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2年之後,金庸開始頻繁的在燕京、倫敦等地奔波,對於《明報》的管理,已經逐步的淡出,在獲悉了張少傑最近外匯投資上,發了一筆橫財,便開始找張少傑談,表示有意將《明報》股權售給張少傑。
《明報》創立於59年,在香港的許多老牌報紙眼裏,這是一份比較新的報紙。但是,到了84年的時候,《明報》已經位居香港報業的龍頭。
香港幾乎每天都有小報社成立,也不斷有小報社破產。這些年,湧現過的報紙恐怕的數以千計,如今,絕大多數都已經不複存在。
《明報》之所以能夠生存、發展,其實也是靠當年金庸每天堅持不斷連載《神雕俠侶》,當時並沒有人知道,報紙的老板查良鏞,和名聲赫赫的武俠大家金庸居然是同一個人。香港讀者都奇怪,最紅的武俠大神金庸為何會給一家名不經傳的小報紙獨家連載小說。
直到《明報》成為了香港報業的一匹黑馬之後,金庸和查良鏞是同一個人,才開始曝光出來。
當年金庸雖然靠武俠小說吸引讀者,但是這並不是他的理想,他是希望更多的讀者關注《明報》的頭條新聞,以及關注《明報》上的評論文章。在《明報》創立20多年之後,當年金庸所希望達成的目標,已經達成了。
由於《明報》中立的立場,使得發出了一些很獨特的觀點,深深的吸引了大量的香港社會人士關注。哪怕是不讚同《明報》觀點的其他政治立場人士,也成為了《明報》的讀者,久而久之,內地、台灣的媒體,也不斷的轉載《明報》的文章。甚至,在海外,《明報》也開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現在的金庸已經不需要用《明報》來抒發自己的政治上的觀點了。在中英香港談判中,金庸以及作為香港社會中擁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人士參與這個曆史姓的談判。甚至在未來,香港起草《基本法》的時候,金庸也會在法案上,書寫自己的政治理念。
甚至,由於考慮《明報》老板的身份,使得金庸在政治上有點束手束腳。為此,將《明報》轉讓給自己信得過的人,也是比較恰當的時機了。
“《明報》在你手中,我比較放心。雖然,我知道,未來《明報》的發展,多半不再是以我的理想為方向。但是,少傑你的理想,卻是我所欣賞的!”金庸笑道,“過去,我給《明報》留下了一堆的個人烙印,原本,早期的《明報》讀者,都是為了看武俠小說找樂子的。我偏偏要將《明報》的方向,向沉重的時事、政治上拉。我也一直想,如果當初迎合讀者的想法,將《明報》朝著更娛樂、更輕鬆的方向引進,那將是怎麽樣的場景!”
張少傑笑道:“現在《明報》已經發展的很好了,關心政治、社會的,有版麵給他看。關心曆史、地理的,也是有的看。娛樂、小說,也都是有專門的版麵。《明報》這個旗艦報紙,沒有必要進行大幅度的改編。改變的更多是《武俠與曆史》、《明報周刊》等等其他的雜誌。”
師徒兩人,在《明報》的轉讓上,顯得非常的隨意,沒有錙銖必較。金庸開出了5億港元出售其持有的65%明報股權。
以眼下的明報集團的資產來計算,肯定的賣的貴了。但是,如果考慮到將來明報上市會價值二三十億,那麽現在賣的確實便宜了一些。
在金庸轉讓了65%股權給張少傑之後,現在的明報集團。張少傑掌握的股權數量,已經達到了80%,已經完全控股明報集團。
而剩下的沈寶新,以及明報的許多小股東加起來掌握的股權,才不過是20%股權。沒有人能夠在董事會,對張少傑指手畫腳。
而金庸辭去了明報集團的主席職位之後,保留了董事會榮譽主席,以及明報集團董事局顧問的頭銜。
不過,金庸已經表示,今後如果不是明報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是不會對明報的經營指手畫腳的了。
——————12月3曰,張少傑入主《明報》集團,召開了公司董事局換屆之後的第一次董事局會議。在會議中,張少傑提名沈寶新擔任明報集團總經理,胡波擔任明報集團編輯部總編。
在會議中,沈寶新宣讀了今年以來明報集團的發展。
83年明報報業集團,前11個月,創下了營業收入5.6億港元的新高。主營利潤,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1億港元。
預計今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突破6億元難度不大,而淨利潤1億以上,已經確定!
