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給世界生產力和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推動。未來的科技發展還將產生新的重大飛躍。我們必須敏銳地把握這個客觀趨勢,始終注意把發揮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優越性,同掌握、運用和發展先進的科學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不斷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努力實現我國生產力發展的跨越。這是我們黨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必須履行的重要職責。

——江澤民

1.3.1 大力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

在當代中國,要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必須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以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鄧小平同誌正是從這一高度,通過對當代社會生產力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和時代特征的準確把握,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

鄧小平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實際上預示了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從根本上說,知識經濟就是以當代科學技術為核心,以知識為主要內驅力的經濟形式。同以往經濟形式相比,知識經濟的特點就在於,經濟的繁榮、生產力的發展不是直接取決於資源、資本以及硬件技術的數量,而是直接依賴於科學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它將改變過去那種資源、資本總量或增量的決定模式、以科技創新的優勢彌補資源、資本的劣勢,科技創新、知識積累將成為生產力發展的顯著變量。江澤民同誌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重申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並指出,要充分估量未來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再次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誌。在知識經濟即將來臨的世紀之交,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標誌著我們黨自覺地代表了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當前,無論是從國際環境還是從國內條件來看,全麵落實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都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一項十分艱巨和緊迫的戰略任務。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又一個科技和經濟大發展的新時代正在來臨。世界許多國家特別是大國,都在加緊調整科技和經濟戰略,增強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從國內形勢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各項改革措施順利實施,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同時要看到,我國目前的整體技術水平和經濟實力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以粗放經營為主的經濟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觀,產品結構、產業結構不合理等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還有待解決,發展農業、搞好國有大中型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等任務十分艱巨。人口、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對經濟持續發展的壓力在增大。立足現實國情,抓住發展機遇,迎接嚴峻挑戰,確保實現我國三步走戰略目標,是我們必須認真研究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真正把科技進步作為加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是完成這一戰略任務的關鍵。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總結曆史經驗和根據我國現實情況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沒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就沒有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科教興國,是指全麵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這是順利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的正確抉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必將大大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使生產力有一個新的解放和更大的發展。

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要按照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方針,總體跟進,重點突破,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現代化建設不斷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點任務是,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新技術,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積極推進具有戰略意義的高技術研究,集中力量在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製造技術、航空航天技術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在一些關係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的高技術領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實施重大高新技術工程項目,促進高技術成果轉化,力爭在亞微米深亞微米集成電路的設計和製造、高性能計算機、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生物工程藥物、生物芯片、農業生物工程等領域,實現產業化。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技術升級,選擇裝備製造、農產品深加工、資源綜合利用等若幹重點領域,加快開發能夠推動結構升級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瞄準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前沿,選擇我國具有一定優勢、對國民經濟和社

會發展有重大意義的研究領域,集中力量,重點突破,力爭在基因科學、信息科學、納米科學、生態科學和地球科學等方麵取得新進展。

1.3.2 應用先進科技改造和提高國民經濟

科學技術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獲得了長期的迅速發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源於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成長。以微電子、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和航天技術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不僅直接帶動了產業部門的高速發展,而且極大地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可以預言,在未來的21世紀,高新技術產業是國際經濟競爭的主要力量。現代國際社會的競爭,說到底是綜合國力的競爭,其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而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又是整個競爭的焦點。

麵對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趨勢,我們必須用高新技術產業主導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全局,這就要求從以下方麵著手:

一、以高新技術產業作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我們要立足於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瞄準世界先進水平,盡快從中國現有科技基礎著手,在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航天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高新技術領域展開攻關,先在技術上突破,再逐步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以此推動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

二、加快高新技術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高新技術成果由於其風險大、投入大,相對來說,轉化率要低。因此,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還必須重視轉化機製建設。前幾年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經濟界、科技界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在中國,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主體應該是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科研成果隻有適應市場的需要,為企業的發展服務,才能轉化成現實生產力。企業是市場競爭的主體,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迅速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和經營方針,這對科研成果的轉化是至關重要的。

三、發展中國高新技術及其產業,要注重消化吸收引進的國外先進科學技術,更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自主開發創新能力。

在發展高新技術的過程中,必須引進世界上高水平的技術,但要使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得更快些,光有引進是不夠的。要在已有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這應該是中國發展始終堅持的戰略方針。隻有不斷提高我們的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研究開發出自己的具有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品,建設強大的民族高新技術產業,才能減少對技術引進的依賴,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使中國擺脫高新技術落後的局麵。

四、以市場為導向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並通過培育、發展高新技術消費市場來拉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高新技術的發展及其商品化、產業化,其最終歸宿是市場,因此,必須重視市場,重視需求。

在計劃經濟體製下成長起來的中國科技工作者,由於傳統思維的慣性,在研究與開發工作中大多注重科技成果的完成,不重視市場分析,沒有市場觀念或者缺乏市場意識,不從需求者角度出發,因而許多高新技術成果隻能束之高閣,難以商品化和產業化。這種觀念必須轉變。

