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堅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形象

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是關係到黨員形象的根本問題。這一章,我們首先談談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問題。

近些年來,理想信念這個問題在一些人心目中,好像變得可有可無、無足輕重了。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話:“什麽理想?有錢就想;什麽信念?無錢別念。”我們必須指出,理想信念問題對一個共產黨員來說,絕對不是可有可無的問題。胡錦濤同誌在慶祝建黨8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黨內目前存在著的一些與黨的先進性要求不適應、不符合的突出問題作了分析,他針對“一些黨員先進性意識淡薄,理想信念不堅定,宗旨觀念不牢固”的現象,指出“要解決這些問題,不重視不行,不抓緊不行,不下力氣不行”。他在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中強調,要“以堅定理想信念為重點,加強思想建設”。習近平同誌2012年初在中央黨校的一次講話中指出:“革命戰爭年代,無數共產黨人為了革命的成功,南征北戰,流血犧牲,靠的正是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和平建設時期,無數共產黨人為了社會主義事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靠的還是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改革開放以來,無數共產黨人為了國家富強和民族振興,頑強拚搏,勇往直前,靠的仍然是堅定正確的政治信仰。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信仰純潔是共產黨人最根本的純潔。”對於共產黨員形象建設來說,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保持純潔的政治信仰,這應該是首位的問題。

一、堅定的政治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立身之本

理想信念是人類精神生活的一種內在需求,是一個人的奮鬥方向和目標,反映一個人的精神境界和政治追求。對於共產黨員來說,理想信念是管總的東西,是決定一切的要素,是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力量源泉。我們常講,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說的就是理想信念對一個人成長進步的重要性。可以說,一個黨員覺悟的高低、價值的大小、作用的強弱、形象的好壞,關鍵是理想信念正確不正確、堅定不堅定。失去理想、失去信念,就會失去人生的方向、失去人生的動力、失去生命的意義、失去共產黨員應有的自身價值。

那麽,共產黨員應該堅定什麽樣的理想信念呢?答案很明確,還是“老話”:就是要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胡錦濤同誌強調,廣大黨員、幹部要成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這是新的曆史條件下共產黨員塑造自身形象的政治基礎。中共十八大鮮明指出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強調“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說到底,這樣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在大是大非問題上頭腦清醒、政治堅定。2012年度11月17日,習近平同誌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也特別談到這個問題,他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幹部出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習近平同誌還形象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是黨員個人成長進步的動力,也是推進黨的事業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和內在要求。這個基本道理,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胡錦濤同誌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精神動力……有了這樣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自覺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而奮鬥。”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實現共產主義是自己的遠大理想,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群眾的共同理想,“遠大理想”和“共同理想”都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揭示的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基礎之上的,是科學的、正確的理想信念。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奮鬥追求的目標,社會主義是通向共產主義的必由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符合中國國情,符合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國和平發展、走向富強的必然選擇。因此,共產黨員樹立良好的形象,最基本的就是必須堅定這樣的理想信念。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高度,從團結人民共同奮鬥的高度,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高度,深刻認識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而一個黨員有沒有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關鍵是要看他的具體行動。每個黨員都要把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與現實任務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在現階段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積極投身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去,為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奮鬥終生。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形象建設的根本。理想信念是決定人的思想和行動的最基本因素,也是共產黨員保持良好形象的靈魂所在。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動力。不同的理想決定著每個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對於共產黨員來說,隻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能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才能有遠大的誌向和明確的奮鬥目標,才能始終保持旺盛的革命意誌和不懈的奮鬥激情。在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之所以勇於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視死如歸,就是因為他們堅信自己為之奮鬥的事業是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就是因為他們對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無限景仰、堅貞不渝。如,革命烈士夏明翰在英勇就義前,發出“砍頭不要緊,隻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的豪邁誓言,就充分展現了那一代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的政治形象。

理想信念是人們的世界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是確立人生價值取向的最高準則。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思想狀況如何,直接決定著黨的事業的興衰成敗。在艱苦的戰爭年代,廣大共產黨員之所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威武不屈、氣壯山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堅信馬克思主義,堅信共產主義。毛澤東同誌曾經講過一句很著名的話:“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複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澤東同誌還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寫道:“中國人死都不怕,還怕困難麽?”當代共產黨人的楷模孔繁森、牛玉儒、鄭培民、任長霞、錢學森、吳大觀、楊善洲、沈浩、李林森等同誌的先進事跡,使我們認識到,在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許許多多共產黨員之所以能為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正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可以說,正是這種為國為民、無所畏懼、理想遠大、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才影響和帶動了人民群眾,匯聚起振興民族、富強國家的巨大力量,使我們在改革、建設和發展上不斷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業績。

談到這裏,我想起習近平同誌2004年在浙江工作時與記者的一次對話,我們在這裏摘引其中一段:

當時有人曾經這樣概括習近平同誌的從政之路,從陝北農村大隊支書做起,在河北正定正式起步,在福建政壇走向成熟。因此,記者問習近平同誌:“從被迫下放當知青,到你自己主動地選擇要到正定去,你覺得這兩者之間有什麽關係嗎?”

