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的故事》上映30天時,本地票房突破635萬港元,這已經讓很多從事文藝片拍攝的人高山仰止,想當初他們還為票房超過100萬而慶幸歡呼,但是人家王小虎卻已經突破了600萬大關,兩者比較,王小虎的境界超出了他們6倍有餘。
這樣好的票房成績,大大的刺激了香港本地的文藝片市場,更多的電影人開始意識到文藝片所帶來的巨大魅力,特別是那些早就從事文藝片的電影人,他們多次帶領公司員工,拋棄之前的有色眼睛,非常虛心的走進影院被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的稀裏嘩啦,這還不算,很多員工都被要求寫觀影總結,聽說這種手法是從王小虎那裏流傳出來的,能很好的提高劇本創作水平。
劇本,就是劇本,《阿郎的故事》再次向同行們展示了劇本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
影片真的很成功,巨大的票房利益讓協和上下傳出陣陣喜悅,雖然這個數據較之王小虎記憶中的3000萬大關有較大的差距,但是他執意這樣做也有明確的目的,就是為了捧紅周潤發,提攜周星馳和吳孟達,如今這個目的已經圓滿的完成了,票房價值則是順手牽羊的成果。
被譽為“吹響香港文藝片複興號角”的《阿郎的故事》在台灣也獲得了很大的轟動。在充斥著瓊瑤清純愛情片的狹小空間裏,《阿郎的故事》愣是用強悍的力量撕開一條縫隙,這條縫隙在首映當天就徹底的膨脹,用肉眼可見的速度在台灣各大影院攻城奪池。
自從嘉禾被協和、邵氏聯手收購之後,台灣本地的商業電影一直由兩家公司提供,而最初和王小虎關係並不是很好的田氏集團,也在王羽的撮合下改善了彼此的關係,這主要是因為協和公司所展現出來的強大實力,由不得田建仁不低頭,更何況在王小虎有意無意的授意下,王家興得到了充足的資金開始加快對台灣本地院線的收購計劃。
在香港電影的步步緊逼之下,台灣電影市場勢必要想方設法的趕上香港電影人的節拍,雖然他們很努力的在進行著,但是“郎”來的時候,台灣電影市場還是引發了相當大規模的地震。
上映一周,《阿郎的故事》斬獲130萬台幣,這樣的成績也許在台灣並不算最高,但是卻讓一向以文藝片傲居的台灣電影人羞愧的抬不起頭來。
他們可以說《阿郎的故事》裏邊還是包括充滿銅臭味的商業元素,他們可以說這樣的父子感情戲很老套,他們甚至還會說結尾的部分顯得太牽強了,但任由他們如何的貶低這部影片,就是不能阻擋觀眾們走進影院中觀看的勢頭。
“我不理解那些影評人為什麽貶低《阿郎的故事》,我看過,很感人,可以說前麵我是笑著看的,後麵,我的眼睛一直在模糊狀態,到結尾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一名台灣市民對於當地影評人大肆貶低該片表示強烈的質疑,他們認為這樣的影片是非常好的代表作,既能欣賞到與眾不同的文藝風格,又能感受到主創團隊精心編排的人生哲理,這樣寓樂於教的作品竟然被貶低成商業垃圾。
觀眾們不理解,不滿意!
“不要這樣評價這部影片好嗎,這樣顯得我們本地電影人好沒有素質,如果你們有這樣的能力拍出比《阿郎的故事》更感人的電影來,我們也會不遺餘力的支持你們!”
“吃不到葡萄就不要說葡萄算,有本事你們也拍一部,不要整天在這裏耍嘴皮子!真懷疑你們是否認真看過,如果你們看過之後肯定不會這樣說,因為即便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為阿郎所感動!”
台灣同行們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有將“郎”趕走,甚至起了助漲聲望的反作用,他們罵的越凶猛,觀眾們走進影院中觀看的也越多,這樣奇怪的現象致使《阿郎的故事》在30天的時間內,票房突破了376萬台幣的恐怖數據!
哪怕是瓊瑤的電影也未必有這樣強悍的票房成績!
