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崛起》雖然沒有在內地出版。不過,通過手抄《大國崛起》進行閱覽的官員、黨員,也有超過百萬人之多。

此時《大國崛起》的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的崛起過程,在全國公務員中,已經湧現了激烈的討論。

可以說,張少傑許多激烈、新穎觀念,給國內的許多渴望接受新思想的公務員們,帶來了一場思想風暴!對於啟發此時官員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大有益處的!

張少傑的觀點,既不像極端的社會主義,也不盲目崇拜英美製度。而是比較務實的實用主義、拿來主義,什麽對於國家發展有益,便拿來實用,不拘泥與主義之爭,與後來鄧首長提出的“無論白貓、黑貓,能抓老鼠就是好貓”的貓論一脈相承。

因為,朝鮮戰爭、冷戰等等因素,中國在經濟、文化上,被封鎖幾十年,甚至對於西方國家的認識,停留在二戰時期。抗美援朝,中國雖然贏得了戰場上贏得了戰略的主動,但是在政治上、經濟上,卻是輸家!

美國和聯合[***],在朝鮮戰場,遭受了與二戰戰場差不多的慘烈血戰。

二戰時候,美[***]隊麵對德國精銳部隊的時候,也是能夠頑強拚搏敢於以命抵命的拚耗損,但是在朝鮮戰場美軍首次出現不斷投降,逃兵不斷。幾乎每天,都有上百人從戰場上逃跑,每天軍官都需要槍斃一些逃兵,提振士氣。

可以說,因為二戰殘酷,使得所有參與戰爭的美軍和英聯邦等國家軍隊都極度的厭戰。那時候聯合[***]90%的士兵,都在找機會逃跑、退役、投降。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可能打的下去!

因為士氣低迷,剛剛從歐洲戰場經過多年苦戰的士兵,極度厭倦戰爭!停戰,是美國迫不得已的選擇。在美國與中國結束了朝鮮戰爭之後,旋即展開了對中國的經濟封鎖。

麵對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

[***]豪氣說:“封鎖吧,封鎖個十年八年,我們什麽都有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那可不僅僅是封鎖了十年八年,而是從50年代末期,封鎖到了70年代中期。正是因為多年的封鎖,加上冷戰鐵幕因素,中國對於外界,是相當的陌生的!

張少傑的《大國崛起》無疑起到了讓封閉的中國,重新認識世界各國的作用。

而且,還開出不少的良方。張少傑主張,改革不能激進!要一點一滴,結合自身實際,進行改革。要一步一個腳印,每改革一點,重要的是鞏固改革成果、保持社會穩定,這才是王道。

尤其是“明煮”不是萬能藥,古羅馬的明煮,是因為擁有大量的殖民地,剝削大量的外族人,以及擁有大量的奴隸。這樣才能在少數的“公民”中實行明煮。

美國式明煮,其一是美國霸權主義,通過經濟、貨幣、政治、軍事等等多層次力量,掠奪全球不發達國家,以及從一些美國進行了軍事駐軍的二戰戰敗國定期收割經濟利益。才能玩得起高成本明煮。而且,美國的明煮也是1%精英的開國元勳家族組成的數百個政治門閥,以及經濟財團家族組成的財閥的明煮,與99%的人無關。

中國的明煮集中製,以黨治國本質上比美國式的政治門閥、經濟門閥輪流坐莊製度更為人民服務一些!因為黨員有6000萬,大量的普通人,可以入黨參政、議政。反而比美國的選舉獲得官位的概率要高一些!

美式明煮選舉那是需要大量的商業廣告、炒作、宣傳,這肯定不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個人可以承擔的,所以選舉必有讚助,讚助人必然是有錢人或者是有勢力的人。所以,美國式選舉,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選上台的人,還是給1%的財閥、政治門閥服務,這種明煮不要也罷!

一些叫囂全盤西化者,皆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亂者!

這種唯恐天下不亂者,在任何國家都存在,因為秩序混亂,社會陷入亂世,才讓能夠讓某些人渾水摸魚。

蘇聯在80年代開始過激的改革,完全依照西方開出的藥方,使得整個國家四分五裂!整個國家被上層的改革人士出賣,人民過的是更慘,工業迅速衰退,隻有少數寡頭能夠早那樣的動亂中,獲得天大的利益!

當然了,蘇聯未來激進的明煮改革造成的慘狀。張少傑不是明確提出,而是隱約指出,改革過激、過快,並不會讓國家更好、人民更幸福更富裕,反而會被陰謀集團攫取經濟、政治上的利益

當然了,張少傑的點評中,經常放出來的“預言”激起部分讀者的反對!當然也有部分讀者極度認同張少傑的觀點和“預言”!

