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都是為了能生娃娃 第1頁
永樂二年,甲申。
永樂朝開科取士,其中一甲三名。二甲九十三名,三甲三百七十四名。
同月,在直沽設衛,置指揮使領兵兵五千六百。因靖難之初朱林曾率兵從直沽渡河奇襲滄州,為當今天子車馬渡河之處,所以賜名天津。置天津三衛,並且命工部尚書親往天津,考察營建天津的各項事宜。
同時,因戰功略馬三寶“鄭”姓。改名鄭和,並簡拔為內官監太監。領欽命出使朝鮮、日本、邃羅”,
或許沒有人注意到,近來朝廷的大動作多是出自禮部和工部,而且每一項都蘊含深意。
開科舉取士的目的很明確,就是想提拔上來一批新人,看起來平常不過的舉動放在這個時候就有點不尋常了。朱林雖然是大明皇帝,其實名聲並不怎麽好,遠遠不如建文。
尤其是在士林當中,朱林被很多人在暗地罵為殘暴之君。開科取士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這種情況,這不是為了皇權的穩定,而是為了整個帝國內部的平衡。提拔上來這些新人做什麽?絕對是要放在基層為官的。大明朝的官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上來一批新人。那些舊人如何處置?也許很多人還看不清楚這一點,林三洪卻明白的很,,
至於興建天津。完全不是朱林所言的那樣“因此地靠近海口,利於通商、周轉之便”而是在為經營北方做準備。
命鄭和出使海外,是為了確保在大明周邊構建一個穩定平和的環境。朱橡絕對不希望在對付北元這個心腹大患的時候身邊再出什麽亂子。這還不是曆史上著名的下西洋
朱林直接下命令,然後由兩個兒子去執行,用意頗深!照這麽下去。用不了十年二十年的光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麵就會改變。士大夫階層將被皇權排擠出決策層麵,大明的天下將成為皇帝一個人的天下在很多人心目中,貫穿整個封建時代,天下就是皇帝一個人,其實從來就不是這樣。但是。現在,朱林好像真動了這樣的念頭。
天下是誰的林三洪並不怎麽關心,這個不是自己一個人所有的繩絲作坊正慢慢走上正軌,哪裏有心思去關心朱林?
在開春以後,豐隆昌縹絲作坊有過一次分紅。
既然有分紅,就說明作坊是賺錢了。其實根本就不是那麽回事兒。
自從去年初冬進行了管理製度改革以後,繩絲作坊的經營狀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但是這種程度的改變遠不足以使作坊進入盈利狀態。而林三洪依然拿出了銀錢分了一次紅。
這次分紅的總量還不到一百貫錢。折合成銀子也就是大幾十兩的樣子。那些零散的股東大多分到幾十枚銅錢,也就是這樣了。
分紅雖然不多,但好歹也算是賺錢了。人們開始一哇聲的念叨林三洪的好處:林大人是有後台的,作坊經營了還沒有多少時間,就已經分紅了,來年的時候林大人肯定賺的更多。
虧還是賺隻有林三洪自己心中清楚,至於金子煥和黃萬裏這兩個大股東根本就不過問經營狀況。他們之所以入股並不是為了賺錢。
所謂的賺錢,完全是停留在紙麵上。
要是查賬的話,縹絲作坊確實沒有虧。因為庫存的原料和成品都可以折算成現錢,場地和設施一起折算進去,從賬麵上看不出什麽。可林三洪明白,這個繚絲作坊占用了大量的資金,原料還沒有生產完畢。部分成品還積壓著,這些都是虧著的……
辛辛苦苦經營了大半年,費心費力什麽的都不算,其實還貼著銀子呢,,
好在過去的這大半年裏,緣絲甚至是整個絲織行業都很平穩,沒有什麽大的起落,隻要用心經營,賺錢也僅僅是時間問題前景說不上多好,也談不上多糟!最起碼的來說,以現在這種情形還可以經營下去。
現如今作坊裏的基礎設計已經齊備。看工廠的架勢了。尤其是管理製度的完善,讓林三洪信心滿滿,,
偏偏在這個時候,漢王朱高煦到了,還帶來了吏部的委任行文一林三洪被任命為知揚州事,而且是即可到任。
對於這個任命,無論是朱高煦還是林三洪並不怎麽滿意。
知府一職,其實並沒有定製。大明朝的府級行政單個很多,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分為大、中、小三等,相關的知府這個官職也略有不同。揚州府地處繁華人口密集,賦稅也多,自然是一等一的大府,相應的知府也是正四品。
林三洪雖然早在半年多以前就被革去官職,可所有人都明白這不過是走走過場,如他這種立下大功為朱林打開局麵的人物肯定會得到重用。正四品的知府是地方官,完全以品級來論的話,放到京官裏頭比正五品要稍微一點點,但是在地方上。是絕對的中堅。
但是朱高煦的本意是想把林三洪按照在京中,無論是都察院繼續供職還是去往別的衙門,互相之間都可以照應到。尤其是現在漢王已經領了禮部,最希望的就是把林三洪安插到禮部衙門,這樣的話不管做什麽事情都會方便很多,在禮部當中安插一個正五品上下的自己人進去。不敢說架空這個。衙門,起碼可以讓自己的影響大幅增加,從而達到獨當一麵的效果。
而現在的朱高煦,最想要的就是獨當一麵的機會。
如果把林三洪放到地方上,顯然就沒有這樣的優勢了。也等於是間接的削弱了漢王的實力。
“皇上欽點的我?”
“嗯,是父皇點了你的名,交給禮部會商之後才有此任命!”
這就更加的不對了。
按照體製,官員的任命根本就是吏部的職能。任免官員的人選是由吏部提供,然後交給皇帝朱批生效。當然皇帝可以同意也可以駁回。若是駁回了吏部的任命人選。吏部自然而然就需要再提供候補的名單。也就是說,不管是什日0日舊姍旬書曬譏片齊餘任命,都需要吏部給出皇帝提供候選幕單,而室帝隻噙讚北不是同意吏部的人選就可以了。
但是現在朱林明顯劃直覆了這一點,自己提出候選人交給吏部會商。這種情況極其少見。
可以想象得到,吏部的掌官們心裏肯定不舒服,其中一些慣於見風使舵的家夥自然能著出皇帝的心意,絕對不會駁回皇帝的決定”
在掌管了禮部、工部之後,朱林開始插手吏部這樣的要害部門了。
如果都察院禦史台有一兩個真正鐵骨錚錚的臣子直言進諫的話。完全可以把朱橡的任命再反駁回去。讓這種違反製度的行為無法
效。
但是很顯然,沒有人具有這種敢於當麵抽朱林耳光的勇氣,都察院集體裝聾作啞了。想來朱林也怕在都察院這邊碰壁,所以故意把一個曾經隸屬於都察院的林三洪朱提出來試水,不知不覺當中就堵住了都察院眾人的嘴巴。
因為林三洪確實有功,而且具有都察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