1973年,60年代瓊瑤片的重要導演李行心情複雜地回來拍下了打破票房紀錄的《彩雲飛》、《海鷗飛處》、《心有千千結》。讓瓊瑤躋身台灣最賣座的小說改編女王,在她開始寫作的時候,不再是一位作家單純寫作的狀態,而是預計到了改編電影的可能,有的甚至是專為導演的設想而寫。而70年代中期開始,一般都是小說出版時,電影就已開拍,小說封麵上的主人公畫像,就已經是以電影中的主人公為模特。
瓊瑤可謂風光無限,但是如今,王小虎執導的《阿郎的故事》以強勢的態度登錄台灣電影市場,前有各大院線互相支持,後有周潤發、張艾嘉等人在台灣各市進行循環宣傳,又用強悍的票房數據打破了瓊瑤統治下的文藝片王朝。
裂痕出現了,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擴張,讓台灣電影人真真切切的品味到香港電影的霸道之處,原來香港人不僅能拍出叫座的商業片,還能拍出感人至深的文藝片,而且,而且還能如此賣座,你讓這幫沉浸在自己虛擬構架的王朝中的台灣電影人如何受的了!
身在香港準備忙活過年的王小虎,很快就接到了王家興的電話通知:《阿郎的故事》很有可能獲得金馬獎提名。
這個消息讓王小虎高興了很久,渾身上下透著舒爽的因子,不為別的,提前13年讓《阿郎的故事》上映,本身就令周潤發的影響力縮水很多,如果再不拿一個金馬獎來安慰發仔的話,王小虎本人都過意不去,不過這個時代沒有人知道《阿郎的故事》在另外一個時空所取得的3000萬票房,如果讓他們知道的話,肯定跌碎一大片的下巴。
王小虎腰間係著圍裙,最終哼著《你的樣子》曲調,不亦樂乎的為妻子煲保胎湯,隨著預產期一天天的臨近,他也將公司所有的事情全權放手,反正現在也快過年了,他索姓在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提前給公司員工放假,這樣除了還在泰國努力趕製《驚天動地》特技小組之外,大部分香港本地的員工都放假回家準備過年,反正美國人又沒有中國年情節,隻要讓他們有了工作的動力,他們是很喜歡堅守工作崗位的。
王小虎本人,則化身新好男人,每天陪著趙雅芝在家中養胎,依舊會隔著小腹聽兒子打滾、遊泳的聲音,甚至會哼著一些趙雅芝都沒聽過的兒歌做胎教。
說起這胎教工作,王小虎同學可謂非常的認真對待,找到夏侯姐妹花,讓她們利用在美國的關係網找到很多輕音樂,其中紮巴赫的鋼琴曲為主,因為這些鋼琴曲是能夠提高人的智力、聽力等方麵的,在70年代算是最好的胎教音樂了。
趙母這兩天幹脆直接搬了進來,小心翼翼的伺候著女兒,等待著外孫的降生。由於王小虎是孤兒並沒有父母,所以趙家潛意識中將外孫歸類到孫子的行列,誰養不是養啊?外孫和孫子有什麽區別嗎?還不都是一樣的疼愛著?
王小虎就這樣在等待中度過了一個1976年的春節,由於第一次當爸爸,他顯得格外緊張,大年初一除了到於占元家中拜年之外,並沒有做多餘的走動,直接采用電話拜年的方式,讓金庸、邵逸夫等人笑罵著說假正經。王小虎也樂的不跟他們計較,畢竟這時候他是不會在乎別人說什麽的,誰讓他第一次當爹呢,這樣的啥事做做又如何。
當然,也有人會采用電話這種通訊工具給王小虎拜年,遠在英國的翁美玲就在年三十晚上打來過電話,在電話中,小丫頭開口第一句就是:“老豆,我想死你了!我恨你,當初我來英國的時候你也不送我。”
這多少讓王小虎感到有點小冤枉,當初《七小福》拍攝完畢,翁美玲在香港逗留了一段時間,《七小福》上映不幾天,王小虎就隻身趕赴泰國盯著《驚天動地》的拍攝,以至於他連送翁美玲上飛機都錯過了,後來他在泰國一蹲就是兩個月,期間翁美玲打來幾次電話都是趙雅芝所接,還曾經寫過很多封信件,無奈王小虎忙的團團轉,也沒有功夫回信不說,連打個電話的事情都拋之腦後了。
你讓翁美玲如何不生氣啊。
王小虎忙在電話中道著歉,人家翁美玲倒也知道老豆忙碌,象征姓的說了幾句氣話後也不再胡鬧。
“老豆,我弟弟什麽時候出生啊?對了,你還沒有給我紅包呢,我不管,你去年就沒有給我,今年不準落下了,你用航空快件給我郵寄過來,不見到紅包我就不認你這個老豆了!”
“呃!紅包的事情好說,你弟弟大概還有幾天就出生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