習近平同誌回答說:“有關係,就是從自在到自為了,我確實開始不是共產黨員嘛。那我從陝北出來,已經是一個經過一些曆練的共產黨員了。過去講信仰,好像是一種很虛的東西。我覺得我們當時那一代青年成長履曆就是紅衛兵時代跟著激動,那是一種情緒,那是一種氛圍;到了‘**’理想破滅,最後變得甚至是一種虛無。最後在那種年齡段,以及在那種時代變成是一種叛逆性,或者說是一種批判主義色彩,最後看書呢,都是批判地看,看那個社會都是批判地看,其實自己呢,鑽進去再走出來,最後感到隻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共產主義理想是偉大的,要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這個理念是從這麽一個過程建立的,不是一個很一帆風順的一個理想的成長的過程,它是一個坎坷的成長過程。但是我覺得從被動到主動,但這個時候是紮紮實實的,真正是自己的,不會受別人的影響,在關鍵時刻是經得住考驗的。”

從習近平同誌的這番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政治理想信念的確立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經過長時間的深入思考和艱苦磨煉。

應當肯定,當前大多數黨員的理想信念是堅定的。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近年來,在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條件下,少數黨員在理想信念的政治形象上出了問題。有的在困難麵前畏縮不前,無所作為,忘記了自己的黨員身份,忘記了遠大理想;有的在一時的挫折麵前悲觀失望,意誌消沉,對黨從事的事業產生懷疑;有的在利益誘惑麵前不能潔身自好,放棄共產主義道德情操,違背黨的紀律,滑進了腐化墮落、違法犯罪的深淵。這些問題,實際上就是動搖甚至喪失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結果,是喪失政治形象的具體表現。無數反麵事例也證明,一個黨員一旦理想信念發生了問題,就會失去前進的方向和精神支柱,就會變得目光短淺、不思進取、隨波逐流。在這種情況下,他要麽以追求腐朽的思想文化來填補精神上的空虛,要麽以追求物欲享受來支撐錯誤的人生價值取向,要麽與黨、祖國和人民為敵而走向政治上的反動。

這裏,我們可以舉例說明。河北省國稅局原局長李真的蛻變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李真在反思自己犯罪的根源時,痛悔地說:“人可以沒有金錢,但不能沒有信念,喪失信念,就要毀滅一生。”李真的醒悟和懺悔雖然來得太遲了,但卻道出了導致自身毀滅的主要原因,再一次從反麵證明了堅定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的重要性。的確,李真就是一個背叛理想信念,政治上與黨離心離德,經濟上貪得無厭,生活上腐化墮落的腐敗分子。他從反麵警示我們: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拒腐防變、保持共產黨員良好形象與人民公仆本色的根本支撐。也就是說,共產黨員隻有牢固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才能為黨和人民的利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才能抵製誘惑,拒腐防變。一旦背棄了理想信念,在形形色色的誘惑麵前,必然會喪失警惕,眼光迷亂,追名逐利,腐化變質。正像李真所說:“人一旦喪失信念,就像一頭瘋狂的野獸,不是掉進深穀,自取滅亡,就是被獵人開槍打死。”李真由一個年輕有為的黨員領導幹部墮落為可恥的罪犯,最終被處以極刑,以自身慘重的代價換回的這個沉痛教訓,確實值得人們深思。

還有,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的犯罪也很能說明這個問題。胡長清曾對移居國外的兒子說:“總有一天中國會不行的”,“有兩個國籍將來就有餘地了”。為此,他全家都辦了化名身份證和因私出國護照。對理想信念的懷疑、動搖,導致他利欲熏心,忘掉了自己的責任,辜負了黨和人民的培養,由一名黨的高級領導幹部淪為一名腐化墮落的罪犯,最終走向刑場。像胡長清這樣的高級幹部之所以會喪失革命氣節、崇尚金錢、貪汙受賄、道德墮落、違法犯罪,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麽?其實,原因並不複雜,道理也很簡單,關鍵和要害還是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出了問題。就是因為他丟掉了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精神支柱首先坍塌了,內心世界長滿了雜草,精神迷失了方向,伸錯了手,邁錯了腳。

可見,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問題,對共產黨員的形象塑造是多麽重要!對這個問題,決不可小視。

二、共產黨員什麽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政治身份

對共產黨員來說,堅定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是最根本性的要求。理想信念不堅定,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觀點,也談不上有多高的政治鑒別力、政治敏銳性,也不可能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黨員特別是黨的幹部如果不講政治,理想信念發生動搖,人生觀、價值觀就會嚴重扭曲。因此,共產黨人什麽時候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政治身份,什麽時候都得講政治。這既是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其重要表現。

