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傑不禁苦笑,妹的,雖然自己占了重生的優勢,對於未來充滿了信心。能夠勇猛的大賺特賺。

但是,這個年代的商機實在太多了。

創新的高科技產業,有美國的矽穀。傳統產業,有中國內地市場。想要炒作地產金融外匯,80年代的曰本是世界最大的投機舞台。

80年代的中國市場,是各種工業品是供不應求。直接可以閉著眼睛生產,便可以成為巨富。

像林青霞成立了龍騰食品廠,生產方便麵。在香港賣1港元,在中國內地賣3毛錢一袋。少許的廣告宣傳,一年賣出幾億袋方便麵,毫無壓力的。

梅豔芳成立的“魅影天香”,內地市場將會成為最大的發展機遇,這年頭廣東、上海、燕京等地,香港的服裝都的搶手貨,每年至少數千萬件香港的服裝,銷往內地市場。

比如,後來的領帶大王曾憲梓,成立的金利來公司,在此時的香港都屬於不入流的品牌。84年開始,金利來將領帶賣到了內地,受到市場熱捧。曾憲梓憑著賣領帶,居然成為了身家幾十億的領帶大王。

在香港,曾憲梓因為財富並不顯著,也很少有關注度。但是在內地,領帶大王卻是名聲赫赫,“隻要金利來不破產,曾憲梓不死,我對國家的回報就不會停止的。”,成為了曾憲梓受人尊敬的主要原因。

曾憲梓成立了三個大基金,一個基金是專門捐助教育,資助數萬貧困學子。一個基金是獎勵對於國家科技做貢獻的功臣,比如一億元規模的航天基金,神五、神六航天飛機成功發射,曾憲梓就先後獎勵航天飛行員千萬元的鼓勵。還有一個基金,數億元的慈善基金,每年支付的善款數千萬之多。而在成立這些基金之前,曾憲梓便已經在廣東家鄉,已經不斷捐獻巨資,回報鄉土。

張少傑想到了曾憲梓這號人物,更覺得汗顏。

這年頭,趁著時代的機遇,成為富豪的多如牛毛。而像曾憲梓一般的成為了令人敬仰的愛國愛民的博愛商人,更顯出英雄本色。

不過,由於後世的紅十字會等等組織一堆的黑幕曝光,使張少傑對於很多的慈善組織失去信心。所以,張少傑哪怕是做慈善,也要是將錢花在自己看得見、摸的著的地方。

像邵逸夫先生的捐助,在全國建起了眾多的逸夫樓。這樣的捐助,隨便去一所學校去視察,看看有沒有逸夫樓,便可以知道捐獻資金有沒有被浪費、貪汙了。

不過,捐資助學原本就是華人富豪的最主要慈善項目之一,反而並不是最迫切的。

張少傑覺得,中國的基礎教育並不差,其實標準已經太高了。近代史上,經常受屈辱的中國,不斷是給自己定高標準。教育、知識方麵,標準也是一再的提高。

普通的中國人以為自己接受的教育是世界上很普通的教育,殊不知,中國的基礎教育,已經是世界上最艱難、標準最嚴格的基礎教育了。

這種魔鬼式基礎教育的前提是——默認所有的人都是天才,以天才的標準向民眾普及知識!因為,很多不是天才的兒童,接受中國式教育,倍覺壓力大。

當別的國家兒童,每天僅僅有兩三個小時的教育,中國的小朋友往往是課堂6小時,課下6小時,每天至少12個小時的學習,比血汗工廠裏的工廠壓力還要苦逼。

從中國的教科書的厚度,以及補充教科書不足的一堆的教輔書、習題的數量,足以令全世界教育工作者覺得不可思議!

比如,印度人認識十幾個字,一般就不是文盲了。加拿大人,能夠認識幾十個單詞,已經不屬於文盲。但是中國至少是掌握2000個字以上,才勉強脫離文盲。

所以,張少傑決定捐獻一所醫院,完全不需要醫療費的醫院

————————————自從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紛紛有葉落歸根,回報家鄉之舉。

尤其是,廣東省由於僑鄉遍地,各路華僑回鄉之後,除了祭祖、祭拜之外,不少有能力之輩做了大量捐資助學、修橋鋪路之類的善舉。很多的著名僑鄉,受益於此,往往發展的不遜色大城市。

不過,內陸省份,僑鄉相對較少。大富豪回鄉祭祖、捐資回報鄉土,卻是不多見。

84年6月份,張少傑與弟弟少淮、梅豔芳、林青霞等人,在十多名隨行人員陪同下,浩浩蕩蕩的回到安徽老家祭祖。

一行人,來到當地之後,巢湖市的市長一行,已經帥眾人恭迎。而張少傑一行人的車隊行至市區,已經看到沿街的一些中小學,以及企業單位門前已經擺出了鮮花海洋。彩旗飄舞、鑼鼓聲聲。

“歡迎您,張少傑先生,您是巢湖數百萬父老鄉親的驕傲!”、“努力學習,天天向上,要以張少傑先生為榜樣!”

