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遏製強楚連橫合縱,蘇秦張儀笑裏藏刀
秦惠文王自從漢陰大戰,被楚懷王打得狼狽不堪,倉惶逃到隴南,回到鹹陽臥病三月不起,每時不在想著打擊報複,一雪前恥。---瀏覽器上輸入-WwW.69Ζ看最新更新---一日,秦惠文王對張儀說:“我每日不在想振興秦國,稱霸中原。無奈,楚懷王太強,與其爭鋒,難有勝算。有什麽辦法可以打敗楚軍,拔去楚懷王這顆釘子呢”? 張儀說:“一個武師再能打,一個人打不過他,二個人合力可不可以,二人還打不過,三個人總可以吧!這是打敗武師的一種方法,還有另一種辦法,那就是讓人輪流跟這個武師打,等到這個武師打得筋疲力盡的時候,冷不防給他一拳,這個武師不就倒下了嗎。”秦惠文王說:“你到底想說什麽”?
張儀說:“秦、楚二軍爭鋒,秦不能勝楚,若是秦、魏、韓三國合為一體,秦就能勝楚了。霸主的地位王冠,人人明爭暗鬥都想得到,如果讓每個想要霸主王冠的人都跟楚懷王鬥兩下,楚懷王則疲於奔命了。魏王想做回霸主,齊王想當霸主,就連越王也想當霸主,可他們都知道單打獨鬥絕不是楚懷王對手,明槍不能取勝,那他們的暗箭就無時不在搭弓了。別看楚懷王如日中天,其實他的處境正在往不妙的方向發展”。秦惠文王說:“依你之見該怎樣”? 張儀說:“韓、魏、蜀三國都是既怕楚國又怕秦國,而秦、蜀聯合或者秦、韓聯合或者秦、魏聯合都不能克製楚國,秦、韓、魏、蜀四國聯合,就能克製楚國了,如果再有越國相助,五國聯盟,何愁不能打敗楚國。現在的韓、魏、蜀三國軍隊都被楚軍打敗,他們的土地都被楚國侵吞,這就決定他們都有意願和秦國聯合,共同對付楚國。因此,我隻要遊說他們,自然就能成功”。
魏惠王自從古城、陘山之戰,被楚懷王打得焦頭爛額、倉惶逃到偃師,回到安邑後,常常哀聲歎氣。有一日,魏惠王對張儀說:“我現在真的是老了,打不過人家了,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他們不僅都想搶我霸主的王冠,而且都想瓜分我的財產,我該怎麽辦呢”? 張儀說:“當一個人力量不如人家的時候,就得借助於別人的力量。現如今,楚、秦、齊三國,任何一方都比魏國強,秦國掠占你的西河,齊國奪取你的東地,楚國占據你的許昌,你不想給他們,能行嗎?不僅損兵折將,而且依然被他們奪去。這樣下去,用不著多久,你的財產就會都被他們搶奪去。其實,你為何不找個幫手,借助別人的力量來對付他們呢”? 魏惠王說:“我也想過這些,我知道現在不是楚懷王對手,我也請過韓襄王相助,可韓怕楚軍,不敢幫。我也請過齊王相助,哎!割地給錢不說,又還得看他眼色行事,還不定幫得上忙。不請也罷,再請下去,我的大梁、濮陽都得讓給齊王了”。
張儀說:“你和韓王聯手,都不是楚懷王對手,他又怎麽敢出手幫你呢?那不是自找苦吃嗎?你找齊威王幫你,他要的是你的霸主王冠和城池,你為何不找秦惠文王幫你呢”? 魏惠王說:“哎!還不是一樣”。 張儀說:“不一樣,你和齊聯合,對付誰呢?若是對付楚國,魏、齊聯手,未必就勝得了楚軍,襄陵、荷澤之戰,不正好說明嗎?楚、齊邊境,齊軍無險可據。楚、齊對抗,楚強齊弱,楚軍北上,**。因此,齊王未必真的肯與楚王正麵交惡。相反,還有可能反過來侵吞你的財產。魏、齊聯合對付秦國,就算打勝了秦軍,你能得到補償嗎?不能,因為魏、齊聯軍進不了關中、鹹陽。相反,你不但要勞師動眾,還得支付給齊王的出兵費用,這種生意是隻賠不賺的。其實,有一種妙法,既能保全魏國,又能撈取外塊,你為何不采用呢”?