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場。當前,共產黨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有著明確的內涵和目標指向的,就是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就是為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中國搞的現代化和市場經濟,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道路和方向,這是一個事關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在這樣的根本問題上,廣大黨員特別是黨的各級幹部不能有絲毫含糊,必須旗幟鮮明。否則,就根本談不上理想信念堅定的問題。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就是要求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必須始終堅定地站在黨性和黨的政策的立場上,站在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我們說,共產黨人具有政治上的堅定性,是就共產黨人一般的本質屬性而言的,是一種規定或要求,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共產黨員在主觀和客觀上都完全具備了政治堅定的品格。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存在價值和根本任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自己的最高準繩。共產黨員不能以權謀私,不能為了謀求個人利益和小團體利益而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否則就違背了黨的宗旨,就沒有資格做一名共產黨員。當然,這也就談不上理想信念堅定的問題了。

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觀點和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堅持正確的政治觀點,就是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堅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共產主義必然實現,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各個階段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而製定的正確路線,不為“左”、右兩種錯誤傾向所幹擾。我們講政治觀點,最根本的就是要講黨的基本路線,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中共十八大強調,“黨麵臨的形勢越複雜,肩負的任務越艱巨,就越要加強黨的紀律建設,越要維護黨的集中統一。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一定要自覺遵守黨章,自覺按照黨的組織原則和黨內政治生活準則辦事,任何人都不能淩駕於組織之上。要堅決維護中央權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保證中央政令暢通,決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決不允許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就是要嚴格執行黨的民主集中製,在思想上、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民主集中製是中國共產黨和國家的根本組織製度和領導製度,也是每個黨員應該遵守的最重要的組織紀律和政治紀律。任何違背民主集中製原則的人和行為,都是為黨的政治紀律所不能容許的。

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必須有較高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政治鑒別力,就是在大是大非麵前,在複雜的形勢麵前,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就是時時處處都能夠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不人雲亦雲,不隨波逐流,始終做到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旗幟鮮明。可以說,這是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的基礎和前提。政治敏銳性,就是善於自覺地從政治上看問題、想問題和處理問題。具體來說,對於任何事情特別是一些關鍵時刻的重大事情要注意觀察這些問題的發生有無政治原因、政治背景,是否有政治因素在起作用,要注意觀察這些現象和問題有無政治意義、政治價值,是否可能產生什麽政治影響,帶來什麽政治後果。現在,我們是在非常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形勢會不斷發生變化,經常會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因此,廣大共產黨員必須具有較強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

共產黨員是“社會人”,更是“政治人”。黨員的這種雙重身份決定了:既要做好“社會人”,更要做好“政治人”,尤其是什麽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共產黨員”這一光榮的政治身份。

三、正確認識當前影響黨員政治信仰的一些重大問題

從當前黨的隊伍的總體情況來看,絕大多數黨員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堅定的,政治形象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少數黨員麵對紛繁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特別是看到西方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變化,就表現出難以理解社會主義優越於資本主義的判斷;看到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及國際共產主義暫時處於低潮,就對共產主義的前途感到悲觀和失望;看到我們目前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馬克思恩格斯當初所描述的社會主義不一樣,就不能正確地看待改革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現象,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失去信心;看到當前正在實現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就對國際上的一些政治鬥爭喪失了應有的警惕……所有這些,都是理想信念不堅定的現實表現,也是政治上不成熟的現實表現。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對於上述這些影響政治信仰的問題認識不深刻、把握不全麵。因此,共產黨員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就必須真正弄清楚這些影響思想活動的重大問題。隻有這樣,才能澄清模糊認識,分清是非,真正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

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就要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認識世界,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把握共產黨執政的經驗。共產黨員必須努力學習和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與曆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武器,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分析的理性基礎之上。中共十八大指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十八大強調,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矢誌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學習黨的曆史,深刻認識黨的兩個曆史問題決議總結的經驗教訓,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堅定政治立場,明辨大是大非。抓好道德建設這個基礎,教育引導黨員、幹部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範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以實際行動彰顯共產黨人的人格力量。”具體來講,必須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以下幾個重大問題:

(一)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資本主義的現實發展及其曆史命運

為什麽當今世界資本主義國家不但“垂而不死”,而且還在快速發展、景象“繁榮”?一些人對此迷惑不解。那麽,究竟應該怎樣認識資本主義的現實發展及其曆史命運呢?我們認為,至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認識和把握這個問題:

一是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當今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原因。一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20世紀50年代後能夠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為它們吸收了社會主義許多有益的做法,對資本主義社會生產關係的某些環節和資本主義經濟社會運行、管理機製作了大量的自我調節、自我改良和自我改善,資本主義統治下的階級矛盾和社會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緩和。特別是它們吸收和利用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為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廣闊空間。還要看到,在舊的國際經濟秩序繼續存在、新的國際經濟秩序還沒有建立起來的條件下,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利用其經濟、科技甚至軍事優勢,在世界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利潤,這也是他們繼續發展的重要條件。

二是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現狀。一定要明確這樣一個事實:當前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

,隻是少數國家,不是所有國家。世界上實行資本主義製度的國家和地區有100多個,真正發展起來的隻有20多個。從最近聯合國公布的48個最貧窮的國家來看,其中47個是資本主義國家。

