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逼反馬超

董允似乎也覺察到了劉琮的內心變化,不過他沒有停下來,而是策馬向前跑了幾步,眾人一看知道董允似乎有話與劉琮單獨說便是放慢了速度跟在後麵。

劉琮追上董允之後笑道:“琮與公子此前素未蒙麵,公子今天如是說怕是有點冤枉本將了。”

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是編故事,編故事就是確有其事!劉琮雖然知道這種解釋蒼白無力,但是作為一方諸侯,這樣的掩飾還是需要的。

董允聽後直搖頭:“將軍,允是因蒙將軍厚恩,才開誠布公。將軍此次閬中之行應是為家父而去吧。

葭萌與上庸之間夾著一個巴西郡,將軍若是將來對成都用兵,允父子便是將軍最大的障礙。允知道劉璋非將軍對手,所以此趟回閬中之後也會竭力說服父親。允在此向將軍保證,就算允不能最終說服家父,巴西郡也必定不會為難將軍,將軍大可放心從容調度……”

董允話說到這個份上,劉琮再掩飾也沒必要的了,隻是好奇的問道:“令尊當初力阻本將入蜀,緣何你卻要支持本將?”雖然劉琮對董氏父子有恩,但董和、董允都不是一般人,絕不可能因為閬中之戰劉琮出現救援,就會改變自己的政治立場,想來這董允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和自己說出這番話。

“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事。將軍是漢室棟梁,天下英雄,當今能夠挽救大漢江山,阻止曹操篡漢的唯將軍耳。允非愚人,也不曾出仕,所以與家父不同。莫說將軍與允父子有如此大恩。就算是將軍與允素不相識。允也會助將軍一臂之力,以減少益州百姓的傷亡和負擔。”

董允這番話說的劉琮有點無語,不過自己這漢室宗親的身份確實占便宜,加上兩相比較,孰優孰劣想必益州士子和百姓都心中有數。董允幫助劉琮除了出於良禽擇木而棲外,更是考慮益州百姓。這樣的想法也隻有他這樣的年輕人,要是換成一些年紀大的可能就頑固的支持劉璋。

而最終的結果可能就是常年戰亂,百姓流離失所,兩大諸侯兩敗俱傷。能夠看到這麽遠,這人的眼光還真不是一般。比起那些頑固不化的人來,劉琮覺得還是董允這樣的年輕更容易親近。至少麵對董和,劉琮終究還是沒有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而更讓劉琮沒有想到的是董允早就想好了,所以一有機會便是全部說出來。

“休昭賢弟,你若是能替本將說服令尊,本將替大漢皇室和天下百姓感謝你!”劉琮說的也是肺腑之言,自己畢竟是外來客,雖然有法正和張鬆支持,但如果能得到董和的支持那完全不一樣,董和在益州百姓中聲譽很好,而且是一郡太守。

董允見劉琮如此客氣,心想自己沒看錯人,劉琮雖然身居高位,卻沒有任何架子。被自己看穿心思說出真實意圖也沒有懊惱,而是順利的接受了事實,這樣的氣量非常人所有。

“將軍言重了,允隻是希望將軍能以大局為重,能以益州百姓為重。幹戈能免則免……”

“休昭所言極是,若是益州士子都如休昭這般,那益州百姓有福了。”

兩人隨後便就益州的形勢和益州名士、大將展開了討論。董允的博知讓劉琮很是吃驚,在這個沒有通訊工具,沒有互聯網的年代,董允如此之年輕,卻似乎對蜀中大事、名流了如指掌,這確實太難得了。

而董允對於劉琮也是驚歎不已,盡管劉琮到蜀中將近一年,可是基本上劉琮都是滯留在葭萌,但從劉琮的言語之中董允分明感覺到劉琮對益州的文人、武將十分了解。董允自然想不到劉琮是穿越者有金手指,加上錦衣衛與諜報司的頻繁活動,加以確認。劉琮甚至能將益州名士的年齡、婚否記個大概!

有此可見劉琮對益州的用心,而就是這樣,劉璋和那一般人一樣都還沒看出來劉琮的野心。足見劉璋等人是多麽的愚笨。

而劉琮有了董允的支持,奪取益州的勝算又增加了一分。回到葭萌之後便開始籌劃真正的行動。

而此時北方也有了確切消息。

雖然經曆了樊城大敗,但曹操並沒有放棄統一華夏的大業。不過他也認識到孫劉聯盟已成氣候,隻能做長久打算,徐徐圖謀。

回到許都之後,曹操首先平息了因為戰敗而興起的不利輿論,鞏固了他自己的全力,而後加強屯田、戍邊和整頓軍備,修複樊城之戰的損失。經過兩年多的休整,軍隊基本恢複了征戰能力,曹操決定西征馬超、韓遂。

