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定盟
“貪得無厭的混蛋!”丘吉爾得知楊秋的條件後,嘴裏罵罵咧咧。
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與海軍元帥龐德站在旁邊,為這些條件竊竊私語。克裏特島的失敗,將英國逼到了懸崖邊。美國海軍的“紐約”號和“德克薩斯”號戰列艦已經確定要回國維修,“馬來亞”號被四枚炸彈重傷,必須回開普敦維修,英國皇家海軍在東地中海隻剩一艘“伊麗莎白女王”號戰列艦,這是遠遠不夠的!空中也是岌岌可危,東地中海的英美航空力量幾乎被摧毀殆盡,連阿拉曼和埃及都不能滿足。相反,德國卻歡欣鼓舞,拚命向加強克裏特島的海空力量,而另一個重要的地中海敵人意大利,在遭受塔蘭托重創後也已經將“維內托”號和“利托裏奧”號打撈出水,最遲10月底就能修複完畢,連後兩艘“羅馬”號和“因佩羅”號都在日以繼夜建造中。而且因為蘇聯去年提供了數百萬噸原油,希特勒也慷慨將羅馬尼亞油田的產量分給意大利一些,所以困擾意大利的燃油危機已經不複存在,使得意大利海軍活動能力大增。
因為遲遲沒能徹底摧毀2艘“俾斯麥”級戰列艦、2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艦和“齊柏林”號航母,所以英國必須在北大西洋繼續保持壓力,無力再抽調軍艦去東地中海。美國海軍也無能為力,因為目前他們能作戰的隻有2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和1艘“科羅拉多”級戰列艦。剩餘4艘“南達科他”級最快也要到年底才能陸續服役。更危險的是,軍情五處也已經得到蘇德秘密談判的消息。一旦土耳其投降,蘇聯黑海艦隊被鑽出海峽配合德意作戰,後果將不堪想象!
“必須拒絕蘇門答臘的要求。”龐德元帥站了起來,走到丘吉爾麵前:“我們可以犧牲新加坡、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也可以將聖誕島出售給他,但絕不能支持蘇門答臘方案,因為我們誰也不知道它會不會變成下一個西伯利亞。”不得不佩服英國皇家海軍的全球眼光和對海洋的敏感性,龐德一語就道破了蘇門答臘的重要性。道理其實很簡單。新加坡、安達曼-尼科巴群島和聖誕島就算英美不答應,楊秋也能輕易打下來,至於口頭承不承認,對現在的北京來說根本不重要,所以楊秋要的隻是一個承認而已。而且從地理看,這三個地區都麵積狹窄、缺乏縱深和資源並孤懸海外,所以最多也就是建立海軍基地。保證北京對南海的長期利益,所以一旦未來有戰爭,未必打不回來。但蘇門答臘島不同,它卻橫在印度洋邊緣,有足夠縱深,還有石油等諸多戰略資源。雖說現在隻要廖內省。但他相信楊秋有一百個辦法,以廖內省輻射整個蘇門答臘,然後慢慢打造成水潑不進的飛地。到時候中國海軍就不單單能實現包圍南海、輻射印度洋的戰略,還能縮短與查戈斯群島的距離,戰時也可以很輕鬆的切斷西澳至印度、至非洲的海上航道。至於西南太平洋、琉球和日本外海殖民地等問題。與英國關係不大,底線隻要保住所羅門群島和澳大利亞就可以了。反正倒黴的不是英國。