三是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自我改良、基本矛盾和發展的曆史必然趨勢。要看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基本矛盾,並沒有改變資本主義製度的性質,也沒有改變馬克思主義關於資本主義的基本原理的真理性。任何事物的產生和發展,都有其規律性,不論其發展的具體進程如何,最終都不可能擺脫客觀規律的支配。但是,客觀規律指向的曆史結局,從總體上來說在其整個演化過程終結之前是不可能提前出現的,任何客觀規律都是在曆史的具體演進中逐漸地和越來越深刻地發生作用的。也就是說,社會主義要代替資本主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把這個“代替”放到社會形態更替的曆史長河中去認識,看到這個“代替”必然要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曆史過程。因此,作為共產黨員,絕不能因為資本主義還在發展,就對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產生懷疑和動搖,而應該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人類社會形態發展進程,進而更加堅定共產主義必然勝利、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的堅定信念。

(二)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和當前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問題

對於這個問題,至少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麵來認識和把握:

一是,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原因非常複雜,他們的失敗,隻是一種僵化模式的失敗,並不等同於社會主義的失敗,並不等同於科學社會主義原理的失敗。要弄清前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根本原因和實質,必須綜合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蘇東失敗既有曆史的原因,也有現實的原因;既有內部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是多方麵因素聚合作用的結果。具體分析,主要是:他們在指導思想上的“左”傾主義,脫離馬列主義,脫離社會實際,最後又背離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搞指導思想多元化;僵化的政治經濟模式窒息了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共產黨自身建設沒搞好,黨嚴重脫離人民群眾,失去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也就是說,政黨的形象出現了問題。可以說,前蘇聯解體、東歐巨變不是實踐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結果,而恰恰是在許多方麵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的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采取教條主義的僵化態度所受到的懲罰。

二是,社會主義曆史進程必然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一般事物是這樣的,社會發展這個最複雜的事物更是如此。資本主義是這樣,社會主義也是如此。也就是說,必須清醒地看到,人類社會的發展是從低級到高級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共產主義的到來需要漫長的奮鬥過程,但“漫長”絕不是“渺茫”。社會主義的發展可能會有低潮、有曲折,但這不等於失敗。曲折是前進中的“曲折”,而前進也總是曲折中的“前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必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因為,這是建立在人類社會發展客觀規律基礎之上的科學結論。

三是,要看到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由於社會主義是一種嶄新的社會製度,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遵循,對於“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需要不斷地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就可能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失誤以至挫折。所以說,社會主義雖然目前暫時處於低潮,但誰也抹殺不了它輝煌的曆史和燦爛的發展前景。鄧小平同誌曾說:“社會主義經曆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曆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取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廣大共產黨員應該根據這樣的基本道理,來正確理解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胡錦濤同誌在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中指出,“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國家探索民族複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九十多年來,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曆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勝利,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三)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與改革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困難和問題

胡錦濤同誌在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中莊嚴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旗幟。”他在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中進一步強調,“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一以貫之的接力探索中,我們堅定不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鬥、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突破了社會主義的傳統模式,又堅持了社會主義方向,堅持了共產黨的領導,開辟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道路、新境界。對這一點,大多數人已深有體會,並堅信不移。但是,仍然有少數人看到改革發展中的一些做法和問題,比如私有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懸殊、黨內腐敗蔓延等,就擔心改革是不是“改向”、是不是向資本主義靠攏、是不是搞共產黨領導下的資本主義,等等。可見,對改革性質和發展前景的認識如何也將直接影響著人們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和對黨的領導的信賴。對此,我們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麵來認識和把握這些問題:

一是要從大局上來認識和把握私有經濟的發展問題。必須認識到,目前我們發展私有經濟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也要看到,私有經濟發展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活力,對於我們實現最終目標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二是要全麵分析貧富差距懸殊問題。要全麵、準確地理解黨的“先富帶後富”政策。鼓勵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先富帶動和幫助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是黨的政策的完整內容,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重要觀點。要弄清目前出現貧富差距問題的原因。我國現階段出現的貧富差距懸殊問題,這是在計劃經濟體製向市場經濟體製轉變過程中發生的。也就是說,這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的、階段性的問題。隨著發展的進一步深入,這個問題會逐漸解決。我們也看到,中共中央對解決貧富差距懸殊問題是高度重視的。當前,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要使社會走向全麵和諧,當然包括經濟方麵的協調與和諧。我們要堅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這一問題是會逐步解決的。“先富”與“後富”,有一個程度問題,也有一個時間過程問題。

三是要正確認識腐敗問題。腐敗問題是一個曆史現象,也是一個世界現象,不是改革開放的結果,也不是我們國家所獨有。新形勢下腐敗高發問題是社會體製轉換時期難免的“陣痛”現象。縱觀曆史發展,不難看出,任何社會在轉型期總是伴隨著腐敗高發的問題。主要是新舊體製轉換過程中存在著一些空隙和漏洞,法製不健全、監督機製不完善。為此,中共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製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從源頭上治理腐敗。要堅信,中國共產黨能夠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也能夠把反腐敗鬥爭引向深入並取得全麵勝利。當然,這裏還有一個問題:每一個黨員都認為腐敗不好,都能理直氣壯地反對腐敗。這是對的。但僅僅停留在這點還不夠,每個黨員還應該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把個人的清正廉潔與反對腐敗結合起來,營造一種“不願腐敗”、“不敢腐敗”、“不必腐敗”、“拒絕腐敗”、“清除腐敗”的氛圍。

