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費了較長時間,秦易才帶著眾多將領,以及易字營,回到了瞻京之前。

還未走到,相距仍有數裏,秦易就看到前方官路兩側,每隔百步,就有一對著甲士卒挺身而立,肅穆恭迎。

秦易一騎當先,縱馬前行,經過這些士卒時,就聽到了甲胃刮擦聲,這些士卒整齊劃一的單膝跪下,齊聲高喊,“恭迎王爺!”

每行百步,就有一對士卒跪下高喊,極具儀式感。

秦易平澹而鄭重地,行過了這條官路,來到瞻京之前。

此時,城門處,可稱為人的海洋!

隻見城門正前方,身著各色官袍的百官,排成方陣,列隊恭迎。

而城門兩側,則是一個個攢動的人頭,數之不盡!

眾多百姓放下手中的活計,趕來城門迎接,摩肩接踵、踮腳探頭、互相擁擠,隻為了能夠看到臨瞻攝政王,看看這個立下不世功勳的人傑,擁有何等風采與英姿!

秦易剛剛行到城門前,就聽到鼓樂大響,奏起了《大祝》樂曲,慶祝大軍得勝歸來。

緊接著,便是百官躬身行禮,齊聲高呼,“微臣,恭迎王爺回京!”

秦易正要說話,卻聽到了山呼海嘯,“恭迎王爺回京!”

城門兩側,數之不盡的百姓,竟然齊聲高喊起來,聲震四野,嚇了百官一跳。

緊接著,眾多百姓,便七嘴八舌的高喊,“王爺為我朝開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理應稱帝!”

“王爺不愧是當世戰神,數月便奪下流康,銳不可當!”

“能得王爺助力,乃我朝之幸!”

這些呼喊,到了秦易與百官耳中,就變得嘈雜一片,難以聽清。

但從百姓激動的模樣,歡喜的神情,便可知道,秦易的聲望,又一次高漲!

在震耳的歡呼聲中,秦易進了城,一路前往宮城,準備召開返京之後的第一次早朝。

一個時辰後,宮城大殿中,秦易端坐於攝政王寶座上,而百官則躬身行禮,齊聲喊道,“微臣參見王爺!”

秦易點了點頭,朗聲說道,“無須多禮。”

一旁的太監,高聲喊道,“有本啟奏,無事退朝!”

太監嘴中的朝字,還未說完,定軍侯就倏地出班,動作極快,可見他早已做好了準備。

有人竟如此積極,秦易微微訝異,不由望去,發現出班者乃是定軍侯,看到對方滿臉喜色,秦易不由好笑。

這家夥,肯定說的是登基之事,八九不離十!

對方如此積極,屢屢勸進,秦易便覺得,倘若真的登基,不封對方個國公,似乎說不過去。

“王爺,微臣有本啟奏!”定軍侯拱手,高聲說道。

秦易點了點頭,示意對方陳述。

定軍侯當即說道,“王爺,經過禮部全力準備,登基事宜,已籌劃的差不多了,待到吉時一到,王爺便可登臨大寶!”

好家夥,還真有種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秦易無奈問道,“具體何時?”

禮部尚書出班奏道,“經過司天監的堪算,十五日之後,是帝星閃耀之日,乃是王爺登基的最佳吉時!”

秦易聞言,不由沉吟起來,

十五日之後,也就是瞻慶六年九月一日,間隔挺短的,這段時日裏,能找到靖儀嗎?

秦易非常希望,能夠在登基前,找到陸靖儀。

然後當麵徹談,若是對方真沒有了為帝的念頭,秦易便不抵觸自己稱帝,但若是對方有意,那便助對方重回帝位。

可經過了這麽長的時間,陸靖儀都不出現,對方心意如何,秦易已然明白,對方顯然是心灰意冷了。

但不論如何,秦易都希望,能夠找到對方,坦誠的交流一下。

所以禁不住,秦易問道,“十五日似乎有些趕,往後延長一段時日,如何?”

他並不在乎什麽帝星閃耀之日,若沒有他和將士們奮勇拚搏,帝星哪怕三百六十五天不斷閃耀,也改變不了臨瞻的頹勢。

十五日還趕?

聽聞秦易所說,定軍侯不由腹誹起來。

若不是帝星閃耀之日乃千載難逢,且時間不長,就在半月之後,否則,他巴不得明日就啟動登基大典。

他真怕秦易一覺醒來就變卦,自然是希望越早越好。

禮部尚書搖了搖頭,恭敬說道,“回稟王爺,登基所需事物,禮部皆已籌備妥當,並沒有遺漏,不顯急趕,且帝星閃耀之日,乃千載難逢,不宜錯過。”

秦易聞言,也隻能點頭,“既如此,那便定於十五日之後吧。”

十五日也不算短,找到靖儀的可能性,還是蠻大的。

隻是往後,得找個時間,召見一下袁異,讓他傳令羅織,全力尋找陸靖儀的蹤跡,越快越好!

他隱隱有種預感,自己和陸靖儀,很快就會見麵。

見秦易答應,定軍侯禁不住歡笑起來,堂中百官,也都鬆了一口氣。

他們全都憋著氣,生怕秦易征伐流康回來,就改變了主意。

幸好如今的情況,深得眾人之意!