馬超和韓遂割據西北,一直是曹操的心腹大患。無論是北征烏桓還是南討孫劉,他都得時刻提防著西北的動靜,以防腹背受敵。而江東孫權集團為了對抗曹操也開始謀求與馬超、韓遂結盟。

樊城之戰前後周瑜就曾經向孫權獻計,倘若劉琮失利。周瑜便要乘亂搶占南郡等地,而後與孫權堂兄孫瑜一同征討蜀地,吞並張魯,然後留孫瑜駐守,以馬超、韓遂為援軍。然後他回師荊州與孫權一起攻襄陽,讓曹操腹背受敵。這就是美周郎宏圖二分之計,雖然因為劉琮成功的挫敗了曹操。

而周瑜卻英年早逝,但每個人都想聯結馬超、韓遂也給曹操敲響了警鍾,既然荊州、揚州不能急攻,益州又路途遙遠,曹操隻想想到拿西北開刀。當然曹操起初並不是一開始就劍指涼州,而是打著南征張魯的幌子。

那馬超和韓遂也不是傻子。當時張魯的勢力在關中,馬超、韓遂的部分勢力也在關中,要打張魯勢必要取道馬超、韓遂的地盤。

正好當時有個治書侍禦史在出使益州的路上受阻,留在關中,曹操就命荀彧向他問計。聽了曹操的決定之後,他搖搖頭說道:“涼州這些武夫都是強盜出身,根本就沒有什麽大誌向,如果能保住目前的富貴就心滿意足了。所以朝廷隻要厚加封賞,別發生什麽大變故就不用擔心這些人會造反。

這種對手,最好放在最後慢慢收拾。”基於這種對草莽英雄們的本性的認識,他表達離開對曹操此次出征的擔憂,如果要率兵出觀眾,真正應該征討的是張魯吧?不少字但是眾人皆知張魯的實力都紮根深山裏,道路不通。這樣西北這些人恐怕會懷疑主公的意圖了。

一旦驚動了他們,這些強悍的兩周漢子在這塊險要的地盤上反了那可是不妙啊。

荀彧把這個意見轉告曹操,曹操聞言笑道:“好,很好!”他就是怕這些人人不反,一直找不到征討的借口。

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大軍一動,西北的軍閥都是莽夫,都以為曹操是征伐自己,馬超、韓遂等人不願坐以待斃,十部人馬全部反叛,擁眾十萬,據守潼關。馬超一反,在鄴城當人質的馬騰及其家屬全部被牽連下獄。

馬超既反,曹操便不再需要幌子,名正言順的出兵征討馬超、韓遂。

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再次領兵出征,一個月之後大軍來到潼關與馬超隔著潼關對峙紮營。曹操深知以馬超之勇,加上潼關之險,必定無法正麵擊破,於是便派人繞過潼關,從背後襲擊,打破馬超的部署。盡管徐晃竭盡全力還是沒有占得便宜。

曹操親率大軍渡渭水更是被馬超攔截,差點丟了老命,根本無法渡河建營,後來謀士婁奎給他出主意,用沙子修城牆,澆上水,過一夜,水解成冰,營盤就這樣建立起來,才得以順利度過渭水。

此時馬超等人已經是窮途末路,率兵挑戰,曹操不理,割地請和,曹操不許。其實曹操也是想不出徹底擊潰馬超的辦法。後來謀士們建議曹操離間馬超、韓遂,曹操終於得勝。十月,曹操進軍安定,楊秋投降。隨後曹操留大將夏侯淵駐長安今陝鎮守關中,自率軍還師。於是,曹操悉平關中。

對於曹操平定關中,劉琮也是無能為力。好消息就是曹操回去了,並沒有攻擊張魯。想必曹操也知道劉琮的意圖,攻下漢中,曹劉二人勢必會有上千裏的疆土接壤。遼東的公孫家族好逃到涼州的馬超尚未完全消滅。曹操知道一旦與劉琮開展勢必是持久戰。在關中消耗不小,他還沒有準備好與劉琮決戰。

在他的統一大計了,消滅孫權排在更前麵,這也是樊城之戰留下的後遺症。劉琮入蜀,曹操平關中,其實兩種某種程度上達成了默契,誰都沒有在南陽地區惹事,兩大集團相對和平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曹操平定關中繼續南下勢必與劉琮刀兵相向!

曹操做出這樣的決定其實也是礙於通訊不發達,他不知道劉琮入蜀一年,到底在益州做得怎麽樣了,如果他知曉被自己怠慢的張鬆已經投靠劉琮不知道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