丘吉爾夾著雪茄,微微眯起眼睛,他不僅在權衡楊秋的條件,還注意到那句“中歐不會接壤”的暗示。這句話聽起來似乎很普通,但他相信裏麵蘊含深意,而且還可能是一個送給自己的超級大禮包。因為誰都知道,如果中國不吞並整個西伯利亞,那麽戰後中歐就從根本上杜絕了地緣矛盾。這是一招好棋!可以讓中國從漫長的陸地邊界矛盾上拔出來,加強海上利益。而對歐洲來說,也可以避免與中國長期進行邊界對峙。他明白,戰後美國是肯定要插手歐洲的,但如果沒有蘇聯的意識形態,中歐又不接壤,美國就沒有長期在歐洲保持強大軍事存在的理由,歐洲就有重新自主獨立的複興機會,而英國也有機會一點點重新整合歐洲。畢竟誰也不願意當美國的木偶,就算他和羅斯福私人關係很好,首先要考慮的也是國家利益。如果能整合歐洲,即使穩住幾個國家,再留住印度和南非等主要殖民地,英國未必不能快速從戰爭中恢複過來,慢慢排擠掉美國的影響力。當然,這件事觸及英美核心利益之爭,太敏感也太早,而且需要好好思量怎麽行動。畢竟歐洲還有討厭的法國攪屎棍,和不怎麽聽話的俄國大棒槌.......。
“把談好的清單給我看看。”丘吉爾在權衡利弊時,報出價碼的楊秋已經暫時把心思轉到商業貿易上。
開普敦會議不僅僅是盟軍最高領導人的會議,還是一次全方位的會談。既有軍事政治,也有商業合作的。根據事先安排的十天行程,這裏平均每天都要進行五到六次雙邊或多邊會談。所以無論是提議召開的羅斯福、還是打著小算盤的楊秋和丘吉爾,都帶來了龐大的軍政商業代表團,希望協調三國的資源和工業互補,明確戰爭責任,簽署采購合同。這些繁瑣事情,主要由慕容翰、楚南和外長施肇基三人負責,也是對他們能力的一次大考驗。
經過三十年發展,楊秋已經不想在當簡單的原材料出口國,因為中國製造業已經具備較強的高附加值出口能力。到目前為止,中國是世界唯一的錦綸和滌綸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250萬錦綸和55萬噸滌綸,擁有世界最大的聚苯乙烯、合成氨化肥、電子設備等的產量。是世界第一大輕工生產國,第二大裝備製造國,第二石油生產國,第二電子元器件製造國。第二大航空生產國,第三造船國。第四大石油化工國......等等。並且利用經濟危機、還有早期與德國的合作,已經可以製造絕大多數戰略型大型工業設備。但因為歐美的限製,在成套工業設備、整體船舶飛機等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依然不如英美法德這四大工業國家。
世界大戰是殘酷的,但同樣也是工商大發展的機遇,所以楊秋很看重此次商業談判。除此之外,還有個不好說的理由,那就是軍費的節節攀升。過去的兩年。財政部平均每天要支出2億民元的軍費,而且這個數字還在繼續增長。在國內挖潛已經很難的情況下,迫使他不得不想辦法加大出口,緩解財政壓力。
“您看,油輪商船、航空整機和配件、陸軍武器、錦綸新材料都已經超過原材料出口額,美國還一次訂購兩台1萬5千噸級的整體模壓機。還有,今天下午美國還提出要買遠程運輸機。而且要現貨......我沒敢答應。”負責商業談判的是廖仲愷。他是內閣唯一一名民黨成員,因為作風踏實沉穩,所以組閣時,顧維鈞邀請他出任工商業部長。
說到大型模壓機出口,廖仲愷很激動,因為這是中國第一次出口戰略型特大工業設備。平行世界中。因為戰前不重視,英美沒有像德國那樣早早就研製超大型鍛造機和整體模壓機,所以後來製造B29轟炸機時,遇到很大麻煩。而在這個世界,楊秋趁著金融危機。早就和德國展開聯合研製,已經擁有包括特大型模壓機等一係列大型戰略工業設備的研製和製造能力。才有了這個“第一次”。
“遠程運輸機?”楊秋從清單上拔出眼睛。
楚南點點頭:“之前沒提出,是被這次克裏特島逼的。他們現在的C47和我國運6差不多,沒法繞過利比亞向埃及快速補給,最新的DC-4運輸機還在試飛,就想向我們先采購一批現貨應急。英國也有這個打算,也提出要購買200架運8或者運9。”
