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黨的基本路線是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集中表現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為實現這一美好未來而努力奮鬥,要求每一個黨員腳踏實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懈努力。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決定的,其含義是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都必須貫穿於黨的基本路線。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總方針,隻有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中國才有希望。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一)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識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重要性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艱巨的曆史任務。這種艱巨性表現在多個方麵,不僅是指我國經濟文化之落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將要經曆上百年時間,不僅是指我們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對我們帶來更大的發展壓力,而且更主要的是指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曆史性創造,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要實現社會主義製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走出一條既能較快地發展,而又較小地付出社會代價的現代化道路,順利實現社會轉型,其難度世界罕見,完成這樣的艱巨任務,需要全體黨員深刻領會黨的基本路線,全麵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

二十多年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關鍵在於我們做到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江澤民同誌在十四大概括出我們黨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三條經驗是: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必須把改革開放同四項基本原則統一起來;必須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黨的十五大進一步強調: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麵實施黨的基本綱領,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所在。黨的十六大確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曆史地位,把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作為黨十多年來的重要基本經驗,指出:“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是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和風險,都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不動搖。”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這表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但是現代化建設重要的保障,而且是最重要的政治保證。如果動搖了四項基本原則或堅持得不好,那就會在政治方向、政治保證上出問題,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就不能成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證。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麵進步的要求,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鞏固民主團結、生動活潑、安定和諧的正當局麵。

(二)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提高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自覺性

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就要做到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始終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基本原理,也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進行總結所得出的基本結論。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薄弱、起點不高;生產力落後,社會化程度還很低;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水平不高;各地區之間的發展很不平衡,這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基本的國情之下,逐步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我們的主要任務。要實現現代化,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通過二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們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正在逐步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製和其他方麵的體製,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非常鼓舞人心,因此,我們在努力完成黨的各項任務中,必須而且隻能自覺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把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作為根本任務,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因為落後不是社會主義,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不是社會主義,兩極分化也不是社會主義。正因為如此,鄧小平才反複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搞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這是最大的政治。江澤民同誌也反複強調: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對於廣大共產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來說,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要時刻把本職工作作為自己全部活動的中心,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所有才華貢獻於自己的工作崗位,貢獻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事業,以實際行動增強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自覺性。

(三)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增強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堅定性

增強貫徹黨的基本路線的堅定性,就是要牢固樹立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就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動搖。黨的

基本路線已經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總綱。經過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實踐的考驗,充分證明是一條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健康發展,正確製定黨的具體方針、政策的生命線。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保證。是我們黨在工作中,排除各種幹擾,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有力武器。

首先,要長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決定了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的長期性。鄧小平說,黨的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堅持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要形成和確立一條正確的基本路線不容易,而要長期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就更難。但是,不長期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有可能半途而廢,實現黨的最高理想就是一句空話。因此,我們要排除任何幹擾,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鬆,正確處理好改革開放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關係,堅持兩個基本點的統一,使政治上的安定團結和經濟上的繁榮強盛互為條件,相互促進,在新世紀取得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更大成就。

其次,我們要把握好改革、發展同穩定的關係,保持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秩序。堅決維護全黨全國的工作大局,使局部服從全局。在改革過程中,既要避免盲目急躁和片麵性,避免改革與發展、穩定的顧此失彼,又要避免瞻前顧後、猶豫不決而喪失發展時機。要妥善處理好改革過程中各個方麵的社會利益協調,牢牢把握“發展是硬道理”,通過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為解決各類複雜矛盾創造條件和物質基礎。

再次,長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刻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和基本國情,對那些超越階段的、脫離國情的“左”的理論、政策和行為保持清醒的認識,同時又要自覺抵製背離社會主義基本製度的右的思想理論和行為,始終堅持全麵正確地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健康發展作出我們的貢獻。

二、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為重點,貫徹黨的基本路線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和任務。明確提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以“四基本”為根本指針,即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麵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我們黨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黨除了人民的利益以外沒有任何一己的私利。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手段、途徑,而不是目的。正如“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黨的基本路線的精髓,而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才是基本路線的目標一樣,把“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納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總體目標,就把我們黨的建設與國家、民族、社會、人民的事業結合起來了,把我們黨執政治國與執政興國結合起來了,把我們黨堅持執政為民與不斷造福於民結合起來了,把我們黨所堅持的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統一起來了。

(一)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是執政黨建設的新覺醒

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黨的基本路線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成為執政黨建設的指針,是與我們黨的與時俱進和創新分不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一個重大曆史決定就是果斷地結束了“以階級鬥爭為綱”,推動了黨的工作中心的轉移,並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首先,共產黨執政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鄧小平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後,一定要致力於發展生產力,並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共產黨執政必須實行改革開放。中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改革是必由之路,開放是必要條件。不實行改革開放,隻能是死路一條。再次,共產黨執政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多次強調,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在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正是由於我們黨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我國的生產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國家麵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二)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是執政黨建設的重要經驗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相結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指導新的實踐。把堅定不移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使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更加全麵。總結出“堅持以經驗建設為中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堅持改革開放,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等作為黨十多年來總結

出的基本經驗。也就是說,麵對冷戰結束後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以江澤民同誌為代表的黨中央根據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同時,著眼於社會的全麵進步和人的全麵發展,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西部大開發戰略、“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黨的十五大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基本綱領,十六大明確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奮鬥目標,使黨執政興國的任務更加全麵。

(三)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是執政黨建設的根本保證

從理論方麵來看,黨的基本路線集中體現在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的《決定》上。從實踐方麵來看,十六大以來,麵對國內發生非典疫情、自然災害和經濟過熱以及國際上發生伊拉克戰爭等一係列嚴峻挑戰,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沉著應對,果斷決策,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經受住了嚴峻考驗,戰勝了各種挑戰,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繼續推向前進。我們黨認真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經驗,深刻分析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製定了深化經濟體製改革的奮鬥目標,明確了按照“五個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全麵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路。我們黨緊緊把握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帶領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正確實施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保持了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勢頭。我們黨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製,順利完成了修改憲法的工作,在憲法中確立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順利完成了修改政協章程的工作,使政協章程更加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要求;全麵實施行政許可法,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我們黨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大力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積極探索和把握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和特點,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淨化文化市場,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們黨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大力推進就業再就業,加強社會保障體係建設,重視促進農民增收和保障城鎮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們黨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按照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目標,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不斷增強國防實力。我們黨堅持“一國兩製”,“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廣泛團結香港、澳門各界人士,維護了香港、澳門的團結穩定。我們黨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製”的基本方針和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努力維護台海地區和平穩定,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我們黨妥善應對國際局勢的新變化,正確處理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的關係,妥善應對伊拉克戰爭、朝核問題等國際敏感問題,進一步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我們黨全麵加強自身建設,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來抓,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大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特別是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堅持“兩個務必”,堅持為民、務實、清廉,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改革中央領導出國迎送製度、禮賓接待、新聞報道、文件會議等製度,加大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力度。這一切,都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讚譽,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廣泛好評,顯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堅強的執政能力和良好的執政作風。以學習貫徹《決定》為契機,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當前,國際局勢繼續發生新的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繼續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社會利益關係更為複雜,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國內外條件下,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曆史任務,必須繼續高度重視和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思考題】

1.怎樣理解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2.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過程中如何貫徹黨的基本路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