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集中兵力,大戰中原

粟裕,時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

當時,粟裕提出了“暫不過江”,集中兵力在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戰略構想,並奔赴西柏坡麵陳黨中央和毛澤東。以下文字是他回西柏坡詳細陳述自己想法的一段經曆。

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央軍委給我發來電示,主要內容是:為迫使敵人改變戰略部署,吸引敵人二十至三十個旅回防江南,確定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的第一、第四和第六縱隊(這三個縱隊隨即組成第一兵團),由我率領渡長江南進,在南方數省執行寬大機動作戰任務。計劃在湖北的宜昌至監利之間的幾個地段渡江進入湘西,或從洪湖、沔陽(今沔城)地區渡江進入鄂南,先在湖南和江西兩省周旋半年至一年,沿途兜圈子,以躍進方式分幾個階段到達閩浙贛邊,使敵人防不勝防,完全處於被動應付的地位。渡江時間,可在二月,或五月,或秋季。中央並要我“熟籌見複”。

我看了這個指示,立即意識到,中央軍委采取這一重大的戰略決策,顯然是為了進一步把戰爭引向敵人的深遠後方,以配合正麵戰場,主要是配合中原戰場我軍作戰,發展戰略進攻。這一戰略行動能否達到預期目的,不僅對中原戰場和華東戰場,而且對解放戰爭的全局都會有重大影響。為了更好地執行中央軍委賦予的這一新的戰略任務,經中央軍委批準,我們帶領三個縱隊北渡黃河,於三月十六日全部到達濮陽地區休整。在此期間,遵照中央軍委指示,我們一方麵抓緊整訓部隊,厲兵秣馬,同時以多種手段對敵人進行偵察,向長江沿岸地區派出先遣小分隊,積極作渡江的準備工作。一方麵集中精力,進一步分析當時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真研究如何貫徹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主要是權衡分兵渡江作戰有利,還是集中兵力在中原作戰有利。經過一個多月的反複思考,我對這個問題逐步形成了一些看法。

我覺得,從全局來看,為了改變中原戰局,進而協同全國其他各戰場徹底打敗蔣介石,中原和華東我軍勢必還要同國民黨軍進行幾次大的較量,打幾個大殲滅戰,盡可能多地把敵人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從當時情況看,要打大殲滅戰,三個縱隊渡江南進是做不到的。在山東戰場,由於敵人堅固設防地域較多,我作戰地區比較狹窄,暫時也難以打大的殲滅戰。而在中原黃淮地區,我軍打大殲滅戰的條件卻正在成熟。這是因為:第一,中原地區廣闊,有三條鐵路幹線和一些大中城市,敵人都需要防守,包袱背得很多很重。敵人雖然在這個地區集結了重兵,但需要較多的兵力擔負防守任務,因而機動兵力就相對地少了。如果我軍在這一地區積極行動,必能調動敵人,為我軍殲敵於運動之中創造戰機。第二,中原黃淮地區地勢平坦,交通發達,固然便於敵人互相支援,但也有利於我軍實施廣泛的機動作戰,尤其是在鐵路和公路被我破壞的情況下,敵人重裝備的機動將受到很大限製。我軍則可以充分發揮徒步行軍能力強的長處,迅速集中兵力,從四麵八方分進合擊敵人,實現戰役上的速戰速決。第三,中原黃淮地區雖屬外線,但背靠山東和晉冀魯豫老解放區,可以及時得到大批人力物力的支援,特別是可以較好地保障傷病員的安置和治療。同時,我軍挺

進外線作戰已有數月,已經渡過最困難的時期,並已逐漸適應和掌握了外線作戰的規律。第四,經過我三路大軍挺進中原後的艱苦鬥爭,新解放區黨的工作和政權工作已有初步基礎,軍民關係逐漸密切,已有一定的支援戰爭的力量。所有這些,都是我軍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有利條件。