“我們有現貨?”慕容翰問道。
楚南笑道:“有,還挺多呢。運11已經定型,但我們負擔不起同時建造三種大型運輸機,必須停產一款。現在我手裏有813架運8和877架運9,兩種飛機性能差不多,但運九好維護而且速度更快,所以基本確定是停產運8。這樣流星公司就可以和北方公司一起運11。海軍計劃縮減後,國內造船廠又能騰出部分產能,可以讓他們分包部分大型配件,每月40架沒問題。中亞鐵路線正在逐步完整,打通馬六甲後,遠程空運壓力會小很多,按照我們計算,運9機群加每月40架運11,能夠滿足運輸需要的。”
“除了運輸機,美國還看上我們的“天路”機載導航儀、LT180無電線步話機,想購買仿製專利。”廖仲愷看著楊秋,他說的這兩樣東西分別是國內電子業巨頭全球通和聯想公司的產品。這兩家公司和楊秋的關係,大家都心知肚明,而且裏麵還涉及一些軍方的敏感技術。
楊秋倒是無所謂,因為“天路”導航儀本來就是按照平行世界中美國1943“台卡”導航儀研製的。至於LT180步話機也是六年前使用摩托羅拉SCR300調頻步話機的圖紙生產的。國內早就有了新產品,隻不過現在還能用,國家沒錢也沒時間大規模換裝。既然美國想要,他也樂得打擊摩托羅拉和美國一些相關大公司,誰讓他們研製速度慢,美國大兵們又急紅了眼睛呢。不過這件事倒也提醒了他,說道:“出口沒問題,不過以後這類東西肯定會越來越多,不能沒限製。這樣吧,你們商量一下,由軍方牽頭,和國內科研部門合作,在國防部下設一個高新技術出口管製審核部門,將來凡涉及敏感技術的東西,都要這個部門同意才能出口,免得出現紕漏被別人刺探我們的情報。”
眾人都覺得這個建議很好,廖仲愷也大鬆口氣,他就怕楊秋會以技術敏感為由否定這筆生意。要知道,美國現在每月生產的6千架飛機中,有2000架需要這種導航儀,出售仿造專利後。美國每生產一套就要支付320美元專利費。雖然國家拿的是企業稅收,但也是比不小的數字。至於800架二手運輸機。按折舊後單價30萬美元算,就是2億4千萬美元(約合4億8千萬民元),完全可以全部投入後麵的軍費裏。
就在大家商量如何盡快組建高新技術出口審核部門和製度時,施肇基滿頭大汗的急奔進來:“總統,丘吉爾有回複了!”
“哦,怎麽說?”
賺錢在重要也比不上未來,所以楊秋聞訊後豁然而起,連其它人也都紛紛圍攏過來。“剛才開完會。哈利法克斯拉我私談,除了蘇門答臘外,英國可以答應其餘全部條件,還答應說服美國......對了,仲愷。英國希望增加出售2艘戰列艦和2艘護航航母,一會你去看看。”施肇基拉住廖仲愷,告訴他又接到一筆大訂單。
“不答應蘇門答臘?”楊秋有些失望。
新加坡重要。卻遠不如蘇門答臘在他心中的地位,因為後者不僅可以保護馬六甲海峽和巽他海峽,還能作為查戈斯等印度洋基地的總後勤補給站。“蘇門答臘問題上,言辭很強硬。哈利法克斯說,他們現在最關心是守住東地中海,因為這裏不僅事關埃及和北非。還關係到中東和波斯灣,所以暫時沒有時間考慮蘇門答臘。”施肇基把哈利法克斯的話重複了一遍。
在場的都是外交和國際政治專家,這種話分明是在警告楊秋,要是提出太多過分要求,大不了英國全麵撤出東地中海。讓中美國自己去玩。至於印度,丘吉爾根本不擔心。除非殺光所有印度人,否則憑借深厚的殖民根基,戰後依然能施加足夠影響力。
明白英國的底線後,三位領導人終於開始第四輪磋商。