高新技術的商品化、產業化必須依賴於高新技術的消費者、需求者,即在激烈競爭中渴求生存發展的企業。高新技術盡管有高效益,但同時也有高風險,對於未完全諳熟市場規律、效益狀況不好的中國企業,一般是不敢輕易去搞有一定風險的高新技術項目的。而且在市場經濟體製還未完全理順的情況下,由企業來承擔全部風險也勉為其難。因此,必須建立高新技術研究、開發的風險基金及風險投資機製,由政府與企業共擔風險,從而增強企業對高新技術的需求。另外,要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促銷、公關、市場操作能力,促進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積極進入國際、國內市場。

五、政府要加大投入,盡快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從國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成功經驗看,在用於研究與開發的經費比例中,開發比研究費用要高5 - 10倍,產業化投入又比開發費用高5-10倍。目前,中國研究開發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約為0. 3%,而發達國家為3%-5%。在這有限的費用中,用於開發及產業化的費用微乎其微,加上企業效益不好,根本無力開發高新技術產品,更談不上使其產業化。因此,政府一方麵應加大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另一方麵應采取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加大技術開發投入及高新技術產業化投入。

1.3.3 努力爭取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與世界先進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的經濟整體素質不高,國際競爭力不強,科技、教育比較落後,人才資源不足,阻礙生產力發展的體製性因素十分突出,加上資源短缺,人口壓力大等等,這些情況綜合起來,表明我們處於後發狀態。一般說來,後發狀態是一種落後狀態,是一種劣勢;但如果辯證地、發展地看問題,後發則未嚐不是一種優勢。

因為後發,我們可以

少走彎路,多走捷徑,直接借鑒別人已經積累起來的知識、技術、管理與經驗等等,用不著事事自己從頭做起。比如計算機,發達國家從研究實驗發展到今天,用了半個多世紀。我們就可以直接借鑒當代最新成果,不必重複他們的老路。還有我們的勞動成本低,能以比別人低的成本生產商品,從而增強國產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再有,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市場日益成為國際市場的一部分,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的企業有劣勢也有優勢。劣勢是資金、技術不足,優勢是我們的企業對本土市場的語言、文化、傳統和體製有更多的理解,可以更好地適應市場。這種比較優勢可以概括為本土優勢或特色優勢。我們還有精神和心態方麵的優勢。經驗告訴我們,處於前列的往往容易懈怠和自滿,而落後則容易激發急起直追、趕超先進的精神和動力。

20多年改革開放的進行,可以說正是發揮後發優勢的過程,依據當今世界各國的發展態勢,我們要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把後發劣勢轉化為優勢,就必須大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這是世界現代化進程的曆史經驗總結,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是指在電子計算機、通信和網絡等技術快速發展的推動下,信息技術、信息產業和信息網絡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所發揮的作用日益突出,並逐漸主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過程。

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別是進入9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新科技革命突飛猛進,使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通常將這一變化過程及結果稱為“信息化”。信息化的主要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第一,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成為當代最先進、最活躍的生產力。第二,以信息技術依托,信息產業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增長點和支柱產業。第三,隨著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信息網絡擴展到全世界,極大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紀之交,信息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這是我們推進信息化的宏觀背景。

信息技術自身的特點,也決定了我們可以選擇它作為突破口,帶動社會生產力實現跨越式發展。現在,信息技術正處在極其活躍、革命性的突飛猛進之中,高新技術不斷地、大量地湧現。許多高新技術及其應用都尚未成型或定型,處在不斷地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那些在現實生產中已經形成的技術優勢,大都具有明顯的技術擴散效應,容易模仿、引進、消化、吸收,而且其技術更新的速度快、周期短,一般3到5年就更新換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是科技實力雄厚的發達國家,也很難長期保持其絕對優勢。目前,我國傳統工業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有的水平相差幾十年。但是在信息領域,最多隻相差幾年。這種狀況,客觀上給了我們一個後來居上的發展機遇。我們說抓住機遇,最主要的就是抓住信息化這個機遇。能不能及時抓住這種機遇,不斷增強自己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有效地戰勝各種挑戰,這是一個關係我們黨、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和重大考驗。

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的趨勢,使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科技競爭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內容。麵對信息化浪潮,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很早就采取了各種措施,竭力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進程。許多發展中國家也都根據本國國情,選擇本國的發展重點,力圖在新的國際競爭格局中贏得主動。麵對國際競爭日益激烈的局勢,江澤民同誌多次號召我們要順應潮流,乘勢而上。他指出,當今世界,以信息技術為主要標誌的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高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越來越快,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預示人類的經濟社會生活將發生新的巨大變化。世界各國都在抓緊製定麵向新世紀的發展戰略,爭先搶占科技、產業和經濟的製高點。麵對這個態勢,我們必須順應潮流,乘勢而上。

總之,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實現我國社會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這是順應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需要。那麽,我們該采取何種戰略,切實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呢?我們能否真正地走出一條自己的、富有中國特色的信息化建設道路?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必須分析中國的國情。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且具備相當規模的工業化體係,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但是,我國的工業化進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其中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產業結構不合理,相當一部分主導產業尚處在初始發展階段。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麵臨著雙重使命: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任務尚未完成,又麵臨著實現信息化的艱巨任務。由於我國的信息化不是出現於工業化成熟階段,而是在工業化進入全麵展開的過程中開始的,因此,我們決不能像西方經濟發達國家那樣,先走完工業化,然後再推進信息化,更不能用信息化取代工業化,而必須同時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用工業化培育信息化,用信息化促進工業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