(四)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當今國際環境和國際政治鬥爭問題

當今世界,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經濟全球化進程也在加快,科學技術的進步更是日新月異。可以說,當今世界各國的聯係愈來愈密切,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孤立於世界之外,也不可能脫離國際大環境來實現自己的發展。我們要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任務,既要考慮社會主義的曆史和現狀,又要考慮我們同世界各國的關係和聯係,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如何處理同資本主義的關係等一係列複雜問題。

世界上各種思潮相互交錯、相互激蕩的情形,必然對我國的思想領域、對黨員的思想意識產生影響。可以說,這種影響是積極和消極兼而有之。應該看到,從“十月革命”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就一直不遺餘力地對社會主義國家發動各種攻勢,其中重要的就是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進行“西化”。東歐劇變、前蘇聯解體,就與西方國家長期進行的意識形態滲透密切相關。現在,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且在不斷發展、日益強大。西方一些敵對勢力對我國施行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是絕不會改變的。近些年來,他們不斷地利用所謂人權、民主、自由、民族、宗教等問題向我們發難和施壓。他們還與流亡在外的所謂“民運分子”和我國境內的敵對分子相互勾結,企圖聯手行動。我們與國內外各種敵對勢力在滲透與反滲透、顛覆與反顛覆上的鬥爭將是長期的、複雜的。作為共產黨員,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警惕。要從確保人民政權穩固的高度看待這個問題,也要從一個執政黨的黨員如何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而努力工作的角度看待這個問題。有一位老黨員說:“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在全球化的形勢下不斷唱響‘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此話講得很深刻,值得每個黨員同誌深長思之。

(五)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社會主義是中國人民的曆史選擇

共產黨員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必須正確認識“社會主義”。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是一個客觀事實。但我們仍然不時會聽到這樣一些議論:中國為什麽要走社會主義道路、不能走資本主義道路?為什麽說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對於這樣的問題,最好還是讓曆史來作出回答。

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中國曾經曆了漫長的封建時代,直到19世紀中葉,西方一些國家先後兩次聯合發動鴉片戰爭,打敗和侵入中國,中國內部又發生了曆時14年最終歸於失敗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才使中國社會開始出現前所未有的新變化。先是封建統治階級內部一部分人推動洋務運動,企圖在不根本改變封建製度的條件下,通過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以擺脫落後挨打的局麵,結果這個“夢想”在中日甲午戰爭的炮火中破滅。後來又有康有為、梁啟超等發起維新變法,冀求在中國實行君主立憲,通過推動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實行資本主義化的政治和經濟綱領,結果隻維持一百來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殘酷鎮壓而徹底失敗。然後又是孫中山、黃興等領導的辛亥革命,通過革命的手段,推翻帝製、建立民國,冀求實行西方式的資本主義製度,但最終的成果卻被袁世凱竊取。曆史表明,無論是舊式農民起義、封建統治階級自強,還是資產階級改良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的努力,都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都沒有在中國建立起資本主義製度。

為什麽這些努力都不能成功呢?這要從近代以來中國曆史的發展進程和中華民族麵臨的曆史任務來分析。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麵臨兩大曆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哪種理論能夠對這兩個曆史課題作出正確回答,它就會成為中國人民的信仰;哪條道路能夠引導中國人民完成這兩大任務,它就能夠成為中國人民的曆史選擇;哪種政治力量能夠帶領人民實現這兩大任務,它就能夠成為掌握中國曆史發展前進方向的領導力量。

一般來說,資本主義製度盡管是一種剝削勞動人民的製度,但以資本主義製度取代封建製度畢竟是一種曆史進步,一些國家實行資本主義製度,確實走向了富強。可是,為什麽在近代中國曆史條件下,資本主義道路總是行不通?為什麽不能通過建立資本主義製度去完成近代以來中國麵臨的兩大曆史任務?為什麽中國人民會選擇社會主義道路?其中深刻的原因是什麽?對於這些問題,要從中國社會具體的曆史條件來說明。從曆史發展看,中國之所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至少有這樣三點原因:

一是中國社會經濟政治狀況不允許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從19世紀下半期開始萌芽,但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始終沒有發展為獨立的力量。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未完全斷絕同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聯係,在政治上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和力量,他們所具有的軟弱性、動搖性,決定了沒有徹底推翻封建統治、推翻帝國主義、爭取民族獨立的能力,隻能依附於國際資本主義來尋求生存和發展。中國沒能發展成獨立的完全的資本主義社會,這種狀況並沒有因國民黨的執政而改變。國民黨取得政權後,既沒有兌現它所許諾的“平均地權”,也沒有實現它所聲稱的“發展民族工商業”,倒是依附於帝國主義、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資本和“四大家族”聚斂了大量財富,使中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對國民黨政權的完全失望,使中國的普通民眾和知識界堅定地站在了中國共產黨一邊。民主黨派紛紛明確表態支持中國共產黨改造舊中國、開辟新道路的政治、經濟主張。甚至連主張第三條道路的知識分子也不反對在中國實行社會主義的經濟製度。中國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得到了工農大眾的支持,得到了知識分子的讚同,得到了各民主黨派的擁護。