丘吉爾明顯和羅斯福通過氣了,所以在分歧依然很大的情況下,羅斯福主動做出了讓步。在楊秋答應保證菲律賓完整,不將新加坡、蘇門答臘和東婆羅洲並入國土後,英美最後答應將阿南巴斯群島劃入中國納土納群島,答應將林加群島割讓給新加坡,並由中國托管至建國。答應西婆羅洲、中婆羅洲和東婆羅洲合並,並將古晉劃入西婆羅洲,獨立建國。答應將安達曼-尼科巴亞群島交給中國托管,答應出售聖誕島,答應將目前中國控製的西南太平洋島嶼和日本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全部移交給中國托管,答應中國在厄立特裏亞建立“吉布提”模式的海軍基地......但兩人也留下了尾巴,就是要求楊秋承諾保留未來這些地區的自決權利。
至於關島和威克島,羅斯福依舊拒絕任何公開承認。
西伯利亞問題上,英美也做出妥協,答應在簽署宣言後,承認公投有效性。但考慮到盟國的想法,所以不做任何有關領土合並的發言。羅斯福還答應,美國將立即加強在東地中海的部署,並將準備調往西班牙的第一陸戰師,和其它十個師調往埃及和塞浦路斯,而且一旦蘇德簽署結盟協議,美國就會立即對蘇宣戰。
戰爭責任劃分也再次明確,根據商定,中國和亞洲盟軍將承擔剩下的全部對日和西南太平洋戰事,但在進攻菲律賓時,必須讓美國派遣部分軍隊參與。還要承擔蘇聯亞洲、波斯灣和高加索部分的主要戰事,並視情況參加中東和蘇聯歐洲地區的戰事。而作為條件,美國政府將繼續按照《租借法案》,向中國提供每年20億美元的貸款和工業援助品,其中包括急需的卡車和機械設備,直至戰爭結束。
印度洋戰區繼續由英國領導,中方願意聽從英軍指揮,戰後也不駐軍印度。作為交換,英國則立刻全麵廢除《中英會議藏印條約》這份不平等條約,承認錫金、東克什米爾、印度東北的阿薩姆邦、那加蘭邦和曼尼普爾邦屬於中國的國際聲明。
大西洋和地中海戰區,由英美和其歐洲盟軍承擔主要戰事。
中東戰區(不含波斯灣)也首次做出安排,三方一致同意,無論蘇德誰先入侵土耳其和中東,美軍將自動擁有戰區指揮權。這是美軍獲得的第一個戰區指揮權,也是中英故意避讓的。因為對丘吉爾來說。他巴不得中美將來在中東衝突,而對楊秋來說。分裂的穆斯林才是最好的穆斯林,何況裏麵還涉及碰都不想碰的巴勒斯坦問題。
三人還達成協議,一起拉攏土耳其和芬蘭,促使其加入盟軍參加反法西斯戰爭。最後還共同決定不限製自由市場,增強戰爭時期三國的工商互補能力,開始籌建聯合機構,研究戰後組建聯合國的一切事宜。
政治和軍事談妥後,丘吉爾立刻以5億美元和聖誕島。向中國購買安裝330毫米艦炮的“定海”號、“寧海”號2艘戰列艦,還有剛交付的2艘將軍級護航航母、120架俯衝轟炸機、200架運8遠程運輸機,1萬門蘇製陸軍火炮,4500門中國85毫米高炮等武器裝備和大量其它商品,並由中國負責運送到埃及和英屬維京群島,又英美大西洋船隊轉運至歐洲和北非。本來他還想購買“天權”戰鬥機、36主戰坦克,但均被楊秋以產能不足回絕。為彌補大西洋商船損失。最後他還花了1億美元買走30艘二手萬噸輪,還協同美國一口氣下了60艘的訂單。
作為對盟友的無條件支持,楊秋也答應會以最快速度,將280輛31型坦克、370輛維修好的蘇製T34坦克、500輛U係列裝甲車運往埃及無償交給英軍。
美國海軍很眼紅這筆大生意,但手裏實在是拿不出現貨。“紐約”號和“德克薩斯”號受傷後,美國能用的戰列艦就隻剩“北卡羅來納”號、“華盛頓”號和幾艘老爺艦。4艘“南達科他”要等年底才能陸續交付。護航航母倒是開工了一大堆,但造船不是造飛機,把一艘商船改建成航母需要四到五個月,所以遠沒到曆史上一月交付一艘的高峰期。至於陸軍武器,美國自己還要向中國購買專利呢。