至於我三個縱隊渡江南進,到敵人戰略後方進行寬大機動作戰,這無疑會給敵人以相當的震驚,威脅和牽製。但是,也存在一些難以克服的不利因素。第一,我三個縱隊,加上地方幹部,約近十萬人,渡江後要在敵占區轉戰數省,行程幾千裏甚至上萬裏,敵人必然會利用其大後方的各種有利條件,對我軍實施圍追堵截。而我軍則遠離解放區,在無後方依托的條件下連續作戰,兵員的補充,糧彈和其他物資的供應,傷病員的安置和治療,都將遇到很大的困難。渡江後,將不得不在沿途的湘西(或鄂南)、湘南、湘贛邊、贛南和贛東北等地區,依次留下一些部隊,建立小的遊擊區,以收容傷病員和處理多餘的武器。在這種情況下,我軍不僅無力攻占大中城市,即使出現有利戰機和可能打勝的仗,有時也不敢下決心打。對此,我是有過親身體驗的。一九三四年,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從瑞金出發,向敵人統治區挺進,行程二千五百多公裏,沿途還有幾個小的遊擊區,但由於長途跋涉,一路上要同敵人的圍追堵截作鬥爭,戰鬥十分頻繁,加以兵員補充、物資供應尤其是傷病員的安置和治療非常困難,部隊到達皖南時已減員二分之一。這次從中原出發向閩浙贛邊挺進,雖然形勢與當年大不相同,但要轉戰數省,路程比抗日先遣隊走得遠一倍,估計減員也不會少於二分之一。剩下的部隊就難以對敵人形成大的威脅。第二,我三個縱隊渡江南進後,可以調動江北部分敵軍回防江南,但估計調動不了敵人在中原戰場上的四個主力軍(師)。整編第五軍和整編第十一師,都是蔣介石的嫡係主力,是半機械化部隊,又是敵軍在中原戰場上的骨幹,敵人是不會把它們調到江南跟我們打遊擊的。桂係的第七軍(相當整編師)和整編第四敵整編第五軍的番號在我解放戰爭時期曾幾經變動。解放戰爭開始時稱第五軍,轄三個師(第四十五,第九十六和第二〇〇師),每師轄三個團,一九四七年改稱整編第五師,原各師改稱旅,每旋轄三個團;一九四八年春又以整編第五師為基礎擴編成整編第五軍,下轄整編第五師(轄第四十五旅和第二〇〇旅)和整編第七十師(轄第九十六旅和第一三九旅),軍長為邱滴泉。在豫東戰役中,整編第七十五師和第八十三師,先後歸該軍指揮過,故亦稱邱清泉兵團。十八師,由於政治上的原因,蔣介石擔心縱虎歸山,當時也不會把它們調到江南。如果我軍不能把敵人在中原戰場的這幾個主力軍(師)調到江南,就達不到預期的行動目的。此外,我渡江南進的部隊將再次麵臨一次大的思想轉彎。這幾個部隊從蘇中北撤到山東和由內線轉到外線,有過兩次大的思想轉彎,都是經過艱苦細致的思想工作和作戰勝利的鼓舞才逐漸解決的。如渡江南進,思想轉彎也勢必需要一個過程。由於存在這些不利因素,我三個縱隊渡江南進,估計難以實現預定的戰略意圖。

再從戰略角度來看兵力的運用問題。要在廣闊的中原戰場打大

規模的殲滅戰,我必須組成強大的野戰兵團,在一個戰役中,既要有足夠數量的兵力擔負突擊任務,各個殲滅敵人,又要有相當數量的兵力擔負阻援和牽製敵人的任務。當時,在中原戰場上,中原野戰軍有四個主力縱隊,華東野戰軍有六個主力縱隊,共十個主力縱隊,再加上兩廣縱隊及地方武裝,是有力量打大規模殲滅戰的。如果我三個縱隊渡江南進,而又調不走敵人在中原的四個主力軍(師),則勢將分散我軍兵力,增加我軍在中原戰場打大殲滅戰的困難。這樣,就難以在短期內改變敵我兵力對比,打掉敵人的優勢,進一步改善中原戰局,而我進入江南的部隊,由於作戰環境的關係,也發揮不了他們善打野戰的長處。再則,我三個縱隊在渡江後轉戰過程中,預計會有約五萬人的減員,如果留在中原地區作戰,以同樣的代價可以殲敵三至五個整編師。兩者對比,我三個縱隊還是留在中原作戰更為有利。

雖然我有以上這些考慮,但要不要向中央提出建議,開始我是有顧慮的。主要是擔心自己看問題有局限性,對中央如此重大的戰略決策提出不同看法,會不會幹擾統帥部的決心。但又想,作為一個戰役指揮員,在即將執行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時,應當結合戰爭的全局進行思考,從全局上考慮得失利弊,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聯係起來。全局是由許多局部組成的,從局部看到的問題,也許會對中央觀察全局、作出決策有參考價值。想到這些,我終於消除了顧慮,於四月十八日把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報告了中央。

……

在這個建議上報中央時,陳毅同誌已由河北省平山縣的西柏坡來濮陽,對部隊進行渡江南進的動員。中央在接到我的建議報告後,立即來電要陳毅同誌和我一起到中央去當麵匯報。我們到達西柏坡以後,隨即前往阜平縣的城南莊,毛澤東同誌在那裏召開會議聽取我們的意見。我著重匯報了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大量殲敵的方案,詳細說明了提出這個方案的根據。毛澤東同誌、劉少奇同誌、周恩來同誌、朱德同誌、任弼時同誌和其他領導同誌聽了之後,當即進行研究,並同意了這個方案。黨中央領導同誌這種處處從實際情況出發,十分重視前線指揮員意見的領導作風,使我深受教育和感動。

就在這次會議結束時,毛澤東同誌對我說,陳毅同誌不回華野去了,今後華野就由你來搞。這個消息對我真是太意外了,我非常著急,當即再三要求讓陳毅同誌仍回華野。毛澤東同誌又說,中央已經決定了,陳毅同誌和鄧子恢同誌到中原軍區、中原局工作。最後我又提出,陳毅同誌在華野的司令員兼政委的職務要繼續保留。毛澤東同誌沉思了一下,然後說;那好吧,陳毅同誌仍任華野司令兼政委,但是那邊工作很需要他,現在必須馬上去。這時我想,陳毅同誌去中原局和中原軍區工作,責任重大。為了服從全局利益,我不能也不好再堅持自己的要求了。中央和毛澤東同誌采納了關於第一兵團暫緩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打大仗的建議,陳毅同誌又要暫時離開華野,我深感自己的擔子沉重,覺得這次是向中央立下了“軍令狀”,一定要把仗打好,以戰場上的勝利來回答黨中央和毛澤東同誌的殷切期望。

——摘自《粟裕戰爭回憶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