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改革是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矛盾的根本途徑,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即從供給側入手針對經濟結構性問題及體製性障礙而推進的改革,是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提出的重要思想,是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內容。本章是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係統闡述。通過本章的學習,要明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涵、目的、舉措,並創造性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高社會生產率。

一、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最根本任務就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核心。發展生產力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發展生產力是解決中國各種問題的關鍵和基礎。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是一個社會整體性變遷和進步的過程,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全麵發展。但是,最根本的還是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實現經濟的現代化,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是解決一切社會問題最根本的條件。

經濟學家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來源於兩個主要因素:大規模的資本投資(來自國內的高儲蓄和外國投資)和生產力的快速增長。其基本邏輯是經濟製度改革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生產,從而帶來了更多的產出、投資

和不斷的經濟增長。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正在經曆一個速度變化、結構調整、動力轉換的複雜轉型過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問題倒逼、必經關口。產能過剩、高房地產庫存、高杠杆等,都是轉型中的問題,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以供給側為重點,還是以需求側為重點,要依據宏觀經濟形勢作出抉擇。我國經濟發展麵臨問題的主要方麵在供給側。比如,一些行業和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同時大量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依賴進口。再比如,農業發展形勢很好,但有些農產品卻不能很好適應需求變化,群眾不買賬。又比如,一些有大量購買力支撐的消費需求在國內得不到有效供給,消費者將大把鈔票花費在出境購物、“海淘”購物上。我國不是需求不足,或沒有需求,而是需求變了,供給的產品卻沒有變,質量、服務跟不上,帶來大量“需求外溢”,消費能力嚴重外流。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必須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的供給側改革不是裏根經濟學的模仿和複製,其核心內涵是深化改革解放生產力,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係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這為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升級版的整體躍升,給出了極為重要的指導。 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看,供給側結構

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內在關係的兩個基本方麵,沒有需求,供給就無從實現,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給;沒有供給,需求就無法滿足,新的供給可以創造新的需求。供給側管理和需求側管理構成宏觀調控的兩個基本手段,需要相互配合、協調推進。

知識鏈接

供給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該學派強調經濟的供給方麵,認為需求會自動適應供給的變化,應當消除阻礙市場調節的因素。這個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拉弗把供給經濟學解釋為:“提供一套基於個人和企業刺激的分析結構。人們隨著刺激而改變行為,為積極性刺激所吸引,見消極性刺激就回避。政府在這一結構中的任務在於使用其職能去改變刺激以影響社會行為。”美國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陷入滯漲,1981 年裏根就任美國總統後,采納了供給學派的意見,提出“經濟複興計劃”,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稅率,減少政府幹預,縮減政府開支,緊縮貨幣供給。其中,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從70%降至28%,提高了可支配收入,增加了勞動供給意願,也推動消費上行;而企業所得稅率從46%降至33%,直接提高了企業盈利,也提高了企業投資意願。裏根經濟學大獲成功,令美國經濟迎來大穩健時代,也為美國長期經濟增長打下了堅實基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