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清代的中樞決策及其機構(1)

清承明製是曆史定論,不過,細說起來,兩朝的製度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但是在皇權**方麵,明清卻有一以貫之的精神血脈,所有的製度安排,無一不是圍繞著如何加強皇帝的權力展開的。在中樞決策層麵上,雖然清代將內閣閑置,另辟軍機處,但以朝臣為皇帝做秘書的決策機製是跟明代一致的。明清皇帝製度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皇帝自身素質和表現上,總的來說,明代的皇帝政務荒怠的多,出了一些空前絕後的昏君,但清代皇帝勤政的多一點,除了晚清沒有當過家的同治皇帝有些荒嬉之相外,其他皇帝,無論賢與不肖,對政務倒是都還關心,人人都把祖宗的基業當回事。

正因為如此,清朝中樞決策機製的運轉,完全是圍繞著皇帝的意誌和行動在轉,不像明朝那樣,時常大權旁落到司禮監太監和內閣的手中。原來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族人,從一個並不十分強大的耕獵民族過渡到一個龐大的帝國統治者,確實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他們在學習漢文化方麵做得比元人好,在吸收明朝君主**精神上做得更好。跟明朝不同的是,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統治者,他們的集權不僅指向皇帝,還指向整個統治民族,將滿人集權和皇帝集權結合起來。隻是他們的做法比較巧妙,大權集中小權分散,而且實行滿漢隔離,所以,雖然集權程度相當高,但並沒有引起民族間的強烈敵視。

清朝的決策機構和機製經過了一個比較長的進化期。這期間,既有學習和漢化的過程,也有對自身傳統的克服,以及自己的青出於藍的“創造”。

1.從議政王大臣會議到軍機處

滿族雖然跟從前入主中原的女真人有種族上的關係,但在文化上,他們之間的繼承性已經基本中斷了(原來的女真文字曆史,跟後來的滿人毫無關係)。明朝中葉以來再次崛起的建州女真,文明程度還處於相對較低的層次上。努爾哈赤所建立的八旗組織,帶有較濃的原始部落氣息,旗主和旗眾之間,存在較強的人身依附關係,而各旗也具有很強的自治意味。努爾哈赤雖然是個具有特殊魅力和才能的領袖,但依然得尊重部落的軍事民主傳統。滿族開始建立的後金政權,實際上是一人領導下的各旗旗主(八貝勒)共治國政的體製。最高決策實行的是議政製。隻是由於努爾哈赤個人能力超強,才使得政體圍繞著他一個人轉,似乎是一種個人的集權統治。

到了皇太極時代,八貝勒共治轉化為議政王大臣會議。議政時不僅八貝勒參加,而且各旗的第二號、第三號人物(大臣)也被邀參加議政,人數的增加意味著原來的決策人員貝勒權力的2減弱,這實際上有利於皇帝意誌的推行。同時,由於滿人的漢化已經達到一定程度,在製度上,皇帝的集權畢竟跟原始民主製有著本質衝突,所以,這一時期皇帝經常甩開議政王大臣會議,另起爐灶,開始由類似皇帝秘書班子的內三院介入決策。

入關之初,由於皇帝年幼等原因,滿族王公貴族的勢力有所增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議政王大臣會議的作用有所增強,這種體製決定了清朝初年國策的基本走向,使得這個少數民族王朝呈現出某種元朝的麵貌。然而,畢竟滿人不是蒙古人,一方麵,蒙古的前車之鑒告訴他們,單憑武力,是無法統治漢族這個具有悠久文化傳統的龐大民族的;另一方麵,已經定居多年的滿人,在關外就已經深受漢族俗文化的熏陶,大量接受漢人的俗文化。漢人的小說和各種說唱藝術,在滿人中很有市場,因此具有漢化的基礎。進關以後,對於整個滿人上層而言,漢人文化從雅到俗的兩方麵誘惑力,是處在從蒙昧到開化的過程中的他們所難以抵禦的。滿人自己新創的文字沒有曆史和典籍,更沒有屬於滿文的詩歌、小說、戲劇和傳奇。在政治上,他們需要漢人的經驗和學說,需要消化漢人的製度和典章。以康熙消滅鼇拜集團親政為標誌,滿人漢化的趨向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與此相關,議政王大臣會議也逐漸淡出。到乾隆年間這種製度正式結束自己的使命。