看著許多的小朋友們,揮汗如雨的弄出了歡迎的陣仗。

張少傑心中雖然對於這種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形式主義上,稍有微詞,但是最終也僅僅是說道:“羅書記先生,我覺得你們的工作有一點問題”

當地政斧一把手,羅書記愕然,臉上冷汗連連,說道:“請張先生批評!”

張少傑指著各路的花盆,說道:“這一條街上,成了花海,我看至少要有幾萬盆花吧?如此多的盆栽,集中在一起,已經是為了讓我看一眼?哪怕是一盆花1塊錢,這也是要耗費幾萬塊。對於經濟還並不寬裕的內地城市來說,這是一種嚴重的經濟浪費。更何況,這些學生,本身的學習任務就已經非常繁重,何必浪費他們寶貴的時間,用作形象工程?羅書記,這樣的麵子工程,應該少辦為妙,集中資金,用於改善經濟、民生、教育,增強裏子,豈不是更有意義?”

羅書記一臉的尷尬,但是很快卻是正容道:“張先生說的是,我們地方政斧的政治覺悟,確實不到位啊。艱苦樸素精神,我黨優良傳統。應該是永不過時,永遠牢記”

在市區,受到了招待之後。

張少傑才開始表明了此次的來意,說道:“我來家鄉,主要有兩件事。第一件是,就是與健在的長輩溝通感情,同時回鄉祭祖。第二件事,是為家鄉父老做一點有益的捐獻事業。安徽是一個窮省,巢湖在安徽地區,也算收入墊底。醫療、衛生等等方麵,跟不上大城市。於此同時,缺醫少藥、很多的農民遇到大的毛病,動不起手術、吃不起藥”

“對,對,對!”羅書記臉上顯出了憂色道,“本市一直是窮市,財政緊缺,醫療衛生資源嚴重不足。一般,大的手術,隻能讓病人轉院去省城大醫院。此外,重病看不起,成為了非常普遍的現象。在一些極窮的農村,一些患有絕症的窮苦家庭,甚至為了不拖累家人,喝農藥自殺的都有”

張少傑點頭,說道:“中國有句古話‘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海外有很多華人富豪同胞,都是熱衷慈善事業。別的地方不說,祖宗根源之地的家鄉,必然是要照顧的。我這次來,要捐建一座規格達到國內做先進水平的醫院,我私人出錢支付一切開支,唯一的要求,是醫院免收所有費用,醫藥費,全部算我的。當然,這所醫院隻治重病,小病小患的不收,才有資格接受免費醫療。羅書記,你看這樣可好?”

“好!實在太好了,我代表巢湖家鄉300萬父老鄉親,感覺您了!”羅書記激動,眼中似乎流出淚水。

張少傑不解。

旁邊一麵小公務員插嘴悄然對張少傑說道:“羅書記的老父親,癌症,靠著他的工資,根本治不起病,結果拖了十多年,上個月才去世的”

張少傑悄然問:“一個城市的一把手,老父親沒錢治病。哪怕是一名清官,找同事借錢總行吧?”

這名公務員歎息,道:“羅書記靠著反腐上位,官場上沒有幾個朋友。遇到事情,關鍵時候,誰肯幫他?”

之前,因為形象工程,而開始對於羅書記不滿的張少傑,頓時愕然。原來,這名在他眼裏鋪張浪費的羅書記,其實卻是一名反腐的清官。

古今中外的,曆史上,貪汙[***],人品不好的官僚,因為更會辦事,往往能夠給國家、百姓做出更好的功績和好的生活。

反而是老百姓稱讚的清官治理政治,往往是死水一灘,普遍貧窮。

當然,這並不是說貪官比清官要好。而是因為,有能力能辦大事的官僚,遠遠受到誘惑的機會越來,能夠堅持本心,不貪汙[***],卻是非常的罕見。

而清官,則是一味的維持原則,很多的事情辦不成。個人雖然品行高尚了,但是很多有利民生、經濟之類的善政,往往也很難辦成。

張少傑不由糾結想到,清官、貪官到底誰好,這是一個永遠無解的問題。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