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國產汽車的迷局

一九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初夏的安慶熱的像三伏天,軍諮府的辦公室裏擺了十多個瓦缸,裏麵盛著冬天積存的冰塊,電風扇吹出潮熱的風被冰塊降溫,屋內升騰起嫋嫋的白煙,透出一股清涼。

軍諮府的會客廳裏,人潮如織,比趕集還熱鬧,一撥接一撥勸說柴東亮進京,把負責接待的顧維鈞忙了個臭死。

“顧先生,柴都督接任大總統的事情不能再拖延了,遲則生變啊!天下蒼生嗷嗷待哺,九萬裏華夏不能江山無主啊!”

“顧先生,您雖然是民憲黨的黨魁,可是民憲黨和咱國民黨那是打斷骨頭連著筋啊,我可是拿您當自己人咱都督這是唱的哪一出?您可不能由著他的性子,文死諫武死戰,您是都督的心腹之人,他犯糊塗,您可得勸諫啊!”

國會的議員被抻了一個多月,也都憋不住了,尤其是國民黨的議員,更是紛紛要求柴東亮迅速去北京接替袁世凱的大總統職務。他們也都想通了,如果柴東亮一直不肯進京,沒準就會發生什麽變故。再怎麽說,柴東亮現在是國民黨的代理理事長,算是自己人,既然是自己人,那一切就好商量了。

當初孫文用憲兵威逼參議院,議員不也都乖乖的聽命了嘛!

,袁世凱學這一套肯定不成。孫文當時是同盟會的黨魁,袁世凱則是外來戶隻許同盟會放火,不許北洋點燈。

孫文威逼國會,屬於同盟會的內部矛盾,袁世凱比葫蘆畫瓢則屬於敵我矛盾。既然當初能允許孫文擁有堪比皇帝的權力,現在又怎麽能要求繼任國民黨理事長的柴東亮當橡皮圖章?

國民黨元老張繼等人出麵,和顧維鈞私下密談,由國民黨和民憲黨一致提議,以中日雙方戰事尚未結束為由,敦促柴東亮火速進京,同時答應暫時不修改袁世凱訂製的那部憲法,要重新恢複舊議會,不能讓八百羅漢沒地方拿餉銀。

這點小小的要求,顧維鈞自然是滿口答應。國會八百羅漢來到安慶的大約六百多人,其中就有四百六十多名國民黨的黨員,占了七成以上,再加上新組建的民憲黨肯定要在國會中占據一定的席位,雙方聯手之後,擁戴柴東亮大權獨攬的已經是絕大多數了。

柴東亮倒是不慌不忙,他要麽躲在家裏喝茶聊天,要麽就是受邀在安慶、蕪湖、九江、南昌的幾所大學演說。尤其是九江海軍大學和安慶陸軍士官學校,他幾乎是一個星期就要跑一趟。幸好安徽、江西的公路修建的不錯,柴東亮的座駕勞斯萊斯銀色幽靈又相當的給力,不至於因為鞍馬勞頓而體力不支。

柴東亮心裏清楚一點,袁世凱搞的那部憲法太扯淡了,國民黨的議員目前沒意見,不代表今後就不會拚死抵製,尤其是那條現任總統可以推舉下任總統,而且在金匱石室中寫進嘉禾金簡,簡直是大清秘密立儲的翻版。

袁世凱搞的超級總統製和國民黨搞出的極端國會製,都不具備可操作性。柴東亮不得不哀歎中國人白讀了兩千年的聖賢書,把孔夫子“不偏不倚,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忘的幹幹淨淨,非要走極端不可。一方得勢,必要斬盡殺絕,非把對方逼到牆角,弄的狗急跳牆一拍兩散。

今天比較清閑,柴東亮躲在家裏不出來,滿以為能偷得浮生半日閑,卻接到了虞恰卿從上海打來的長途電話。

“虞老板啊,什麽事?英國人要買咱們的‘華夏式’飛機?民間的公司?民間公司要買戰機幹什麽賣,您虞老板的麵子我怎麽可以不給?馬馬虎虎十萬銀元一架,貴了?嫌貴他們可以不買啊我這裏隻能賣出口型,對,全木質機身的那種,發動機用v型八缸的汽油發動機,就是勞斯萊斯銀色幽靈汽車用的那種。為什麽用木質機身?為什麽用汽油發動機?金屬飛機、航空煤油不是貴嗎,給洋鬼子省點錢甭再說了,再說這種出口型的也不賣了今後不管哪個國家要購買飛機,咱們都賣,全按照這個執行!您放心大膽的按照這個價格報,他們一準會買!”

