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樹立科學世界觀、入生觀、價值觀,才能經受社會大變革的警驗,解決兩大曆史性課題

我們黨曆經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鬥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已經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這樣的曆史方位帶來一係列新問題。從世界範圍看,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大變動的曆史時期,兩極格局結束,國際形勢正在發生複雜而深刻的變化,處於新舊格局交替的過渡時期,總的趨勢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阻擋,新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形勢逼人,不進則退口從國內形勢看,我國正處於一個偉大變革的曆史時期。我國正在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是一場偉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二十多年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了偉大成就。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迅速發展,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主義製度在國際、國內風波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安定的政治局麵不斷鞏固和發展。總之,整個社會展現出蓬勃向上的新局麵。我國目前已達到總體小康水平,開始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這一階段,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前進過程中必然麵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從而帶來嚴峻的考驗。

總之,新的曆史方位、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黨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完成這兩大曆史性課題,黨才能保持先進性。為此,也迫切需要共產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十六大指出,麵對執政條件和社會環境的深刻變化,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要不辱使命、不負重托,就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以寬廣的眼光觀察世界,善於進行理論思維和戰略思維,提高科學判斷形勢的能力,堅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由此可以看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提高理論思維能力,關係到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對此,萬萬不可等閑視之。

何謂理論思維?通俗地講,理論思維是一種高級的理性認識,一種科學的思維方式,是指人們運用科學理論尤其是唯物辯證法分析事物,把握事物的整體、本質和發展趨勢。理論思維以經驗為基礎,反對固於經驗;尊重書本,反對唯書是從;承認事物現狀,反對就事論事。這種思維的反麵,就是認識的簡單化、片麵性、教條主義特別是經驗主義。顯然,理論思維是人們通往真理的橋梁;理論思維能力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必須具備的主觀條件之一。正如恩格斯所說,一個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的高度,也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的思維。

麵對同樣的事物,不同水平、不同層次的思維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和直觀的、簡單經驗型的思維相比,理論思維的優勢和作用在於,它可以透過現象把握本質,超越局部總攬全局,分析現狀而預測未來,顯示出科學的洞察力和預見性。所謂“登高望遠、目窮千裏”,“見微知著、一葉知秋”,道出了理論思維的奧妙。正因為如此,共產黨人判斷形勢發展,認識客觀規律,總結經驗教訓,製定方針政策,都決然離不開理論思維。

當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有人悲觀失望之際,毛澤東指出,矛盾四伏的中國社會布滿了幹柴,星星之火將燃成燎原之勢,回答了“紅旗能打多久”的疑問;當改革開放麵臨巨大障礙,許多人受困於“姓社姓資”的語問時,鄧小平突破了傳統觀念和非此即彼的思維模式,指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不存在根本矛盾,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石破天驚,掀起了新的改革巨瀾。這都是成功運用理論思維,實現精神變物質的光輝典範。

有的同誌可能認為,做具體的實際工作,隻要忠實於黨的路線政策、踏實肯幹就行了,用不著深奧的理論思維。這是誤解。對做實際工作的幹部而言,理論思維可以使人掌握大局,從而明確方向、堅定信念。古人雲,成事者,莫不以觀大局為要;得一城而全盤輸,非製勝之道也。要做好具體工作,離不開對大局的洞悉;何況黨的路線政策建立在科學分析大局的基礎上,對黨的路線政策要做到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也要正確認識大局。當今世界和中國都在急劇變化中: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恐怖主義威脅嚴重,霸權主義咄咄逼人,“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鼓噪不斷;國內改革、建設成績巨大,一些問題和矛盾也凸顯出來,社會熱點問題接踵而至,形勢既讓人鼓舞又讓人困惑。對這萬花筒般的世界