二是時代條件和國際環境的新特點促使中國人民選擇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正處於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中國要完成近代以來兩大曆史任務,實現自己的發展,必須擺脫帝國主義的束縛,必須同時代進步潮流相適應。毛澤東同誌一針見血地指出: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它們的目的,就是要占領中國的市場,掠奪中國的資源,使中國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狀況。中國人民同帝國主義的矛盾,決定了中國要選擇社會主義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20世紀30年代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引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資本主義的吸引力不斷下降。而當時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蒸蒸日上,經濟建設取得輝煌成就。在經濟危機打擊下,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對華經濟掠奪,日本更是悍然發動侵華戰爭。民族危機促使人們尋找新的出路。社會主義蘇聯為中國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製度選擇和新的社會樣板。中國知識分子大多把蘇聯的成功歸因於蘇聯的社會主義製度和馬克思主義,因此,走俄國人的路,成為許多先進分子的共識。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的影響力迅速擴大,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成為人心所向、大勢所趨。

三是中國革命的領導力量決定了中國必然走社會主義道路。完成中國近代以來的兩大曆史任務,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從中國社會各個階級、階層的特性來看,農民階級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於他們的經濟和文化條件而帶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後性;民族資產階級有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強烈願望,但由於與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沒有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和能力;工人階級是中國最先進、最革命、最有組織紀律性的階級,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天然領導階級。因此,中國的民主革命隻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先鋒隊,理所當然地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在中國,隻有中國共產黨而沒有其他哪個政治力量能夠提出正確的綱領,團結一切進步力量,從根本上解決中國反帝、反封建的問題,解決中國實現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統一的問題。無產階級作為領導階級、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者,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後,必然要把這一革命引向社會主義。正如毛澤東同誌所說:在這兩個階段中間,“不容橫插一個資產階級專政的階段”。這就決定了中國必然走社會主義道路。

由上述情況可知,中國沒有走資本主義道路,而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不是由哪一個政黨、哪一部分人的主觀意願所決定的,而是中國人民包括工人、農民、民族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和其他社會階層人士共同作出的選擇,是曆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沒有經過資本主義階段,應該“補上資本主義這一課”,或者隻實行新民主主義,而不過渡到社會主義。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盡管曆史上中國沒有經曆過成熟的資本主義社會,但仍以特殊的方式經過了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已經有了外國帝國主義的資本、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盡管這不能看成是資本主義社會。但因為有了資本主義,也就有了無產階級、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否則就不可能有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謂“補課”的說法,不僅不符合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曆史規律,而且在邏輯上也是站不住腳的。中國革命的曆史條件和發展趨勢,包括共產黨的領導和沒收官僚資本,使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階段”包含了很多的社會主義因素,因而不可能停留在這個階段,必然要經過社會主義革命從新民主主義進入社會主義。

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中國曆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進步和發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製度基礎。社會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新中國成立之初,麵對的是一個一窮二白、千瘡百孔的爛攤子,工業幾乎等於零,糧食不夠吃,通貨惡性膨脹,經濟十分混亂。一位西方記者曾武斷地說:“這個國家太大了,又窮又亂,不會被一個集團統治太久,不管他是天使、猴子,還是共產黨人。”但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以前所未有的主人翁姿態和高漲的創造熱情投入社會主義改造和國家建設,迅速將一個貧窮落後、滿目瘡痍的舊中國,建設成了一個蒸蒸日上、闊步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僅“一五”期間,我國工業建設和生產所取得的成就,就遠遠超過了舊中國的100年。事實充分證明,在中國,除了社會主義道路,沒有任何其他道路能夠給中國帶來這樣的發展,能夠改變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

(六)要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繁榮發展中國

中國人民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但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發揮社會主義製度的優勢,使國家更快發展起來,卻是一個嶄新課題。毛澤東同誌說:“我們對於社會主義時期的革命和建設,還有一個很大的盲目性,還有一個很大的未被認識的必然王國。”鄧小平同誌講:“我們建立的社會主義製度是個好製度,必須堅持。”“但問題是什麽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我們的經驗教訓有許多條,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搞清楚這個問題。”為了找到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從社會主義製度在我國建立之時起,中國共產黨就進行了艱辛地探索。毛澤東同誌的《論十大關係》、《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中央其他領導人的一係列重要論述,中共八大文獻等文件,提出了許多關於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觀點,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國防、外交等各個方麵,是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地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成果。在黨和毛澤東同誌領導下,中國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積累了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

