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國際關係現代化的現實基礎與環境

國際關係首先是主權國家之間的事情,所以主權國家的存在及其在國際政治中作為基本行為主體的地位,既是現存國際關係的基礎,也是國際關係現代化的基礎。

然而,國際關係的進化不僅僅是國家之間的事情,它是需要環境的。就像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如果是在一個很嚴肅、莊重的場合,即使當時兩人都很討厭對方,也很難拳腳相加;但是,如果是在野地裏,或者是周圍的人都起哄,慫恿雙方打架,就很容易發生暴力衝突。國際環境對國際關係有著巨大的塑造功能。傳統的國際關係,之所以充滿著惡性競爭和暴力衝突乃至戰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國際環境惡劣。在弱肉強食、爾虞我詐、唯利勢圖、勝王敗寇的國際環境中,即使有個別道德高尚的國家,也會被迫選擇權力政治思維,以適應環境,否則就難以存活。在當今時代,國際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為國際關係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背景。

一、主權國家的演變及其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

自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以來,主權國家就成了國際政治的基本行為主體,國家在主權上是平等的。當然,那時的主權平等原則僅適用於歐洲。在殖民主義時期,廣大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沒有主權,或者是沒有完整的主權。以後,美國、日本等國加入了主權國家行列。《聯合國憲章》將主權平等原則推廣到全球,適用於所有聯合國會員國。現在聯合國有193個成員國,無論大小、強弱、貧富,在法理上一律平等。

這種平等首先體現在聯合國大會的表決機製上。無論是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國家,還是隻有幾十萬人口的國家,都擁有平等的權利。對那些小國來說,它們的投票權就是一種政治資源。有時,大國為了爭取到小國的支持,不得不通過各種方式討好它們。

主權平等還體現在國與國的關係中。兩個國家在發展關係時,在正常情況下,都要相互尊重主權,特別是領土完整。大國、強國很難無端地占有小國、弱國的領土。領土兼並、國家被滅,已經成了當今國際政治生活中非常罕見的事情。

主權國家是當今國際政治的基本行為主體,因此,國際關係即國家間關係就成為國際政治的主要內容。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不可能有哪一種行為體能取代主權國家在國際政治中的地位。

然而,另一個趨勢也非常明顯,即國家的主權越來越受到侵蝕,國家出於各種原因必須讓渡一部分主權。

侵蝕國家主權的主要力量就是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次國家行為主體和超國家行為體。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國家間共同利益增多,相互依賴增強。多數國家為了獲取全球化所帶來的利益,都選擇遵守共同的規則,比如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主權的弱化。與全球化相伴隨,跨國公司等超國家力量出現,並影響國際政治。與全球化密切相關的區域一體化也對國家主權造成嚴重衝擊。像歐洲聯盟這樣的國際組織中的成員國,就不得不讓渡出一些主權,如貨幣、關稅。此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主權國家的行為受到約束。

不過,國家主權所受到侵蝕還隻是局部的、淺層次的,並未動搖主權國家的地位。就拿歐盟來說,各成員國的大政方針,還是由本國政府製定,特別是在外交上,歐盟機構領導人的決策權以及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遠不如歐盟重要成員國如德國、法國領導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