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契丹的使者

回到驛館,已是將酉時已過,陳堯谘甚感疲憊,還未吃晚飯,便在榻上雙眼微閉,正是似寐似醒之間,那小廝跑了進來,笑道:“陳公子,呂大人在廳堂求見,你看是否相見。”

陳堯谘忙整理衣冠,在小廝帶領之下,向正堂而來。

呂大人正一捧香茗,見陳堯谘從後堂出來,起身笑道:“老夫冒昧拜訪,打擾之處,還望陳公子恕罪。”

陳堯谘連忙拱手施禮,道:“呂大人嚴重了,能得呂大人光臨,此本是求之不得之事,小子倍感榮幸啊,小子未曾相迎,還望呂大人恕罪啊。”說完,相請之下,兩人分賓而坐。

陳堯谘笑道:“呂大人政務繁忙,光臨這驛館,必是有重要之事啊。”

呂端哈哈一笑道:“不愧柳學士弟子,觀人而知其意,真是才識不淺。老夫下得朝堂,便匆匆之間來此拜訪,卻是仆人們說,陳公子尚未歸還,無奈折返而歸。此次再拜訪,才得以相見。”

陳堯谘歉意的道:“官家相召,堯谘不敢有違聖命,因而將至酉時才折返而歸,望大人恕罪。”

呂大人笑道:“沒想陳公子雖是年幼,卻是如此聖眷正濃。實不相瞞,老夫此來,實為有一事相詢,望得陳公子之言。”

陳堯谘自問與這呂端乃是初次相逢,並未有何相交,怎能有何事向他而言,心裏自是疑惑,回道:“呂大人嚴重了,小子雖是仰慕大人已久,卻是未曾拜訪,不知大人所謂何事,小子定當知無不言。”

呂端見他甚是疑惑,心裏明了,笑道:“陳公子不必如此,老夫雖是身在朝中,卻是與範大人甚是相和,引為知己,這自中立兄出任劍南道節度使,便未曾相見,陳公子從成都府而來,老夫但想知曉,這老友如何。”

陳堯谘心裏釋然開來,心下明了,笑道:“大人嚴重了,大人與師伯之交,當真君子之交啊。”

“師伯,陳公子莫非真與中立兄相識?”呂端疑惑道。

陳堯谘笑道:“師伯與恩師視為知己,小子在南部縣因恩師引薦,見過其麵,師伯卻是以其山水之畫贈與小子,使得小子受寵若驚。”

“哦,真是如此,中立兄確實與柳學士相交莫逆,他以畫相贈,陳公子果真是有福氣之人啊。”

陳堯谘沉聲道:“可是,自從去歲重陽,與王欽若相比試望江樓之後,便未曾相見,心中亦是掛念的很,今日聽得大人相詢,小子慚愧啊。”

呂端笑道:“既是你與中立兄為師伯之誼,老夫托大,便是叫你一聲‘賢侄’了。”

陳堯谘站起身子,道:“大人此言甚是。”

呂端道:“賢侄不必如此,如賢侄回鄉之日,便托得老夫之情,望相轉達,就言老友掛念了。”

陳堯谘道:“大人所托,小子銘記於心。”

呂端說完,也就未在久坐,便是起身告辭,陳堯谘送於驛館之外。

……

第二日一早,陳堯谘才用過早飯,便是在屋裏看些詩集,正是起勁之時,門外小廝跑進來道:“陳公子,宮裏秦總管前來,說官家相召。”

陳堯谘放下書走了出來,便看見秦翰在院子裏匆匆似地來回的走著,似很是著急,見到陳堯谘出來,急急的走了上來,麵色焦急的道:“陳公子,官家正等著你呢,快跟咱家進攻去吧。”

陳堯谘笑道:“那便走吧。”

陳堯谘座上小轎子,便是一對禦林軍開道,向著皇宮而來。走到宮門,便有禁軍侍衛前來相詢問,隻見秦翰從身上拿出一塊令牌,那侍衛便開宮門方行了。

一行人進入正門,便向著紫宸殿而來,紫宸殿是皇帝視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會、郊廟典禮完成時的受賀及接見使臣都在紫宸殿舉行。