定軍侯退回原位之後,工部尚書出班說道,“王爺,經過數月的改造,瞻京城牆已有了新的變化,城牆加厚,且增加了弩車,防禦力遠超以往。”

秦易聞言,當即應道,“做的很好,稍後本王會去巡視一番。”

接著,些許官吏一個接一個的出班奏事,說了數月之內,臨瞻發生的大事,秦易一一應答。

其中包括民兵計劃的進展,以及新型農作物的進展,等等。

匯報新型農作物進展的,正是司綺梅,數月之後,再一次見到這個端莊溫雅的美人兒,秦易的眼中,不由泛起一絲笑意。

哪怕身著官袍,司綺梅依舊是那麽的嬌豔動人,臉龐嫵媚白皙,彷佛玉石般,泛著瑩潤的光澤。

微微一動,其甚為豐盈曼妙的身軀,便勾勒出令人心動的曲線,可謂是前凸後翹。

幸好秦易定力過人,隻是眼帶笑意,麵色不變,沒有露出太多神情。

得知了臨瞻的近況,對於眾多疑難問題也給出了意見,之後,早朝便已結束,秦易在宮中吃了點禦廚做的可口飯食,就出宮前往工部,與工部尚書等諸官一起,前去視察瞻京城牆。

上到城頭,發現如今的瞻京城牆,的確比以往厚了許多,約有數丈,滿目皆是青磚,秦易不由點頭。

瞻京城牆的擴建計劃,他頗為滿意,但若是真有敵兵攻到瞻京城下,靠著城牆之厚,難以起到較大的作用。

畢竟防禦力有了,但缺乏攻擊力,也難以擊退敵兵。

而攻擊力,來自於守卒,也來自於城牆的反擊工事,例如弩車。

當初,秦易讓工部建造弩車,布設於瞻京城牆上,對方做到了,但秦易掃了一眼,發現這些弩車,基本是五十步一架,數量並不算多。

他不由搖頭說道,“不夠,弩車的數量不夠,應該做到十步一架!”

雖然不確定,是否會有敵兵攻到瞻京城下,但瞻京作為臨瞻帝都,絕不能再有陷落之危。

既然武裝了,就武裝到牙齒!

工部尚書聞言,愣了一下,怔怔地看著秦易,他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聽錯。

秦易鄭重地,點了點頭。

火力越強越好,永遠沒有足夠之說!

十步一架弩車,對於瞻京的國力來說,並不會產生太大消耗,畢竟弩車的原材料,並不難以獲得。

且這些弩車並不是固定的,今日可布設於城牆上,往後也可扛到城下,進行野戰。

用途極多,不會浪費。

工部尚書見了,便點頭說道,“微臣明白,定會依王爺所言,盡快製造出所需的弩車!”

“除了弩車,也可在城牆上,配備一些霹靂車,以及投石車。”秦易說道。

霹靂車,算是小型投石車,對付攻城的敵兵有大用。

而投石車,則可攻擊遠處的敵陣,以及敵兵的投石車等等。

這些無須太多,但必須有。

“此外,諸葛連弩等利器,也需全力製造,而後派發到每個軍鎮之中,不可隻增強瞻京,各地戰力,也應增強。”秦易補充道。

工部尚書連忙點頭,“微臣明白!”

……

巡視完城牆之後,秦易去了趟吏部,與眾多官員,商討了關於流康疆域的知府縣令人選。

而後去了趟戶部,實地考察了新型農作物的種植成果,司綺梅正在召開戶部會議,所以秦易未曾打擾,隻讓幾名中層官員陪同。

最後,秦易去了趟兵部,了解了民兵計劃的進展,以及整個臨瞻的兵力情況,發現兵力呈現出西南多,東北少的情況,戍北軍鎮和安東軍鎮,兩鎮的兵力都不足十萬。

由此,秦易便已決定,得抽空重新安排兵力布置,將一些兵馬調往東北兩鎮,稍微勻一下。

這一趟下來,秦易發現,臨瞻需要改善的事情還是很多的,讓他有些應接不暇。

但他並不知道,像他這樣,身為臨瞻攝政王,不在宮中召見各部官吏,而是親自前往各部衙門巡察事務,親自了解工作進展,是極其少見的事情。

整個臨瞻,曆經數十任天子,極少有天子會像他這樣,不辭辛勞的過問諸多政務。

如此做,雖會奔波乏累,但卻可以深入了解進展,參與到決策中,與諸官拉近關係,而不是任由六部自由發展。

這種現代化幹部的作風,讓各部官吏直呼神奇,也讓他們感覺到,秦易若是登基,必定是少有的明君!

在兵部吃了個晚飯,離開後,已是傍晚,剩下的禮部和刑部,秦易不打算去了。

首先是時間上來不及,其次是刑部之事,他無須過問,而禮部之事,他不該過問。

若是前往禮部查看登基事宜的籌備進展,眾人便會覺得,他眼巴巴地想要登基。

因此,他便帶著親兵,打道回府。

雖是回府,但今夜,他也有計劃。

那就是,與司綺梅深入交流一下,互通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