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第三次世界大戰

47年的上半年,因為二戰主要參戰國都在忙著拉幫結派,所以世界範圍內並沒有爆發什麽大規模的戰爭。不過,到了47年7月份,這份平靜被打破了。而令所有時局觀察員們感到費解的是,首先打破這份平靜的居然是蘇俄。

因為希特勒被刺殺國家一分為二,德國無論是納粹一方還是國防軍一方,都明智的選擇將軍隊撤出絕大多數占領國家。不過這絕大多數裏麵,卻不包括波蘭、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部分地區以及北非。德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強軍自有其道理,軍中從來就不缺乏戰略層麵的軍事家。如法肯豪森一樣,他們都意識到德國有可能會被追究戰後責任,所以都傾向於在德國外圍建立一道防線,並賴此對一些曾經占領過的國家持續施加影響力。這也是歐洲國家在德國內戰中不得不選邊而站的原因。

7月11日,斯大林在克裏姆林宮發表講話,宣稱為了給在蘇德戰爭中被殺害的兩千萬蘇維埃人民報仇將向德國發動複仇之戰。同一日,他授命朱可夫組建歐洲方麵軍,並立即向歐洲方向進軍——“……我的要求是,最少也必須占領柏林以及科隆,蘇維埃的工業已經落後於中美,我們需要德國的機器還有人才,”在向朱可夫授命的時候,斯大林叮囑道。

在蘇俄

蘇俄紅軍集結了超過兩百萬的軍隊向歐洲發起進攻,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境內的德國軍隊首當其衝,成了斯大林檢驗新式軍隊戰鬥力的磨刀石。

和那個時空相比,這個時空的蘇俄軍隊戰鬥力要遜上許多。電子工業的飛速進步,讓蘇俄軍隊的相關體製和戰術變得過時。應該是在對德戰爭和遠東戰爭中吃盡了技術落後的苦頭,所以斯大林在遠東戰爭結束後痛下決心,決定仿照中國軍製建立新式軍隊。而在他“用知識武裝部隊,讓蘇俄紅軍成為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軍隊”的號召下,蘇俄軍隊不僅加大了軍隊中技術士官的比例,而且還不惜代價擴大裝甲部隊的規模。賴獨裁統治之利,因為可以統合全蘇俄的資源來實施相關計劃,蘇俄軍隊換裝改製的速度相當之快。比如現在朱可夫的歐洲方麵軍中,超過一半的部隊都屬於機械化部隊,另外,即使非機械化部隊,戰車以及火炮的配比也遠比過去為高。

蘇俄紅軍發生的變化,德國人知之寥寥,所以在戰爭之初,措不及防的德軍損失慘重,在烏克蘭,德國國防軍的三個師有兩個師先後被蘇俄紅軍全殲,另外一個師雖然該師師長見機得快,早早就下令撤退,卻也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駐守白俄羅斯的是納粹軍隊,不同於國防軍家底厚,德國納粹在白俄羅斯隻保留了一個師再加一個獨立團的編製。應該是蘇俄人更加痛恨納粹吧,這一個師再加一個獨立團的德軍,遭到了蘇軍一個集團軍的進攻,苦戰兩個星期,最終被團滅。

在蘇俄紅軍大規模進入烏克蘭的時候,波蘭政府就意識到了波蘭將會成為蘇俄人下一個攻擊對象,所以早早的他們就向北約提出申請,希望能夠加入北約,同時希望北約能夠出麵幹涉。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這個時空的北約的首要針對目標乃是中國,所以,雖然波蘭及時的申請加入北約,但是英國人和美國人以及日本人根本就不願意趟這趟渾水。故,除了英國政府作出姿態,向蘇俄派出了特使想要居中斡旋外,北約理事會根本就不發聲。

波蘭人無奈,隻得轉而向德國國防軍還有法國複國軍求援。蘇俄人打著複仇的旗幟大舉發起進攻,德國人自然知道自己才是蘇俄人的最終打擊目標,所以在蘇俄方麵才剛剛宣布要對歐洲用兵的時候,德國人便開始活動了。

7月19日,德國國防軍高層和德國納粹高層在法蘭克福展開磋商,雙方經過兩天的討論,最終簽訂了一份臨時協議。協議中,雙方約定暫停對立一致對外,同時由德國國防軍暫時獲得國家代表權。

在這份協議簽訂後,德國國防軍政府就臨時獲得了國家的最高指揮權。7月23日,在召開了一次高級軍事會議後,擁有了臨時最高決策權的原德國納粹政府陸軍總司令(現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勃勞希契一連簽署多份命令,首先授權曼施坦因組建北方方麵軍支援波蘭,然後授權古德裏安出訪法國國防軍,最後,則邀請法肯豪森擔任外交特使,並授命他組建一支代表團前往中國,希望能獲得中國的支持。

相關消息傳到重慶,歐陽雲意識到新一輪的世界大戰開戰在即,立刻召集了一次由全體軍政高層參加的政府會議。

第三次世界大戰,理論上從小泉敏一郎脫離日本政府,美日結成反華聯盟就開始了。不過,因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和反華聯盟諸國之間的戰爭規模都不是很大,所以並沒有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而現在,即使是政治嗅覺再遲鈍的人也意識到,隨著蘇俄紅軍大規模進入歐洲,一場新的曠世大戰的爆發已經在所難免了。而相對應的,世界格局也必然會發生新的變化。

中國,在這新一輪的世紀大戰中又該站在何等立場呢?I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