究竟怎麽看?世界和中國的走向是什麽?這是做好具體工作必須掌握的大局觀。借助於理論思維,就可以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把握住世界和中國大局的本質及趨勢: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我國現代化建設麵臨著諸多挑戰和困難,更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因而要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實現全麵小康的目標。這樣的理論思維會讓人高屋建領、豁然開朗,更加清醒、自覺、堅定地執行黨的路線政策。

理論思維幫助人變得聰明起來,避免或少犯錯誤。不言而喻,幹部要成為實幹家,要切記“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然而,實幹不等於蠻幹,這裏確有個怎樣幹的問題。多年以來,我們在工作中吃盲目性的虧不少。比如,有革命精神而無科學態度,好心辦壞事;郎嘟學步,機械照搬他人經驗;故步自封,憑老經驗處理一切問題;跟著感覺走想當然辦事;倉促拍板,輕率決策;搞形式主義、一刀切;顧此失彼,被動應付,在成績麵前忘乎所以;麵對困難,一籌莫展;栽了跟頭,買不到明白;付出學費,學不到本事……凡此種種,從思想認識方麵找根源,大都因為理論思維水平不高,未能擺脫就事論事的思維窠臼,乃至最終陷入主觀主義。隻有在思維方式上有所進步,培養相應的理論思維能力,才能提高工作的主動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總之,要做好實際工作,理論思維能力是不可缺少的。有了理論思維,知識才能轉化成智慧;局部經驗才能上升為理性認識;失誤才能換來永恒財富;一招一式才能聚合成係統的工作思路。

古人雲,學問之道,得之不難者,失之必易;惟艱難以得之者,斯能竟業以守之。培養理論思維能力,是思維方式的改進和提升,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克服主觀主義,樹立正確世界觀的過程,關係到全黨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的提高。

二、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經受住執政的考驗

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鬥爭,終於奪取了全國政權,成為執掌全國政權的黨。曆史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無愧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無負於人民重托和希望的執政黨。但是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黨仍麵臨著執政的嚴峻考驗。

首先麵對著權力的考驗。黨在執政後,在全國政治生活中居於領導地位,代表人民掌握著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麵的權力。如何對待於中的權力,這是一個重大的原則問題,它關係到黨和群眾的關係,關係到黨的形象和威信,關係到黨的前途和命運。早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同誌就指出:“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願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告誡全黨同誌要正確對待手中的權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黨的大多數黨員和幹部能夠正確對待和使用權力,造福於民從而取得人民群眾的信賴和支持。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沒能把人民賦予的權力使用好,在權力的考驗麵前打了敗仗。這個問題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變得相當嚴重。江澤民同誌在中紀委第五次全會上著重指出:“值得注意和憂慮的是,十多年來,一些領導幹部,包括有的高級領導幹部頭腦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淡漠了,把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丟得不少了。甚至有的高高在上,當官做老爺;有的以權謀私,搞權錢交易;有的利用職權侵吞國家、集體資財。”這說明一些幹部已違背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出發點,已違背了黨的宗旨。能否過好權力關、能否經受住權力的考驗,是我黨執政麵對的嚴峻考驗。

群眾路線是我黨根本工作路線。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係,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曆史經驗反複證明,什麽時候堅持群眾路線,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就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麽時候群眾路線堅持得不好,黨群關係、幹群關係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在革命戰爭年代,沒有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不發動群眾參加革命戰爭,革命就無法取得勝利,共產黨人也無立身、藏身之地。因此,在當時的客觀環境和條件下,要求共產黨員隻能而且必須依靠群眾,深入群眾,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為了取得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必須關心群眾的實際生活,解決他們的困難,使他們能得到切實的利益。但是,黨執政後,群眾有什麽問題、發生了困難要找黨解決。這種地位的轉換便使一些黨員和幹部滋長了脫離群眾、居功自傲、貪圖享樂的思想。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脫離人民群眾、脫離群眾路線的危險更大了。現在有些黨員幹部滋長了嚴重的官僚主義,有些人為了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利益乃至個人利益而不惜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全

