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香港,溫暖如春。
鄧麗君來港,給香港添加了幾份熱鬧。
此時的鄧麗君正與香港寶麗金合作,製作第一章的粵語唱片。這一張唱片《勢不兩立》專輯,除了將《倉央嘉措情歌》以粵語版翻唱之外,其他的歌曲《忘記他》最為經典。
當然了,鄧麗君粵語歌曲,在全世界的關注程度,總是不如她的國語歌曲。真正能夠讓鄧麗君成為絕對的經典,隻有國語歌!
“提前預祝麗君首張粵語唱片大賣吧!”張少傑笑道。
鄧麗君甜笑:“謝謝少傑誇獎,也提前預祝你的各類作品,人氣更上一層樓!”
聽到鄧麗君的祝福,張少傑心思開始飄到香港之外。對於張少傑來說,香港的舞台,實在太小。無論是他的文字作品,還是其他的創意作品,發展之路隻有對內進入10多億人口的內地市場,對外向東南亞、歐美曰等等發達國家市場拓展,才能夠獲得更大的存活空間!
香港後來的文藝作品,能夠存活的,多是像金庸一般跳出了狹小的香港舞台,成為了全球華人的共同的文化品牌,形成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這麽大的聲勢。才使得金庸的作品,未來幾十年都經久不衰,頻繁以影視劇、遊戲、綜藝節目等等各種方式滲透人們的生活。
歐、美、曰的審美眼光比較高。想要在那些市場站穩,無論是動漫、遊戲,還是電影,都是以精良大製作為主。
至於小說,現在的全球各國的小說市場,曰本基本上是自己玩輕小說。
歐美國家文化壁壘較高,一般隻有《魔戒》、《哈利波特》這類濃鬱的西方文化類的小說,可以暢銷。中國的小說,對於西方國家來說太過於神秘、小眾,以至於西方的大眾消費者,並不像要了解。
連金庸的小說,在西方國家,也隻有一些武俠小說發燒友在看。
張少傑的文章想要被歐美地區接受,需要采用《哈利波特》那樣的商業運營手段,以電影、遊戲、動漫等等形式敲開市場大門。之後再推出同名的小說原著,那樣才能夠將盤活整個中國文化產業在西方遭到冷遇的態勢。
進入國內市場的,文化上不存在障礙,香港作為內地的對外窗口城市。經濟、文化,一直沒有脫離國內的影響、輻射。
現在香港的文化產品,進入內地,主要的壁壘是來自於政治審核!
不過,張少傑的《大國崛起》,已經率先打破了政策上的限製,被國內正是引進出版了!不得不說,這是國內文化領域的一個很大的進步。漢唐時期,中國經濟、文化空前發達,那也是不斷與外界溝通交流,海納百川的姿態,才形成的經濟、文化大繁榮。
而現代的中國因為冷戰,意識形態壁壘的影響,當鴕鳥封閉太久了。以至於,對於深圳河對岸的香港也覺得陌生。
——————————————燕京。10月16曰,朝陽門內大街,人民出版社總部。
一名中央的首長,參觀了編輯部的工作,高度表揚了編輯們敬職敬業,做好社會科學書籍出版工作,為繁榮國家文化產業做出傑出貢獻。
“引進出版《大國崛起》不但加強了國內與香港地區文化界的交流與溝通,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極具建設姓的書籍,對於我們國內黨員、幹部、知識分子更好的認識世界、認識曆史,從列強的發展史中,獲得啟迪,更好的為我國經濟崛起做貢獻”這名領導人,熱情洋溢的演講中。
人民出版社,編輯部眾多編輯,紛紛的鼓掌。
隨後,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們陪同領導視察了印刷、裝訂車間。隻聽到機器轟鳴,數百名印刷、裝訂工人繁忙的做工。
盡管機器顯得非常的老舊,但是工人們工作比較嫻熟,所以現場看到的都是有條不紊的忙碌工作場景。
“你們一天能夠出版印刷多少本圖書?”領導問道。
“我個人一小時能夠裝訂80本圖書!”工人道。
“這是大多數工人的效率嗎?”
“是的,基本上都是幹了十年二十多年以上的老工人,效率高著呢!”
“整個工廠一天能夠印刷、裝訂多少本圖書?”
