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熙熙攘攘的人群的杜萱娘突然心頭一跳,目光落在對街酒樓門口一個熟悉的人影身上,那不是崔穎的貼身護衛王寶麽?難道崔穎就在對麵酒樓上?想到這裏,杜萱娘的心髒急跳了幾拍,那家夥不是說在龍泉驛鎮有重要公事,連與她相見的時間都沒有麽?
還沒等杜萱娘想明白,對麵又出現了崔穎豐神如玉的身姿,仍舊是月白襦衫,藍色方巾,鶴立雞群地站在人群中,杜萱娘心頭湧起一陣喜悅,不過是十來天沒見,竟像是過了一年。
崔穎站在酒樓門口微微側身,一位身著鵝黃長裙,桃紅披帛,戴著白紗湘妃竹帷帽的窈窕女子從酒樓出來,二人說了句什麽,女子似乎在笑,又似乎是喝醉了,沒有站穩,輕輕地斜靠在崔穎臂彎裏。
崔穎挺直如鬆,臉上是溫煦地笑,直接將杜萱娘的眼睛刺痛。
這是杜萱娘從來沒見過的崔穎的另一麵,杜萱娘一直以為崔穎那溫柔中帶著絲縷陽光的微笑應該是屬於她一個人的,因為他們是知己,他曾經用超爛的借口中秋深夜探訪,也曾經承諾要好好安排她,雖然她從來不認為她的生活需要別人來安排,這一切都讓杜萱娘以為自己在崔穎心目中是與眾不同的,沒想到竟然是個笑話,她對別的女子也是一樣的霽月風光,溫文和煦。
杜萱娘心底有澀澀的東西突湧而至,堵在喉間不上不下,分外憋悶。
張義也發現了崔穎,正要詢問杜萱娘要不要上前打招呼,卻發現了杜萱娘怪異的臉色,“母親,你怎麽了?”
“沒事,我們進去尋你周嬸子吧,站在人家門口總歸不好看!”
張義再看一眼遠處毫無所覺的崔穎,也知趣地不再說什麽,跟著杜萱娘進了銀樓。
周嫂子拿出老本為周玉娥置了金銀各一套頭麵,在當地商戶中,如此嫁女也算是奢侈的了,四人又去逛了綢緞莊,到最後四人全都雙手不空,尤其是愁眉苦臉的張義,連脖子上都掛滿了東西。
四人在城門口簡單地吃了點東西便往回趕了,回程中杜萱娘興致不高,一直沉默到家,周嫂子不明所以,問張義,也隻是悶悶地搖頭。
臨睡前,二人拈香祭拜張正時,張義低低地說了一句,“我早知那人不好,他和我們不是一樣的人,他送的東西我們都還給他吧!”
杜萱娘愕然,隨後又有些羞愧,她那點子上不得台麵的小心思居然連張義都察覺到了,實在有夠丟臉的,杜萱娘決定好好整理自己的心情,決不讓今天這種狀態再次發生在自己身上。
白天沒有時間看書,母子二人便固定每天晚上戍時在堂屋看書,亥中準時回屋休息。
杜萱娘有不少繁體字不認識,便向張義請教,結果有許多張義也不認識,或不解其義,張義便記在紙條上,第二天回學堂向宋夫子請教。
如此一來,張義身負特殊使命,讀書識字更加用心,不到一年時間便將《孝經》讀完。
入冬後,山上的樹木大多進入休眠狀態,正是移植忍冬藤的好時機,通過燕青的介紹,張富貴找到一批貧苦的部曲客女,由杜萱娘親自帶領著去周圍無主的荒山尋找三至四年生的忍冬藤,經過杜萱娘修枝後,再由部曲們連根掘出,運回椅子山,張富貴再帶人馬上栽種在早就開辟出來的空地上。
而給那些貧苦的部曲與客女們的工錢,杜萱娘則是以掘回的忍冬藤的株數計算,到最後結帳時,每位部曲客女都分到了一兩多銀子,最重要的是有了這一兩多銀子,這些人便可以過一個不太寒冷的冬天了。
忍冬藤栽下後,又麵臨一個嚴峻的問題,唐代沒有什麽化肥之類的東西,種莊稼需要的肥料來源便是各種農家肥,這對於連一隻雞都沒有養的張家來說,到哪裏去找足夠的糞便?總不至於拿錢去向別人家買糞水吧,那可真是豆腐弄成了肉價錢。再說,大家都知道糞水是糧食產量的保證,自家還不夠用,誰還輕易賣出去呀?
最後張富貴提出一個建議,反正肉鋪也買別人家的豬來殺,不如杜萱娘自己也養豬,養出來的豬可供應自家肉鋪不說,最重要的可以解決糞肥問題。
這是一個好提議,如今肉鋪月賺六十兩左右,還有兩個月過年,年關的生意應該更好,拿出這一百多兩銀子,勉強可做建豬棚,買豬苗的啟動資金。
說幹便幹,杜萱娘找來周五夫婦,老王,及張富貴商議,決定將豬舍建在椅子山下,左邊靠近小溪,方便取水,右邊的建糞池,靠近唯一的一條上椅子山的山路,將來取糞也方便得很。
豬舍旁邊,還打算建幾間大瓦房,方便將來管理豬舍的人入住。
周五在這一帶的熟人多,親自去幫著杜萱娘挑選木料和石料,張富貴找了工匠來先起地基,挖糞坑,有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修建豬舍之事便這樣有條不紊地運作起來,估計春節前便能建成,開了年便可以正式養豬了。
忙碌的好處便是讓人不再胡思亂想,崔穎一直沒有露麵,隻是中間差了崔安來送了幾回東西,雪白的狐狸皮,禦製的凍傷膏,專門用在雪地行走的高齒木屐,統統被杜萱娘扔進了炕洞裏。
這裏的炕與天寒地凍的北方那種可以燒柴火的土坑不同,它的周圍由磚頭或石頭砌成,上麵鋪上木板,木板上麵再鋪上穀草或棉被,實在冷得很了,或者年紀大的老人才會在炕洞裏麵放上碳盆。一般情況下,那炕洞都是用來堆放雜物的,杜萱娘專門用它來堆放崔穎送來的銀子等值錢的東西,倒是方便得很。
趙韻兒每天上午幾乎泡在張家,以學做針線為名,將哥哥們的針線活全賴到周玉娥身上,然後跟在杜萱娘身邊四處跑,儼然忠實的小跟班。
杜萱娘將曲翠櫳贈送的緞子拿出來,給周玉娥與趙韻兒兩個一人做了一件夾襖,姐妹二人穿著一樣的衣服在一起沒心沒肺地嬉鬧,像極了一對親姐妹,常招來周嫂子一大堆白眼。
趙梓農幾兄弟弄了幾條小船,在青龍河上討生活,倒是很少聽到他們再傳出打架鬥毆,或者坑蒙拐騙的負麵消息,頗有浪子回頭的意味。
周玉娥的嫁妝家具已經打好,選了個好日子先送去了朱家,而隨著周玉娥婚期的臨近,周五夫婦更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四處送貼子,連在秀水縣老家的周家幾位兄長,及多年沒有了往來的周五的繼母黃氏與繼弟周六都托人送去了帖子。
杜萱娘也趕緊去李家商鋪將早就預訂下的一對足金鐲子取了回來,“盛世古董,亂世黃金”,再過四年,足量金銀將是平安度過亂世的保證之一,杜萱娘相信周玉娥將來一定用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