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個同學,圍著一個張藝謀,用語言鄙視、輕視,無疑是讓人很憋屈的。

但是,張藝謀比這些同學要年長六七歲,並不與他們計較,隻是悶著聲,閱讀從香港帶回來的書籍,充耳不聞嘲諷一般,一心鑽研學術。

這時候陳凱歌仗義執言了,說道:“人家張藝謀招你惹你了?一個個總欺負他這個老實人!張易謀大哥,歲數比你們大,寬厚待人,要是我早就發火打人了!”

“切,狼狽為殲!與走後門的混在一起!”眾多的高材生,對於兩人不屑一顧。

從家庭背景上來看。

張藝謀、陳凱歌等人都是普通家庭出身,當過知青、下鄉插隊,後來都是憑個人本事考上了北影。而不像很多的其他考生,因為家庭世代是與電影職業相關,得到家長長輩們考試前的輔導,所以考上的概率更高。

其實張藝謀,除了因為他“走後門”破格錄取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家庭背景並非是電影世家,但是在攝影上的天分,卻比許多電影廠子弟,還要有天分,無疑惹人妒忌。

隨著眾多的同學離去。

陳凱歌說道:“謀哥,你真的和張少傑是拜把子哥們?”

張藝謀悶聲道:“愛信不信!”

“嗬嗬,我也沒有別的意思,僅僅是因為,最近張少傑的書,《大國崛起》在國內出版,轟動京城,所以對他產生了好奇!能給我說說他是一個怎麽樣的人嗎?”陳凱歌問道。

張藝謀追憶說道:“他是一個姓格豪爽、樂於交朋友的人,成為他的朋友,他會肝膽相照,全力幫助你。成為他的對手,肯定會很悲劇!”

陳凱歌說道:“咳,你說的太籠統了!簡單介紹一下張少傑的事業吧。據說,他在電影方麵,很厲害”

張藝謀笑道:“少傑他在寫作方麵,已經是香港、台灣的暢銷書之王,一個月能夠有200萬的收入。他寫歌、寫電影劇本,也是香港第一流的人物!香港的出版界、電影界來看,張少傑就是一個香饃饃,能夠被他看上眼的人,都能被他捧紅!還有,他在香港開了幾家公司,有龍騰娛樂經紀,有寶龍電影公司!在香港,他的一個最成功的文化產品商人之一!”

陳凱歌說道:“真羨慕你啊!有張少傑那條門路,以後到香港電影界發展,能夠獲得的成就,遠超現在的國內電影製片廠吧?”

“不!香港電影產業的發達,也隻代表香港。要振興中國的電影行業,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在國內拍電影!”張藝謀毅然說道,“我畢業後的理想,依然是在國內發展。”

陳凱歌笑道:“你別死腦筋了!哪怕是國內的電影製片廠,也是經常接受港台的電影投資,與他們合作拍片!如果你擁有香港那邊的關係,每部電影能夠籌集到百萬港元的預算,任何電影廠,都將你當活菩薩供起來!”

張易謀一愣,心中忽然起了波瀾!

他準備在國內電影行業發展不假,但是如同能夠不斷引進香港、台灣的電影投資,與國內的電影製片廠,合作拍片,那不就等於是招商引資,幫助國產電影的發展嗎?

一種豁然開朗的明悟,湧現在張藝謀心目中。

“易謀大哥,我是學導演的,你是學攝影的。你我的專業特長是互補的。將來咱們合夥幹吧。畢業後,我當導演,你當攝影。那時候,咱們肯定是能夠拍最多電影的組合!”陳凱歌建議說道。

張易謀忽然點了點頭。

兩個未來中國影壇第五代導演,緊緊握手。

這是一個激情燃燒的歲月,人們有建設祖國,見證中國各行各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參與感。

而中國的電影行業,在此時真可謂是百廢待興,第五代的導演們,比後來的導演們,多了一份振興國產電影的使命感!

正是因為這種使命感,使得他們不斷的探索!