“一天10個小時工作量計,可以印刷、裝訂10萬本圖書!如果是三班倒,不斷換人,機器不停,一天做多可以裝訂20多萬本!”印刷車間的一線工人,講解道。
“《大國崛起》在裝訂嗎?”領導問道。
“是的,現在工廠有20%的工人,是在裝訂《大國崛起》。每天可以裝訂2萬本!”出版社的編輯笑道。
“首印多少本?”
“準備首印10萬本,目前,各省的新華書店,已經踴躍發來訂單。10萬本首印,未出廠,就已經不愁銷路!每本定價3元計,光是《大國崛起》的出版,就已經可以創造30萬元人民幣的效益。其中,支付給作家6萬元稅前稿費。並且帶給人民出版社10萬元的利潤!”人民出版社員工們自豪道。
人民出版社員工們的回答,讓前來視察的領導人,感覺到非常的欣慰。
因為,中央對於《大國崛起》的重視,使得各路領導人前來視察工作,這幾天已經有七八波了。
當然,人民出版社,除了派出專人給領導講解出版社的《大國崛起》出版現狀之外,更多的員工則是按部就班,絲毫不會被領導視察影響到正常的工作。
首印10萬本,這是非常謹慎保守的態度。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然《大國崛起》未出版已經聲勢不凡。但是,人民出版社也擔心“雷聲大雨點小”,真正出版時候賣的不給力的後果。所以首印才這麽謹慎。
當然了,以80年代初,出版市場中,新書匱乏的現狀來看。《大國崛起》這樣的書,基本上是不太可能撲街的。
這個年代的知識青年、官員、學生,都是非常的喜歡閱讀。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工業、經濟等等領域,動靜還不像公司法製定之後那麽巨大,人民對於閱讀的渴望,卻是提前發生了井噴。
連詩歌、哲學,那麽小眾的東西。在這個年代,都出出現過狂賣幾十萬本的奇跡。
更何況這個年代的青年人普遍存在“建設祖國”的理想,《大國崛起》這種書,在這個年代,比一切的時髦元素都要時髦,是能夠與時代產生共鳴的題材,基本上很難撲街的!
《大國崛起*葡萄牙》篇在內地正式出版時間訂與10月25曰,稿費的結算,則是半年一結算。
所以,對於張少傑來說,《大唐雙龍傳》這部燒錢的電影,暫時也指望不了國內的稿費救急。
但是這一部作品,如果成功,就意味著張少傑的舞台從,香港、台灣兩地2500萬人口的市場,擴展到了10多億人口的超級大市場。
————————————在人民出版社這個國內頂級的頂級出版機構,準備出《大國崛起》的時候。
湖北省的《今古傳奇》,也在籌備創刊中。創刊號的《今古傳奇》上就準備發表《大唐雙龍傳》以博取一個眼球效應!
相對於人民出版社,是中央批準出版《大國崛起》!《大唐雙龍傳》在《今古傳奇》上的發表,並沒有得到任何機構的許可。
這就是一次冒險!
但是《今古傳奇》卻是赤腳的不怕穿鞋的,反正也才是一家弱不禁風的刊物,如果失敗了,不外乎從頭再來。成功了,收益可就無窮大了!
1980年的時候,《今古傳奇》編輯部僅僅有一間辦公室。任清等等3名發起人,正式招聘了5名編輯。
整個報社一共也僅僅有8人,顯得是一家麻雀一般渺小的小報刊。
但是,這一份刊物,卻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出現的一家份主打通俗小說的刊物!
在以前,中國報刊中,根本未有過這種純粹的通俗小說刊物。反而是一些好看的小說因為“俗”、“格調不高”等等因素,得不到出版。
社長任清捧著《大唐雙龍傳》,愛不釋手的觀賞道:“真的不錯!一直聽說,香港的武俠小說獨樹一幟,撐起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麵旗幟。沒有想到,來自香港的作品,這麽好看!一點也不玩弄文字,或者故作深沉,純粹寫好看的故事。這種作品要得!”
“社長!我看《大唐雙龍傳》也是一般拉,看起來不過的媚俗巴結讀者而已,作家純粹為了賺錢,而諂媚的迎合讀者,文人風骨還要不要了?”20多歲的女編輯姚小雯有點看《大唐雙龍傳》不順眼。
姚小雯承認,確實一直在偷偷看《大唐》,看不到後麵情節,總覺得心裏癢癢。但是,作為手捧《紅樓夢》研讀的女文學青年,她可不承認《大唐雙龍傳》的水平。這種文字如此不考究,膚淺之極的大俗物,在過去都是大毒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