無論是支持張少傑也好、反對張少傑也罷!

在1980年8月份開始,隨著《大國崛起》的發表,張少傑的觀點,開始在內地官場形成了巨大的影響力!

大量讀過張少傑作品的官員,在未來執行改革、主政一方時,不免會有所啟發!

——————————有廣州教育局的幫忙。

馬榮成8月尾,在廣州搜刮了30多名優秀的美術學生。

有繪畫功底的僅僅是一個基礎,漫畫更核心的那些漫畫分鏡,是一般的畫家不能掌握的核心技能。不過,馬榮成入行多年,該掌握的核心技能,他都掌握了。

有了這些合格的人手,馬榮成可以自己當主筆,畫好分鏡圖,以及一些重要的部分,其他的插畫,都是可以讓助手去畫。

港漫一期一般是有40~60話之間,每話一般有3副至8副漫畫。

港漫的風格一般的比較細膩、寫實,在畫工方麵,比曰漫更精致。

當然了,在技術層次來說,港漫雖然畫師的繪畫功底人均水準超過曰本的同行。遺憾的是,港漫的表達故事的手法,也就是畫風,往往沒有曰本漫畫家那樣成熟。

曰漫往往是通過人物對話,推動劇情。

而港漫,則不免有一些連環畫風格的殘餘,需要一些旁白來解釋劇情,這樣使得讀者的代入感遠遠不如曰漫。

馬榮成帶著30名從國內招聘的畫家,來到了天下出版公司。

三十多人鬧哄哄的,讓張少傑有點詫異。

張少傑笑道:“怎麽招了這麽多人?”

馬榮成道:“還不是狐假虎威,仗著你的威風呢!”

張少傑詫異之極道:“何解?”

“少傑,你可不知道!在內地的官場,至少是廣州的官場,你可是赫赫有名!那些內地的官員,都是你的《大國崛起》忠實讀者!甚至,廣州那邊的黨報上,經常看到一些關於《大國崛起》的讀後感,學習心得的文章!”馬榮成笑道,“他們說你是香港年輕一代,第一大思想家、曆史學家呢!”

張少傑頓時呆了:“靠,不會吧!《大國崛起》還沒有在內地出版!他們從什麽地方讀到了《大國崛起》?”

“廣州市政斧,訂閱了5000份的《明報》!每天要將3000份《明報》寄給全國的其他省份,而廣州市保留2000份。當然了,《明報》在內地來說,隻能是高級官員,內部學習資料,禁止對外非法印刷、銷售!”馬榮成解釋,“因為這些《明報》數量有限。那些官員、知識分子,要看《大國崛起》必須是自己帶著紙張、筆,去抄寫一遍的!光是廣州,就有超過一萬名官員、黨員、教授,抄寫、學習了《大國崛起》呢!”

張少傑一麵竊喜,一麵蛋疼的說道:“靠!我的版稅收入啊。如果正式出版,那麽一元錢一本,10%版稅來計算,賣100萬本,也是10萬人民幣的稿費呀”

馬榮成見狀,好笑道:“據說,內地已經有多家出版社,有意出版。不過,等中宣部、文化部等等部門的批準,很快就有內地出版社,前來香港洽談出版呢!”

張少傑不免流露期待之意,相比香港、台灣巴掌大地方出版,誰都期盼能夠在內地市場這塊更大舞台獲得成功。

這時候,中國國內最流行的就是——讀書!

77年中國恢複高考之後,全國陷入了一場對於知識的崇拜和渴望!

各種和圖書相關的東西,在市場上都是搶手貨!

書店裏麵,無論是詩歌、哲學,還是小說、科技書籍,都擁有大量的讀者購買。這個年代的一些讀者,每個月收入幾十塊錢,20塊錢就可以吃飯、穿衣。很多的青年人,每月隻有幾塊錢的積蓄,但是很多青年人寧可吃的差一點,也積攢一些餘錢去買書看!

在改革開放初年,一本書賣幾百萬冊,根本是不稀奇的!

等到了後來物質上越繁榮、浮華,中國的人均閱讀量反而變少了。到21世紀初,分析數據顯示,以色列人均一年閱讀64本書,俄國人年均閱讀量為55本,美國人年均閱讀50本圖書,中國人均每年讀書僅僅有5本。

人均閱讀圖書的數量過低,使得中國雖然生產力發展上去了,但是創造力卻是相對滯後了。

張少傑趕在一個好的年代,這個年代是激情如火、百廢待興的大建設時代,也是中國人最熱衷閱讀的時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