公司新開設了《奇幻與仙俠》、《都市異能》,兩份小說品牌。
《奇幻與仙俠》9月份發行,目前主要是以大量的西遊記、封神榜、蜀山類的同人小說作為主打。由於大量的作家,都是武俠小說作家轉型,所以武俠味過於濃重。但是逐漸的朝著仙俠、奇幻等等方向轉型。
《都市異能》這份期刊,10月份發行,目前有黃易的《淩渡宇係列》連載,雖然這篇小說不能與倪匡衛斯理係列相比,但是卻也是吸引了大量的讀者追捧。
現在這兩份專業的小說雜誌,發行量還是比較低的。《奇幻與仙俠》隻有8000份的發行量,而《都市異能》發行量達到了5000多份。
不過,多了這兩份雜誌之後,《明報》集團便能夠挖掘更多的有價值小說版權。
此時,《明報》集團的約稿廣告,在全世界各地的華語報紙上刊登,使得短短的幾個月收到的小說投稿數量,已經激增到2萬多份。其中,不但是激活了香港本地青年作者的創作激情,內地作者、台灣作者、新加坡作者,以及各大旅居海外的華人作者,也開始紛紛將小說稿件投給明報集團。
“明年將新設的《奇幻與仙俠》、《都市異能》發行量逐步的做大之後,還會陸續的開設《驚悚與偵探》、《青春校園》兩大刊物。爭取進一步在類型小說細分市場中,獲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挖掘更多的適合出版、影視改編、ACG改編的小說資源!”沈寶新說道。
胡波則是匯報了小說版權運營狀況,今年以來,明報出版部門,出版了8套、79本小說。平均每本銷量3700多本,出版方麵保持盈利。
影視改編版權,出售了9份,總計獲得了200多萬港元的收入。ACG改編版權銷售了5套,獲得370萬港元的收益。
總體而言,由於明報集團,拿不出像金庸、張少傑作品一般重量級的版權資源。所以,影視改編、ACG改編賣不上什麽高價。
不過,由於香港影視、ACG產業,發展迅猛,對於版權改編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天下出版公司成為了動漫改編版權的大買家,亞洲電視、寶龍電影,也是經常的到明報集團尋找一些適合影視改編的版權。所以,明報集團的版權改編業務,已經逐步的實現了盈利。
張少傑聽到了眾多的喜訊,很高興的對眾人說道:
“這是我接管明報管理權的第一天,便連接的聽到了喜訊。不過,僅僅是這些,還是不夠的。
我們需要做的是,不斷將手中的資金,轉換為其他更多的版權資源,以及不斷的將這些版權資源銷售出去。今後的我們,將是一家向全世界銷售我們的文化創意的公司,不僅僅是一家賣報紙的媒體。
今後,《明報》集團在媒體方麵的擴張,已經不是我們的重點了。更核心,更重點的是,在文化版權內容領域的擴張。我們先是在中文版權市場,逐漸做到,擁有超過百萬份版權資源,以及1萬份極具價值的版權資源。
接下來,我們還要向全世界收購更多的版權,英文的、曰語的、德語的版權,我們都要!隻要有價值的版權,都是我們的目標!
將來擁有了那麽多的版權之後,怎麽經營?很簡單,除了將有些版權賣出去之外,我們還可以考慮自己投資,與影視公司、漫畫公司合作,我們出錢、出版權,他們給我們代工,將我們的版權創意加工成為動漫、電影、遊戲
想象一下,將來在全世界,無論是香港、好萊塢的電影界,還是曰本的動畫片,最適合改編成為影視、動漫的創意資源,都已經被我們買下、注冊再案。那麽,我們便站在了全球文化的製高點,幾乎所有的創意都是來自於我們,我們壟斷者世界的想象力,那將是一副多名令人神往的事業”
胡波、沈寶新等人,相視一笑。
他們就知道,張少傑這小子,野心的龐大無比。
不過,跟張少傑這樣的理想主義者,進行奮鬥,也確實有意思。
因為,張少傑的運氣一直很好。老天也不會知道,將來張少傑是不是真的能夠運氣好到,壟斷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創意。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