我皇明京畿重地,

爾等身為鄉紳,世受皇明之恩。身為漢人,世為漢血滋養。身為男兒,世有漢骨頂存。今日舉事,驅逐韃虜,光複神都,爾等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