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董事局成員

從來人事變動都是最敏感的,不管在什麽組織裏,隻要存在人事製度,就一定會因變動而產生影響。槍團建設集團也不例外,關鍵在於,李麥憑借個人的威望,是可以把一切控製在正常的範疇之內。

次日,槍團建設集團總部大樓的董事局會議室裏,所有手裏有集團公司股份的高管都到了,召開辯證會。改組公司的時候,李麥拿出了手裏大約百分之二十多的股份,全部分給高層,都是公司的老人和有突出貢獻的高管。也因此所謂的董事局才算是有真正的含義。

幾乎大家能點出名字來的高層手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股份,其中詹天琪手裏的最多,足足有百分之十的股份。要知道,這百分之十如果按照現在集團的資產來算的話,相當於百億軟民幣。

什麽樣的人值什麽樣的價。

一年前詹天琪拒絕李麥開出的億元年薪,選擇對賭的方式,她成功了。成功地在一年的時間裏實現槍團汽車租賃公司的資產增長了十倍。於是,李麥兌現承諾,給了她百分之十的股份。不是槍團汽車租賃公司的百分之十,而是整個集團公司的百分之十。

槍團建設集團有三位手持股份百分之十以上的董事,一位是詹天琪,另一位是魏鎮華,他手持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李麥手裏的是百分之六十,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分散在好幾位高層的身上。而下麵各個公司也有員工股份分紅,整個集團公司這方麵做得很複雜,但也非常的良好。

長長的會議桌分列坐著董事們,主席的位置和右側第一位的位置空著,詹天琪挺著個大肚子坐在左手第一個位置,剛剛從下麵提拔上來的一名叫做白潔的秘書坐在她身側,隨時準備應付突**況,畢竟詹天琪懷胎八個月了將近。

董事們分別是餘一刀、李閑、田軍、裴小帥、方彪、包小華、唐錚、徐瑞辰、洪興、錢滿貴、張大盤等人。加上詹天琪、魏鎮華和李麥,一共是十三人。

這裏麵有幾個人的情況比較特殊,有些人也基本不怎麽出現過,平常都是李麥一言堂,董事會也不怎麽召開過。因此,在李麥沒到之前,詹天琪組織著讓大家相互認識一下。

前麵幾個人就不用多說了,都是跟著李麥從商貿城時期過來的老人,出現比較少的包小華因為更多時候在一線領導工作,所以大家不怎麽見過。年紀輕輕的手握集團股份,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甚至,這麽看來,包小華比平常更加活躍的夏克天地位更加的重要。手裏有股份就是老板,不管多還是少。

董事們裏麵,無疑有三個人是最陌生的,分別是洪興、錢滿貴和張大盤。

先說洪興。

洪興和李麥的結識也是偶然性的,他當時表現出來的秉性和人品讓李麥很讚賞,並且也給創業期的李麥很多幫助。因此,李麥發展壯大之後,收購了洪興的機械加工廠,進行擴大改造,成了槍團建設集團旗下的機械製造廠。洪興擔任廠長的同時,也獲得了集團的一些股份,成了董事。他一直在雙川那邊主持機械廠的工作,很少到這邊來,因此陌生。

錢滿貴能坐在這裏的原因比較簡單。李麥一個人的名義投資了他的有為公司之後,為了更好的發展,槍團建設集團和有為公司進行了部分股權置換。實際上錢滿貴手裏隻有百分之三的槍團建設集團股份,但卻要拿出有為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進行對換。要知道,槍團建設集團比有為電子公司要龐大多了。但他是知道手裏這百分之三的股份價值的。

至於張大盤,他原是大唐實業鋼鐵城項目公司的經理,是得到了大唐實業總部器重的人才。他出現在這裏並且手握百分之二的股份,是因為大唐實業已經宣布把鋼鐵城項目整個以一元錢的象征性價格賣給槍團建設集團,連帶著項目公司。顯然,這是戚君庭送給李麥的。自然的,進行了合並重組之後,槍團建設集團鋼鐵城項目公司和大唐實業鋼鐵城項目公司合二為一,成立了槍團建設集團鋼鐵城工程管理公司。計劃投資兩千億軟民幣的鋼鐵城是槍團建設集團展開克拉運河項目之前的唯一大項目,建設周期長達五年,五年之後形成最大產量。所以張大盤這個總經理的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需要指出的是,張大盤也是反對修建克拉運河的人員之中分量較重的一位。

大家相互交流了約莫十分鍾,話題自然也就慢慢地延伸到了辯證會這邊。才開始說了沒幾句,就看見章冬月推門了那扇厚重的門,李麥大步走進來,一個陌生的戴著眼鏡的約莫三十七八歲的男子跟在身後。

大家都安靜下來,紛紛站起來。

李麥壓了壓手,“大家請坐。”

說著,他側了側身,指了指王家慶,說道,“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王家慶先生,擬擔任克拉運河項目公司首席執行官,大家歡迎。”

大家熱烈地鼓掌。

王家慶笑了笑,朝前走了一步,給大家鞠了鞠躬,說道,“各位董事好,希望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互幫互助,早日挖通克拉地峽。”

很簡單的話語,幹脆利落,李麥和他的話都緊緊地扣住了克拉運河項目。看來,接下來的辯證一定會很激烈。大家不由目光移到詹天琪的臉上,詹天琪卻沒什麽表情。

“坐吧。”李麥指了指右手第一個位置,對王家慶說,王家慶點了點頭坐下。

這邊,章冬月恰到好處地拉開了座椅,李麥坐下來。章冬月便輕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開始做會議記錄。

掃視了兩側一眼,李麥笑了笑,說道,“咱們這個董事會啊,跟春節似的,一年也沒開兩回。平時都是我一個人搞一言堂。”

大家都輕輕地笑了。

大家對於李麥,不僅僅是他的威信,更有近乎盲目的信任,相信他能給公司指出最好的發展方向。能夠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裏把一家小小的租車行發展成千億資產規模的大集團公司,李麥的手腕是擺在那的。

“今天咱們難得坐下來,卻沒什麽時間說說閑話,馬上就要展開關於是否修建克拉運河工程的辯證。”李麥沉聲說道,“事關集團未來的發展大計和戰略方向,這件事情我就不能自作主張了,放開了大家一起辨它一辯,看看到底是修建有好處還是不修建有好處。”

開場白說到這就算完了,大家都熟知李麥的風格,能不廢話的絕對不多說一個字,手起刀落很幹脆。