從純粹的藝術,到後來的明星製大片,再後來則是特效大片

雖然在探索過程中,他們背負著不理解,甚至是指責、罵名,但是整個中國的電影產業,卻是國產電影產業的進步,與他們的探索密切相關。

要知道在80年代,連朝鮮電影、印度電影,也比當時的國產片好看,使得當時的導演們心中有一股憋屈。

中國電影不斷學習、提高,到了90年代時,已經不屑與朝鮮電影、印度電影相比,而是與香港電影比較。

再後來,21世紀初眼界逐漸高了,比較的對象成了好萊塢

從每一個階段,比較的對象一直發生變化,就可以看出中國影視行業的努力和進步。

————————————————改革開放之後,國內圖書市場,從沒有哪一部達到了《大國崛起》這般的暢銷程度!在1980年10月25曰狂賣了首印的10萬本。

接下來,連續多曰每天的新增發行量皆是超過15萬冊。到了10月30曰,《大國崛起*葡萄牙篇》總發行量已經達到了70萬冊

這一可喜銷售數據,僅僅是5天之內完成。

而到了11月初,雖然《大國崛起》經曆了連續5曰狂飆猛進之後,發行量開始逐漸的萎縮,但是每天依然能賣10萬本以上!

1980年11月3曰,人民出版社編輯專程打電話向張少傑報喜——《大國崛起》總發行量已經突破100萬冊!

“8天時間,銷售100萬冊!”邱編輯用激動的語氣向張少傑報喜。

張少傑也是吃驚:“沒有說錯吧?100萬冊發行量?《大國崛起》!”

邱編輯肯定道:“沒有錯,準確數據是1025695本,去掉零頭,算100萬冊!恭喜你了,張少傑,《大國崛起》再次在國內暢銷,按照版稅分成的話,你能拿60萬元人民幣的稿費!”

“同喜同喜!”張少傑笑道。

百萬冊,那可是一個驚人的數據。在香港、台灣,單本圖書能賣百萬冊以上,隻有寥寥數人——金庸、瓊瑤、古龍等人。但是他們的書,一般出版的頭一年最多賣二十萬本,百萬冊的銷量往往是十多年以上時間累計銷量。

張少傑此前也有一本銷售過百萬的,就是《大唐雙龍傳》第一集、第二集!不過,那都是半年多時間累計的銷量。

但是《大國崛起》那可是8天時間單本書的銷量破百萬,當真是勢如破竹,彰顯10多億人口大市場的氣魄。

掛掉了電話之後,張少傑不免要向人吹噓一番,這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很具有喜感!

“瞧你得意的,10億人口,一百人才有一個人買你的書,就得意成這樣!”梅豔芳含笑打擊他。

“這可是僅僅用了8天創造了100萬本銷售量,哪怕是世界級暢銷作家,也不外乎如此吧?”張少傑強調說道,“既然8天突破了100萬本的發行量,說不準最終發行量能夠破500萬,和香港總人口差不多的銷量!哈哈,這樣成績,放在香港的應該能讓所有作家啞口無言,群雄臣服了吧?”

少淮打岔道:“哥,你已經是第一了,誰不服你?”

張少傑愕然:“這”

是啊,張少傑早就是第一了!

在金庸退隱後,港台作家稿費第一人是倪匡,倪匡的稿酬達到每年300萬港元。而張少傑僅僅需要一個半月的時間,就能超過倪匡一年的稿費收入。

古龍的一年的稿酬雖然不俗,有100多萬港元,張少傑半個月的稿酬,就能比得上古龍一年的稿酬。

這世道,誰和張少傑比稿酬的話,肯定是自取其辱!

無論讚同張少傑的水平也好,認為張少傑水平低劣也罷。但是誰都不能無視,張少傑創造了華人作家有史以來,最輝煌的稿費收益!

雖然目前來看,金庸身家有3億多,位居華人作家首富。但是人人都知道,以張少傑現在的賺錢速度,遲早要成為下一個華人作家首富。

金庸曾經批評張少傑,說他的小說中,總是經常的談錢,談現實。武俠小說中,人物錢財的來路交代的比較詳明,顯得有點市儈。不太符合,武俠小說誠仁童話一般的的感覺。但是張少傑知道,如果一味的將金錢、利益忽略掉,雖然“脫俗”了,卻不真實了。

金庸小說中,人物、情節,均是飽滿,唯一的缺憾是太文人味,對於金錢、物質上,很多地方一筆帶過,過於浪漫主義。

張少傑學習金庸的學識、文采、涵養,但是不學金庸的文人式浪漫。

“哈哈哈,走,去廚房端酒菜!慶祝老哥我,《大國崛起》破百萬銷量吧!”張少傑心情愉快道。

張少傑的心情愉快,影響到所有人。整個中午,一家人,顯得合家愉快,笑語連綿。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