魏惠王說:“有什麽辦法呢”? 張儀說:“魏、韓一起與秦聯合對付楚國,等秦惠文王與楚懷王正麵對決時,魏就在後麵,韓就在側麵,給楚懷王狠狠地捅上一刀,捅完就跑,楚懷王被秦惠文王纏住,不能追你,何況還有越國可以幫助魏、韓。楚懷王受了韓、魏的側、後二刀,必然元氣大傷。你和韓王不就可以乘機拿回你們的土地財產,說不定還能狠狠的掙上一筆。秦、魏、韓三國聯合,對付齊國,齊王就隻有挨打的份了,到那時,你還能不飲馬微山湖嗎?這可是隻賺不虧的買賣”。
齊威王自從在荷澤被楚懷王打得大敗而逃、方知楚軍實力比齊軍強好多,回到淄博終日茶飯不思,哀聲歎氣。孟嚐君見狀隨問齊威王:“大王為何哀聲歎氣呢”?齊威王說:“齊國到了今日,西不能圖魏,不僅老大做不成,還得南受楚欺,故而歎息”。 孟嚐君說:“大王何不問蘇秦”?有一天,齊威王對蘇秦說:“方今天下,楚國最強大,沒有一個國家能與之爭鋒。現在齊國的國土比楚國小得多了,秦國又一天比一天壯大,齊國西麵不能往魏、趙發展,南麵還得受楚國的欺壓,怎麽辦呢”?
蘇秦說:“大王之所以不能西進,是因為魏、韓倒向秦國的緣故,大王之所以南受楚欺,是因為大王選擇了不應該選擇的方法。為什麽呢?大王既知楚懷王天下無敵,為何還要和他作正麵的硬碰硬的爭戰呢?因此,楚國,隻能利用,不能正麵與它為敵。大王想西進,就得依靠楚國,齊、楚聯合,必然戰勝秦、魏、韓三國。楚懷王雖然有霸氣,卻是好大喜功,現在大王不可以與他爭功。恰恰相反,大王不僅要放下老大的身份,口裏念念楚王前、楚王後,而且還要給楚懷王多戴幾頂高帽,什麽天下霸主、諸侯盟主之類的,吹捧得楚懷王沾沾自喜。這樣,楚懷王就會當大王為兄弟,齊、楚聯盟不就結成了。若是楚國對秦、韓,齊國對魏軍,秦、韓、魏三國能不被打敗嗎?到那時,魏國的大梁、濮陽,還能不歸大王所有嗎?而大王給楚懷王戴上霸主、盟主的桂冠,秦王必然會反對。這樣,秦、楚關係就會破裂,那就讓秦、楚兩國的軍隊去對決消耗實力吧”!
蘇秦接著說:“齊、楚與魏、秦、韓的軍事對峙,必然會產生出兩種結果:第一種結果是越國加入魏、秦、韓、蜀,共同對付齊、楚兩國,這樣,越軍要北上西進,就必須衝破楚軍的封鎖線,這就使得楚懷王必然要同時對付魏、秦、韓、蜀、越五國的軍事進攻。楚軍就必定會被迫分散於東、西、南、北數千裏同時作戰,楚懷王就會疲於奔命,東西南北四頭皆不顧。大王這時可瞄準機會,在背後給楚懷王狠狠一刀。不過,不插則已,一插就要致楚懷王重殘在身,不能反撲才行。否則,打虎不成,就會反被虎傷。第二種結果是趙國加入齊、楚的軍事聯盟,一旦趙、齊、楚聯合,魏、韓就會恐懼而倒向齊國。齊、魏、韓、趙、燕、楚六國共攻秦,讓楚懷王去當縱約長,由楚軍主力去攻打秦國,秦軍必然會大敗。秦國衰敗,楚國削弱,天下霸主不就是大王你了”。
於是,齊國的遊客和齊王的說客接二連三的到達楚都荊州。首先是齊王的文臣陳豫到了楚都,賀喜楚懷王成了天下諸侯的霸主,無外乎是說楚國有多麽強大,楚軍有多麽的英勇,楚懷王是多麽神武的恭維話。接著是齊國的宰相蘇秦到了楚都,恭賀楚懷王成了合縱國的盟主,六國的縱約長,統率著六國軍隊。楚懷王的宗親近侍大夫屈原也在一旁跟著鼓勁說:“大王今日不僅做上了天下霸主、諸侯盟主,而且統帥著六國軍隊,多威風哦!那秦王不識抬舉,膽敢與大王作對,明日大王親統六國軍隊,掃平秦國,那是指日可待的事,看以後還有誰敢不以大王唯尊、誰敢起來與大王作對”?
