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重新上路

“你們真的不多留兩天?”蘇靖忙前忙後的收拾東西,胡三娘站在門口,依依不舍的拉著薛黎的手挽留道。這兩天蘇薛兩小夫妻在這裏,蘇靖的勤快,薛黎的博學很快的得到了全家人的好感,尤其是兩個人幫家裏的母牛接生了一次,薛黎又講了好多關於畜牧養殖的訣竅之後,胡三娘更是跟薛黎投緣到恨不得結拜的地步。

見她如此盛情,薛黎搖了搖頭,微笑著露出臉頰上兩個小小的梨渦“多謝大嫂這幾天的照顧了,隻是我們真的不能留了,再晚就怕不能在年前趕到了。”

“這說的倒也是。”胡三娘雖然不舍,但也點了點頭,“快到年末了,當然還是要趕回家跟家人一起過,隻是大妹子啊,回來的時候記得一定要路過我這裏,好好的住上幾天。”

“嗯,一定一定。”薛黎拍著她的手承諾道“到時候還要請教你飼養麂子的訣竅呢。”

胡三娘點頭笑笑,忽然一拍腦袋,“我怎麽把這個事給忘記了”,匆匆的進屋去拿出一封信出來,“我聽說這段時間城裏流民很多,不怎麽太平,你們這樣的外鄉人住店肯定很難。我家親家就在城裏住著,這是他寄來的信,你如果在城裏找不到地方住就按著這個地址去他們家裏借宿。”

這是個好東西!薛黎聽著她們說城裏這段時間來的流民較多,正愁著治安混亂下找地方住會很難,現在她幫自己找了一個住的地方,真是瞌睡時送枕頭,太及時了。所以薛黎也沒有多推辭,拿著那封信謝過胡三娘才重新踏上了旅程。

因為有了胡家人的指路,兩個人下山並沒有遇到什麽波折,很快就從山路上折到了正道。隻是等到下山到了官道,看到的“壯觀”情形卻讓兩個人都驚呆了。路邊四處散落著扶老攜幼。拖家帶口的人,一個個麵有饑色,神情麻木,不懂事的孩子赤腳站在路邊餓的嗷嗷直哭,久久的卻沒有人搭理,望著這一切。薛黎有一種走錯時空地荒謬感。

“靖哥,這怎麽回事?”薛黎害怕的揪著蘇靖的衣袖,她從沒有見過如此悲慘的情景,那哭嚎聲,一句句聽的人錐心。蘇靖的臉上也是一片肅然,見她有些害怕,便拍拍她示意她坐到自己地旁邊,解釋道“這些是流民。”

“流民?”薛黎看著四周。這是大唐盛世,不是說財貨富足百姓安康,怎麽還會有如此多的流民。

“對,是流民,就是那些因故沒了莊稼,沒了糧食,無法生存。隻有攜家帶口四處流浪乞討為生的人。這般如此大的規模,應該是大旱、洪澇或者蝗災等突發性的災難,一個鄉一個裏的人結伴出來討生存的。”蘇靖一手摟著她,一手持韁趕車。

“那官府呢?”薛黎看著四處的景象,有些恨恨地問道,“平日裏收糧抓丁如狼似虎,這個時候怎麽不管了。”

“官府,如果遇到好的地方官,或許會稟報朝廷賑災,可是一旦上報。賑災過後官員的政績必然受損,嚴重的甚至還會丟官丟腦袋,這樣下去有幾人願意。再說,就算請求朝廷賑災,一上一下的也要數月,等開倉賑濟時,能剩下一半的人就不錯了。”

兩人靜坐無言。薛黎本來打算拿出幹糧分給看到的小孩兒,卻被蘇靖製止了。他們隨身所帶地糧食頂多也不過夠三四個人吃,在這種情況下簡直是杯水車薪,貿然拿出來。不但救不了人,發生哄搶事件的話隻怕自己都脫不了身。

因為他們的車子及兩人的衣著都頗為樸素,所以融入到流民的人群中也如浪花人海般的不起眼,蘇靖怕出問題,拉著薛黎的手始終沒有放開過。

兩人行了不過四五裏。有人拉著。蘇靖一看。是一個跟自己年級相仿的漢子,正滿臉愁苦的拉著自家牛的韁繩。見蘇靖停下,忙上前問道“這位大哥,不知你是否也是去鄧州地?能不能載我家老太爺一程?”

蘇靖聽了也不多言,點點頭說了個“好”字。那人大喜,忙揮揮手,見得路旁坐的幾個人都嘩啦一下子站起來,扛著一個瘦癟的老頭子送到了車上,薛黎見狀忙跳下車騰出地方給老人躺,見他已經有些昏迷,趕緊翻出自家帶的水倒了半杯灌下去,這才見得老人動了動唇睜開眼。

“你們這幫小兔崽子,我就說不用管我這把老骨頭,趕快趕路才是,你們偏是不聽……你們這群不肖子,我都活了一把年紀了,什麽沒見過,死了也都值得了,斷了我們族的香火,我有什麽臉麵去見祖宗……”老頭子一醒來就是一頓好罵,可惜他太久沒有吃飯,就算扯破嗓子也不過貓叫般的聲音,倒是說道後麵招了一片哭聲。

“快走快走,”攔路的漢子什麽也沒聽到似的,一揮揮手示意蘇靖啟程,同時隨著這句話,路邊坐著的一溜子人也都紛紛站起來,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竟然有三十多人,看起來同一夥的。

蘇靖不多言地點了點頭,讓薛黎坐穩,揚起鞭子趕車牛車走了起來,那堆人跟在車後,攔路的男人走在車邊照應著,言語中對蘇靖萬分感激。

一經交談,才知道他們家鄉竟然是離蘇靖不遠的地方,大家都共用了一條大河,今年夏季洪水決了堤,村子被毀。又因為村子地勢低窪,積水久久不能排出,家鄉變成水鄉澤國無法耕種,隻得離開祖祖輩輩耕種的地方舉族往外逃難。那老頭便是他的祖父,一路上實在是走不動了,便要兒孫們把他丟下自行逃生。

“你們那裏遭了那麽大災,難道官府沒有賑助?”蘇靖聽了發問道,那漢子搖搖頭道“哪兒能沒有呢,我們得了官府地一個憑證,打算去鄧州,那裏富庶,總該有些吃地。”

“我們出來了才發現,有好多跟我們一樣遭難的人都在往那裏走,才知道官府說今年天下大旱,關中饑饉,朝廷沒有多餘存糧賑災災,下詔任由百姓往各州逐食。”旁邊地另一個人插嘴道。

“就是,據說皇帝也都往洛陽去了……”

聽著七嘴八舌的議論,薛黎才認識到今年這場災情的嚴重,心裏升起了一陣隱憂,既然有這麽多流民,那鄧州城內的境況又是怎麽樣的,自己的旅程又會不會受到這些的幹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