與英國相比。大財主的美軍更是花錢不眨眼,以30萬美元單價采購600架運8現貨。以8000萬美元采購2萬套“天路”導航係統和仿造專利,以3500萬美元采購3萬台LT180調頻電台和仿造專利,還購買了包括155毫米榴彈炮在內的一些武器仿造專利。最後更簽署了一筆總價值高達20億美元的采購合同,用於購買美軍急需的錦綸、滌綸、鎢、桐油等商品。但在關鍵的鈾礦上,雖然羅斯福開出天價,楊秋卻還是堅決予以拒絕。最後直到1942年5月,美國才在加拿大發現適合開采的伴生鈾礦,從而導致曼哈頓計劃整整延誤了半年。
總計30億美元的大合同,還有美國每年20億美元的援助,極大程度上緩解了楊秋的財政壓力。中國到底不是美國,如果不是武器裝備、軍事思想和戰術上的超前,根本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戰績。
最後他還忙中偷閑,與法國代表達成協議,以提供包括300輛31型坦克在內的2千萬美元軍事援助,換取靠近南極洲的克羅澤群島的托管權。雖然戴高樂要求在托管權移**同中注明“不得從事軍事用途”的條款很可笑,但為了將來的南極科考站,楊秋還是答應了,並在隨後不久就將群島納入無建製海外領土名單。
由於坎寧安壓力太大,所以不等最後簽約,國內的秉文就第一時間就讓人把剛交付的2艘將軍級護航航母刷上“開普敦”號和“直布羅陀號”的名字。為節省時間,2艦匯合在金蘭灣休整的4艘安海級戰列艦後,帶著南征馬紹爾時回太平洋作戰的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和四艘法國重巡洋艦,浩浩蕩蕩直奔巽他海峽。後幾艘軍艦將在進入印度洋後,前往查戈斯參加進攻緬甸和安達曼的戰役。
現在的南海就像個到處漏風的籬笆,井上成美已經無力攔截這麽大的艦隊,巴達維亞的日本航空兵也被轟炸過多次,所以最後隻能看著艦隊通過海峽揚長而去。
開普敦時間九月十五日中午11點,所有爭執衝突謾罵和指責,都在記者們麵前消失。三位領導人在上百名從世界各地趕來的記者和各國代表麵前,正式發表了奠定未來世界格局的《開普敦宣言》。
這份宣言,是繼中英《開羅宣言》第二份重要的國際宣言。宣言不僅再次確定中美英三國的同盟關係,還號召世界各國和民族加入反法西斯陣營,答應不謀求領土擴張,保護各民族國家的領土完整,並允許他們自主選擇自己的政權和政府。宣言還在經濟和文化上也做出保證,將給予世界各國平等待遇。
在最後的記者問答會上,丘吉爾和羅斯福都按照協定分別承認了受人矚目的西伯利亞公投的公正和有效性,表示英美會遵守《開羅宣言》中“允許人民自主選擇自己的政權和政府”的條款,尊重西伯利亞地區人民的選擇。而楊秋表達對兩人的感激後,正式的公開承諾,不會繼續尋求在大陸上的領土公投,相反會幫助那些自決的民族和國家,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他保證會盡快亞洲各國和各有關國家,一起盡快確立各自的邊界,推動亞洲民族獨立,幫助韃靼等蘇聯少數民族在烏拉爾等地區建立獨立的國家和自治區.......。
記者們眼中,《開普敦宣言》無疑是一份愛好和平,主張民族平等團結,主張公平貿易往來的反法西斯獨裁的正義宣言,加強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奠定了未來的世界格局。
但在楊秋眼中,它隻是一種各方妥協的政治藝術,較量依然充斥在外交、軍事、經濟和文化領域的各個領域。但他需要的正是這種妥協,雖然蘇門答臘沒實現目標,菲律賓也需要和美國繼續博弈,但還是明確了國土邊界,完成扼守西南太平洋,輻射兩洋的未來戰略構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