來到殿前,秦翰低聲道:“陳公子,今日官家相召,在這紫宸殿想必陳公子已是知曉。今日乃是皇上接見北遼使臣而來,這使臣隨行有著遼國智者之稱的耶律彥軫,乃是遼南院大王、南麵招討使耶律耶律斜軫胞弟。此次其出使我大宋,想以修好我大宋,相約共同出兵黨項,此官家所以猶豫結黨項而拒西夏者。”陛下以為,此番修好黨項之策,乃是陳公子所出,便是要陳公子來實查一番了。

陳堯谘聞此,心裏不由得激動起來,他還是第一次見這草原民族的。早就聽聞這馬上之族,民風豪放,今日當有幸得見。可轉眼一想,這耶律彥軫可是難以應付,還是什麽南院大王的弟弟,這官家居然讓我這小小的草民來對付,還不被這高大的似牆的契丹人像小雞似的提著。想到此,心裏不禁打了個寒顫,“娘親,這都是春天了,怎麽還那麽冷呢。”陳堯谘搖了搖頭。

這時,秦總管急急的走了出來,道:“陳公子,官家宣你進去,咱們走吧。”

陳堯谘整理衣冠,隨著這秦公公走了“大宋無人否,就以這黃口小兒來解題。”,卻是見太宗已是端坐正殿,文武大臣、禦史百官已是雙雙兩立。陳堯谘左看看、右望望,不知站立到什麽地方。

太宗笑道:“可是陳堯谘到了。”

陳堯谘行禮道:“草民參見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宗揮手道:“免禮吧,今日你卻是頭次到這紫宸殿,那就到朕的殿前站立吧。”

眾位大臣聽了此言,莫不驚訝,“這殿前可是禦前侍衛之地,禦前侍衛雖是品級不高,卻是官家近侍,陳堯谘能有如此之地,真可謂嬌寵之至啊。”不知他們知曉太宗與陳堯谘昨日曾並肩而行,會做何感想。

這時,秦翰道:“宣契丹使節進殿。”這一生傳去,聲聲傳響,不到片刻,便看見殿外走進一行人,當前一人,濃眉大眼,步履盎然,走到近前,昂聲道:“大遼使臣,耶律沙率使節團拜見大宋皇帝陛下。

呂端出列,朗聲道:“耶律沙,你在契丹,官拜何職啊。”

耶律沙回道:“南府宰相。”

“那你可知出使禮節,是契丹人皆如此傲慢無禮嗎?見我朝陛下,無參拜之禮,盛氣淩人,有何修好之意。”呂端聽他回答,朗聲嗬斥,聲音回響著這紫宸殿。

耶律沙笑著道:“大人勿要如此激憤,這兩國修好,乃是長久之計,其利想必貴國陛下知曉,何須繁文俗禮啊。”

這時,一行人之中,走出一中年人,朗聲笑道:“在下聞貴朝文采過人之士不少,特地以此行討教一番。”

太宗見此,出聲出聲道:“你是何人?”

此人出列抱拳行禮,道:“在下耶律彥軫,,乃是隨從使節,參拜大宋皇帝陛下。”

太宗點了點頭,未再言語。

耶律彥軫笑道:“陛下,我大遼此次出使之要,一則是為修好兩國,共商出兵西夏之事;二則是為這大宋年輕俊傑而來。”

太宗奇道:“此言何解?”

耶律彥軫闊步昂首道:“陛下,我大遼聞得貴國多才之人不勝計,此次有幸得訪,便是要尋得才智之士,比試一番。”

太宗朗聲道:“那不知貴使,這是如何的比法。”

耶律彥軫笑道:“這倒是簡單之極,皇帝陛下一定喜愛。這比試有兩題,皆是奇聞巧事而已。不知這滿朝文武可有敢比試之人。”

呂端道:“我大宋皆是飽讀詩書之人,才華橫溢之輩,奇聞巧人層出不窮,你可是勿要後悔?”

耶律彥軫笑道:“如貴國能有人回答這三題,我耶律彥軫願為其執弟子之禮。”

太宗笑道:“你契丹可是厲害之極,比試都選在我大宋這金鑾殿之上了。那你可選何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