其實,早在皇太極時代,滿人已經開始學漢人皇帝,為自己安排秘書班底,設置內三院。人關以後,又將內三院改為內閣。康熙獨立主政之後,內閣體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幾乎恢複到明代的規模。不過,成年以後的康熙,很快對內閣這種在明代已經過於成熟,也過於龐大的辦事機關感到不滿意,凡事保密程度很差,而且效率低下。於是,皇帝讀書的南書房,逐漸成為另一個更受皇帝歡迎的秘書處。秘書的組成是陪皇帝讀書的文學之士,他們大多是翰林院的翰林,平時在陪皇帝說經講史、談詩論賦的同時,也在政務的處理方麵,為皇帝提供谘詢。由於南書房不是一個機構,擔任秘書的這些人雖然都是被皇帝看上、受到特殊信任的官員,他們的本職依然是翰林或者別的官員,個別人甚至是白衣(如方苞)。他們職務上的特殊之處,隻是加上個“南書房行走”或“人值南書房”的名義。顯然,比起內閣來,這些位卑而且年輕的文學之士,做秘書要更稱職些,所以,在康熙中期以後,決策的中心就逐漸地轉移到南書房了。

方苞因戴名世案入獄,後因李光地的營救出獄。康熙對方苞的學問十分仰慕,命他以白衣之身入值南書3房。每奏事,康熙則嘉賞之,說就是翰林院中老輩也超不過他。方苞還參與編校樂律和曆算書,康熙又讓諸皇子跟他學習,皇子自誠親王以下皆呼之為先生。(徐珂:《清稗類鈔》第三冊)

雍正上台之後,出於對西北用兵的需要(對付準噶爾),建立辦理軍機處,以便能快捷而機密地辦理西北軍事事宜。由於雍正為了消弭“奪位”的謠傳而不在正殿乾清宮居住,搬到偏殿養心殿,於是軍機處也就設在隆宗門內緊靠西六宮的牆邊,離養心殿隻有幾步遠。此後雖然有過短時間的反複,但軍機處逐漸成為清朝的決策中樞。南書房雖然一直還有作用,但處理政務的重心已經轉移到軍機處,而內閣則變成了隻有幾個低品級的中書待著的閑衙門,內閣大學士則成為朝廷給予德高望重的朝臣的榮譽銜。

清代內閣大學士分為三殿三閣,依地位排列依次為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各個殿閣還另配一個協辦大學士。大學士正一品,協辦大學士從一品。在清代,凡是位列大學士和協辦大學士的人,都會被尊稱為“相”或者“相國”,實際上如果這些人不兼任軍機大臣的話,是沒有資格參與機要的,他們事實上隻是作為文官的榮譽領袖存在的。

軍機處在性質上跟明代的內閣一樣,仍然屬於皇帝的秘書班子,隻是這個秘書班子要比南書房更正式一點。軍機處有軍機大臣和軍機章京兩類辦事人員。軍機大臣是軍機處的主要成員,原本都有自己的本職,如六部的尚書、侍郎等等,進了軍機處,本職事務依然不免。所謂的軍機大臣,隻是在本職之上加上“軍機大臣上行走”、“軍機處上行走”的頭銜,新選的加上“軍機處學習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之類的頭銜,俗稱“大軍機”。軍機大臣沒有定額,少的時候3、4人,多的時候達到過11人,一般則3、4人到4、5人不等。軍機大臣每日輪流值班,隨時聽候皇帝差遣,處理軍國大事。如果有大事需要商議的話,則全體到養心殿去,跟皇帝一起議事。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在皇帝發問的時候,提供谘詢。軍機大臣中通常資曆最老者為首席軍機大臣,資曆最淺者俗稱“打簾子軍機”,因為軍機大臣到皇帝處商議國事,太監一律不許在旁,進出養心殿都得軍機大臣自己打門簾,資曆最淺者進出都在最後,自然打簾子之事非他莫屬。

軍機處設立之初,清朝各部的部員多借故前來探聽消息,擁擠於軍機處窗外,不成體統,而王公大臣,也往往以前來找軍機大臣攀談為名,打探機密。嘉慶初年,為4了加強軍機處的保密性,特令都察院和六科給事中,加派禦史輪流到軍機處外監督看守,嚴禁非軍機處的人進入。非軍機處的人,即使貴為王公閣相,隻要擅自踏上軍機處台階半步,一律格殺勿論。清朝滅亡前幾年,張之洞被招入京,朝廷準備讓他入主軍機,張到軍機處辦事,猶然不肯踏上台階,其實,當時這條禁令其實早已廢弛。小說.中國政治製度史導論(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