局利益,貪汙腐化等現象不斷增加。這已引起了人民群眾強烈不滿和憤怒。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能否堅持群眾路線是我黨執政麵對的又一重大考驗。

麵對執政的考驗,我們該怎麽辦呢?江澤民同誌指出:黨員領導幹部不論職務高低,黨齡長短,如果放棄世界觀的改造,背離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作為牟取私利的手段,就會身敗名裂。因此一定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問題。這就是說,要經受執政的考驗,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隻有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才能站得高,看得遠。隻有這樣,才能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密切聯係群眾,正確對待和使用人民群眾賦予我們的權力,真正堅持群眾路線,堅持一切向群眾負責的觀點;才能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才能贏得廣大群眾長期的信賴和支持,才能保住我們得之不易的政權,才能跳出“曆史周期率”,確保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

三、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經受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的考驗

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們進行的改革,不是某個方麵、某個問題上的局部調整,而是經濟體製的根本的變革,同時相應地改革政治體製和其他方麵的體製。這必然導致人們利益的重大調整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變化。由於改革開放是一個複雜的係統工程,新舊體製的轉換需要一個過程,這必然會出現各種政策、法律上的漏洞,從而使人民內部矛盾變得複雜起來。能否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帶來的種種人民內部矛盾是我們麵對的-大考驗。

發展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給我們帶來更嚴峻的考驗。市場經濟是一把雙刃劍,既帶來積極效應,也產生許多負麵影響。市場經濟的競爭性原則,有利於人們增強競爭意識,使人們奮發進取、開拓創新。另一方麵,使一些人在優勝劣汰的剌激下不擇手段地投機鑽營、欺蒙詐騙。市場經濟的自主性原則,有利於增強人們的自強、自立意識,同時也使-些人紀律觀念淡化,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市場經濟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使人們容易把個人利益和小團體的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因而經常出現損公肥私、違法犯罪等行為。市場經濟的等價交換原則,有利於增強人們的平等意識,但卻容易被人們誤解為一切都是等價交易,特別是被引人政治生活,等價交換原則就成為以權謀私的矽碼。由此可見,市場經濟帶來積極效應的同時,負麵效應也伴之而來。這些年人民群眾深惡痛絕的爭名於朝、爭利於市、以權謀私、買官賣官等腐敗行為,就是市場經濟負麵效應在一些意誌薄弱者身上起作用乃至惡性發作的結果。能否抵製和克服市場經濟負效應,是我們麵對的一個嚴峻考驗。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實踐表明,我們黨的大多數成員,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但是,也有些幹部、黨員在考驗麵前打了敗仗,有的革命意誌衰退了,有的走到邪路上去了,有的甚至成為社會姓蟲和罪犯,例如王寶森、陳希同等人。其中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最根本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沒有解決好。由此可見,要經受住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考驗,必須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一個人隻有掌握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大是大非麵前旗幟鮮明、立場堅定。隻有樹立了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抵禦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才能過好權力關、金錢關、物質關、美色關。否則,就要在考驗麵前打敗仗。正如北京市貪官賈桂蘭在《獄中反思》中懺悔所說:“說一千,道一萬,我走到這一步,誰也不怨,誰也不怪,惟一的一點,就是從自己的思想、世界觀上找原因。原因又隻有一個,自己放鬆了世界觀的改造,成了商品經濟大潮中各種不良風氣的俘虜,倒在拜金主義的腳下,成了金錢的奴隸,成了黨和人民的罪人。”反麵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我們必須引以為戒,要切實抓好黨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設,提高黨員的理論素質。要加強“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為主要內容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增強黨的拒腐防變的能力,從根本上抵製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在改革開放和發展市場經濟中經受住各種風險的考驗。

思考題

1.為什麽說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新世紀共產黨員麵臨的緊迫課題?

2.怎樣理解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保持黨員先進性的思想基礎?

3.簡述樹立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