柴東亮掛了電話,心裏暗自好笑。以自己對英國人的了解,約翰牛那種不撞南牆死不回頭的性格,如果不吃幾次虧,他們絕對不會認為飛機是種具有實用價值的武器,而且英國如果購買的話,完全可以用軍方的名義,何必用民間公司呢!這個時代,正是資本主義自由經濟最被認可的年代,無畏級戰列艦都可以隨便買,隻要出的起銀子,生產國的海軍還會幫你武裝護航。

持劍行商,幾乎是所有工業國的一致理念。這個理念絕對不能算是錯誤,如果沒有持續的訂單作為支持,企業哪裏有興趣搞科技研發?

清末的時候,載洵和程璧光出洋購買軍艦,所到國家,都以最高的禮遇接待清朝政fǔ的采購團。說穿了,就是看中了大清國的銀子。

當然,有些關鍵技術是不可能賣的,比如日本人一直想得到的穿甲彈技術,英國人死活就是不肯轉讓。如果日本人擁有了穿甲彈技術,那對皇家海軍的威脅就太大了。

估計是小日本想購買回去仿製吧?畢竟有日英同盟的存在,日本人在英國也有情報機構,利用英國民間的公司幫助日本出麵,購買幾架飛機,購買幾台發動機還是很有可能的。

這個年代的飛機結構和外形都很簡單,仿製起來非常容易。即使外形仿造的有模有樣,可是發動機他們能仿製的出來?別說是v型十二缸的鷹式發動機,就是v型八缸的那種,恐怕買回去拆開,日本人能否有本事再重新裝上都是問題。就算發動機的形狀和結構也被仿造了,沒有堅實的材料工業作為基礎,山寨貨的發動機恐怕就是飛行員的噩夢。難道日本人打算用建築使用的粗鋼來造發動機嗎?

勞斯萊斯銀色幽靈,之所以擁有超乎同濟的水平,能夠獨霸歐美高檔汽車市場,v型八缸發動機是關鍵中的關鍵,發動機的性能最主要的就是取決於合金技術和生產工業水平,多少歐美大廠試圖仿製都徒勞無功,更不要說技術落後歐美許多年的日本。

柴東亮估計這筆買賣談不成,就算是談成了,也是一錘子買賣。飛機最核心的就是發動機,日本再傻,買回去拆開也知道發動機是勞斯萊斯銀色幽靈使用的那種。這種發動機,日本人買輛汽車拆開改裝一下就能獲得,想讓日本人弄不到是不可能的,飛機的外形和結構,更不是什麽秘密。

真正需要嚴格保密的是鋁合金的技術,材料工業才是整個工業體係的基礎和重中之重。

,v型十二缸鷹式發動機,以及鋁合金的技術,柴東亮除非是腦殘了才會轉讓。這種東西隻能賣成品,絕不可能轉讓技術。

根據書友群提供的資料,柴東亮清楚的知道,日本的材料工業是在一戰之後才得到加強的。那還是因為一戰之後,德國被限製了軍工的研發,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用材料工業的技術換取日本、蘇聯等國家的支持。日本、蘇聯獲得了大批尖端科技,而德國的軍官則可以堂而皇之的在這些國家進行訓練,德國的坦克部隊就是在蘇聯的黑山訓練的。二戰中大名鼎鼎的零式戰鬥機,就是獲得了德國容克公司的技術,尤其是鋁合金的技術。

也不得不佩服小日本的仿製能力,住友鋼鐵公司在獲得了鋁合金技術之後,又加以改進,研究出了超硬鋁合金,這才有了零式戰機的風光。以至於太平洋戰鬥初期,美國不得不出台規定,禁止單機挑戰零式。

不得不說,日本人在仿製方麵是有天分的,他們的仿製品往往會比原型質量更好,而不是簡單的山寨版。直到二十一世紀,住友公司的高檔鋁合金和深井油田使用的無縫鋼管都是世界最好的,尤其是無縫鋼管號稱是鋼管中的勞斯萊斯,價格比同類產品高出十倍,依然是供不應求,幾乎壟斷了世界高端無縫鋼管市場。

