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會昌亂 第五十章 疑惑
因為笨崔向實在是笨,連日常的算術都不會,出去買些東西,算不出來應該找他多少。不過笨崔向也有一股強勁,他記不住如何找兌,卻想出了一個笨辦法,就是將銀子剪成一錢兩錢的小塊,再買東西時,直接拿正好的錢,不用找。他天天稱量,天天在手裏掂來掂去,終於練成一手好功夫,就是將一塊銀子放在手上,不用秤,就立刻能知道是幾兩幾錢,絕對不差分毫。
不過,其中的玄妙之處可不能說出,崔向想了一想,就將以前的笨崔向當成他,老老實實地將以前的糗事說了出來,與此同時,還有一臉的憨笑相伴,不由人不深信不疑。
崔居也隱隱約約聽過崔向以前蠢笨之事,不過他見識了崔向在文淵閣的手段之後,再體會了他在龍興寺前的智謀,始終無法將眼前這個要麽笑得很燦爛,要麽一臉的老實誠懇的崔向,與想象中那個笨笨的連一首詩也記不住的笨二郎,聯係在一起,在他眼中,崔向不管是憨笑還是陽光一笑,都有一絲陰謀、玩味的味道在裏麵。
高閑和高水兩位法師卻是連連讚歎,對他現今智慧大開讚不絕口,尤其是高水,再次開口勸崔向出家,被崔向婉言拒絕。有件事雖然羞於啟齒,但崔向自家人知自家事,他真要出家,父親是什麽反應先不用想,二叔絕對會二話不說就要找他拚命。
崔居還有一事不明,又問崔向:“二郎,你怎麽會想到那個小娘子,會記不住香囊裏麵裝的銀子有幾兩幾錢?”
崔向尚未開口,高水卻嗬嗬一笑,主動替崔向答道:“那個香囊不是凡品,至少要值十貫錢,而且那個小娘子衣著華麗,一看就是出自大戶人家。十貫錢的香囊用來裝銀子,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況且如這樣的大戶人家,從來不知民生艱難,就算能記得幾兩銀子,至於精確到幾錢,她們怎麽可能放在心上?”
崔向讚許的目光看了高水一眼,心中有些奇怪高水法師身為出家人,怎會對世間俗事這麽了解?或許是未出家之前,他就算不是官宦之家出身,至少也是大戶人家。
高水被崔向微帶懷疑的目光一看,微微一笑,低頭不語,臉上波瀾不驚,猶如入定而去。崔向搖頭笑笑,不再理他,又對崔居說道:“你身上可曾帶有銀兩?可記得清楚幾兩幾錢?”
崔居一愣,低頭一想,連連搖頭:“大約有五兩銀子,具體數目卻記不清楚。”
“正是!”崔向雖然不是出身豪門之家,家中家產也不豐厚,但也清楚出身於大富大貴之家之人,即便是一個奴婢,在她們眼中,幾錢銀子根本不會放在眼中。但對於一般百姓,幾錢銀子相當於幾十文錢,可當幾天飯錢,不可不察。
正如後世的有錢人一擲千金隻為買一個手袋,而普通百姓為了生計必須斤斤計較一樣,唐朝也好,千年以後也罷,都是一樣的因為地位差別而導致對金錢數目的敏感程度不同,崔向,就是看穿了這個空子,得了便宜。
又閑談幾句,崔向和崔居提出告辭,並由崔居提出邀請,讓高閑和高水兩位法師有空前來崔府尋他,理由是……交流書法,崔居可不敢向崔賀堯說出他想出家之事,崔賀堯雖然信佛,但讓他的嫡子出家為僧,恐怕說什麽也不會答應。
高閑和高水二人一同送到側門之處,崔居當前一步,左右探望一番,回來說道:“沒發現有美貌的娘子出沒,可以上路!”
幾人大笑而別。
回到崔府天色已經不早,崔向想起一事,對崔居說道:“若是淩靜安前來崔府找我,讓下人直接帶到菡萏苑即可,此事還請九郎向管家通報一聲,以免將淩靜安拒之門外。”
崔居一口答應,又不解地問:“淩靜安找你何事?哦……難道是八郎的《蘭亭序》之事?”
想起淩靜安,又想起崔安愛若至寶的一些書帖,崔居就不安好心地賊笑。
崔向不想在事情未成之前,對崔居過多解釋他找淩靜安究竟所為何事,隻是點頭應付了一句,又說:“要是高閑和高水兩位法師前來,兩位高僧現身,必然驚動管家,到時管家必定會通報崔刺史,萬一崔刺史不喜你和僧人來往,怎麽辦?你可有其他法子?”
其實真正讓崔向擔心的不是崔刺史,而是對崔刺史看不過眼的盧關,同時還有一點,就是當今聖上厭惡佛教,萬一盧關以崔刺史與僧人過往過密參崔刺史一本,以現在皇上的心胸,再加上明年發動的會昌法難,隻怕會對崔刺史大大的不利。盡管唐武宗李瀍命不久矣,但畢竟他是皇上,臨死之前隨便殺幾個不順眼的人,還是誰也擋不住的。
崔刺史對他有恩,必須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替他解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崔居又撓頭,撓了三撓,忽然笑了:“不走崔府正門,走側門,在三文街上有一處側門,一般人不知道此處是崔府的側門。”
崔向點頭稱好:“側門的門房你可要交待詳細了,不要讓他驚動崔府之中其他人等,以免惹人非議。”
崔居一聽此話,又有點上愁地說道:“側門的門房倒是好說,他叫崔全,人很機靈,也聽我的話,就是,就是側門正好開在西廂……”
“西廂怎麽了?”崔向腦中又浮現出《西廂記》來。
“西廂是我姐姐住的地方,她最愛向父親說我的壞話,枉費我一片好心,經常給她買一些上好的胭脂水粉……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崔鶯鶯,又住在西廂,崔向強迫自己不去想什麽《西廂記》,琢磨一下,又問:“你姐姐可有什麽把柄落在你的手中?”
教別人學壞,崔向不免自責幾句。不過一想反正是為了崔家,也就釋然了。
“有,姐姐她喜歡一個姓張的士子,二人郎情妾意,已經暗中交往一段時間,我忍了又忍,才沒有告訴父親。要是這次她壞我好事,說不得也要把她出賣了!”崔居一臉忿恨。
崔向雙目圓睜,嘴巴大張:“張珙,張君瑞?”
崔居的驚訝不亞於崔向,後退一步:“你,你怎麽知道?難道你與張君瑞認識?”
不認識,不過可是聽過他的鼎鼎大名,作為大唐最負心的男人,張珙之名流傳千年而始終被人津津樂道。隻是崔向清楚的是,後世的《西廂記》經王實甫美化,成為美滿結局,而真實的故事卻是,張珙的所作所為為後世創造一個令無數女子不願意麵對的成語:始亂終棄!
崔向不免有些頭昏眼花,繞來繞去,怎麽還是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