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籌劃
曆史上,在閩南地區拉鋸戰的局麵結束,元朝政權基本上確立後,元朝改變策略,對沒有參加抗元鬥爭的南宋故臣頗加籠絡,對幸免的南宋宗子也不再追究,但由於許漢青和許夫人英勇抗元,泉、漳一帶許族慘遭元軍殺戮,血跡斑斑。元兵實行剿鄉滅族策略,不僅火燒晉江許漢青、許夫人的家鄉許宅巷、陳厝坑,迫使二鄉的許、陳、曾三姓族人四處奔逃。南詔許姓氏族因事牽抗元,亦慘遭清剿殺戮,幾於滅族,僅剩齔孑遺孤耐京公一人,伏匿於白井埔。
許漢青既知道這段曆史,當然要極力避免慘劇的發生。在回晉江的路上,許漢青想了很多很多,對於如何適應這個亂世,如何在亂世中生存,甚至是發展都有了一個大概的籌劃。
二十一世紀的許漢青本是個神經大條的家夥,有著開朗豪爽的性格。可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麵對周圍期盼的目光,想到了蒙古人對漢人的屠殺和奴役,突如其來的責任感,讓他一下子沉穩起來,仿佛肩上壓了重如千鈞的擔子。
許漢青是福建人,對於在福建發生的這段曆史事件還是比較熟悉,但除了幾個重大事件的時間,其它具體的時間可記不太清楚了,也不知道蒙古人能留給自己多少的時間,隻能是盡其所能,越快越好了。
回到晉江許宅巷,稍微休息了一下,許漢青立時就把負責許家船運的許漢桂,許漢文急招過來商議。
書房內,許漢青打量著這兩個剛剛通過許福介紹才認識兩個弟弟。許漢桂身高大概有左右,濃眉大眼,古銅色的臉上透出一股剽悍,看來是個擺船弄潮的好手。許漢文則是一個瘦瘦的書生模樣,看上去懶洋洋的,隻是偶爾眼中透出一絲精光,顯出一個商人的氣息。一文一武,搭配得不錯,許漢青心裏想到。
穩了穩神,許漢青看了看旁邊的站著的許福,開口說道:“老管家,您老也坐下,現在時間緊迫,不講什麽虛禮啦,大夥盡快商議完,拿出個章程出來,也好馬上著手布置。”
說完轉頭望著許漢桂和許漢文,“兩位兄弟,現在的形勢我不說,你們也知道,蒙古韃子攻勢淩厲,朝廷被追得東奔西跑,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在這亂世之中,我許家該何去何從,是盛是衰,是存是亡,大家好好商議一下,你們倆有什麽想法都講出來,這可是當下最要緊的事情。”
聽完這些話,許漢桂低頭沉思,許漢文卻是一怔,平日裏大哥可是一個忠臣,時刻把皇上朝廷放在頭上,今天怎麽苟延殘喘都出來了,奇怪呀?
半晌,許漢桂抬頭說道:“大哥,小弟是一個粗人,想什麽說什麽,蒙古人現在勢如破竹,我看打是打不過的,既然打不過,不如降了,憑許家的財勢和影響,我想是不會有什麽事。”
“嗯,老三,你是怎麽想的。”許漢青微微點了點頭,又衝著許漢文說道。
“大哥,二哥說得有道理,但我總覺得好象有問題,但又說不清楚。”
“嗬嗬,我把我的想法說一下,你們看看是否如此,再來商議。”許漢青輕笑道。“目前來看,正麵和蒙古人作戰,確實是以卵擊石,這點漢桂說得不錯。但投降蒙古人卻是萬萬不可。”頓了一下,許漢青掃了一眼相對愕然的兄弟倆,繼續說道:“投降蒙古人,隻能得到暫時的平安,許家還是前途堪憂。為什麽呢?這有三個原因:第一,蒙古人生性殘暴,視我南人如豬狗一般,對南人的女人錢帛予取予求,稍有反抗,便屠村滅褰,我許家都是堂堂好男兒,奈何如此作踐自己;第二,我許家雖然家資豐厚,卻也隻是一個商人,影響力太弱,降了卻也不能使蒙古人看重許家;第三,為兄雖是朝廷命官,但官微職小,降了也無法獲得高官厚爵,而蒲壽庚已授授昭勇大將軍(後改鎮國上將軍),閩廣都督兵馬招討使兼提舉福建廣東市舶。蒲壽庚與我許家的仇怨甚深,此人又是睚眥必報,恐容不下我許家。那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把許氏一族的命運放在別人手裏,實在是下下之策也。”說到這裏,許漢青停了下來,掃視著屋裏的三人。
許漢文站起身來,衝著許漢青拱手道:“大哥說得極是,且不說蒲壽庚是否能容得下我許家,單就蒙古人殘暴貪婪的本性,我許家也是不能降,我許家象二哥這樣暴躁脾氣的不在少數,忍來忍去,早晚要生禍端。”
許漢桂也站立而起,滿臉慚愧地對許漢青道:“小弟目光短淺,不及大哥看得遠,大哥,您就拿主意吧,風裏火裏都跟著您走,我絕不皺一下眉。”轉身又對許漢文說道:“老三,你怎麽說。”
許漢文趕忙上前一步,躬身道:“小弟願唯大哥馬首是瞻。”
“好”許漢青忍不住哈哈大笑。上前抓住兩個兄弟的手放到胸前,一股濃濃的親情彌漫在三兄弟之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局勢雖然複雜凶險,卻也有解決之道。來,我們兄弟坐下細談。”
…………
夜已經深了,書房裏卻燈火通明,不時傳來一陣笑聲。
台灣,宋朝時稱為「流求」或「流球」,《宋史》雲:「流求,在泉州之東,有海島曰彭湖,與之煙火相望。又有毗舍耶國,語言不通,袒裸盱睢,殆非人類。」南宋趙汝適《諸番誌》流球亦雲:「流球國,當泉州之東,舟行約五、六日程。地無他奇貨,民尤好剽掠,故商賈不通。旁有毗舍耶、談馬顏等國。」顯示流球當時與大陸之間仍未有密切的往來。
許漢青所謂的解決之道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先把許氏族人遷徙到台灣。這樣既能保全許氏族人免遭曆史上的大屠殺,又有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大後方,也算是許漢青給自己留的一條後路。
商議了半夜,總算把移民台灣的事情大致定了下來:許漢桂許桂文率兩千族中青壯先期赴台,成功登陸後,探明適合居住之地再返回接送大批族人入台,這段時間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管家許福負責在家裏招驀兵丁,打造刀槍,準備應付突發事件;告知族人遷徙之事,采取自願原則,願意走的每家補貼五十兩白銀,作為毀家出海的補償,不願走的不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