但同時也應看到,由於在中國這樣一個落後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

史上從未遇到的新課題,人們對如何走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還缺少規律性認識,加上當時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的影響,中國共產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發生了失誤和曲折,付出了沉重代價,留下了深刻的曆史經驗和教訓。

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共產黨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探索。在中共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同誌第一次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指明了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理論和實踐探索的主題和方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中國共產黨從長期探索中得出的基本結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製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改革開放30多年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實踐,給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中國人民衝破了長期禁錮的思想障礙和陳舊觀念,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激發出空前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們國家徹底改變了經濟社會比較落後的狀況,轉變成一個朝氣蓬勃、欣欣向榮,初步走向繁榮、富裕、和諧、文明、強大的國家,展現了嶄新的形象,散發著無窮的魅力;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進一步實現了從領導革命的黨到領導建設和改革的黨的曆史轉變,黨的執政方式更加科學、民主,黨的執政能力更加增強、提高,黨的執政基礎更加堅實、鞏固,黨的胸襟和眼光更加開闊、深邃,成為走在時代前列、保持和發展著自身先進性的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獲得了自近代以來從未有過的長期快速穩定發展,經濟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長,遠高於世界經濟年均3.3%的增速,國民生產總值達到50多萬億,一大批重要工農業產品產量躍居世界首位,經濟總量已於2010年躍居世界第二;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加強,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科學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麵貌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基本形成,法治建設不斷加強,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切實貫徹;人民的生活水平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的曆史性跨越,農村貧困人口從2.5億減少到2000多萬,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問題日益受到重視,並正在逐步解決。三峽大壩、青藏鐵路、南水北調、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捷報頻傳,機場、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神州大地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社會主義製度更加鞏固。我們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製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極大地調動和激發了人民群眾中蘊藏的創造活力,大大積聚和釋放了全社會的發展能量。我們成功地進行了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領域的深刻變革,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各方麵的製度體製,為社會主義的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製度基礎。我們經受住了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內嚴重政治風波以及國際上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的嚴峻考驗,戰勝了來自政治、經濟、社會領域和自然界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展示出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強大力量。如,2008年,我們成功戰勝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災害,成功平息達賴集團和西方敵對勢力製造的分裂破壞活動,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沉著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實力和凝聚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但得到了中國人民的高度認同,而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越來越廣泛的關注。一位美國學者說:“中國令人震驚的經濟增長史無前例,中國以獨特的方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領域改變了世界。”一些西方輿論認為,中國的發展道路提供了一種新的啟示,正在顛覆西方的傳統理論,探索“中國成功之謎”非常有意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一係列驚人表現,使許多外國政治家、學者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認為它“凸顯了中國的製度優勢”。當國際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的時候,中國以其“獨有的競爭力、高效率和適應性”吸引著世人目光,許多人從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帶來的災難中,看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世界的重要貢獻,深入研究“中國經驗”、“中國模式”,成為當今世界的一個新熱點。

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它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胡錦濤同誌在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指出:“隻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鬥、艱苦奮鬥、不懈奮鬥,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他特別強調,“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

(七)要正確認識和全麵把握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基本要求

實踐在發展,時代在前進。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探索,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向著光明的未來努力奮進。胡錦濤同誌在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鄭重指出:“我們要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做到思想上堅信不疑、行動上堅定不移,決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決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對於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的“道路”、“理論體係”和“製度”問題,胡錦濤同誌在中共十八大政治報告中作了深刻論述,他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係,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的根本政治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製度等基本政治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以及建立在這些製度基礎上的經濟體製、政治體製、文化體製、社會體製等各項具體製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充分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深刻認識社會主義事業的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列寧曾經把社會主義形象地比喻成一座未經勘探、人跡未至的高山,意思是說進行社會主義建設需要長期奮鬥和艱辛探索。鄧小平同誌也指出,社會主義事業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基礎上起步的,需要我們作長期艱苦的奮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了一係列曆史性成就,國家的總體實力和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今天遠沒有走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仍將肩負一係列世所罕見的艱巨任務,仍將麵臨一係列世所罕見的矛盾和問題,仍將麵對一係列世所罕見的困難和風險。廣大共產黨員必須保持長期奮鬥、頑強奮鬥、不懈奮鬥的精神狀態,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繼續奮勇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黨的基本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指南,基本路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綱,基本綱領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麵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的集中體現,而基本經驗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這“四個基本”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根本要求、政治基石和活力源泉,體現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目標、基本政策和總體戰略,我們必須始終堅持、決不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麵發展、全麵進步的社會,要全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發展。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時代賦予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崇高使命。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國發展麵臨的機遇前所未有,麵對的挑戰也前所未有。世界上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仍將長期麵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科技等方麵占優勢的壓力。麵對國際國內新形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還要繼續接受考驗。我們要進一步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勢,毫不動搖地沿著已經開辟出來的道路繼續奮勇前進。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在人類社會曆史上樹立起一座雄偉壯麗的豐碑。隻要我們堅定不移地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推進改革開放,促進社會和諧,就一定能夠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就一定能夠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上繪就恢弘壯美的曆史畫卷,為人類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對此,胡錦濤同誌在中共十八大上特別強調:“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製度自信!”