柴東亮提供給飛行器研發中心的鋁合金成分配比,就是在二戰時候住友公司超硬鋁的基礎上加以改進的成果。

想戰勝一個對手,必須要了解他,光是嘴上吆喝的熱鬧,除了糊弄自己之外,不會有任何作用。

日本人對細節完美有種宗教般的癡迷,對質量要求往往是精益求精。而且日本自古有一種“大匠”崇拜,對手藝超群的工匠相當尊敬。相比而言,中國人就有些得過且過的感覺,而且對工匠一向蔑視。手藝人如果賺了幾個閑錢,首先考慮的就是送孩子讀書做官,而不是傳承技藝。

但是,日本人推崇細節卻往往又眼光狹隘,忽略了全局,容易鑽到死胡同裏不出來。柴東亮知道一個非常搞笑的例子,兩千年的時候,全世界都在膜拜比爾蓋茨,it行業日新月異,別說歐美國家和新興的經濟體中國、印度,就是非洲人都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在電腦和互聯網,而電子科技相當發達的日本人偏偏就不知道,他們竟然到了這個時候還認為互聯網是不可能成功的,個人計算機是一種不成功的產品,日本人居然還在一門心思的鼓搗文字處理機,把這種無用的廢物弄的花團錦簇。

直到兩千零二年,日本人才算真正的清醒過來,認識到垃圾即使包裝的再完美也是垃圾,而寶石就算被灰塵蒙蔽,依然是寶石。

日本人一旦腦子轉過彎,憑借那種一根筋的勁頭和追求完美的精神,發展速度也是極為可怕的,兩千零二年才開始搞互聯網的日本,七年後上網速度已經是世界一流,價格全世界最低。

這樣一個危機感嚴重而又可怕的民族生活在中國的身邊,又時刻對大陸的土地抱有巨大的野心,真是中國的不幸。

強敵在側,本來應該是激發國人的精神,認識到差距奮起直追,憑借巨大的人口和資源優勢,徹底將敵人壓在身下,令它千百年都不得不敬畏。遺憾的是,在柴東亮的記憶中,這種事情並沒有發生過。

柴東亮在蕪湖建立了第一家汽車製造廠,生產飛機使用的v型十二缸發動機和整車,從奠基至今一年有餘,硬是一輛汽車、一台發動機都造不出來,不是說沒有技術人員和設備,而是來自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技術人員,實在是太挑剔了,工廠的中方管理人員叫苦不迭,幾次三番的托人找柴東亮說項,要求把這些討厭的洋鬼子攆滾蛋。

柴東亮剛開始也以為是這些英國人故意刁難,親自去了一趟,英國技術人員拿出蕪湖生產的零件和英國原廠生產的零件擺在一起給他看。柴東亮看了半天也沒有覺得有什麽差別。

英國工程師急的腦門子冒汗,拿出放大鏡遞給柴東亮,一邊喊道:“在下麵。”

柴東亮把零件翻了個,才發現了幾處細微的差距,英國工程師怒吼道:“按照羅爾斯羅伊斯的標準,這都是不合格產品!”

從上海光華公司調來的中國工程師,則滿臉的不屑,那意思再明顯了:這他媽也算毛病?

上海光華集團脫胎於滿清的上海製造局,技術人員普遍官僚習氣嚴重,雖然現在體製已經改革,吳錦堂、虞恰卿等資本家可不會養閑人,喝茶看報紙混日子的人沒了,但是以前養成粗枝大葉等一些臭毛病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改過來的。

看到柴東亮冷著臉,中方技術人員才忙不迭的道:“一定遵守技術規範和標準,請都督放心,下次絕對不會了!”

最終的結果,蕪湖汽車製造廠拆分為兩個工廠,汽車製造廠和發動機製造廠,汽車製造廠的技術人員以中國人為主,個別崗位使用了幾個做事馬馬虎虎的美國佬,發動機製造廠則繼續使用苛刻、呆板的英國人。

一九一四年六月三日,中國第一輛“飛豹”牌國產輕型卡車,終於在蕪湖走下了流水線,這件事引起了各國媒體的關注,當這輛汽車和公眾見麵的時候,全世界都傻了眼。中國記者羞愧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冒著滾滾濃煙,開兩步就發出老人咳嗽聲的玩意兒算是汽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