屈原,本不姓屈,名平,羋姓,氏熊,是楚懷王宗親,算是楚懷王的遠房親戚,比楚懷王小十四歲,少時憑著和楚懷王是宗親關係,上了幾年楚國皇家學校,算是有些文化,後來他的宗氏姐姐屈容(上柱國屈武之女,屈匄的胞姐)嫁給了楚懷王(那時還是楚國的太子),由於屈原有些聰明,便被楚威王召進宮內當太子(楚懷王)侍讀。長大後,憑著北宮娘娘屈蓉是他的宗氏姐姐,二十二歲那年(楚懷王四年)楚懷王便賜給屈原一官半職,楚懷王看他是屈容的宗弟,又有些聰明才智,舉止動作有些文鄒鄒,說話還帶有點娘娘腔,天生就是個做太監的料子,也就把他放在身邊當近侍,日夜陪伴著他進出楚王宮。二、三年後,便被楚懷王提拔為近侍大夫(相當於後來的太監主管),所不同的是,在楚懷王的那個年代,還是“刑不上大夫”的年代,比起以後的“公公”和太監主管要優越威風得多了。而這屈原一做上了楚懷王的近侍大夫,自然也就能夠在內和楚懷王一起談論國事,在外則替楚懷王接待賓客,應對諸侯了。
屈原為什麽在一旁跟著蘇秦鼓吹什麽合縱聯營,原來是在此之前,楚懷王曾派屈原出使齊國,代他感謝齊威王的美意。這屈原到了齊國,晉見了齊威王,齊威王便把屈原當作座上客(和齊威王坐在一起吃飯、促膝談心)。相傳,齊威王一生的座上客就兩個人,一是蘇秦,一是屈原。而齊威王之所以會把屈原當作座上客,完全是蘇秦的主意,再加上齊威王的女兒田蕙是楚懷王的東宮,在楚明宮後宮裏排第三,又與西宮贏秀(秦惠文王的親妹妹)不和,西宮贏秀與楚懷王的宗妹羋秀(秦惠文王的南宮,日後的宣太後)很是要好,情同姐妹,而東宮田蕙又和北宮屈容相聯手,在楚懷王的三宮裏,北宮屈容是最大的,但屈容的王後地位麵臨著西宮贏秀的威脅,因而北宮屈容和屈原等人也想借助齊國這個大靠山。
蘇秦知道楚懷王後宮的厲害關係,隨事先進言齊威王要拉住屈原,拉住屈原便是拉住了楚懷王的北宮和楚國的屈氏三大夫(屈匄、屈莊、屈原)以及上百萬屈氏楚民。因此,齊威王遂對屈原說:“你的才華不在蘇秦之下,怎才做個大夫呢?以你的才幹,早就該當楚國的上大夫或相國了,你不是楚懷王的宗親嗎”?齊威王接著說:“隻要楚、齊聯盟,共同對付秦國,本王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向楚懷王推薦你當楚國的上大夫,並任命你擔任齊國的相國”。 這屈原真是受寵若驚,還真的把齊威王當作伯樂了。
從此,屈原和蘇秦同受齊威王所指示,對於楚懷王和楚國的戰略決策,一個在內,一個在外,不斷地鼓吹楚、齊聯盟,打擊秦國,千方百計的破壞楚、秦關係。因為楚、秦關係一破裂,西宮贏秀自然也就失寵,北宮屈容自然為尊,東宮田蕙也就自然坐大,這不但對屈原及其宗氏利益是十分有利,而且對齊國也是十分有益的。而屈原還真的不負齊威王所望,在齊國的金錢和人事的支持幫助下,憑著他的王親身份,回到楚國後便迅速拉起了幫派,不但在政府裏、軍隊裏,而且在楚懷王的王親國戚裏,形成了以屈原和屈莊為中堅的親齊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左右著楚懷王的軍政大事。這一狀況,一直到了鄭袖入宮,被楚懷王立為楚國南宮王後以後才發生了根本性改變。
公元前322年(楚懷王七年),楚懷王命官吏鑄製水、陸道路的經商通行金節。舟節和車節分別記載水、陸行經路線、地名,以及免稅、納稅的有關規定,根據這些金節的規定,便可知這時楚國的疆域是西北至商州兔禾關,東邊到金陵和廣陵以北的昭關,北到伊川、許昌和襄陵。同時,楚懷王又命屈原、陳軫等人製訂法律條款以及有關行政規章製度,設立金行和綢莊。公元前320年(楚懷王九年),楚懷王在齊、魏等國的簇擁下,擴建了楚王宮,增高了楚王台,興修了遊樂園,行起了天下霸王的派頭,國庫裏的開銷自然花費不少。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隻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