四、堅持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統一

堅定理想信念,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也不是一個自我標榜的政治標簽,而是要靠具體的實踐和行動來體現、來印證的。對共產黨員來說,沒有遠大理想,就不是合格的黨員;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黨員。因此,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既要胸懷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信黨的最高綱領,也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矢誌不移地為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奮鬥。這也就是說,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必須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

中國共產黨是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的統一論者。也就是說,中國共產黨既強調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強調腳踏實地地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目前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朝著共產主義這個目標一步一步地靠近。把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統一起來,要求每個黨員既要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又要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奮鬥,紮紮實實地做好每一項具體工作。忘記遠大理想隻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我們既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共產主義“渺茫”;也不能超越現階段,對共產主義作不切實際的幻想。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就必須從革命和建設不同階段的實際出發,把奮鬥目標置於不同發展階段的現實基礎之上,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我們的事業。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要始終為實現黨的基本綱領而奮鬥,始終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共產黨員的遠大理想,要落實到這裏;衡量一個共產黨員理想信念是否堅定,著眼點也要放在這裏。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目標,既要誌存高遠,又要立足現實,一步一個腳印,紮實穩步地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事業。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正確分析判斷國情,做出了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並製定了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核心內容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同誌反複告誡全黨: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廣大共產黨員一定要立足本職工作,埋頭苦幹,奮發進取,努力創造一流業績,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去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影響群眾、引導群眾、帶動群眾,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為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共同奮鬥。

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堅持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統一,必須正確認識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的相互關係。一個政黨的綱領就是一麵旗幟。中國共產黨的綱領,既包括實現共產主義長遠目標的最高綱領,也包括確定每個曆史階段的中心任務和奮鬥目標的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黨的最低綱領與最高綱領密切相聯。最高綱領為最低綱領的製定實施指明方向和原則,最低綱領為最高綱領的最終實現準備條件和奠定基礎。毛澤東同誌在中共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中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同時,毛澤東同誌又把黨的最高綱領與最低綱領密切地聯係起來,他指出:“一切中國共產黨人,一切中國共產主義的同情者,必須為著現階段的目標而奮鬥”,“對於任何一個共產黨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為這個目標而奮鬥,如果看不起這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而對它稍許放鬆,稍許怠工,稍許表現不忠誠、不熱情,不準備付出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而空談什麽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那就是有意無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就不是一個自覺的和忠誠的共產主義者”。共產黨員堅持黨的最高綱領,樹立遠大理想,是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的著眼點;共產黨員堅持黨的最低綱領,為實現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奮鬥,是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的立足點。一個是“著眼點”,一個是“立足點”,統一於奮鬥追求的整個實踐過程。

樹立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堅持黨的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的統一,必須為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努力奮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科學概念,它的基本含義有兩個方麵:一是我國社會已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背離社會主義;二是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我們必須從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而不能超越這個階段。根據鄧小平同誌的分析判斷,初級階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中共中央在對初級階段基本國情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製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基本綱領是基本路線的展開,是初級階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目標和基本政策,也是我們現階段正在做和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實現黨的綱領,首先要實現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綱領;堅定理想信念,首先要堅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就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作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要建設一個“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社會,實現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幾個方麵的建設是統一於一個整體的,是不可分割的。中共中央根據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黨100年和新中國成立100年的發展目標,明確提出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麵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中共十八大在十六大、十七大確立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八大提出:“綜觀國際國內大勢,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麵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確保到二0二0年實現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這是新世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實踐的又一個新起點,是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在本世紀頭20年的具體化。這也為廣大共產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標。

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同誌反複告誡全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決定的,也是由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決定的。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全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麵。解決這個矛盾的根本途徑就是要加快經濟發展。黨和國家的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能偏離這個中心,更不能幹擾這個中心。每個共產黨員都要牢固樹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念,緊扣“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樹立並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執政興國”這個目標思考問題、開展工作。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必須把四項基本原則同改革開放統一起來。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是我們的立國之本,也是凝聚全體人民共同奮鬥、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證。如果離開這一條,我們的人民就可能變成一盤散沙,我們的社會就會動蕩不已,我們的事業發展就沒有可靠的保障。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隻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改變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才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為生產力的更大解放和充分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有蓬勃的生命力。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還必須全麵理解和正確處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關係。廣大黨員必須深刻認識到,我們的經濟建設,是以四項基本原則為政治保證,以改革開放為強大動力的;我們的改革開放,是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為目的的;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是保證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同時又在新的實踐中不斷發展的。離開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社會的一切發展和進步就會缺乏動力。堅持經濟建設這“一個中心”體現了黨對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認識和把握上的“一元論”;堅持“兩個基本點”,體現了黨為解決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而在具體工作上的“兩點論”。每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全麵準確地理解黨的基本路線,堅定自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實踐中,貫穿於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整個過程,確保黨的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簡要地說,當前就是要用推進科學發展和促進社會和諧的實際行動來展現理想信念堅定的政治形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