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誰不想賺錢?
大明太祖朱元璋使用洪武年號,一共是三十一年,洪武之後就是建文。自從朱棣稱帝之後,有心抹去建文皇帝留下的種種,所以下旨取消建文年號,建文在位的這幾年一律沿襲太祖的洪武年號。所以在朱元璋死了幾年之後,洪武年號又“被”延續了四年,這樣的話,從傳承上來看,朱元璋的洪武之後緊接著就是朱棣的永樂了,不允許再出現建文紀年。
黃萬裏這種官吏,先不管有沒有貪墨的把柄被人家抓住,光憑他建文舊臣的身份,就是應該受到打擊的正主。黃萬裏自知這是一個危機,也明白其中的凶險,不顧一切的托門子走關係,希望能夠保住頭上烏紗。如今這種大環境下,建文舊臣人人自危,就算老黃頭上有什麽靠山肯定也就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哪裏還顧得上他?實在辦法的時候,黃萬裏想到了同為知縣的金子煥,過來求計問策。金子煥是官場的老泥鰍了,自然曉得林三洪能夠擺平這件事情,可官場和民間不一樣,很多話都不好明說,何況又沒有經過林三洪本人的同意,所以隻是很隱晦的說今天會有一個手眼通天的“貴人”經過,有可能會幫得上忙。得到這個消息的黃萬裏自然不會放過,於是就留下來和金子煥一起等待林三洪這個貴人。
金子煥又擎起一杯酒遞給林三洪,似是玩笑又似是正經的說道:“黃大人與下官私交甚密,問到我門前,我就想到林老弟。我也知道林老弟貴人事多,不敢替老弟應承下來。所以就要黃大人借著這桌酒的機會,問問老弟能不能幫這個忙。若是幫得上就幫,實在幫不上就算,畢竟這是朝廷的事情,誰也不好說什麽……”
旁邊的黃萬裏急忙插進話縫,沒口子的說好話:“林大人菩薩心腸,助下官過了這道坎,下官必不敢忘,以後水裏火裏,林老大人一句話的事情。”
明明比黃萬裏年輕好幾十歲,也被稱為“老大人”,可見黃萬裏是真的走投無路求告無門了。
金子煥在旁邊小聲提醒道:“黃大人老家就在本縣,同為鄉梓,以後有什麽大事小情,自然為唯林老弟的馬是瞻。”
這擺明就是在暗示林三洪,黃萬裏背後的靠山早就倒了,隻要幫他這一次,以後就是自己人,就是林三洪的鄉黨成員。
看林三洪猶豫,黃萬裏急的都要哭出來,就差跪倒磕頭的哀求了:“卑職曉得林老大人事忙,可卑職的身家前程全都在這上邊,萬望老大人再跑一趟京中,為下官說幾句好話……”
對於這種地方上的芝麻小官,朱高煦已經有言在先,林三洪完全可以自己看情況辦理。要是能用得上的話,根本就不必再跑京城,一句話的事情就可以搞定,這也是朱高煦有意讓林三洪培植一點自己的力量,以免他太過於勢單力孤,辦事的時候也不方便。
林三洪雖然沒有做幾天官,也曉得官場上那些明裏暗裏的規矩,並沒有一口答應下來,而是沉吟了半晌,好似是在思量什麽。
旁邊的黃萬裏可是緊張到了極點,捏著酒杯的手都在微微顫抖,屏住呼吸等著林三洪開口。
估摸著拿捏的差不多了,林三洪這才慢悠悠的說道:“此次朝廷整頓吏治,意在肅清墨吏。黃大人官聲如何?”
“不敢,不敢,卑職不敢妄稱大人。”
金子煥也幫著說話:“黃大人家裏有產業,不會做出刮地皮的事情,這幾年來,著實做了幾件遺惠於民的大好事,不敢說是萬民擁戴,起碼官聲還是不錯的。”
讓當官的自己說自己的名聲,肯定沒有人會承認自己是貪官,林三洪也介意這些,用指關節以很慢的節奏敲打著桌麵,看著自己的酒杯,說道:“既然黃大人是為民辦事的能吏,朝廷自然會看到,應該不會有什麽事情生。黃大人好好做官,多做幾件為國為民的實事,我保證你平安無事,或許還可以再升一升也說不準呢。”
這種模棱兩可的話讓黃萬裏拿不準了,也不知道林三洪到底是什麽意思,是拒絕了還是答應了?
金子煥也有點吃不透了。
托是林三洪想要幫忙,自然需要到京城的朱高煦那裏再跑一趟,可林三洪還在這裏坐著呢就已經說出保證無事的話語,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稍一思量,金子煥就心中雪亮,頓時明白過來。
一定是京城主導肅貪風暴的漢王朱高煦給林三洪放權了,而且下放的權限相當大,至少可以讓林三洪自行定奪黃萬裏這個級別的大小事務,要不然林三洪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用胳膊肘捅了捅還在呆的黃萬裏,金子煥笑道:“黃大人什麽呆呀,還不趕緊給林老弟敬酒?林老弟是什麽人物?手眼都通著天呢,你這樣的小事自然不必跑什麽京師,一句話就辦了。黃大人是不是喜壞了?”
金子煥這麽一指點,黃萬裏才明白過來,感情的遇到真正的“貴人”了,不動聲色之間就可以搞定讓自己寢食難安戰戰兢兢的大事:“林大人,卑職……卑職什麽也不說了,自此以後,刀山火海鞍前馬後,林大人一言而決!”
官場就是這樣,關鍵是看有沒有後台。要是沒有後台的話,芝麻大小的事情也能變成滅頂之災。要是有後台的話,很多看起來天大的事情也就是一句話而已。
“黃大人言重了,什麽刀山火海的,都是笑話,隻要本本分分的做官,真心實意的做事,就不會有什麽差池。”林三洪笑道:“既然大家都是同鄉,該幫一把的自然不能袖手,黃大人說是不是這麽個道理?”
“是極,是極。”黃萬裏如獲新生一般,趕緊順著林三洪的意思往下說。這個時候,哪怕林三洪說太陽是黑的月亮是方的,他也不會反對了。
於是乎,酒宴之中歡聲笑語一團和氣,林三洪的鄉黨之中已經有了兩個縣官了。
談笑之中,林三洪隨口問道:“方才說起黃大人家裏是有產業的,也不知道是做的什麽財的買賣……”
黃萬裏慌忙起身說道:“哪裏是什麽財的買賣,隻不過祖上是以繅絲起家,到了我這一輩也是子承父業,支架起了幾口煮繭鍋,有幾張繅車罷了。”
“繅絲?”
林三洪第一次有了“心中一動”的感覺,很多無法連接起來的想法因為“繅絲”這個兩個字而在一瞬間融會貫通,登時就生出莫大的興趣:“這繅絲的營生好似不錯,給我細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